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系统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系统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宝玛科技网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系统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张海波 候新海

来源:《甘肃林业》 2020年第4期

张海波 候新海

一、开展巡护监管工作的意义

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日常工作,是生态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巡护监管作为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不但能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而且能提高管护工作的水平。开展巡护监管工作,还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生态多样性变化本底数据和基础资料。

在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在特定责任区划范围内开展的巡查工作,主要包括记录天保工程区和公益林管护区森林资源生长状况,监测生态系统、物种及干扰因子的变化趋势,野生动物活动迹象,收集、鉴别保护区野生植物及种质资源,监管并制止保护区内非法偷猎、盗伐、放牧、开荒、探矿、水电开发等人为活动和破坏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行为。管护员利用巡护的机会,通过宣传自然保护区法规条例、森林防火等知识,逐步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关注、热爱以及对资源管护工作的兴趣和支持。

巡护监管工作的开展,为高效、务实地完成巡查任务,收集真实、可靠的野外调查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便利,对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工作水平,掌握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数据资料。

二、巡护监管系统技术原理分析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森林资源、巡护人员的实时跟踪、定位,通过该系统可以了解巡护员所处的位置和资源管护过程中记录的信息,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林区动态。

这套巡护监管系统由后台(PC端)和手持定位终端(PDA)两部分组成,采用GPS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多图层技术,在地图界面上直观呈现地图、方位、坐标等地理信息。护林员可通过手持设备端,将样线、样点处采集到的信息、图片或者视频,利用网络上传至监管系统,为后台提供相关信息。

巡护监管系统后台(PC端)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使用GIS技术给管护员设定好巡护区域、样线和样点,并将数据导入系统,形成一个组织体。管护员打开移动端软件,登陆并自动完成信息数据更新后方可开展巡护工作,采集数据信息。

巡护监管线路的类型、长度和走向、样地(样点)的选择都是经过现地调查确定的。比如巡护线路的长度要考虑离资源管护站、哨卡、驻地的距离,都是当天能够返回的。线路选择贯穿了保护区的道路、村寨、居民点、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区、天保公益林管护区等地段,以及主要物种分布、栖息地,人为活动频繁区域以及干扰因子活动频繁地带。样点的选择是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植被类型、监管对象的分布等情况,在最具代表性的地带设置。将设置好的样地(样点)合理地按一定方向,沿沟谷、山脊和坡面等依次串联,最终形成具有不同类型、多个样点的巡护监管样线。巡护员打开PDA软件中的电子地图,可以准确找到样线上的所有样点,完成信息采集和上传。

这一技术实现了巡护工作由单纯的看山护林到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干扰因子进行科学监管的重大转变。

三、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工作现状

(一)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系统启用至今已三年有余,手持端PDA设备频繁出现死机、卡顿、信息更新慢、数据上传无响应、山区GPS定位不准等问题。特别是管护人员调整后,系统中人员基础信息及样线、样点信息无法及时更新。

(二)受祁连山地势和道路影响,浅山区地势平坦,管护人员基本可以到达,但是高海拔林区无路可行,山势陡峭,无法开展巡护工作。所以目前祁连山保护区还无法实现巡护监管全覆盖。

(三)管护人员会习惯性的在原设定的样线、样点区域开展巡护监管工作,因而出现了为完成任务而巡护的现象。设定了样线、样点的山头地块均能如实完成巡护任务,样线、样点覆盖不到的区域会被遗漏。

(四)受冬雨季影响,地处山谷的巡护道路夏季洪水、冬季结冰,无法安全通行,导致有的样线无法实现预期的巡护目标。

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日常巡护和科学监管相结合,建立规范、科学的野外巡护监管体系

针对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管护面积大、社区群众多、管护人员少的现状,通过日常巡护和科学监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资源管护制度,规范资源管护工作,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野外巡护监管体系。利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和软件,为巡护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彻底改变传统的巡护方式,以制度约束使其自律,以技术规范使其自强,进一步规范巡护工作。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资源巡护创造条件

1.加大林区防火道路建设投资

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等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基础设施的支持,而实现林区巡护监管全覆盖,道路建设是第一位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范围广,天然林面积占比大,林区山大沟深,浅山区基本可以到达,但是高海拔林区却无路可行。

2.提高交通工具配置标准

目前,巡山护林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车,由于祁连山保护区山大沟深,而管护人员配备的摩托车发动机马力小,大多数都是125CC,在平坦的山路上基本够用,遇路况差、坡度大的路段,根本无法到达。如果要继续完成巡护任务,必须徒步前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切实解决好手持端设备使用不畅的问题,持续加强巡护监管系统后台数据维护和技术支持

手持端PDA设备已使用三年有余,管护员每次外出开展工作前要先充满电,在网络畅通的地方调试好才出发,到达样点区域后却仍会出现GPS长时间无法定位、不显示地理信息或耗电

过快等现象。甚至整个样点、样线信息均已采集合格,网络畅通但无法成功上传至系统终端,工作无法继续开展。受祁连山地理条件,部分林区海拔高、交通不便、野生动物出没频繁,出现以上所述的设备或软件故障,势必给巡护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因此,只有加强巡护监管系统数据更新、技术支持以及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巡护监管工作才能持续开展。

(四)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新软件,助力祁连山巡护监管工作再创佳绩

巡护监管软件和手持PDA巡护设备的使用,切实细化了资源管护工作,改变了传统的巡护模式,为林区资源管护工作确立了方向,创新了思路,提高了管理水平,极大程度的促进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今后在林业发展的道路上,引入更加完善的设备、软件和技术开展外业调查、资源巡护,将助力甘肃祁连山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再创佳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