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30卷第4期 30No.4山西建筑 Vol. 2004年2月Feb. 2004SHANXI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4)0420042202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田月华
摘 要:结合交通大厦2.5m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践,从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表面处理及养护等方面,就
其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作了介绍,以避免混凝土有害结构裂缝的产生。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方法,养护中图分类号:TU755.6文献标识码:A
山西某交通大厦,建筑面积22113m2,主楼21层,地下室1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96m,桩基础承台板底标高-8.7m,厚2.5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内配<28@100双层钢筋网片,体积为2700m3,属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施工图要求,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缝,避免产生收缩裂缝。
3 混凝土养护
1)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两层塑料薄膜、两层麻袋进行保湿养
1 施工准备1.1 原材料
1)水泥:采用低水化热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降低混凝土
中水泥和水的用量。
2)掺合料:掺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粉塑性,降低水化热,利于施工操作。
3)减水剂:掺水泥重量0.5%的P80减水剂(木钙改进型),延迟水化热释放速度。
4)骨料:用5mm~3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1%)和细度模数2.6~2.8之间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2%。
5)UEA膨胀剂:可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混凝土综合温差。
护。塑料薄膜和麻袋要隔层铺设,即塑料薄膜→湿麻袋→塑料薄膜→干麻袋。四周外膜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麻袋。
2)设专人三班养护,每2h洒水一次。注意洒水只需淋湿草袋即可。
3)保湿保温层及模板保持15d不拆。
4)在控制内表温差的前提下,尽可能推迟保温层开始覆盖的时间。混凝土保温最好安排在混凝土接近或到达最高温升时进行。
4 混凝土温控措施和监测
4.1 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的措施
1)在砂石堆场利用帆布予以遮阳,并浇筑冷却砂、石料;不断
向水池中加冰,保持水温在12℃以内。采取以上措施,实测平均出机温度为26℃,满足温控要求。
3
1.2 施工配合比(kg/m)2)设计要求温度不超过35℃,考虑内外温度控制等因素,提
出了不超过28℃的标准。为此,采取如下措施:搅拌车转筒经常经反复试配,选用混凝土坍落度为140mm±20mm,配合比
为:水泥∶掺合料∶减水剂∶石∶砂∶水∶膨胀剂=380∶80∶2.3∶10∶洒水降温;混凝土泵选用草袋包裹并不断浇水;选择在9月底气
),这样使混凝土平均浇温较低时段浇筑混凝土(平均气温25℃20∶160∶30。
筑温度达到28.5℃,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目的。2 施工工艺
2.1 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和浇筑顺序
浇筑方向由远而近,依次后退,采取“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
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使混凝土暴露最小,浇筑强度最大,浇筑时间最短。
4.2 预埋水管降低最高温升
为降低混凝土内部绝热升温,减小温度应力,在离泵台顶部、底部高度800mm处,设两层冷却水管,并用主管相连,选择基础四周的地下水作为冷却水源,其水温在15℃左右,施工中要求混凝土温度与冷却温度之差不超过25℃,承台混凝土刚开始降温不大于1.5℃/d,当混凝土养护7d有一定强度后,为缩短保温时间,将降温速度调整为2.0℃/d~2.5℃/d。
2.2 振捣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注意混凝土的入仓及振捣,以免产生离
析或漏振。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口。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由于底皮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的混凝土密实。
4.3 温度监测
1)离地面1.5m高,露天不易破坏处设3个普通温度计测量
2.3 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
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2.4 抹压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初凝前用刮杠按设计标高找平后,用木抹子压实;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木抹子压一遍,使混凝土表面密实,闭合收水裂
收稿日期:2003212208
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的平均值。
2)在每个混凝土泵口设移动的铂电阻测温头一个,测量混凝土入模温度。
3)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管,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测温,测混凝土下部和中心温度,根据温度监测分析结果,混凝土在第3d达到升温峰值,中心最高温度为72℃,内表最大温度为27℃~30℃,满足温控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除必须满足强度、整体性、耐久性和抗渗等要求外,还必须解决控制因变形而产生裂缝的技术难
作者简介:田月华(19692),女,1991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工民建专业,讲师,监理工程师,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0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0卷第4期 山
2004年2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4)0420043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30No.4筑 Vol.
Feb. 2004
・43・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筒仓施工方法
洪爱凤
摘 要:结合青海桥铝7号新鲜氧化铝筒仓的施工实践,从无粘结筋的下料、吊运、铺设等方面,介绍了后张法无粘结预
应力施工时应把握的要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关键词: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筒仓施工,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756.4文献标识码:A
十三冶承建的青海桥铝7号新鲜氧化铝仓,内径<21m,仓顶
高30m,筒壁厚0.4m,混凝土设计强度C40,有效容重6500t,现已投产使用,经专家组验收,工程达到了设计要求。
———拆除模板———张拉设备及仪表配套校验———搭设张拉用脚手架———清除承压板及锚具槽盒内外混凝土及杂物———割除塑料外皮———安装锚板及夹片———安装千斤顶———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张拉质量检验———切除多余长度无粘结筋———张拉锚具防腐处理———支模浇筑封锚混凝土———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桥头电厂西南侧,距西宁市
30km。本工程7号筒仓内径21m,仓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字梁体系,筒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仓高为30m,筒壁厚0.3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预应力筋采用1860级低松弛成品无粘结钢绞线,锚具采用夹片式单孔锚具。
预应力筋按环向布置,每一周圈由两段无粘结筋组成。无粘结预应力筋曲线包角为180°,相邻两圈无粘结筋的张拉端交错90°布置,每束由两根无粘结筋组成,分别锚固在4个锚具槽内,预应力筋布束范围:12.67m~27.77m,相邻两束间距:500mm~700mm。
筒壁无粘结预应力筋共布置27圈,每圈分两段,每段无粘结筋长度为36.182m,共计108根。夹片式单孔锚具216套。
设计张拉控制应力:1860×0.7=1302N/mm2。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制。张拉程序:0→0.1σ1.03σcon量测初始伸长值→con锚固,量测张拉伸长值。
单根预应力筋张拉力为1302×140=182.28kN。实际施工张拉力为1.03×182.28=187.7kN。理论张拉伸长值:207.7mm。
3 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单根变角张拉技术,为减少张拉预应力损失,施工中采用两端张拉。为加快施工进度,尽早给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预应力张拉施工采用4套张拉设备,分别置于4个锚具槽内,对同一圈的两根无粘结筋同时张拉。
当筒壁混凝土整体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施工。
张拉顺序:为使预应力筋张拉时筒壁受力合理,减少预应力损失和施工方便,采用自上而下分两批均匀张拉的顺序,即自上而下先拉A圈上的各束预应力筋,然后再自上而下张拉B圈上的各束预应力筋。且A、B圈上同一标高上形成180包角的两束预应力筋应同时张拉,以形成对筒壁整体的环压力。同一束预应力筋的张拉,应按先张拉上侧后张拉下侧的原则进行,每根预应力筋用两台千斤顶在两端同时张拉,同一圈内对称的两根预应力筋也应同时张拉,共需四台千斤顶同时工作,并用对讲机进行联系以保证同步进行。
4 施工要点
1)无粘结筋下料应在平整的场地上直线定出下料长度,两端
2 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锚具及无粘结筋检验———无粘结筋下料———筒壁钢筋绑扎
———安装预应力筋及承压板———安装锚具槽盒———预应力工程隐蔽验收———筒壁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并养护至设计强度题,大部分混凝土结构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湿度、沉降变形作用引起的,而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占主要部分。为此,该工程严格控制温度差,加强混凝土温、湿养护,并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过对试块的检验和非破损性检验,均符合设计要求,至今未出现任何渗漏,被评为良好等级。
设置固定标志,每端应有专人负责,每次下料应拉直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为避免堆放和下料时预应力筋与地面摩擦而损坏包裹层,应沿下料方向铺设彩条布,以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严禁在地面拖拉、碰撞和踩压,在运输、堆放、铺设和浇筑过程中,应特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赵志缙,赵 帆.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Massconcretefoundationconstructionofhigh2risebuilding
TIANYue2hua
(Department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0,China)
Abstract:TakingthemassconcreteworkinCommunicationMansionasexamplefrommixproportiondesign,concretepouring,surfacetreat2mentandconcretemaintenancecorrespondingcontrolmeasuresareproposedinordertoeliminatestructuralcracksofconcrete.Keywords:massconcrete,crack,constructionmethod,maintenance
收稿日期:2003212213
作者简介:洪爱凤(19732),女,199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程企业管理专业,助工,十三冶,山西太原 030009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