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等艺术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在现今的社会中高等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担负了要为国家培养专门的高级艺术人才的重任,本文主要是从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对高等的艺术教育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及探讨,为高等的艺术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
高等教育艺术人才艺术教育平台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如今已经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然而与此同时,也开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问题。在现代的高等艺术教育面前,笔者认为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应逐步的开始创新以适应国家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国的作用和地位
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之中,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在其本质上以及特性上是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一些高等院校的发展和创新方面,以及推动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促成了高等艺术教育的规模的迅速最大化
自我国建国以来在时长三十多年的时间中,在全国范围内,专业性的美术学校只有八所,而综合性的艺术学院仅有气所。其招生数量也比较少的,各个学院每年所招收的人数多的也不过上百人,少的就只有几十名,这样的艺术教育规模与我国的人口数量相比却少的可怜,但是若是结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时代背景也是相对吻合的。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之后,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张。由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看来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2.随着我国逐渐扩大的设计市场的需求,对高等的艺术教育的方向造成了重要转向
在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之前,由于经济建设原因,导致国内市场对于艺术设计方面的需求少之又少,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在我国的高等美术学院中,造型艺术学科成为了主要的学科,而工艺设计学科具有着一定的实用功能,却长期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其地位较为次要。经过粗略的估计,当时我国的设计学科所占有的比重,甚至不足美术院校整体数量的五分之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设计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造成了刺激。在各个新型的行业例如服装行业、广告业和包装业、出版展示、环境设计等专业的人才,都受到了社会的追求,可预见将来的市场将会有大量的设计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行业学生就业率的高涨,既对艺术考生的报考倾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大量倾向于设计专业,同时也对
高等艺术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其办学方向发生了了重要的转向。由于现在设计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能够给院校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因此除了专业的美术院校开始将设计专业在学校中所占有的比重进行扩大之外,有许多理工以及文科院校都开设了大量的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同时各美术学院其专业的侧重点,也从传统的轻设计、重造型发展成为两者持平的阶段,直到如今正在开始倾斜向设计方面。这种办学宏观方向的转变,将造成我国先进高等艺术教育的各个微观方面出现大量的变化。
3.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艺术院校和产业市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
在以往的较长的时间之内,我国在高等艺术的教育方面都秉持着一种精英式的教育。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专拣发展,高等学院精英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设计人才需求,当前全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一方面面临着市场经济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开始对市场需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重视起来。高等艺术学院正在逐渐和市场需求相融合,教育和经济市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二、我国高等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
自新中国建立伊始,我国在高等艺术院校方面就逐渐进行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艺术教育体系,对于这样的体系,其培养模式,以及高等艺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等方面,都会引起各方面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对优质的高等艺术教育进行研究,能够为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的平衡性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1.教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注重办学的学术性还是职业性,是当前高等院校所共有的在办学思想方面的争论之一。当然,能够有效的实现职业性和学术性之间的结合和发展最好不过,然而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而高等艺术类院校则是其中之一,能够实现职业性和学术性的紧密结合,并且学术性和职业性之间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一点也是艺术院校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艺术教育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无论是音乐艺演奏术,还是演唱艺术、或者是美术方面的绘画、雕刻等。只要能够身具精湛的艺术,就不会被社会所冷落淘汰。高等艺术教育引导学生个人的刻苦训练,这是高等艺术教育所追求的,当然也是艺术教育和一般种类教育之间的区别之处。
2.高等艺术院校学科方面的建设
当今的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跨越多学科领域的教育种类,高等艺术教育涉及到了材料学、电子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另外,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告诉发展,也为艺术创作提高了大量的创作条件和素材。高等艺术教育所传授的新型的知识在向外部领域扩展,高等艺术教育的知识领域跨越了多种学科,甚至和理工科各分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断对知识结构进
行更新的同时,传统的文史哲领域的知识也是优秀艺术家应该具有的文化底蕴。
三、高等艺术教育的创新
在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各个学科在专业课程教学、平时创作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其艺术观念基本都需要和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等艺术教育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的教育模式转变的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各大艺术院校不断的创新艺术类教育的教育模式,才不至于追赶不上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高等艺术教育的院校要不断的创新教育体系才不至于与时代以及社会脱节。
高等的艺术教育对教学软件以及硬件的要求也是比较独特的,主要是由于艺术有着强烈的技巧性以及抽象性,学生在艺术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其在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一般专业的学科相比是较为有限的,学生主要是要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来直接获得知识和经验,相对于书本知识而言,这样亲身体会到的知识更加直接、重要。
另外,高等艺术教育中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实践,和教学对象相比,亲身实践的机会更加难得,而完整意义的实践活动,需要现场协调、活动内容的组织安排、场地布置等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策划。事实上这样的艺术实践是一次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并且能够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更好的积累实践经验的教学活动。由此可见高等艺术教育其软件与硬件建设的特别之处在于,艺术院校提供给学生齐全的艺术资料库,用以储存经典的艺术作品,并且专门配备艺术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韦翠萍.当代法国高等教育法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
[2]傅学良,刘淑华.试论高等教育法制理念的重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