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4小题48分)
1.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2.《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3。古代希腊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体形,穿戴和人相同,希腊人和诸神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这体现古希腊
A。否定宗教信仰 B.忽视道德作用 C。崇尚人文精神 D。重视人民主权
4.行刑前一夜,来探监的老朋友克里托极力鼓励苏格拉底越狱,但他拒绝了。他认为: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苏格拉底具有很强的公识 C.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大局限性
B。 苏格拉底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D。 雅典城邦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5。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A。天赋学说 B。社会契约学说 C.三权分立理论 D.反抗观念
6.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B. 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7.18世纪末期,欧洲的许多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都鼓吹自己是国家“第一仆佣”,以此拉拢人心.这反映了
A.民主政治已普遍建立
B.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D.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C.君主对法国大的认同
- 1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8.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A.启蒙运动更强调个人力量 C.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B.启蒙运动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 D.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中
9.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A.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 C.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B.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D.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
10.宋代大批画家追求细节的真实,对所描绘对象细致入微,显现出了“观物”“究微”的治学态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特点主要是
A.社会动荡下复杂心情的反映 C.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发展重物质的反映 D.笔墨纸砚技术发展的产物
1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程朱理学 B。佛教 C。陆王心学 D.道家
12.辛弃疾一生有坚定的抗金信念,然而由于不被统治者重视,他力求从抑郁中解脱,其词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材料可用来说明
A.辛词创作日趋消极出世 B.词作与时势有密切关系 C.政治失意导致词风转型 D.辛词对抗金有重大影响
13.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
A.进化论 C.经典物理学
B.相对论 D.现代信息技术
14.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的近代科学
- 2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B. 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统治下出来 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D。 推动了人们理性认识的发展
15.马克思、恩格斯在《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无产阶级的辛勤劳动 C。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电力发明的广泛应用
16.“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D.民主与科学
17.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
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1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19。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进行思想启蒙的必要性 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追求民主是时代发展潮流
- 3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 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C。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 D.中国党的成立
21。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D.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22.1945年,“七大”提出建立联合,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相一致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3.1992年,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A.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 B.明确了经济改革的目标 C.确立了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统
2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 4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
25.(28分)阅读以下中外名人论述孔子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的徒弟。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二 中国人的生活虽然以礼为指南,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礼”是养成宽厚温柔,维护人民内部的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的极其适合的办法。任何事情都可以拿作借口去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去灭绝任何家族。而人民也必须绝对服从皇帝,毫无半点自由可言,人民生活在恐怖之中.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材料四 康有为曾说:“中国之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五 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
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的态度。(2分)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同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为什么对待孔子及儒学会有不同的态度?(6分)
(2) 归纳材料三中李贽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反映了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观因素.(4分)
(4)材料五中鲁迅对孔子的评价角度与材料四有什么不同?(4分)列举两例史实论证鲁迅的观点。(4分)
(5)综合上述材料,阐述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和评价历史?(4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东汉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的华佗发
- 5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医学家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唐朝建立后 他接受邀请,与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唐本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 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 11096种,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编自《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1590年,荷兰光学家詹森发明了光学显微镜。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塞片,发现木片上布满了许多蜂窝状的小格子,他把这些小格子取名为细胞。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菜登发表《植物发生论》一文,认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是细胞,细胞是组成植物的基本生命单位.第二年,施旺把施莱登的观点推广到整个生物界,他用大量资料证明,动植物有机体的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它们的一切组织都是由细胞发展而来的,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从而打破了动植物的界限。施菜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以后,又经过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才正确阐明了动植物细胞的过程,并证明了它们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从而使细胞学说趋于完善。
——节选自《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医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与中医发展相比,西方细胞学说确立的过程有何不同,并分析细胞学说确立的影响。(8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段 19世纪40-50年代 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 6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不但提出了三民主义,还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一个把民族,国民和社会改造合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是拥有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中国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20世纪上半叶 相结合,经过国动,抗日战争,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自主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7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参
一、选择题
1D 2B 3C 4A 5B 6A 7B 8A 9B 10C 11D 12B 13A 14D 15C 16B 17B 18C 19A 20C 21D 22C 23A 24D 二、非选择题
25。(1)态度:伏尔泰赞扬;孟德斯鸠否定。(2分)原因:①伏尔泰对孔子的赞扬是借此来抨击教会对社会的控制(孔子的无神论主张与伏尔泰反教会主张相契合);②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不畅,伏尔泰对中国实际情况存在认知偏差;③孟德斯鸠崇尚“法”,孔子崇尚“礼”(孟德斯鸠认为“法”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利,“礼”实际上是君主控制人民的一种手段).(6分)
(2)观点:认为孔子并非圣人,反对盲目崇拜孔子。(2分)变化:明朝后期,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2分)
(3)特点: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2分)因素: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变法维新面临形势严峻,想依托孔子“避祸”;自幼受儒家文化教育,信奉孔子的学说.(2分,答出一点即可)
(4)角度:材料四注重对孔子的学说进行评价,材料五则从统治者对孔子的利用角度来评价。(4分) 史实: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4分)
(5)认识:①真实的历史与书本上的历史(人们记载的历史)存在着主观的偏差;②由于评价者所处的地位、立场,所掌握的史料,研究的方法或角度的不同以及时代的局限,对历史会得出不同的解释与结论;③人们常常利用曲解历史来为自己的主观目的服务;④我们应该去伪存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如答出其他观点,符合题意,也可酌情给分。
26.(1)特点 :起源早;历史悠久;成就突出 ;注重经验总结;注重实践(任意四点4分) (2)不同 :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得益于实验工具的进步;细胞学说注重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4分)影响: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了人 们的思想;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任答两点4分)
27.【答案】示例 论题: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2分)
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冲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对西方侵略和挑战的回应,蕴含了朴素的挽救民族危亡的理念。(2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家富强,但也有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制度之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2分)戊戌变法和辛亥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与统一。(2分)中国党成立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社会,取得巨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
- 8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国家的。(2分)
总之,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建立自主的近代民族国家而奋斗,历时一百多年,最终实现.(2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是唯一答案.明确论题2分,阐述8分、总结2分,教师可酌情赋分)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