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女工程项目经理的PMP®学习心得体会
从事海外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三年多了,但一直未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了拿个专业领域里公认的资质证明,当然更重要的督促自己进行理论提升,学到些切实可用的专业知识。
所以,选择报考PMP®。
准备学习PMP®时,自己也没有头绪。幸好之前有报考经历的同事给了建议,同事说光环国际不错。于是,经过上网了解,随后也加了光环老师的微信。经过与光环老师的沟通交流,虽未曾谋面,但通过讯息的传递,对光环的印象好了起来。经过一周的考虑,终于下定决心,交了学费,报了名。
对于陌生的事物,如果有人引导,学习起来就有底气些,踏实些,光环国际制定的学习计划,以及老师们的指导和督促,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正式学习是从3月中旬开始的,当时按照光环老师发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但是到了4月初,由于工作上有到国外出差的任务,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就被打乱了。
一来是因为我出差的国家跟国内有5个小时的时差,导致经常与学习群里的课业讨论时间不一致;二来,整个四月份和五月份,实在是太忙了,项目遇到了瓶颈,工作上焦头烂额,自然学习的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这段时间是最痛苦的,眼睁睁看着老师督促一模二模三模,心里着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确实有想过放弃6月23日的考试,转为9月份再报考一次。幸好我没放弃,这与老师的督促是离不开的。
最难熬的日子里,我抓紧一切零碎的时间学习,在去项目现场的车上,在下班后回到酒店的夜里,在难得的片刻休息的时间里。这段时间,学习小组的微信群里讨论的很激烈,但可惜,我真的没有时间参加讨论,还好有聊天记录。
下班后,我每次都是拿着手机,一次次的滑动着聊天记录,看着群里老师发的语音消息或文字消息,看着群里同学们讨论的痕迹,现在想起来,聊天记录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临近考试前的一周,我回国了,当时心里还是很没底,毕竟实在是没有每天都投入的学习。在这最后的关头,班主任老师开始催促我将冲刺题做了。
终于,在6月22日,正式考试的前一天,我从一大早一直学习到晚上12点,将冲刺题做完,然后参照答案,分析了一遍,第二天,硬着头皮上了考场。事实证明,那套冲刺题帮了大忙,不但帮我回顾强化了知识点,更是押对了好几道题。
考试的整个过程也是“惊心动魄”,大部分题干都是要花时间理解,而且每个题干文字叙述都比较长,卓识消耗时间。记得老师监考老师提醒距离考试时间还剩半个小时时,我竟然还剩大概50道题没做,把我紧张出了汗,好在我控制情绪,全身心投入,最后的那部分题连蒙带猜的全填涂了答案。
最后的结果,通过了考试,虽然算是压线过的吧。
一路走来,感触良多,最想感谢的是光环的李冬霞老师,督促我学习,最后关头督促我做冲刺题。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