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段铁丝长12米,第一次截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最后剩下( )米。 A. 0 B. 11 C. D. 2.一块三角形菜地,一条边长10米,这条边上的高是12米,现在要用这块菜地的 种西红柿,种植面积是多少?列式解答正确的是( )。 A. 10×12× =30(平方米) B. 10×12× =60(平方米) C. 10×12× × =15(平方米)
3.李大叔步行上班, 小时走了 千米,那么平均一小时走( ) A. 千米 B.
千米 C. 千米 D. 千米
4.一台榨油机 小时榨油 吨,平均每小时榨油多少吨?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5.下列三个算式中,最适合用来估算5.9÷ -6 的是( )。 A. 6×5-6 B. 6×5-7 C. 6÷5-7
6.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的列式是( )。
A. (25-20)÷20 B. (25-20)÷25 C. 25÷20 7.a为非零自然数,下列各式中结果最小的是( )。
A. a× B. a÷ C. a×(1- ) D. a÷(1- ) 8.下面的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8 B. 8÷ C. 8× D. ×8 9.一辆汽车行 千米用汽油 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10.小华体重的 与小红体重的 相等,那么( )。
A. 小华重些 B. 小红重些 C. 无法确定谁重 1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 , 就是把这个数( )。
A. 缩小到原来的 B. 扩大到原来的5倍 C. 缩小 D. 除以5 12.一个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 )。 A. 假分数 B. 真分数 C. 带分数
二、填空题
13.一桶油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千克,这桶油一共有________千克.
14.一辆收割机3 小时收割5 公顷小麦,那么,1小时收割________公顷,收割1公顷需要________小时。
15.一堆沙子用去它的 后,还剩下50千克,这堆沙子原来是________千克。 16.一批援助受灾地区的人道主义物资,如果用小卡车运需要30次,如果用大卡车运需要20次。如果大、小卡车合运需要________次运完。
17.把 千克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这些糖的________,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__千克。 18.某人在计算
这四个分数的平均值时,误将其中一个分数看成了它的倒数,
他计算的平均值与正确结果最多相差________
19.一根3米长的钢材,先截去它的 ,再截去 米,这时剩下________米。 20.一根铁丝长3m,先用去 ,再用去 m,还剩________m。
三、解答题
21.一堆水果第一天卖了 ,第二天卖了 .已知第一天卖了20吨,第二天卖了多少吨?还剩下多少吨?
22.给这块空地铺草坪,甲队单独完成需要8天,比乙队单独完成的时间少 ,乙队单独完成需要几天?
23.一批儿童读物,按3:4分给甲、乙两个班.分完后发现,乙班比甲班多分得30本.这批儿童读物有多少本?
24.公园里有银杏树75棵,比松树的棵数少 ,公园里有松树多少棵?
25.给希望工程捐款六(一)班捐了300元,比六(二)班多 ,六(二)班捐款多少元?
26.小李加工一批零件,2小时后,他已加工与未加工的零件数比是5:7,后来又加工了300个,这时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12-12×-=12-9-=2(米)。 故答案为:C。
【分析】铁丝长-第一次截去长度-第二次截去长度=剩下长度,据此解答。
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为:10×12×(平方米)。 故答案为:C。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先计算出菜地面积,再根据分数乘法
=15
的意义乘即可求出西红柿的种植面积。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平均一小时走: 故答案为:C。
【分析】用走的路程除以时间,根据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计算出平均一小时走的路程即可。
(千米)。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每小时榨油的吨数=这台榨油机小时榨油的吨数÷ , 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 下列三个算式中,最适合用来估算5.9÷ -6 的是6×5-7。 故答案为:B。
【分析】估算时,可以把小数或分数估成接近的整数,据此解答。
6.A
解析: A
【解析】【解答】 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的列式是(25-20)÷20 故答案为:A。
【分析】已知男生与女生的人数,要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7.A
解析: A
【解析】【解答】a×=0.25a; a÷=a×4=4a; a×(1- ) =0.75a; a÷(1- )=a÷≈1.3a;
最小的是0.25a。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8>1,所以÷8<; 选项B,因为<1,所以8÷>8; 选项C,因为<1,所以8×<8;
选项D,因为8>1,所以×8> , 但是×8<8。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乘法里,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非0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比较大小;
在除法里,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非0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9.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根据数量关系列式为: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形式的路程除以汽油的升数即可求出1升汽油可以行的路程。
。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因为小华的体重×=小红的体重× , 又因为< , 所以小华的体重重些。
故答案为:A。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 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 , 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一个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真分数。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小于1的数的倒数一定大于这个数;一个大于等于1的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23÷(1-23)=23÷13=2(千克)故答案为:2【分析】第一次用去23则剩下13那么这桶油的13重23千克用除法即23÷13计算这桶油的重量
解析:【解析】【解答】 =
=2(千克) 故答案为:2.
【分析】第一次用去 , 则剩下 , 那么这桶油的重千克,用除法即的重量.
计算这桶油
14.117;711【解析】【解答】512÷312=117(公顷)312÷512=711(小时)故答案为:117;711【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一辆收割机收割小麦的总面积÷收割的时间=每小时收
解析: ;
【解析】【解答】÷=(公顷), ÷=
(小时)。
。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一辆收割机收割小麦的总面积÷收割的时间=每小时收割的面积;一辆收割机收割小麦的总时间÷收割的面积=收割1公顷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15.【解析】【解答】解:50÷(1-34)=50÷14=200(千克)故答案为:200【分析】用去它的34后还剩(1-34)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还剩下的重量除以剩下的分率即可求出原来的重量
解析:【解析】【解答】解:50÷(1-)
=50÷ =200(千克) 故答案为:200。
【分析】用去它的后还剩(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还剩下的重量除以剩下的分率即可求出原来的重量。
16.【解析】【解答】解:1÷130+120=1÷112=12(次)故答案为:12【分析】以这批物资总量为单位1则小卡车每次运130大卡车每次运120用总量除以两车每次运的分率和即可求出两车合运需要的次数
解析:【解析】【解答】解: =
=12(次) 故答案为:12。
【分析】以这批物资总量为单位“1”,则小卡车每次运以两车每次运的分率和即可求出两车合运需要的次数。
, 大卡车每次运 , 用总量除
17.14;320【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人分到这些糖的14每个小朋友分到35÷4=320(千克)故答案为:14;320【分析】把总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每人分到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解析: ;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人分到这些糖的 , 每个小朋友分到
(千克)。
故答案为:;
。
【分析】把总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每人分到这些糖的几分之几。用糖的总重量除以4即可求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质量。
18.980【解析】【解答】当45被看错时相差是最大的为54-45=14+15=920;平均值为:920÷4=980故答案为:980【分析】45和它的倒数的差除以4就是他计算的平均值与正确结果最多相差据此
解析:
【解析】【解答】当被看错时,相差是最大的,为-=+=平均值为:÷4= 。
;
故答案为: 。 【分析】和它的倒数的差除以4,就是他计算的平均值与正确结果最多相差,据此解答。
19.【解析】【解答】解:3×1-12-12=32-12=1(米)故答案为:1【分析】截去它的12还剩下总长度的(1-1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计算剩下的长度再减去截去的12米即可求出最后剩下的长度
解析:【解析】【解答】解: =
=1(米) 故答案为:1。
【分析】截去它的 , 还剩下总长度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计算剩下的长度,再减去截去的米即可求出最后剩下的长度。
20.53【解析】【解答】3-(3×13+13)=3-(1+13)=3-43=53(m)故答案为:53【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根铁丝的长度-(总长度×先用去的占这根铁丝的分率+再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据此
解析:
【解析】【解答】3-(3×+) =3-(1+) =3- =(m)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根铁丝的长度-(总长度×先用去的占这根铁丝的分率+再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21. 解:20÷ =20×4=80(吨) 80× =32(吨) 80﹣20﹣32=28(吨)
答:第二天卖了32吨,还剩下28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堆水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第一天卖出的质量÷第一天卖出的占总质量的分率=这堆水果的总质量,然后用这堆水果的总质量×第二天卖的占总质量的分率=第二天卖出的质量,最后用总质量-第一天卖出的质量-第二天卖出的质量=剩下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2. 8÷(1-) =8÷ =10(天)
答: 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 甲队单独完成需要8天,比乙队单独完成的时间少 ”可知,把乙队单独完成的时间看作单位“1”,甲队单独完成的时间÷(1-)=乙队单独完成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23. 解:30÷( =30
﹣
)
=210(本)
答:这批儿童读物有210本。
【解析】【分析】可以用、将这读物看做单位“1”,则甲班分到然后用多分的本数除以多分的比例即可计算出单位“1”的量。 24. 解:75÷(1﹣ ) =75÷ =100(棵)
答:公园里有松树100棵。
【解析】【分析】以松树的棵数为单位“1”,杏树棵数是松树棵数的(1-),根据分数除
, 乙班分到
,
法的意义计算松树的棵数即可。 25. 解:300÷(1+ )=240(元) 答:六(二)班捐款240元。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 六(一)班捐了300元,比六(二)班多”可知,把六(二)班捐款数看作单位“1”,六(一)班捐款数÷(1+)=六(二)班捐款数,据此列式解答。
26. 解:300÷( -
)=1800(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1800个。
【解析】【分析】2小时后已加工的零件占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 用300÷(再加工了300件后加工了这批零件
的几分之几-2小时后已加工的零件占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