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练习
班级 姓名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__,字____, ____末期鲁国人。他是____家和____家,也是____学说的创始人。《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____”,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著而成。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____体。
2.六经六艺:儒家弟子所学教材为“____”,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儒家弟子需掌握的六种技艺为“____”,包括礼,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法),数(计算)。
3.孟子,名__,字____,____时期邹人,儒学大师,有“____”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____,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____和雄辩著称。
4.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政治主张的核心为非暴力主义,与印度的圣雄甘地相近。19年获诺贝尔____奖。
5.曹禺,原名_____,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他的第一部作品是《_________》。
6.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____、正剧。
7.雨果,19世纪法____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_________》。
8.唐诗:分____诗和____诗两种。近体诗包括____(8句)和____(4句)两种,讲究格律。
9.李白,字____,号______,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____”,诗歌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伟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善用联想想象和夸张,有“清新飘逸”之称。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
10.杜甫,字____,自称______,也称杜少陵,亦称_____,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____”。诗歌风格:______。有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11.白居易,字____,号______,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_____运动,主
1
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集名为《_________》,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属于古体诗。 12.李商隐,字____,号_____,__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_____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13.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词习惯上分为____和____两派,前者代表词人为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这四人被合称为“婉约派四大旗帜”),另有北宋的秦观等。后者代表词为人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14.柳永,字____,原名____,因排行第七,世称____,又称柳屯田。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有《_____》。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也擅长写羁旅行役之愁。他创作了许多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和谐,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15.李清照,号______,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_____》。其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写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16.李煜,史称南唐后主,_____,字____,号终隐,与其父中主李璟并称南唐二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后人将与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17.晏殊,字____,北宋词人,擅长写闺情离恨。著有《珠玉词》。
18.王勃,字____,__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______”。《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文风华丽。
19.欧阳修,字____,号____、____居士,谥号____,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0.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二、对联识人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2、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 3、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4、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5、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6、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 7、山抹微云秦学士;花倒影柳屯田。( )
8、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喻,志在兼济天下;
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 ) 9、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10、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 )
2
1、李清照 2、屈原 3、司马迁 4、文天祥 5、杜甫 6、李白 7、柳永 8、白居易 9、欧阳修 10、孔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