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 或 。 答案:水系源头处 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 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络
3. 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生工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m处和 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
4.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 ,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 、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 之处。
答案:正下方 河床冲刷 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
5. 测 、 和 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有机污染物
6.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 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 次。
答案:生产周期 2 3
7.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 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答案:污染源 扩散形式
8.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 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答案:网络
9. 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 m,井(孔)口安装 ,孔口地面应采取 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 盖(或保护帽) 防渗
10.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 采样一次。 答案:枯水期 每月
11. 地下水采样前,除 、 和 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 有机物 细菌类
12. 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中应包括 、采样日期、 编号、 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 监测井 样品
13.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 % 答案:等混合水样(或时间比例混合水样) 小于20
14.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 与 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答案:时间 流量
1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1000/td时,还应满足 的要求。 答案:污水流量测试 自动监测
16.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的标志内容包括 、编号、排污去向、 等。 答案:点位名称 主要污染因子
17. 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 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 性 和 性。
答案:干扰物质 均匀 代表
18. 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材质)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 聚乙烯塑料
19. 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积存空气(或气体)混合的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 的界面。 答案:排气 水和沉积物
20. 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 法、 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答案:浮标 六分仪
21. 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 作用、 作用和 作用。 答案:生物 化学 物理
22. 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 、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
答案: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容器不得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23. 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 、 、 、 、,即常说的五参数。 答案:水温 pH 电导率 浊度 溶解氧
24. 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 、 、和 、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答案:酸 碱 生物抑制剂
25. 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 、聚乙烯等塑料吸附 、磷酸盐和油类。 答案:金属 有机物质
26. 水样采集后,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 。 答案:水样标签
27. 待测溴化物及含溴化合物的水样需 并 保存。 答案:于2-5℃冷藏 避光
28. 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 也可以扩展到 。 答案:单点 整个流域
29. 采集测定挥发性物质的水样时,采样泵的吸入高度要 、管网系统要 。 答案:低 严密
30.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 的地方。 答案:避免外界物质污染
31. 水流量的测量包括 、 和 三方面。 答案:流向 流速 流量
32. 对于流速和待测物浓度都有变化的流动水、采集 样品,可反映水体的整体质量。 答案:流量比例
33. 采集水质样品时,在 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 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混合水样。 答案:同一 已知比例
34. 为了某种目的,把从 同时采得的 混合为一个样品,这种混合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答案:不同采样点 瞬时水样
35. 水体沉积物可用 、 或钻装置采集。 答案:抓斗 采泥器
36. 水的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是 瓶,瓶的材质为 或 。 答案:广口 塑料 玻璃
37. 对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 。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检验前,应保持 。
答案:能够经受高温灭菌 密封 二、判断题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背景断面。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污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3.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未集瞬时水样。( ) 答案:正确
4.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的1/4处采。(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5.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 答案:正确
6. 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 答案:正确
7. 地下水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 ) 答案:正确
8. 地下水监测点网可根据需要随时变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地下水监测点网不宜随时变动。
9. 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布设时,每个是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每500平方千米设1眼井( ) 答案:正确
10. 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为了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11. 地下水采样时,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米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30分钟时,应进行洗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水位复原时间超过15分钟时,应进行洗井。 12. 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水枯期各1次。( ) 答案:正确
13. 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 答案:正确
14. 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是,对日 排水量大于或等于500吨、小于1000吨的排污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 ) 答案:正确
15. 排污总量监测的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方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热点话题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会同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环保机构共同确定,并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16. 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确认后的采样点不得改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如因生产工艺或其他原因需要变更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重新确认。
17.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让所属的监测站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监督监测,重点污染源(日排水量大于100吨的企业)每年4次以上,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100吨以下的企业)每年2-4次。( ) 答案:正确
18. 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 、C. d、Hg 、A. s和C. r(VI)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 ) 答案:正确
19.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从水体的特定地点的不同深度采集的一组样品称为平面样品组。(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这样的一组样品称为深度样品组。
20. 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当有漂浮物质时,
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 答案:正确
21.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布设的选择,应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22.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位时,水质控制的采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 ) 答案:正确
23.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由于分层现象,导致非均匀水体,采样时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距离尽可能加长。(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此种情况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
24. 采样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现场测定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量并记录现场温度。(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所有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量并记录现场温度。 25. 在进行长期采样过程中,条件不变时,就不必对每次采样都重复说明,仅叙述现场进行的监测和容易变化的条件,如气候条件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等。( ) 答案:正确
26. 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水样的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也取决于保存条件、容器材质、运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27. 测定氟化物的水样应贮存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氟化物的水样不能贮于玻璃瓶中。
28. 清洗采样容器的一般程序是,用铬酸一硫酸洗液,再用水和洗涤剂洗,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清洗容器的一般程序是,先用水和洗涤剂洗、再用铬酸-硫酸洗液,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29. 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铬酸-硫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常用盐酸或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30. 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亚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使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功菌的抑制作用。
31. 测定水中六价铬时,采集水样的容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以保证其密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水中六价铬时,采集水样的容器不应使用磨口及内壁已磨毛的容器。 32. 河流干流网络的采样点应包括潮区界以内的各采样点、较大的支流的汇入口和主要污水或者工业废水的排放口。( ) 答案:正确
33. 为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测定溶解气体、易挥发物质的水样时要把层流诱发成湍流。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为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测定溶解气体、易挥发物质的水样时不能把屋流诱发成湍流。
34. 只有固定采样点位才能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对比。( ) 答案:正确
35. 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在潮汐河段,涨潮和落潮时采样点的布设应该相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在潮汐河段,涨潮和落潮时采样点的布设应该不同。 36. 水质监测的某些参数,如溶解气体的浓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以便取得准确的结果。( ) 答案:正确
37. 为测定水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一定要采集混合水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若样品在混合后,其中待测成分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时,不用采集混合水样,要采取单样储存方式。
38. 在封闭管道中采集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上游,采样管不能靠近管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封闭管道中采集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下游,采样管不能靠近管壁。
39. 对于开阔水体,调查水质状况时,应考虑到成层期与循环期的水质明显不同。了解循环期水质,可采集表层水样;了解成层期水质。应按深度分层采样。( ) 答案:正确
40. 沉积物采样地点除设在主要污染源附近。河口部位外,应选择由于地形及潮汐原因造成堆积以及沉
积层恶化的地点,也可选择在沉积层较厚的地点。(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沉积物采样地点除设在主要污染源附近、河口部位外,应选择由于地形及潮汐原因造成堆积以及沉积层恶化的地点,也可选择在沉积层较薄的地点。 41. 沉积物样品的存放,一般使用广口容器,且要注意容器的密封。( )
答案:正确
42. 要了解水体垂直断面的平均水质而采用“综合深度法”采样时,为了在所有深度均能采得等份的水样,采样瓶沉降或提升的速度应是均匀的。(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综合深度法采样时,为了在所有深度均能采得等份水样,采样瓶沉降或提升的速度应随深度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变化。
43. 采集测定微生物的水样时,采样设备与容器不能用水样冲洗。( ) 答案:正确
44. 采水样容器的材质在化学和生物性质方面应具有惰性,使样口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光照可能影响水样中的生物体,选要材时要予以考虑。(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答案:B
2.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 (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削减断面 答案:A
3.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 条。( ) A. 5 B. 2 C. 3 答案:C.
4.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 )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答案:C
5.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 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水样冲洗。( )
A. 100 B. 200 C. 300 答案:C
6.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 ) A. 余氯 B. 硫化物 C. 油类 答案:C
7. 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 ) A. 0.1 B. 0.2 C. 0.5 答案:B
8. 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 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 ) A.条带状 B.点状 C. 块状 答案:A.
9. 地下水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 米。( ) A. 0.1 B. 0.2 C. 0.5 答案:A.
10. 新凿地下水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不于 米( ) A. 0.25 B. 05 C. 1 答案:A
11. 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 米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
A. 0.2 B. .0.5 C. 1 答案:B.
12. 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 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
A. 平水期 B. 丰水期 C. 枯水期 答案:C.
13. 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 项目。( )
A. 电导率、磷酸盐及硅酸盐 B. 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 C. 导电率、溴化物和碘化物等 答案:C
14.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答案:A
15.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 )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答案:A.
16. 湖库的水质特性在水平方向未呈现明显差异时,允许只在水的最深位置以上布设 个采样点。( )
A. 1 B. 2 C. 4 答案:A.
17. 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通常,对于长期 水质特性监测,可根据研究目的与要求取合理的监测频率,采定点水样的间隔时间为 ( ) A. 一个月 B. 两个月 C. 一周 答案:
18. 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对于水质控制监 测,采样时间间隔可为 ,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甚至连续采样。 A. 一周 B. 两周 C. 一个月 答案:A
19. 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 的浓度产生影响( ) A. 含氮化合物 B. 硫化物 C. 氰化物 答案:A
20. 用于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的水样,一般使用 作盛装水样的容器。( ) A. 棕色玻璃瓶 B. 聚乙烯瓶 C. 无色玻璃瓶
答案:A
21. 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样品瓶按一般规则清洗后,在烘箱内 ℃下烘干4小时。冷却后再
用纯化过的已烷或石油醚冲洗数次( ) A. 150 B .180 C. 200 答案:B.
22. 测定B. OD和C. OD的,如果其浓度较低,最较用 保存。( ) A. 聚乙烯塑料瓶 B. 玻璃瓶 C. 硼硅玻璃瓶 答案:B
23. 测定水中铝或铅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酸酸化至PH小于2,但酸化时不能使用 ( ) A. 硫酸 B. C. 盐酸 答案:A
24. 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NA. OH固定,且保存
时间不应超过 不时。( ) A. 6 B. 24 C. 48 答案:A
25. 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 ( ) A. 砷 B. 硫化物 C. COD 答案:B
26. 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 ( ) A. 聚乙烯瓶 B. 玻璃瓶 C. 硼硅玻璃瓶 答案:C
27. 采集测定悬浮物的水样时,在 条件下采样最好。( )
A. 层流 B. 湍流 C. 束流 答案:B
28. 如果采集的降水被冻或者含有雪或雹之类,可将全套设备移到高于 ℃的低温环境解冻。( ) A. 5 B. 0 C. 10 答案:B.
29. 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采样点不应选在 ( )
A. 汇流口 B. 溢流堰或只产生局部影响的小排出口 C. 主要排放口或吸水处
答案:B
30. 用导管采集污泥样品时,为了减少堵塞的可能性,采样管的内径不应小于 毫米。( ) A. .20 B. .50 C. .100 答案:B.
31.下列情况中适合瞬间采样的是 ( ) A. 连续流动的水流 B.水和废水特性不稳定时
C. 测定某些参数,如溶解气体、余氯、可溶解性硫化物、微生物、油脂、有机物和pH时 答案:C
32. 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 ( )
A. 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B.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C.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D.可在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答案:D
33. 水质采样时,下列情况中适合采集混合水样的是 ( ) A. 需测定平均浓度时 B..为了评价出平均组分或总的负荷 C. 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 答案:A.
34. 采集地下水时,如果采集目的只是为了确定某特定水源中有无待测的污染物,只需从 采集水
样。( )
A. 自来水管 B. 包气带 C. 靠近井壁 答案:A.
35. 非比例等时连续自动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是 ( )
A.按设定的采样时间隔与储样顺序,自动将水样从指定采样点分别采集到采样器的各储样容器中 B. 按设定的采样时间间隔与储样顺序,自动将定量的水样从指定采样点分别采集到采样器的各储样容器中
C. 按设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将定量的水样从指定采样点采集到采样器的混合储样容器中 答案:B
36. 定量采集水生附着生物时,用 最适宜。( )
A. 园林耙具 B. 采泥器 C .标准显微镜载玻片 答案:C
四、问答题
1.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答案:(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
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
(2)监测断面应避免死水、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
(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2.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
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3. 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汞样品时,采样容器应如何洗涤?
答案: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
蒸馏水冲洗。
采集水中汞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法,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3)HNO3荡洗,最后依次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洗。
4.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哪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 答案:(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
(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氯病)高发地区
(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满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5.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
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2)为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6. 选择采集地下水的容器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2)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
(3)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4)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 (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6)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7. 地下水现场监测项目有哪些?
答案:包括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同时还应
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近期降水情况。
8. 为确保废水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 答案:(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清洁。
(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
(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
(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 (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
(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9. 什么是湖泊和水库样品的深度综合样?
答案:从水体的特定地点,在同一垂直线上,从表层到沉积层之间,或其他规定深度之间,连续或不
连续地采集两个或更多的样品,经混合后所得的样品即为湖泊和水库样品的深度综合样。 10.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2)湖库面积、湖盆形态 (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 (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 (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
11.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后,在样品的运输、固定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因气体交换、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水样的水质变化很快,因此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容器要密封、
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及过热的影响。当样品不能很快地进行分析时,根据监测项目需要加入固定剂或保存剂。短期贮存时,可于2-5℃冷藏,较长时间贮存某些特殊样品,需将其冷冻至-20℃,样品冷冻过程中,部分组分可能浓缩到最后冰冻的样品的中心部分,所以在使用冷冻样品时,要将样品全部融化。也可以采用加化学药品的方法保存。但应注意,所选择的保存方法不能干扰以后的样品分析,或影响监测结果。 12. 简述的保存措施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案:(1)将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如测水中溶解性气体。
(2)冷藏(2-5℃)如测水中亚盐氮 (3)冷冻(-20℃)如测水中浮游植物。 13. 简述一般水样自采样后到分析测试前应如何处理?
答案:水样采集后,按各监测项目的要求,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做好采样记录,粘贴标签并密封水样
容器,妥善运输,及时送交实验室,完成交接手续。 14. 如何从管道中采集水样?
答案:用适当大小的管子从管道中抽取样品,液体在管子中的线速度要大,保证液体呈湍流的特征,
避免液体在管子内水平方向流动。 15. 监测开阔河流水质,应在哪里设置采样点? 答案:(1)用水地点
(2)污染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以及注入前的地点采样 (3)支流合流后,在充分混合的地点及混合前的主流与支流地点采样 (4)主流分流后
(5)根据其他需要设定采样地点。 16. 采集降水样品时应注意如些事项?
答案:在降水前,必须盖好采样器,只在降水真实出现之后才打开采样器。每次降水取全过程水样(从
降水开始到结束)。采集样品时,应避开污染源,四周应无遮挡雨、雪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
(十三)硫化物
一、填空题
1.工业废水中含硫化物的行业有 、 、 、 、和 等(填写3个空格即可。) 答案:焦化、制气、选矿、造纸、印染和制革
2.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示,清洁水中硫化物的嗅阀值为 ug/L. 答案:0.035 二、判断题
1.硫化物的结晶表面常含有亚硫酸盐,为此,在配制硫化钠标准溶液时,应取用大颗粒结晶,并用水快速淋洗后,再称量。( ) 答案:正确
2.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硫化钠标准溶液配制后,应贮于棕色瓶中保存,临用前标定。( ) 答案:正确
3.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矿难经物时,如用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其载气流速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吹气速度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流速不宜过快或过慢。
4.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显色时,加入的显色剂均含硫酸,应沿管壁徐加入,并加塞混匀,避免硫化氢逸出而损失。( ) 答案:正确
5.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绘制校准,曲线时,向反应瓶中加入的水量可以与测定水样时的加入量不相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向反应瓶中加入的水量应与测定水样时的加入量相同。
6.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吹气吸收装置用50ml吸收管,加入10mlImol/L的乙酸锌溶液或10ml2%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 ) 答案:正确
7.严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若水样显色后色度较深,可分取一定量的显色液,用空白试验显色液稀释后,再测量吸光度。此法适用于显色液中S2-量<125ug时的水样。(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mg/L。( ) A. 1 B. 0.2 C. 0.02 答案:C
2.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如果水样中含有硫代硫酸盐或亚硫酸盐,会干扰测定,这时应采用 排除干扰。( )
A. 乙酸锌沉淀-过滤 B. 酸化-吹气 C. 过滤-酸化-吹气分离 答案:C
3.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在现场采集并加固定剂的水样于棕色瓶内保存时间为 。( )
A. 一天 B. 七天 C. 七周 答案:B
4.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样品采集很关键,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硫化氢易从水中逸出,因此在采集时应 。( ) A. 防止曝气 B. 注意安全 C. 将水样装半瓶 答案:A
5.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样品采集很关键,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硫化氢易从水中逸出,因此在采集时应加入知量 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锌沉淀。( )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碳酸钠 答案:
6.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硫化钠标准使用液(S2-浓度约为10.00ug/ml的ZnS)在温室下可稳定 ( )
A. 6d B. 6个月 C. 16天 答案:B.
7.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已配制好的硫化钠标准使用液(S2-浓度约10.00ug/ml的ZNs)在每次使用时应 再取用。( )
A. 充分摇匀后 B. 取上清液 C. 取底部混悬液 答案:A
四、问答题
1.简述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的原理。
答案:样品经酸化,硫化物转化成硫化氢,用氮气将硫化氢吹出,在含高铁离子的酸性溶液中,硫离
子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作用,生成亚甲蓝,颜色深度与水中硫离子浓度成正比。
2.若水样颜色深、浑浊且悬浮物多,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时应选用何种预处理方 法?
答案:酸化-吹气法。可将现场采集固定后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使水样中的硫化锌转变为硫化
氢气体,用氮气将氢吹出,用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再行测定。 3.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硫化物,用酸化-吹气法进行预处理,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磷酸质量:载气流速和吹气时间:吹气-吸收装置的密闭性,导气管壁对硫化物的吸附,特别
是浸入吸收液的部分。
4.水中硫化物浓度波动较大,测定前需要判断硫化物的大致含量,以确定水样取用量。为判断水样中硫化物的大致含量应如何做定性试验?
答案:用乙酸铅试纸测试。可按下述步骤进行定性试验:分取25-50ml混匀并忆固定的水样,置于150ml
锥形瓶中,加水至50ml,加(1+1)硫酸2ml及数粒玻璃珠,立即在瓶口覆盖滤纸,并用橡皮扎紧。在滤纸滴加10%乙酸铅溶液1滴,置电热板上加热至沸,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取下滤纸,查看朝液面的斑点是呈淡棕色还是黑褐色。
5.简述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如何配制硫化物标准使用液?
答案:以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除氧去离子水的PH值为10-12后,取约400ml此水于500ml棕
色瓶内,加1-2ml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混匀。吸收一定量刚标定过的硫化钠标准溶液,移入上述棕色瓶中,注意边振荡边滴入,然后用PH10-12的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使之成为含硫离子(S)浓度为10.00ug/ml的硫化锌混悬液。
6.简述《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光光度法》(GB/T1-1996)中对硫化物的定义。
答案:《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1996)所定义的硫化物是指水中溶解
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和S,以及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和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
7.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样品采集很关键,简述采样过程。
答案:由于硫离子很溶解被氧化,硫化氢易从水中逸出,因砦采集时应防止曝气,并加适量的氢氧化
钠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锌沉淀。采样时应先加入乙酸锌-乙
2-2-
酸钠溶液,再加入水样。水样应充满瓶,瓶塞下不留空气。 五、计算题
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取水样250ml,酸化-吹气。10ml2%氢氧化钠作为吸收液至50ml比色管中,显色。测得吸光度为0.406,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114x+0.001,试求水中硫化物的浓度。
0.406-0.001
答案:m= =3.55(ug)
0.114
M 3.55
2-C(S,mg/L)= × =0.014 V 250
臭、水温
一、填空题
1. 文字描述法适用于天然水、 水 水和 水中臭的检验。 答案:饮用 生活污 工业废
2. 水中的臭主要来源于 水或 水污染、天然物质分解或微生物、生物活动等。 答案:生活污 工业废
3. 检验臭的水样,应采集在 (容器)中,并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至少应采集500ml水于容器中并充满,在 度下冷藏,并确保不得有外来气味进入水中。 答案:具磨口塞玻璃瓶
4. 臭阈值法适用于 水至臭阈值 水中臭的检验。 答案:近无臭的天然 高达数千的工业废
5. 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时,其检验人员的嗅觉敏感程度可用 或 测试。 答案:邻甲酚 正丁醇
6. 用臭阈值法进行水中臭的检验,应在检臭实验室中进行,检臭人员在检验过程中不能分散注意力并不受 及 的干扰。 答案:气流 气味
7 . 用“臭阈值”表示水中臭检验结果时,闻出臭气的最低浓度称为“ ”,水样稀释到闻出臭气浓度的稀释倍数称为“ ”。 答案:臭阈浓度 臭阈值
8. 在冬季的东北地区用水温计测水温时,读数应 s内完成,避免水温计表面形成薄冰,影响
读数的准确性。 答案:3
9. 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 ,避免受 影响。 答案:读数 气温
10. 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 和 时,透明度便降低。
答案:悬浮物 胶体
11. 铅字法适用于 水和 水的透明度测定。 答案:天然 处理
12. 用铅字法测水的透明度,透明度计应设在 的实验室内,并离直身阳光窗户约 米的地点。 答案:光线充足 1
13. 铅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透明度度数记录以 的厘米表示,估计至 Cm。 答案:水柱高度 0.5
14. 塞氏圆盘又称 ,它是用较厚的白铁皮剪成直径200mm的圆板,在板的一面从中心平分为4个部分,以 制成。 答案:透明度盘 黑白漆相间涂布 二、判断题
1. 文字描述法测定臭的水样,应用玻璃度采集,用塑料容器盛水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臭的水样不能用塑料容器盛装。 2. 检验臭的人员,不需要嗅觉特别灵敏,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即可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检验臭的人员,不需要嗅觉特别灵敏,但嗅觉迟钝者不可入选。 3. 检臭样品的制备由检验人员负责制备,以便知道试样的稀释倍数按次序编码。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应让检验人员制备试样或知道试样的稀释倍数,样瓶需编暗码。 4. 由于测试水中臭时,应控制恒温条件,所以臭阈值结果报告中不必注明检验时的水温。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臭阈值随温度而变,报告中必须注明检验时的水温,有时也可用40度作为 检臭温度。
5. 文字描述法是粗略的检臭法,由于各人的嗅觉感受程度不同,所得结果会有一定出入。( ) 答案:正确
6. 检验水样中臭使用的无臭水,可以通过自来水煮沸的方式获取或直接使用市售蒸馏水。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能直接使用市售蒸馏水
7. 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时,检验试样的温度应保持在60度跟正负2度(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保持在60度跟正负1度,也可用40度作检臭温度。
8. 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时,需要确定臭的阈限,即水样经稀释后,直至闻不出臭气味的浓度(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该直至闻出最低可辨别臭气的浓度。
9. 为了检验水样中臭,实验中需要制取无臭水,一般用自来水通过颗粒活性炭的方法来制取( ) 答案:正确
10. 臭是检验原水和处理水质的必测项目之一,并可作为追查污染源的一种手段。 答案:正确
11. 水温计和颠倒温度计用于湖库等深层水温的测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水温计用于地表水、污水等浅层水温的测量。 12. 水温计或颠倒温度计需要定期校核( ) 答案:正确
13. 水的透明度与浊度成正比,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透明度与浊度成反比.
14. 测定水透明度时,铅字法使用的仪器是透明度计,塞氏盘法使用的透明度盘. ( ) 答案:正确
15. 铅字法测定透明度所用的透明度计中的印刷符号,是在一张白纸上用黑碳素笔加粗写的III不
同方向的符号.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透明度测定的印刷符号是标准印刷符号.
16. 铅字法测定透明度必须将所取的水样静置后,再倒入透明度计内至30Cm处.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铅字法测定透明度必须将振荡均匀的水样立即倒入.
17. 铅字法测定水透明度时,观察者应从透明度计筒口垂直向下观察水下的印刷符号. ( ) 答案:正确
18. 用塞氏盘法测定水样的透明度,记录单位为m(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用塞氏盘法测定水样的透明度,记录单位为Cm
19. 现场测定透明度时,将塞氏圆盘直接放入水中,记录圆盘下沉的长度.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现场测定透明度时,将塞氏圆盘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刚好不能看见盘面的 白色.
20. 十字法所用的透明度计,与铅字法基本一样,底部均用玻璃片,只是底部图示不同,一个印刷符号,一个
是标准十字图示.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十字法所用透明度计底部是百瓷片 21. 十字法测定的透明度与浊度是不可以换算的.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十字法测定的透明度与浊度是可以换算的. 三、选择题
1. 文字描述法检测水中臭时,采样后应尽快检测,最好在样品采集后 小时内完成( ) A. .2 B. 6 C. 12 D24 答案:B.
2. 用文字描述法检验水样中臭的原理是:检验人员依靠自己的嗅觉,在 和 闻 其臭,用适当的词句描述臭特性,并按等级报告臭强度。( ) A. 常温,沸腾时 B. 25度 煮沸冷却至25后 C. 20度,煮沸冷却至20度后 D. 20度,煮沸后稍冷 答案:D
3. 臭阀值法检验水中臭时,确定检验臭阀值的人数视检测目的、检测费用和选定检臭人员等条 件而定。一般情况下,至少 人,最好 人或更多,方可获是精度较 高的结果。( )
A. 5,10 B. 2,5 C. 3,6 D.4,8 答案:A.
4. 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时,应先检测 的试样,逐渐 浓度,以免产生 嗅觉疲劳。( )
A. 最浓,降低 B. 中间浓度,升高 C. 最稀,升高 D.中间浓度,先降低后再升高 答案:C.
5. 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某一水样最低取用50ml稀释到200ml时,闻到臭气,则其臭阈值为 ( )。
A. 8 B. 2 C. 16 D. 4 答案:D
6. 铅字法与塞氏盘法都是测定水透明度的方法,其应用上的区别在于 。( ) A. 前者在实验室内,后者在现场 B. 前者在现场,后者在实验室内 C. 两者即可在实验室内又可在现场 D两者均可在现场 答案:A.
7. 铅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不仅受检验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还受照明条件的影响,检测结果 最好取 ( )
A. 一次或一人测定结果 B. 两次或一人测定结果平均值 C. 一次或数人测定结果平均值 D.多次或数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答案:D
8. 铅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时,使用的透明度计必须保持洁净,观察者应记录 时水柱 的高度。( )
A. 模糊的辨认出符号 B. 刚好能辨认出符号 C. 无法辨认出符号 D. 清晰地辨认出符号 答案:B
9. 用塞氏盘法在现场测定水的透明度时,正确方法是将盘在船的 处平放水中。( ) A. 直射光 B. 背光 C. 迎光 D.反射光 答案:B
10. 用塞氏盘法在现场测定水的透明度时,将圆盘没入水中逐渐下沉至恰好不能看见盘面的 时,记取
其尺度( )
A. 白色 B. 黑色 C. 黑白两色 答案:A
11. 用塞氏盘法在现场测定水的透明度时,检测受检验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故观察时需要反复
次( )
A. 一二 B. 二 三 C. 三四 D. 四五 答案:B
12. 使用十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时,水柱高度超出1m以上的水样应该 。( ) A. 作为透明水样 B. 按照实际高度记录厘米数 C. 水样稀释后再观察 D. 透明度数计作1m 答案:A
13. 十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准确记录水柱高度是在 为止。( ) A. 黑色十字和4个黑点刚好清晰见到 B. 黑色十字模糊,而4个黑点刚好清晰见到 C. 黑色十字刚好清晰见到,而4个黑点尚未见到。 D. 黑色十字和4个黑点刚好完全消失 答案:C
14. 十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将水样先倒入透明度计至黑色十字完全消失,除去气泡,将水样从筒内
放出,记录透明度厘米数。( )。
A. 快速 B. 徐徐 C. 直接 D间接 答案:B. 四、问答题
1. 用文字描述法测定水中臭时,如果水样中存在余氯,应该如何处理?
答案:水样中存在余氯时,可在脱氯前,后各检验一次。用新配的3.5g/L硫代硫酸钠(NA. 2S2O3·5H2O)
溶液脱氯,1ml此溶液可除去1mg余氯。
2. 文字描述法检验水中臭时,臭强度分为几级?各级的强度是怎样定义的?
答案:臭强度等级分六级详见下表: 等级 0 1 2 3 4 5 强度 无 微弱 弱 明显 强 很强 说明 无任何气味 一般饮用者难于观察,嗅觉敏感者可察觉 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 已能明显察觉,不加处理不能饮用 有很明显的臭味 有强烈的恶臭 3.简述臭阈值法检测水中臭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1)水样存在余氯时,可在脱氯前、后各检验一次;
(2)臭阈值随温度而变,报告中必须注明检验时的水温,检验全过程试样保持60℃±1℃ 有时也可用40℃作为检臭温度;
(3)检验的全过程中,检验人员身体和手不能有异味; (4)于水浴中取出锥形瓶时,不要触及瓶颈; (5)均匀振荡2-3s后去塞闻臭气; (6)闻臭气时从最低浓度开始渐增; 4. 简述水体的哪些物理化学性质与水的温度有关。
答案:水中溶解性气体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碳酸钙饱和度
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五、计算题
某一水样,有5人参加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试计算该水样的臭阈值。 无臭水/ml 188 175 200 150 200 100 0
水样/ml 1 12 25 0 50 0 100 200 一 一 一 正 ○检验人员的反应 2 一 正 ○3 一 一 一 一 一 正 ○4 一 + 一 一 一 正 ○5 一 正 ○一 + 一 + + 一 + 一 + + 一 + + + + 答案:根据上表结果,各检验人员的臭阈值如下表所示
检验人员 1 2 3 水样臭阈值用几何平均计算得:
4×8×2×2×8=1024 1024=4臭阈值
(二)浊度
一、填空题
1. 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被 或 。 答案:散射 吸收。
2. 测定水的浊度时,水样中出现有 物和 物时,便携式浊度计读数将不准确。 答案:漂浮 沉淀
3. 目视比色法测定水的浊度时,所用的具塞无色玻璃瓶的 和 均需一致。 答案:材质 直径
4. 目视比色法测定水的浊度时,浊度低于10度的水样,与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时,在 观察,浊度为10度以上的水样,比色时应对照 观察。 答案:黑色度板 有黑线的白纸 二、判断题
1. 一般现场测定浊度的水样如需保存,应于4度冷藏。测定时要恢复至室温立即进行测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
2. 测定水的浊度时,气泡和振动将会破坏样品的表面,会干扰测定( ) 答案:正确
3.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水的浊度时,透射浊度值与散射浊度值在数值上是一致的。 ( ) 答案:正确
臭阈值 4 8 2 检验人员 4 5 臭阈值 2 8 4.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浊度时,对于高浊度的水样,应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后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于高浊度的水样,应用无浊度水稀释定容
5. 测定水中浊度时,为了获取表代有性的水样,取样前轻轻搅拌水样,使其均匀,禁止振荡。 答案:正确
6.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水中浊度时,在校准与测量过程中使用两个比色皿,其带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校准与测量过程中应使用同一比色皿,将比色皿带来的误差降到最低。 7. 测定浊度的水样,可用具塞玻璃瓶采集,也可用塑料瓶采集。(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浊度时,水样的浊度若超过 度,需进行稀释。( ) A. 10 B. 50 C. 100 D. 40 答案:D
2.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水的浊度时,所用的便携式浊度计 用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 A. 每月,10 B. 每季度,40 C. 半年,0 每月,0 答案:A.
3.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水的浊度时,用 将比色皿冲洗两次,然后将待测水样沿着比色皿的边缘缓慢倒入,以减少气泡产生。( )
A. 待测水样 B. 蒸馏水 C. 无浊度水 D. 自来水 答案:A
4. 目视比色法测定浊度时,用250度的浊度原液配制100度标准液500ml,需吸取 ml浊度原液。( )
A. 250 B. 100 C. 500 D. 200 答案:A
5. 目视比色法测定浊度时,水样必须经 后方可测定。 A. 静置24小时 B. 悬乳物沉降后 C. 摇匀 答案:C.
6. 目视比色法测定浊度时,对浊度低于10度的水样进行比色时, 观察,浊度为10度以上的水样,紫色时应 观察( )
A. 由上向下,由前向后 B. .由上向下,由上向下 C. 由前向后,由前向后 答案:A 四、问答题
简述如何获得无浊度水。
答案:将蒸馏水通过0.2u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的烧瓶中。 五、计算题
目视比色法测定浊度时,某水样经稀释后样品的浊度值为70度,稀释水体积为150ml原水样体积为100ml,试计算原始水样的浊度值。 答案:浊度=
70(150100)175(度)
100第九节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W9-0 一、 填空题
1.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 、 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答案: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装置包括 、和 、。 答案:雾化器 燃烧器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器的作用是 、用以吸收来自锐线源的 。 答案:产生基态原子 共振辐射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的锐线光源有 、 和蒸气放电灯3种。 答案:空心阴极灯 无极放电灯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和 等。 答案:电离干扰 光谱干扰
6.原子吸收仪的空心阴极灯如果长期闲置不用,应该经常开机预热,否则会使谱线 ,甚至不再是 光源。
答案:不纯 锐线
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 和 。使灵敏度下隆。
答案:谱线变宽 谱线自吸收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扣除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法、 、 和自吸收法。 答案:氘灯法 塞曼效应法
9.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光来自同一谱线的 ,而且在 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答案: 同一
10.火焰原子化器装置中燃烧器类型有 型和 型。 答案:预混合 全消耗
1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确定空心阴极灯达到预热效果的标志是观察 是否稳定、 是否稳定和灵敏度是否稳定。 答案:发射能量 仪器的基线
12.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物理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 和 过程中,由于试样的任何物
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吸收强度下降的效应。 答案:蒸发 原子化
1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 的光谱与干扰物的 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
的干扰。
答案:发射或吸收 辐射光谱 二、判断题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低。(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高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分光系统单色器所起的作用是将待分析元素的共振线与与光源中的其他发射线分开。( ) 答案:正确
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中,用HNO3-HF-HCIO4消解试样,在驱赶HCI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驱赶CHI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空气-乙炔火焰适于低温金属的测定。()
答案:正确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提高火焰温度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在一定范围周内提高火焰温度,可以使分析灵敏度 提高。
6.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化器的效率对分析灵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 答案:正确
7.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燃烧器上混合气的行程速度稍于大其燃烧速度时,火焰才会稳定。( ) 答案:正确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为避免稀释误差,在测定含量较高的水样时,可选用次灵敏线测量。(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原子吸收光度法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辉光放电管,阴极是由 制成 ( ) A. 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 B. 金属铜或合金 C. 任意纯金属或合金 答案:A
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 火焰( ) A. 贫燃型 B. 富燃型 C. 氧化型 D. 还原型 答案:A.
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光谱与干扰物的 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
A. 电离 B. 散射 C. 辐射 D.折射 答案:C.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氘灯背景校正适合的校正波长范围为 nm。 A. 100-200 B. 220 -350 C. 200-500 D. 400-800 答案:B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增敏效应是指试样基体使待测元素吸收信号 的现象。( ) A. 减弱 B. 增强 C. 降低 D.改变 答案:B
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化学干扰是一种 干扰,对试样中各元素的影响各不相同。( )
A. 选择性 B. 非选择性 答案:A
7. 不是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进行背景校正的主要方法。( ) A. 氘灯法 B. 塞曼法 C. 标准加入法 D. 双波长法 答案:C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雾化效率与 元关。( ) A.试液密度 B.试液黏度 C.试液浓度 D.表面张力 答案:C
9.原子吸收光度法背景吸收能使吸光度 ,使测定结果偏高。( ) A. 增加 B. 增少 答案:A 四、问答题
1.简述原子吸光度法的工作原理:
答案: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特征谱线的能量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基态原子
的浓度成正比,依此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源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案:(1)光源能发射出所需的锐线共振辐射,谱线的轮廓要窄
(2)光源要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应稳定、均匀。
(3)灯内充气及电极支持物所发射的谱线应对共振线没有干扰或干扰极小。 3.原子吸收光度法测试样品前,空心阴极灯为何需要预热?
答案:通过预热达到空心阴极灯内外的热平衡,使原子蒸气层的分布与厚度均匀后,发光强度才能稳定,才能进
行正常测量。
4.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衡量原子化器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答案:原子化器能否在适当的时间内,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定量地原子化,少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主要指标:
其次是原子化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在原子化过程中引致的噪声大小。 5.为何原子吸收光度法必须用锐线光源?
答案:锐线光源即发射线的半宽度比火焰中吸收线的半宽度窄得多,基态原子只对0.001-0.002nm波长的特征
波长的辐射产生吸收,若用产生连续光谱的灯光源,基态原子只对其中极窄的部分有吸收,致使灵敏度极低而无法测定。若用锐线光源,就能满足原子吸收的要求。
6.原子吸收光度法氘灯扣除背景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器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吸收。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
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做背景吸收。二者相减(在仪器上,使空心阴极灯和氘灯的光交替通过原子一起来实现),即能扣除背景吸收。 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常用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加释放剂、加保护剂 、加助熔剂、改变火焰种类、化学预分离等。 8.如何校正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基体干扰?
答案:消除基体干扰的方法:(1)化学预分离法:(2)加入干扰抑制剂(基体改进剂);(3)标准加入法也可在
一定程度上校正基体干扰。
9.简述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有何特点?
答案:温度高,适用于高温元素,还原性强,透光性好,消除干扰能力较强。 10.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进行背景校正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氘灯法、塞曼法、邻近非吸收线扣除法(同种元素非共振线吸收法、非同种元素相邻线法)“空白溶液”
法。
参考文献
[1]李安模,魏断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魏复盛,齐文启,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3]邓勃,何华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国家环境保护局《指南》编写组.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二)钾、钠、钙、镁、铜、铅、锌、镉、铁、锰、镍、银、钡、铬、锑、铝
一、 填空题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钡时,如果存在基体干扰,则用 法进行测定并计算结果。 答案:标准加入
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钾、钠时,通常加入 消除钾、钠产生的电离干扰。 答案:铯盐
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铜和锌时,通过测定分析线附近1nm内的一条非特征吸收线外的吸收,可判断 的大小。
答案:背景吸收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总铬时,共存元素的干扰受 和 的影响影响很大。 答案:火焰状态 观测高度 二、判断题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钠时,其灵敏度随试样溶液酸度增加而降低。( ) 答案:正确
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钾时,其灵敏度随试样溶液中浓度变化。( ) 答案:正确
3.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镁时,铝对镁的测定存在严重的化学干扰。( ) 答案:正确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铁、锰时,通常采用硫酸介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通常采用介质。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当硅的浓度大于50mg/L时,对锰产生正干扰。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当硅的浓度大于50mg/L时,对锰产生负干扰。
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铁时,当硅的浓度大于20mg/L时,对铁产生负干扰。( ) 答案:正确
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水中铁、锰时、铁、锰的光谱线较复杂,为克服光谱干扰应选择最小的狭缝或光谱通带( ) 答案:正确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钡时,测定灵敏度强烈依赖于火焰类型和观察高度。(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水中铜、锌、铅、镉时,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分析波长又低于 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
A. 200 B. 350 C. 400 D.800 答案:B
2.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光度法测定水中铜、锌、铅、镉样品,钙的浓度高于 Mg/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19%( )
A. 500 B. 1000 C. 1500 D. 2000
答案:B
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钾和钠时,加入铯盐的目的是为了消除 干扰。( )
A. 基体 B. 光谱 C. 电离 D. 化学 答案:C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和锰时,影响其准确度的主要干扰是 。 A. 基体干扰 B. 光谱干扰 C. 电离干扰 D化学干扰 答案:D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钠时,其灵敏度随试样中盐酸浓度增加而 。 A. 增加 B. 减小 C. 无影响 答案:B
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铬时,加入NH4C. I可以增加火焰中的 起到助熔作用。( ) A. 铬原子 B. 铬离子 C. 氯离子 D. 铵离子 答案:C.
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镍时,使用 火焰。
A. 空气-乙炔贫燃 B. 空气-乙炔富燃 C. 氧化亚氮-乙炔 D.空气-氩气 答案:A
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银时,使用 使用。
A. 空气-乙炔 B. 氩气-氢气 C. 氧化亚氮-乙炔 D.空气-氩气 答案:A.
9.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一般通过测定 ,判断基体干扰程度的大小。( ) A. 加标回收率 B. 分析线附近1nm的非特征吸收 C. 样品的精密度 答案:A 四、问答题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钙镁时,有哪些干扰?如何消除?
答案:主要干扰有铝、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它们能抑制钙、镁的原子化,产生干扰。可加入锶、镧或其
他释放剂来消除干扰。
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1)乙块-空气火焰点燃后,必须使用燃烧器温度达到热平衡后方可进行测量,否则将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和精密度。
(2)钡测定灵敏度还强烈地依赖于火焰类型和观察高度,因此必须仔细地控制乙炔和空气的比例,恰当地调节燃烧器高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