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英语委婉语之社会功能

浅析英语委婉语之社会功能

来源:宝玛科技网
浅析英语委婉语之社会功能

来源:宁波教科网(2005-1-12) 发表日期:2005年1月12日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即:人际交流中的礼仪功能,言谈措辞的积极功能,使语言妙趣横生的幽默功能,掩盖事实的欺骗功能和鞭挞社会、人性的讽刺功能。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社会功能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中用来表达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的言语。从修辞学的角度讲,委婉是一种修辞手法;从委婉用语的形式看,它可以分为词语的委婉和词句的委婉;从委婉的内容看,更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看,它是属于行为

禁忌民俗的一种特殊表现。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有时有必要忌讳人们说(或写)某些词语(或话语),这就是言语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就是禁忌语。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在言语交际中被列入禁忌的内容还非得说不可,不能完全避开它们,于是迂回婉转的表达方式,即委婉语应运而生。

英语委婉语一词“euphemism”源于希腊语,前缀“eu”是“好”(good)的意思,词根“pheme”是“说话”(speech)的意思,和起来意为“说好听的话或善词令”(comfortable words)。在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自古就有。古汉语的“曲语”就是委婉语,是指说话时迂回曲折,含蓄隐晦;不直陈某人、某事或某物,但却达到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因此,委婉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 委婉语虽然只是一种修辞,但是它的重要的社会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崇尚心理。作为一种语言变体的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具有“捕获人类思维与企图的阔辐的无与伦比的作用(David Crystal,1987: 1)”。〖WTBZ〗下面我们就应用委婉语的动机领域,即委婉语的功能领域来分析英语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1.礼仪功能

现实生活中委婉语的普遍使用已使我们无意识地习惯和依赖上委婉语,以致我们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在很大程度上,交谈是一种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的礼仪”。委婉语的礼仪功能(ritual function)掩盖了羞于启齿的令人难看的事实,避免交际中的的尴尬和唐突现象。例如,用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是英语中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人们避免直说厕所,在英语中就有许多关于厕所的委婉语。power room(化妆室)、toilet(盥洗室)、restroom(休息室)、convenience(方便去处)、men或men’s(男士或男士房间)、women/ladies或women’s/ladies’(女士或女士房间)。同时,人们去厕所大小便也要婉转表达。英美人常常会说to wash one’s hand(去洗手)、to power one’s nose(去向鼻子扑粉的地方,女士用语)、to go somewhere(到什么地方去一下)、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响应大自然的号召)等。在日常寒暄中,英美人说起话来力求其“雅”, 避免直接提到被认为粗俗的事物以免显得“粗鲁”。如:在西方公共场所,我们不难发现诸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here.” (谢谢你未在此吸烟)之类的迂回告示,这较之于“严禁吸烟,违者罚款X元”之类的警告不能不说向人们慷慨地展示了尊重,这种充满了建设性宽容语气的解释和劝告使得人们心甘情愿遵守、愉快接受此处不能吸烟的规定。

2.积极功能

词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具有褒、贬等语义特征。当一个词带有令人不悦的语义时,才会被委婉语所替代。委婉语在语义上与被替代的词相接近,但并不具有贬义或消极语义特征,这就有可能借助委婉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例如,人们讳言死亡,亲人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悲伤和哀痛。但在英语中,人们常常把death(死)比喻成going to a better world(到极乐世界去了),go to heaven(上天堂去了)等,表达了西方人一种良好的愿望,离开人间的死者去了天堂,去了极乐世界。这种美好的向往使活着的人摆脱了亲人死亡带来的痛苦,鼓舞人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又如,我们对身体过于清瘦的妇女用slender、slim(苗条)代替“a skinny woman”(骨瘦如柴的女人),过于肥胖的用plump(丰满)代替“fat”肥胖;说某人相貌较差的用not pretty或plain(不太漂亮)而不用ugly(丑陋)。委婉语

在这里的使用巧妙地消除了人们由于身体容貌的缺陷而导致的自卑、怯懦等心理上的阴影,可以鼓舞人们充满自信地积极生活、工作。在教育界,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考虑措辞,要用“积极用语”来代替“消极用语”。谈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below average student)时可以说:“She/He is working at her/his own level”(她/他在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更不能说学生stupid(笨)、slow(迟钝)或者lazy(懒),而要讲under-achiever(未能发挥潜力的学生),这样听起来不那么刺耳,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3.幽默功能

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把残酷的事实寓于幽默中。委婉语中这类用法非常之多,例如,在两次海湾战争中,美国的主要盟友英国可谓倒霉透顶,飞机、装甲车屡屡被美军击中,先后“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有好几十名战士,这种误伤被称为“friendly fire”(友好的炮火)、“accidental delivery of ordnance”(误送弹药),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只是不知这些已到了到极乐世界的英国士兵作何感想。又如:“battle of the bulge”是二次大战后出现的一种幽默说法。此说源于德军在1944年末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势—“the Battle of the Bulge”(“突出部之战”),现在用来描绘为保持体型而进行的反肥持久战。把女士们为了苗条而进行减肥的行为夸张到如同打仗,幽默地说明了众减肥女士的决心和毅力。又如:常常被用来形容醉酒的plastered,是一个工艺词,原意是涂上灰泥的。这一委婉语的幽默之处就在于把喝醉酒的人的形象和柔软、湿润、可以随意涂抹的灰泥类同起来,使人想象到酒徒东倒西歪、烂醉如泥的样子,有着很强的幽默色彩。

4.欺骗功能

委婉语的使用常常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它象一层美丽又诱人的外衣使人们不能一下子看清事物内在的本质。它使丑陋隐匿于美好中,掩盖了事实的。例如,英语中用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来表示strikes(罢工);用substandard housing(普通标准房屋)代替slum(贫民房)来保护居住者和的自尊心;明明是穷人(poor),不说poor,而说needy(拮据)、underprivileged(经济状况低下的)、disadvantaged(处于不利地位的),让人觉得这个国家富得连一穷人也没有。2003年,美国人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为了掩盖其暴行,把大规模的空中狂轰滥炸说成是 “action of

decapitation”(斩首行动)。把一次既没有合法性又不人道的侵略“occupation”堂而皇之地冠以“liberation”(),把自己打扮成为了维护伊拉克和平(“Iraqi Freedom”是这次美英联军对伊行动的代号)而战斗的者。在战争中的伊拉克平民的伤亡“civilian casualties”被称为 “collateral damage”(附带的损伤)。1983年,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为“a rescue mission”(援救任务),空袭利比亚为“surgical strikes”(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连鬼鬼祟祟的偷袭“surprise attack”也美其名曰“先发制人的攻击”(pre-emptive strikes)。海湾战争时又出现了“air operation”(空中手术)和“ground operation”(地面手术)等表示空中轰炸和地面战争的代用语。这类拐弯抹角、歪曲事实的委婉语的使用使战争的恐怖和残酷性从字面上荡然无存。

5.讽刺功能

委婉语虽然语义婉转、温和,但是婉转之中见坦直,温和之中见刚毅,使得委婉语具有一定的讽刺性。例如:囚犯们为了自我美化和自我洗刷,用college(学院)来称呼监狱。他们把因犯罪而被迫被关进监狱强行学习改造美化为在大学为增加知识而学习,体现了囚犯们的强烈虚荣心,使这个词成为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委婉语。又如:“balm of Gilead”(基列的安魂药)来源于《圣经》故事,基列有一种安魂药,可使罪孽深重的灵魂得到慰藉。英语中用“balm of Gilead”(安魂药)指酒,颇具讽刺意味。揭示了酒的本质只不过是用于麻醉人的神经的一种药品。在英语中,常常用“live upon nothing”作为委婉语去描叙那些吝啬的守财奴。英国作家

W.Thackeray在《名利场》三十六章的标题中就用到了它:“How to Live on Nothing a Year”(“全无收入的人怎么才能过好日子”)。使用这一委婉语揭示了小说主人翁荒唐的生活逻辑,就是通过欺诈、借用和拒绝还债来达到live upon nothing a year的目的。对追逐名利者的虚伪、贪婪拜金者的自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委婉语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通过它,可以避免语言过于直陈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它的社会性说明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的语言之外的社会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化,说话技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极力避免直截了当,而偏向于使用间接委婉的言辞。说话人试图与听话人建立一体感,消除等级优越感,以获得好感。在日益文明的

平等社会里,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对委婉语,特别是英语中较为广泛的用法进行细心的研究,熟悉其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它,并恰如其分的使用。

政治领域中的委婉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和政治倾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往手段。政治委婉语以“伪装”为目的。政界是委婉语生长的沃土。政客和传媒使用委婉语与其说是出于礼貌或文雅,倒不如说是为了欺骗愚弄人民,掩盖事实,美化其社会。在此,委婉语顺应了政治界尔虞我诈的心理特征。因为委婉语具有模糊色彩,有相当大的欺骗性,于是成了政客、奸商骗人的工具,用以掩盖丑闻、战争、经济衰退、犯罪、吸毒、种族歧视等社会丑恶现象。为了粉饰现实,英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界都使用过大量委婉语。每当政治风云变幻之时,这类委婉语就会异常丰富。委婉语在政治方面的应用“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政治主要是一种语言行为。这种行为使用语言告知人们社会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并试图说服人们参与这些事件。语言学家指出,语言不但是表达政治观点的媒介,而且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随着政治对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政治委婉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探究政治委婉语的应用方式,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摘要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社会交往中,尊重他人,讲究礼貌是维护,促进人际关系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委婉语正好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委婉语的成因多种多样,探究委婉语的成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中,委婉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运用委婉语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而勿容质疑,政治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政治委婉语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西方的政治生活是产生委婉语的肥沃土壤,特别是政治风云变幻或战争爆发时,委婉语更是层出不穷。分析委婉语在政治舞台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人们对外语的理解力,而且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国内外政治事件的本质,从而更加充分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委婉语 ;成因;政治;应用 Abstract

Euphemism is a kind of universal language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In social association, respecting other persons and keeping courtesy are essential factors to defend , promo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Euphemism has offered a kind of effective means rightly for the

intercourse of person to person. The causes of euphemism are varied. Probing the causes of euphemism will be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and what an important role euphemism plays , so better utilizing euphemism for service of our study,work and lives. And there is not doubt that politics and life are related closely , therefore ,the political research of euphemism arouses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people. Western political life is the rich soil that produces euphemism, especially at the moment when political situation is changing or when war erupts.Analysing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political stage, can not only raise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but also enable people to catch the essen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vents more accurately.In this way, we can understand the complex, changeable social

environment fully in which we live.

Key words: euphemism;cause;politics;application 引言

委婉语在新版牛津简明词典里被定义为用温和的或模糊的或迂回的表达来替代刺耳的或直接的表达。简而言之,使用委婉语就是用含蓄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较为直接唐突的言辞,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方便直说的话,但又不得不说的时候,可以恰当的运用委婉语来使原有生硬、粗俗的语言变成文雅、委婉的表达。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交流愈发密切而语言交际又是人类赖以维持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使用委婉语能避免双方不快从而协调人际关系。正如Enright所说 “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1]委婉语是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润滑剂”。 一、 委婉语的成因

委婉语的产生是从“塔布”开始的,英语的Taboo或Tabos,一般音译成“塔布”或禁忌。“塔布”是波里尼西亚汤加群岛上土着民族的一种习俗。十八世纪的时候,航海家James Cook来到这个岛屿时,他发现当地人说话被严禁使用与一些特定的人,事物或行为有关的词。 英语的Euphemism的产生是从语言禁忌开始的,当人们不愿说出禁忌之事,而又不得不指明此事时,就必须用比较委婉的词语来替代要说的话。也就是说人们在放弃一个禁忌语的同时,就找到一个词语去填补这个空缺,于是也就创造了一个委婉语。 1.委婉语起源于宗教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生死、地震、雷、电和火山等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恐惧,而产生了迷信,对神灵进行崇拜,因此在言语中不敢冒犯和触怒神灵,神名被视做神的化身,人们不敢直呼其名,而必须用其他委婉的词语来称呼神名。比如,按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的职务来称之

为The Thunderer(雷神),而那位蛇发石心,身穿黑袍,手执鞭剑,火把的“复仇女神”真名为the Furies,就通常被称为the Eumenides(意为kingly ones或friendly慈善之神或友好之神)美国诗人郎费罗(Longfellow)在他的诗《收割者和花朵》(“The Reaper and the Flower”)中写道:“There is a Reaper whose name is Death,and,with his sickle keen,he reaps the bearded grain at a breath,and the flowers that grow between. ” (有个收割者名叫死亡,他挥动起锋利的大镰刀,一口气割下一行行带须的谷物,也割下了其间的各种花朵。)这里的死神被很形象地称为reaper(收割者),这些对神称呼的委婉语是非常多的,因为人们希望能用委婉语来安抚这些可怕的神,使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2.由于人们对老年,疾病和死亡比较忌讳引起的 2.1老年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在中国,社会尊重老人。认为老人经历丰富,是智慧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忌讳“老”。他们认为“衰老”是“无用”的同义词。因此创造了许多委婉语来替代“老”字。“...and it is no accident that Dicken‟s Scrooge was a senior citizen for avarice was the sin of the aged…”。[2]狄更斯笔下的斯克鲁奇(吝啬鬼)是一位年长的公民,这绝不是偶然,因为贪婪是老人的恶习,这里用senior citizen来婉指老人,另外还有getting on years(上年纪),second childhood(第二青春),third age(第三年龄),sunset year(日落之年)等等。 2.2疾病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十年代以前的肺结核和当代的癌症都是死亡的代名词。英美人,尤其是那些讲究文明礼貌人士往往不愿意谈及,仿佛如此就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如:Mary told the manager that she was in a bad way and asked for a week‟s leave.(玛莉告诉经理她要请假一周,因为她病情严重。) 这里用in a bad way来代替病情。对于疾病的常见说法有很多,如AIDS(艾滋病),stroke(中风)可以说accident, flu代替influenza(流行感冒),对于绝症cancer则用

Ca或Big C来代替。这些委婉的说法可大大缓解疾病对于人类的心理压力。 2.3人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在任何文化中对死亡的恐惧都永远存在,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感觉。它使人不敢直言,不愿直言。因此古往今来,死亡的委婉语总是层出不穷。在林肯的葛底斯堡的演讲里有这样一段话:“We have come to del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gave their lives that nation might live.”[3]在演讲中林肯用“gave their lives”表达对为保卫国家统一而战死沙场的战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诸如此类的委婉语着实不少,如be called to God(被召唤到上帝那里),cross over the Divide(越过分界线),join the majority(加入大多数)等等。 3.对性及排泄现象掩饰的需要

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人们大都谈“性”色变,因而产生许多这方面的委婉语。如将性行为说成“make eyes at sb, go to bed with sb”等等。在英语与性行为有关的事可以用it来表示。例如,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白发苍苍的女主人公Rose向打捞宝石的人叙述她的男友Jake给她画佩带宝石的画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A:…My heart was pounding the whole time .It was the

most terrific moment of my life… B:So what happened next?

A:You mean:Did we do it?Sorry to disappoint you,..”

这里的it很明显就是指性行为。 而用委婉语来表达讳言的生理排泄行为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在会中想上厕所,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Sorry,I have to go to the toilet”是非

常不礼貌的,而用“Sorry,I must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不好意思,我必须响应大自然的召唤)则巧妙地避免了尴尬,而且还带有点幽默色彩。在S.Anderson的“A Story Teller‟s Story”中有一段话:“There was the yard without any grass and at one side,by a high board fence,a long wooden shed into which we went to perform certain necessary functions of the body.”(那院子里一点草也没长,在院侧的一堵高板墙的旁边,有个长长的木棚,我们就走到里面去大、小便。)“perform certain necessary functions of body”本义是进行人体某些必要的生理活动,在这里婉指大、小便。此外还有Can I add some power(我可以去搽点粉吗?)Cash/write a check(开张支票)等都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现在城市中厕所的标志大都用委婉语来书写,如WC,restroom,powder room,Gentlemen‟s room等。 4.对不光彩现象的掩饰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光彩的职业或行为,如果直接陈述是很难为公众所接受,然而经过委婉语的修饰,居然也可以变得“光明正大”了。Mark Twain在“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中有这样一段话“…taking sweetmeats was only„hooking‟,while taking bacon and ham was plain simple stealing…”(拿点糖果只是顺手牵羊,而拿蜡肉火腿则是地地道道的偷),这里用“hooking”(钩,钓)来婉指偷窃。偷窃还有很多别称如“boost,acquire,abstract…”而对于从事妓女这个令人鄙夷的职业,也出现了许多看似很“正派”的委婉语。如:“The movie„Love and Anarchy‟depicts the lives of the ladies of evening in a house of ill repute.”[4]《爱情和乱伦》这部电影描写了一家妓院里妓女的生活。“the ladies of evening”(黄昏女士)婉指妓女,它完全掩盖了妓女这门职业的本质,看起来还有点上流社会的样子。此外妓女还有许多别称,如:frail-sister(弱女子),girl at ease(大方女郎),Kate(凯特小姐)等。就连酗酒也有很多委婉语,如:“He hit the bottle whenever things became a bit difficult(事情稍有困难,他就去酗酒)这里用“hit the bottle”(碰酒杯

来婉指酗酒。“Dropping in at Mr Sampson Brass‟office…he said lighted upon Mr Swiveller, who chanced at the moment to be sprinkling a glass of warm gin…and to be moistening his clay, as the phrase goes, rather copiously”[5]其中的“moistening his clay”(润润身子)也是喝酒的意思。这些不光彩现象一被批上光鲜的外衣就立刻“冠冕堂皇”起来了。难怪美国着名作家门肯(H.Z.Menck)把委婉语称为gilded words(镀金词)。

5. 尊重他人,表示礼貌的需要

“委婉语在社会语言交际中,若应用恰当,不仅能维护读者和交谈者的自尊、增强信心,同时还能达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心态,缓解矛盾与冲突,消除误解和摩擦,达成和平与谅解的积极效果。”[6]

5.1美化职业,增加从业者自信心。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某些职业的人群往往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因此他们需要一些体面的尊重的委婉语来称呼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如将专门的技术工人冠以“工程师”之类的头衔。如:garbage collector(垃圾清运工)称为sanitation engineer(公共卫生工程师), automobile mechanic(汽车修理工)则是automobile engineer(汽车工程师)。在《纽约时报》中有这么一段话“Sanitation worker Ronald Whatley has suggested a new title for workers in his profession-„Garbologist‟.(环卫工人罗兰·惠特利提议给他这个行业的工人起一个新称呼—垃圾学专家。)另外,tree trimmer(花木匠)称为tree surgeon(花木大夫),secretory(秘书)为administrative assistant(行政助理),servant(仆人)叫做gentleman‟s gentleman(绅士家的先生)等等。

5.2 人们对相貌,体态的说法也十分委婉,体现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许多人叫长的胖的人“肥猪,冬瓜……”,更难听的甚至称“死胖

子”。这些称呼其实都极大的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和尊严,不利于正常交际。长相不好我们可以说plain,ordinary而不说ugly(丑陋的),体型较胖的可以说overweight(超重),plumb(丰满),on the heavy side(身体发福)。如:she is a full-bodied woman who shows every one of her 33 years(她体态丰盈,是个名副其实的33岁中年妇女。)这里用full-bodied(体态丰盈)来婉指肥胖的身材。身体瘦小则用slim(苗条),slender(纤细),而不用skinny(皮包骨头)来表示。

二、 英语委婉语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政治主要是一种语言行为。这种行为使用语言告知人们社会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并试图说服人们参与这些事件。语言学家指出,语言不但是表达政治观点的媒介,而且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7]随着政治对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政治委婉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探究政治委婉语的应用方式,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政治委婉语能化解外交中的尴尬,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由于外交工作的性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利益,外交语言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在许多情况下外交语言要求不能直截了当的陈述事件,毫无保留的表达情绪,而必须充分考虑到双方的面子,采取迂回的方式婉转,含蓄的表达事实,主张,建议乃至批评,等。因此在外交场合采用委婉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恰当运用委婉语能在外交中化被动为主动,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例1 The Sino-U.S.Joint Communique有这样一段措辞:“The US side declared: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the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part of China.The United States dose not challenge that position.” [8]

中美会谈中最关键最敏感的部分是问题,因此《联合公报》应如何来描述与中国

的关系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用“all the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aiwan Strait”(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这样委婉的说法来淡化双方的对立,使《联合公报》得以通过,为中美两国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例2 美国时代杂志上有这样一段话:“Speaking at last night‟s Mansion House banquet in London Dr Owen said no one should be in any doubt about the true nature of the Sovit and Cuban intervention in the Horn of Africa and why it placed such a large question mark over the future of detente.” [9]

这里欧文博士所说的“it placed such a large question mark over the future of detente”在缓和的前途上放置了一个很大的问号是“严重威胁今后国际关系”的委婉表达。既不会使话语过重影响双方关系又能使对方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2.委婉语在缓和国内压力,争取民众支持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西方社会普遍实行选举制度,政治家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与选民对他的支持有关,所以政治家都非常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措辞,以赢得更多的支持。委婉语当然就成了他们首选的工具了。

林登·约翰逊是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他极力推行对外侵略。由于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说服美国人民支持他派兵是很困难的,因此他在演讲中这样讲道:“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t is not a light or an easy matter to send our American boys to another country ,but do not think that the American people expect their president to hesitate or to vacillate in the face of danger, just because the decision is hard when life is in peril.”(我想让你们都知道派我们美国的男孩子去另一个国家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美国人民不希望他们的总统在生死攸关时难以抉择而犹豫不决。)这段演说词中把soilder(士兵)用boys(男孩)来代替,把Vietnam(越南)用another country(另一国家)来代替,大大淡化了战争的危险性。而且还用“in the face of danger(面临危险)和“when life is

peril”(生死攸关)来极力说服美国人民支持他派兵的决定。 3. 政治委婉语的“欺骗”和“掩饰”性,经常被统治者所利用 3.1政治委婉语往往成为政客们用来粉饰现实的工具

如把第三世界国家称为developing nation(发展中国家),给人感觉是这些国家只是不很发达而已。把平民区称为substandard housing(不合规格的住房),inner city (内城区)等等。而美国总统布什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宣战演说词的摘要中这样讲到:“My fellow citizens,at this hour American and coalition forces ar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military operations to disarm Iraq,to free its people and to defend the world from grave danger…helping Iraqis achieve a united,stable and free country…We have no ambition in Iraq,except to remove a threat and restore control of that country to its own people.Our Nation enters this conflict reluctantly,yet our purpose is sure…(Iraq is an)outlaw regime that threatens the peace with weapons of mass murder… We will defend our freedom. We will bring freedom others.” [10]“我的国民们,此刻美国人及其盟友正在进行早期军事行动来解除伊拉克的武装,伊拉克人民,保卫处于极度危险的世界,帮助伊拉克人民争取到一个团结、稳定和自由的国家…在伊拉克,我们没有任何的企图,而是希望根除存在的威胁和恢复由伊拉克人民自治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并不情愿卷入这场纷争,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无可置疑的......(伊拉克政权是一个)非法的的政权,它所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着和平......我们将保卫我们的自由,我们将把自由带给其他人。”在这段演讲中布什总统的讲话给人的感觉是美国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它是为了带给伊拉克人民自由才“不得已卷入这场战争”的,而把未经联合国授权的非法入侵伊拉克的战争说得正义凛然,掩盖其赤裸裸的侵略行径。

3.2统治者也常用委婉语来美化所颁布的法规、

例如,“In Doublespeak in America,Mario Pei says that the phrase is originally English(from 1839),when the Earl of Durham suggested that Canada,which had became strong and self-reliant „through many years of benign neglect by the Britain,‟should become self-governing.”[11]( Mario Pei在《美国的双关语》一书中考证道,benign neglect这一说法起源于英国。1839年Durham伯爵曾提议,„由于英国人多年的善意忽视,加拿大已逐渐强大,自给自足了。应成为自治国家了‟。) 善意忽视(benign neglect)是不干涉,不插手事务(non-interference)的意思,由于英国人的不干涉,加拿大靠本身的力量发展起来,但Durham伯爵却说是在英国的“善意忽视”下才变得强大,仿佛没了英国“不干涉”的帮助,加拿大就不可能取得如此的发展。 4. 政治委婉语也可用于委婉的“讽刺”,而避免直接的攻击

在政治上,如果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强烈抨击,可能会引起报复或局势的动荡,而运用委婉语进行巧妙的讽刺以赞美的口吻来表达不满,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实在是高明至极。 例如《美国报刊文章阅读》,中有一段话:“Nixon‟s proposal have been hailed as sound if not original.But this appraisal of his own stewardship sometimes seems more generous than candid.”[12](尼克松的建议虽说不上有创见,但有说服力,他对自己的领导功绩的评估似乎是大方的成分多于坦率的成分。)文中用generous (大方)表面上是表扬总统的领导功绩,而其实是批评总统的言过其实。 三、结束语

英语委婉语能淡化禁忌语,粗俗语,起着净化语言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刻都充满委婉语,正如美国学者Hugh Rawson所说:“委婉语如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可以在哪天不用到它,即使是那些自认为说话从来都不会拐弯抹角的人”。[13]使用委婉语已成了对所涉及敏感话题进行交际的最佳方式之一。

David Crystal认为“委婉语虽然只是一种修辞 ,但是它的重要的社会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或一个社会价值观和崇尚心理,作为一种语言变体的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具有捕获人类思维和企图的阔辐与无与伦比的作用。”[14]从社会发展趋势看,随着文明程度和人们品德修养的提高,使用委婉语的人将越来越多。英语委婉语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于海江.英语委婉语交际功能与构造原则[J].外语学院学报,1992,(6): P11。 [2]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P5。

[3] 彭苑苑.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P61。 [4] 同[2],P463。 [5] 同[2],P325。

[6] 游耀金.英语委婉语在社会语言交际中的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P128。 [7] 计琦,赵文学.美国总统言论中的政治委婉语[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P106。

[8] 零宏惠.外交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5):P102。 [9] 孙国兰.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作用浅析[J].山西大学学报,1998,(3):P107。 [10]陈莲洁.委婉语及政治委婉语[J].湘潭工学院学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