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宝玛科技网
课程教学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夏云宏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基础课程、综合性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在当前的教育形势

和社会需求的要求下,高级英语的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我们在高级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思考,推行了一系列的个性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

高级英语

课程教学

改革

A文献标识码:

G424中图分类号:

AdvancedEnglishTeachingReformResearch

XIAYunhong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enhuaCollege,Wuhan,Hubei430074)

Abstract

AdvancedEnglishasahigh-gradecoreEnglishcourses,basiccourses,comprehensivecurriculum,teachingre-formisimperative,butinthecurrenteducationsituationandsocialneeds,educationreformofadvancedEnglishmusthigh-lightstudents'individualizedtraining.WehadreflectionandthinkingintheteachingprocessinadvancedEnglish,imple-mentedaseriesofpersonalizedreformsandachievedsomesuccess.Keywords

advancedEnglish;courseteaching;reform

词,句子结构复杂,文章内涵较深,整体难度较大。

1.2高级英语教学个性化改革的必要性

相对于高级英语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课程难度和课程要求的高度,高级英语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就比较有限。因此,在课堂上要把所有知识全部讲完并让学生听懂就已经很难做到,更不用提让学生去深入理解、将知识内化和培养自己的思维思想了。鉴于以上种种情况,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一般采用以语法、词汇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进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知识学习的目的,但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革新,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则日益显著。

首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自然而然得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一点完全背离了现今教育中最重要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机,处于“被学习”的状态,学习自主性当然不高。其次,这种模式下的授课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外部环境刺激,缺乏学习兴趣。再次,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完全以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形式和方法授课,忽视了受教者的个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加无法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只停留在表层,无法内化,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没有空间发展自己的思维,无法达到该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要求的高度。

因此,高级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2高级英语教学个性化改革的探索研究2.1明确教学目标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明确目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学生才知

2014年1月(下)科教导刊

53

在高级英语教学研讨和教学反馈过程中常会听到这种信息:这门课程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这种情况可能跟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而且很多类似的专业基础课程都曾有过类似问题:基础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不同,需要给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知识传授和个性培养两者间一定会存在矛盾冲突。但作为教学者,我们应该思考,这种矛盾冲突是否可以调和?在基础类课程上是否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高级英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就重点对此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

1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情况分析1.1高级英语课程的特点

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的核心课程。就课程内容及作用而言,高级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技能的学习。《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进行描述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知识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就课程特点而言,高级英语课程一般选用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为教材。教材内文章全部是原文文章或节选,其特点有:“文化丰富——涵盖了世界各地尤其是英美国家多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主题广泛——涉及战争、文化、语言、科技、环境问题、历史名人等多个方面;文章体裁和文章结构模式多样化——包含了描写、记叙、说明、议论、演讲、传记、喜剧等等各种体裁与形式。”总而言之,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文章语言地道,内容广泛,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但同时,由于是高年级阶段的课程,文章篇幅较长(通常长达十几页),有大量生词、难

课程教学

道学什么、如何学,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高级英语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目标。笔者曾对此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提出高级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五个层次,即基本英语语言技能、逻辑思维能力、文体分析和欣赏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的摄入以及在真实语境下思考、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我们确定了高级英语教学的整体理念:以学生为本、有目标地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而我们的具体目标则是培养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基础语言知识;语言与文化;语篇分析、自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

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其中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后三个方面。

2.2改革教学内容设计

传统的教学对教学内容,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篇章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是“生词—语法—句子翻译—文章评价”四步走。

而基于重新确立的高级英语教学目标,必须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必须加大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入的力度,因而在传统授课之前加入了文化导入的部分。另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则是重新调整了授课内容顺序。改变了传统的先讲知识点、后进行篇章整体学习的顺序,改为先进行语篇整体理解,再进行细节分析学习,之后总结文章风格、写作手法进行欣赏、评论,最后通过练习实际应用。这样就会形成概括—分析—总结欣赏—应用的比较合理的体系。

2.3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词汇、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交互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设置大量的问答环节。问答互动方式可能是很多教师都在采用的课堂互动方式,但如果问题设置不当则无法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发挥其思想潜能的作用。问答环节一定不能是教师的自问自答,或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应根据篇章内在逻辑设计问题,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

47页)形式,对某次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思政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采取学期考评和平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学期考评依照制定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打分,平时检查重点在具体实践教学的督促与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并把考核结果列入该门课程的学期成绩,一学期未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该门课程考核不及格。具体考核评价指标为:主题(所选实践主题与课程的契合性)、内容(实践内容的丰富性)、形式(实践形式的新颖性)、效果(实践活动对实践者和其他同学的影响)、特色(实践过程中的亮点)。

在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社会实践是否培养了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具备了正确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是否在实践中了解民情、感受生活、磨炼意志和品质。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专业特色。例如,对本科生的要求要高于专科生,不同的专业54

科教导刊

2014年1月(下)

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过一定的训练,学生往往能够比较轻松地回答出相关的阅读理解问题,但却难以自己发现、提出问题。

2.4改革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在教学形式与手段方面,改革了以往灌输式的单一授课方式,采取一系列课堂互动模式,如提问与回答、课堂演讲、课堂即兴讨论、表演以及学生讲课等。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学生的个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并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例如,把前面提到的文化导入部分交由学生来完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自学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电脑office软件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当然,这些多样的互动模式必须要提前统筹安排,还要点、面结合好,以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论

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探索个性化改革以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与手段都是进行思考与研究需要考虑的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学生的自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也逐渐从以往的“见难即退”的“被学习”状态下走出来,在较高难度的学习中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与思维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高级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改革是有必要、也有积极效果的。在日后的课程教学中还应该不断思考与研究,以求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夏云宏.浅析高级英语课前导入[J].科教文汇,2009(10).

各有侧重点,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XJK013CGD072)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五个创新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释

①吕志,黄紫华.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7.②[美]霍华德

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2.

③[苏]纳扎罗娃H.C.青年主义信仰的形成[M].刘成彬,等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65.

④王秀阁,王玮.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进互补新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

⑤熊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和长效机制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闫成俭,胡鹤玖.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上接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