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数学解题失败的成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高考数学解题失败的成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18年第4期 (总第184期) 中国数学教育 zHONGGUO SHUXUE J|AOYU O4,2018 NGeneral。No184 .__ 同 考数学解题失败的成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侯宝坤 -__一 C=, (上海市向明中学) 摘要:高考中,学生解题失败主要表现为:不能在规定时段内完成相关知识的提取;不能 完成知识的提取;不能全面准确地完成相关知识的提取;不能综合性地、多角度地完成对相关知识的 提取.究其原因主要有:知识内容不熟悉;知识理解不精确;知识表征不全面;问题情境不熟悉; CPFS结构不完善等.克服知识提取困难的对策主要包括: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由“接受”向“输出” 转变;创设多样情境,理解由“单一”向“多元”转化;全面解读知识,注重“核心”和把握“细 节”并举;加强知识联系,完善CPFS结构. 关键词:高考解题;知识提取困难;成因分析;主要对策 高考是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对学生的答题时间有 表现2:有些学生在高考考试时百思不得其解, 一严格的要求.有些题目的难度较大或背景新颖,学生 出考场,经过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简单提醒就豁然 的考试心理和应试技巧都会与平时的练习、模考有很 开朗. 大的区别.经过高三的系统复习,学生对知识和方法 解决应该不会存在困难.然而事实上,在高考中学生 常常遭遇意想不到的解题失败.结合这些年的高三教 学和高考阅卷经验,笔者对学生在高考中的解题失败 和形成原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 策略,希望对高三教学有所裨益,更渴望大家共同参 与,相互切磋. 例1 (201 1年上海卷理科第2嗵)已知函数f(x1= 的掌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对高考中绝大部分问题的 0·2 +b·3 ,其中常数0,b满足06≠0. (1)若ab>0,判断函数f(x1的单调性; (2)若ab<0,求当f(x+1) x)时的 的取值 范围. 考场上有一名学生没有做出来第(2)小题,考后笔 者只问他一个问题:遇到底不同的指数形式,怎么 办?该学生恍然大悟,通过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或者两 边取对数,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说明这些知识学生 原来是具备的,只是被多字母的复杂形式迷惑了,没 一、高考解题失败的几种表现 通过对近些年高考监考的现场观察和访谈,笔者 发现,在高考中学生解题失败的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能按问题的线索地将知识提取出来. 表现3:有些学生知道解决某个问题要用的知识 点和方法,却总在一些细节上出现错误. 例2(2013年上海卷理科第l2题)设0为实常 表现1:有些学生在高考考试时做不出某道题, 一出考场就恍然大悟,甚至痛哭流涕.这些本该会做 数,y=f(x1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 <0时, x)=9x+ +7.若f(x)≥口+1对一切 ≥0成立, 的题,当时偏偏没有想出来,说明已有知识没能在特 f(定的时间内提取出来. 收稿日期:2017—12—26 则n的取值范围为 作者简介:侯宝坤(1973一),男,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 ·4l · 中国数学教育2018年第4期(总第184期) 学生在解答时漏掉对f(O1≥a+1的讨论,或者用 水平.加工精细程度越高,在提取阶段就越容易被激 熟悉的“双勾”函数时,没有处理好绝对值.说明学 活.从数学知识难度和知识加工过程进行分析,高考  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不清晰、不全面,或者学生头脑 中学生对已有知识提取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中的已有知识干扰了知识的提取,造成了提取的知识 不精确. 1.知识内容不熟悉 在问题解决中,遇到熟悉的情形,记忆中的有关 表现4:有的学生对章节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 知识容易被激活,并不需要费力地搜索;对于一些不 课后能够很好地解答相关知识的基本问题,但是却不 熟悉的知识,往往需要搜索与之相关的知识链才能得 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或者新情境下 以提取,延长了知识提取的路径,导致相关知识的提 的问题. 例3 (2017年上海卷第11题)已知 1_sin0/1一 + 1 2,其中 -, z∈R,则I1o竹一 一0/2I的 最小值为 . 从考场观察来看,大多数学生想通过解方程得出 /01和0/2的关系,当解出sin2 =一 时,发现 不能得到角的特殊关系,就放弃了. 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得知,他们知道正弦函数的有 界性,也会求分式函数的值域,但是没有想到等式的 相容性,从而以为能够得到形如sin0/:=sinf\ 、 /0 + 7j/1"1,  或sin0/2=sin0/l的一类良好关系. 这说明,学生解题时有一定的目标意识.但是, 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识别不同的问题情境,必须将 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里,这时学生 往往不能全面地提取相关知识. 罗增儒教授认为,数学解题就是在问题的初始状 态和目标状态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并消除差异,最 终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 断地提取已有知识.高考的时效性,决定了快速提取 所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解题失败也是由 “知识提取困难”造成的. 二、“知识提取困难”的成因分析 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 忆三个过程,而知识提取的过程就是将储存在长时记 忆中的不同信息提取到工作记忆中,提取的难易程度 取决于长时记忆中记忆痕迹的激活水平.数学知识提 取难易取决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和学生对该知识的加工 ·42· 取困难. 例4(2013年上海卷理科第11题)若COSXCOSY+ sinxsinY=百1,厶 sin 2x+sin2y=鲁,则sJ in(x+ )=——. 许多学生忘记了和差化积公式,利用角的关系 20/=( +卢)+(/0一卢), =(/0+/3)一(/0一卢)进行处理; 有的学生将结论展开,无功而返.另外,还常听学生 说,某个公式忘了,考试时好不容易才推出来.这些 解题失败都是对知识不熟悉造成的. 2.知识理解不精确 学生倾向于记住知识的核心意义,而经常遗忘一 些细节.教学中如果将随意组合转换为有意义的内 容,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在知识提取时,记忆中 获得精确理解的知识容易被激活,相反,对于一些细 节性信息或者意义不明确的知识,学生很难再次回忆 起来. 前文中的例2,既有学生在“双勾”函数的细节上 理解不精确导致知识提取失败,也有学生对分段函数 只“分”不“合”、忽视分界点和段与段之间的比较导 致解题失败. 3.知识袁征不全面 同一个数学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文 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语言来描述.有些 知识有许多等价的形式,对这些形式的把握对不同情 境下的知识提取很有帮助.学生拿到问题就应该自觉 地进行三种语言的转换.既要关注抽象的微观形式, 也要留心具象的宏观表现.否则,会造成学生机械、 孤立地记忆,甚至产生记忆混乱,难以进行正确的知 识提取. 例5(2016年上海卷理科第16 题)下列极坐标方程中,对应的曲 线为右图的是( ). 中国数学教育2018年第4期(总第184期) (A)P=6+5 COS0 (B)P=6+5 sin 0 时记忆中贮存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形成稳固的、联系 广泛的、紧密的知识网络.当面临新问题时,在CPFS 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同时又能迅速地提取这些信息. (C)P=6—5COS0 (D)P=6—5 sin0 这是典型的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宏 网络中就更容易全方位地激活知识点,为表征问题提 观上,图形关于直线0=要对称;微观上,联想正 二 弦,极径在『0,21T1,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容易联 想到减法运算。如果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必须 三、应对“知识提取困难"的教学策略 代人演算,或者用特殊值检验,过程烦琐易错. 4.问题情境不熟悉 高考试题都有相应的知识情境或实际背景,学生 对熟悉的情境人手较快,对新背景下的知识常常无所 适从,对学生来说“新即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于前文中的例3,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学生所熟悉 的,但是学生却不能正确解答,主要原因是将函数情 境隐藏了,变成了不定方程,或是隐函数关系.把角 的关系隐藏在值域的关系里了,情境转换了,学生的 知识提取立即出现困难. 5.CPFS结构不完善 喻平教授借助数学对象的等价关系、强弱抽象和 广义抽象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概念域(Concept Field)、概念系(Concept System)、命题域(Proposition Field)和命题系(Proposition System)理论,简称为 CPFS理论.CPFS结构是由概念域、概念系、命题域和 命题系形成的结构,是个体头脑中内化的数学知识网 络,是数学学习中特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已有的CPFS 结构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身进一步发展的 基础,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构建和完善学生 的CPFS结构. 例6(2015年上海卷理科第l0题)设 ( )为 f(x)=2 +鲁, ∈[0,2】的反函数,则y ( ) x) 的最大值为 . 这道题涉及原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等价转换、函 数单调性与最值的上下位关系、函数运算性质等一系 列与函数有关的概念域和命题系,知识是多点状的、 发散的.有的学生只联想到求反函数,就会陷入困 境;没有综合考虑定义域的特征也会掉人解题陷阱. 由于良好的CPFS结构能凸显认知结构的可辨性和 稳定性,是层次分明的观念网络结构,是知识和方法 的复合体.如果学生形成了良好的CPFS结构,就在长 根据前文所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提取,主要取 决于该知识在问题情境中的激活水平,而激活水平与 知识的意义和知识加工的深度直接相关,所以要克服 学生的即时提取困难,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 识意义的建构和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逐渐 形成良好的CPFS结构.另外,在解题中能否快速、有 效地搜索,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结合 具体问题情境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1.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由“接受”向“输出”转变 高三教师特别重视如何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组 织,并以一种高效的方式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学生 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教师处理 过的“压缩饼干”,加上反复学习中形成的记忆错觉, 对知识的提取就容易出现困难.因此,对学生的“输 出”必须足够关注,要改变重知识储存而轻知识提取 的观念,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提取,要让学生 更多地表达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来提 取知识. 例7(2016年上海卷理科第13题)设口,b∈R, c∈[0,2'rr).若对任意实数 ,都有2 sinI 3x- )= 口sin(bx+c),则满足条件的有序实数组 ,b,c)的组 数为 . 这道题考查口,b的符号变化对c的影响,学生只 有经历了解题过程才能知道题眼c∈『0,2"tr)的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说出该题的解题切入点. 有的学生从诱导公式的角度人手来解决符号问题. 因为2 sin(3 一詈)=-2 sinl/3 一号)+ l =一2sinf 3 + j/,1,  所以(口,b,c)=f-2,3,华13/ . 有的学生用辅助角公式展开来解决问题. ·43 · 中国数学教育2018年第4期(总第184期) 因为sin3 一√ COS 3 =2 sin( )一萼cos(-3x) l=2[sin( )c。s等+cos( )sin =2 sinf\一3 + 1,D/  所以(n,6,c)=(2,-3, ). 也有的学生从恒等的角度进行探索. 因为一2 sin( 十c)=2 sin(3 一詈):一2 sin(一3 + "iT), 所以bx+c=2k'rr+f-3x+了3T),或者bx+c=2k'rr+ 盯一f一3x+ 1. 所以(口,6,c) (一2,一3,号J,或者(口,6,c) (-2,3,孕). 从展开式、图象变换或者对称轴的关系人手,都 是不错的解决途径.关键是教师在平时要放手让学生 说题解题,让学生展示对问题的各种解读,促进学生 主动“输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知识 网络的形成和知识提取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 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自我提问和自我检测不 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 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提取知识、自我监控学习过程.教 师多设计一些多变量的探索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包 含更多的提取活动,会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知识提取 途径. 2.创设多样情境,理解由“单一”向“多元”转化 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知识情境 越多样,学生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越容易在新的情 境中运用.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学习方式的有效 性,决定了所学知识在其他情境中迁移的可能性.对 于脱离具体情境并简化了的知识,学生往往只能达到 刻板的、不完整的、肤浅的理解.许多学生在应用所 学的知识技能时感到困难,其根源常常在于他们的学 习经验脱离了获得知识的真实情境. 例7是在等式恒成立的情境下命制的,教学时还可 以在有解的情境下进行研究. ·44· 新问题1:关于 的方程sinx:。sin(x+ )fa>0) 在 ∈f0,2"rr)有且只有两个解,求a, 满足的条件. 取一般数值比较难,根据极端原理,变换为新情 境,可以构造一个与例3相似的问题. 新问题2:关于X的方程sin +sin(wx+ )=2有 解,求 , 满足的条件. 将两个函数的周期变得不同,又可以形成含有三 个变量的新问题. 新问题3:关于 的方程sin(cJ, +sin∞, =2,满 足1T>to。> > 'IT,则实数解 的取值范围是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 识转化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精心设计相似情境和不 同情境的练习.因此,不仅要设计问题考查学生的知 识掌握程度,更要有意识地设计问题或变式以训练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一个知识点通过问题情境的变 化,学生经历了方程与函数的转化、等与不等的关 联、连续到离散的转换.这样多角度激活已有知识, 并为新习得的知识提供不同的提取机会,促进了学生 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3.全面解读知识,注重“核心”和把握“细节” 并举 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核心部分,使学生的认知集 中在知识的关键点上,短期内能突出对知识的快速把 握,但对知识的全面认识会因此削弱,反而使知识提 取出现偏差.因此在注重知识核心的同时,我们也要 关注对细节的推敲,帮助学生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 识,促进知识提取的顺利完成. 对知识的核心部分,要以等价关系进行多角度解 读,促进学生对知识核心的深刻理解.例如,函数单 调递增的核心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 ,,若有 < :,则有f(x ) ( :)”,它有很多等价形式:“对于 定义域内的任意Xl< 都有 丛 >0…t对于 l一 2 定义域内的任意 < 都有 ( 。)-f(x:)]( 。一 )>0 ( ≠ :)”“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 .< ,若有X >0,则 有f(x + :) ( 。)”“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 。< :,若有 :>0,则有f(x。一 ) ( )”,等等.掌握这些形式对 复杂背景下的知识提取是有用的. 中国数学教育2018年第4期(总第184期) 同样,对于细节的把握更要精心,所谓“失之毫 一方面,头脑中贮存了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头脑 厘,谬以千里”,细节的理解用正、反两个角度的对比 中确定了这些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合理定位,更重要 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例如,可以关注“定义 的是明晰了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保证了有足够 域与区间”“单个数值的大小与增函数的关系”“任意与 的信息提取源,通过知识网络中知识结点之间的相互 存在”,“对 。< ,都有f(x。) ( :)”与“对 。< , 激活,容易找到要提取的知识,从而为知识的提取提 3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 都有f(x )≤厂( )”和“对 ≤ ,都有f(x。)<-f(x:)” 供了尽可能多的通道.在1的比较,增函数与厂 x)>0和.厂 x)≥0的推出关系等 有意识地去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根据新学习 . 问题,通过让学生举反例和证明,促进他们对增函数 的知识,不断扩充或者优化学生的知识网络.应用的细节的理解. 4.强化知识联系。完善CPFS结构 高考中知识提取困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高 度重视的现象,其实质是两种不同教学取向之间的矛 喻平教授的CPFS结构理论认为,对数学问题的学 盾.如何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学从知识储存走向  习,离不开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一个数学问题必然 知识提取,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与其他的问题存在逻辑关系;学习者头脑中对这种逻 辑关系越明晰,就越容易提取相关信息.而且,个体 的CPFS结构中连接各知识点的连线揭示了知识之间的 参考文献: [1]罗增儒.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8. 关系,本身蕴含着数学方法的信息,这就有助于学习 者去探究问题.合理、完善和优良的CPFS结构表明: (上接第4O页) [2]喻平.数学学习心理的CPFS结构理论[M].南 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横向上强化必备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 显然,思路(3)比前两种思路自然、简捷得多.由 刻性,让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简捷性.教师要引导学 此可以看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征,形成的 生进行数算后的比较反思,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解题思路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深刻理解问题是解 及时对数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也是数 决问题的重要方面,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算的重要方面,学生对数算的过程进行思考,分 析试题的条件和结论的不同呈现形式对数算产生 4.良好的运算习惯是发展数算能力的保障 良好的数算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长期 的不同效果,将不同的数算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 坚持训练,即使高三也不能放松.解题教学时,教师 方法进行概括和提炼,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数算经 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理解问题的本质,将 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长此以往,让 解题方法的形成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 学生养成良好的数算习惯. 感悟解题方法的探索形成过程;规范书写,完整作 答,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 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述问题,形成严谨、缜 密、理性的数学学科精神.同时,在复杂、烦琐的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 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7. 算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紧盯目标、深挖信 息,在困难中寻求突破.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提升学 生的运算技能和技巧,也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思 维品质、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要 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表述问题,揭示问题的本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6. [3]章建跃.全面深化数学课改的几个关键[J]_ 课程·教材·教法,2015(5):76—80. 质,探索求解的过程,形成广阔的审题视角,形成正 [4]毛良忠.例谈基于运算观下数学课堂教学的 确的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数算的合理性, 既能从纵向上加深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能在 核心要素[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7(7):25—28.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