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完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完整)

来源:宝玛科技网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完整)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

B.N2

C.H

D.2O2

2、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 10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5、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6、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8、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2 / 10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9、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B.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10、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1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1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2HCl=CaCl2+2H2O C.Na2CO3+2HCl=2NaCl+H2O+CO2↑

B.Fe2O3+6HCl=2FeCl3+3H2O D.Ca(OH)2+CO2=CaCO3↓+H2O

13、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 A.1

B.2

C.3

D.4

14、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3 / 10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6、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6ml

B.大于16ml

C.小于16ml

D.不能确定

1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4 / 10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8、“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

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

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

19、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5 / 10

1、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空气 ②氧气 ③水蒸气 ④高锰酸钾 ⑤铝 ⑥海水 ⑦氮气 ⑧冰水混合物 ⑨过氧化氢溶液 ⑩四氧化三铁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元素____;②钠离子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④二氧化氮___。 (2)用““

”表示一个氢原子,则“

”表示___(填标号)。

1”表示___(填标号),

A H2 B 2H2 C 2H D H

3、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6 / 10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 ②_____。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室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

A.②③⑦①④⑤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2、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A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民大附中初二学生小李将红磷换成碳粉,是推测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C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D为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

7 / 10

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多少____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8 /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C 4、B 5、C 6、A 7、A 8、A 9、A 10、B 11、D 12、A 13、B 14、C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①⑥⑨ ②③④⑤⑦⑧⑩ ③⑧⑩ ②⑤⑦

+-2、O Na OH NO2 C B 3、① ② ③ ④ 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9 / 10

1、试管; 集气瓶; A;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B;

2、放热 产生大量白烟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不能燃烧

(合理即可) 指示集气瓶中空气里氧气的体积 否 产物不为固体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引燃铁丝 吸收产生的有毒气体 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收集到纯净的气体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9.9(2)90%. 2、(1)3.3(2)60%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