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 阳极氧化工艺操作规程
第 1 页 共 2 页 1、
1.1 1.2 1.3 1.4
来料检查
根据客户提供的加工图纸检测其尺寸是否有误差。
根据客户提供的外发加工单检查其外观是否有腐蚀、刮伤、撞伤、变形等不良以及数量是否有误 差。
检测时若发现工件品质异常应将工件隔离在不合格品区域 检测后的合格工件方可继续转给下工位。
,即时与客户取得联系 ,争求处理方案 。
2、
2.1 2.2 2.3 2.4 2.5
上挂
将工件小心挂在挂具上,根据工件的外观选择适宜的挂具,不得掉头钩挂零件。 所挂工件必须保证牢固地挂在夹具上,避免因为接触不良而在氧化过程中烧坏工件。 每款工件均有最佳孔位供上挂钩,不得乱挂。
上挂时要防止工件落地,要挂稳、挂好,避免后工序操作时掉缸。不慎落地的工件,需经 认无不良现象后才可重新上挂。
不好用的挂具挂钩清理出来,以待维修。
QC确
3、
3.1
超声波除油
将工件慢慢挂入槽中,浸泡
1-5 分钟;工件从槽内取出时,表面应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并保持
不破裂 10 秒以上;否则继续放入槽内除油。
3.2 3.3 3.4
每天上班时打捞表面油污。
入槽时注意防止工件掉缸,掉缸工件应及时捞起,并经 超声波除油温度控制在
40-70 ℃。
QC确认无不良现象后才能继续加工。
4、
4.1 4.2
水洗
将工件浸入水中后,再提起工件,上下三次后转下工位;注意防止工件重叠或相碰。 以后水洗操作均按相同方式处理。
5、
5.1 5.2 5.3
化学抛光
将工件慢慢挂入槽中,普通氧化的工件浸泡 化学抛光的溶液温度控制在
120± 20℃。
10-30 秒,喷砂后的工件浸泡
60-90 秒。
入槽时注意防止工件掉缸,掉缸工件应及时捞起,并经
QC确认无不良现象后才能继续加工。
6、
6.1 6.2 6.3 6.4
出光
将工件缓缓放入槽即可
工件下槽要慢,防止工件掉缸,落槽工件要及时捞起,并经 报告主管处理。
有盲孔或深孔的工件,出光后水洗时要用水清洗。
QC确认无不良现象后才能继续加工。
工件浸泡时间 30-240 秒,待工件表面的灰膜去除干净后取出;如果表面灰膜仍旧未能清除掉,
7、
7.1
阳极氧化
将工件缓缓入槽,挂在阳极上按规定时间取出。
精品文档
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 阳极氧化工艺操作规程
第 2 页 共 2 页
7.2 7.3 7.4 7.5 7.6 7.7 7.8
根据工件的面积和客户的膜厚要求,计算所需的电流和电压大小,开启整流器并调整到计算的数 值;根据客户的镀层厚度要求,设定电镀时间,按时取出零件。 工件入槽前检查工件除油是否有污膜等不良现象。
工件入槽后检查阴阳极接触点导电情况,阴极、阳极均有小气泡冒出,说明通电良好。 每天上班必须开启过滤泵,确保槽液稳定。
每天酌情补加光剂,光剂需用纯水稀释后添加,添加时应按照少加勤加的原则。 确保槽液干净无杂物,铜锈等落入槽内。
有盲孔或深孔的工件,阳极氧化后水洗时,要用水清洗。
8、
8.1 8.2 8.3
染色
将工件缓缓入槽,左右摆动数次,摆动时防止工件之间相互碰撞,上下槽时不得与槽壁相碰。 落槽工件要及时捞起,并经 生产完后槽上方加盖防尘。
Q C确认无不良现象后才能继续加工。
染色时间 5-10 分钟,根据客户的色版调整;同一批次的工件应按同一时间染色,确保色泽一致。
9、
9.1 9.2
封闭
将工件缓缓入槽,时间 温度控制在 70-95 ℃。
5-15 分钟。
10、 吹干
10.1 10.2 10.3
用风从上至下将产品上的积水吹干。 风应与产品保持一定距离(
3~5 公分),防止风口碰伤零件。
有盲孔之产品,应先将孔内的积水吸干后再吹,防止孔内污垢污染表面氧化层。
11、 烘烤
11.1 11.2 11.3 11.4 11.5
将吹风后工件挂入烘干炉内,开启电热开关和记时开关,到时取出。 时间 3-5 分钟,温度 80-120 ℃
工件之间应有一定间隙,防止工件相互碰撞。 进炉、出炉均应防止工件落地和刮伤工件。
出炉人员应戴纱手套和布手套,严禁裸手触摸工件。
12、 检验
12.1 12.2 12.3
按照客户要求和质量规范对产品的外观做全检,性能检查依照抽样标准执行。 检验人员应戴纱手套和布手套,严禁裸手触摸工件。
不合格品应隔离放置在不合格品处理区内,合格产品转下工位
13、 包装
13.1 13.2 13.3 13.4
包装人员应戴纱手套和布手套,严禁裸手触摸工件。 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包装。
不可使工件松动;不可装得太满;不可硬塞工件;
容易因磨擦而变形或擦伤氧化层的工件应做好包装与间隔。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