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韩信身边的第一谋士,却因为韩信死前提到了他,差点被行烹刑

韩信身边的第一谋士,却因为韩信死前提到了他,差点被行烹刑

来源:宝玛科技网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的处境是最尴尬的。对于皇帝身边的大臣而言,是伴君如伴虎,而对于开国功臣而言则是活在悬崖的边缘,而身后是皇帝的一双大手,不清楚什么时候他就会把你推下悬崖。而残害功臣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刘邦了。韩信在楚汉相争的时候,从侧翼帮助刘邦打开了局面,最终能够战胜项羽,韩信的功劳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当刘邦清除了项羽的残余势力,建立汉朝,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却对韩信起了疑心。在和项羽的对决当中,毫无疑问的是韩信确实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就是因为如此,功高盖主,让刘邦对他动了想法。韩信在之前从侧翼攻打的时候,每场战役都是大破敌军,更是创造了背水一战的神话。而在开国之后,他更是握有很大的兵权。所以,开国后,他便以谋反的罪名被关了起来。几年之后,地方出现叛乱,刘邦带兵出征之前,便给了吕后暗示,让他除掉韩信,就是这样韩信便给残害了。

更过分的是,刘邦对于残害忠心的开国功臣韩信完全没有悔意,而且还想要对他的旧部再加以残害。在韩信死前,提到了蒯通,这件事情传到了刘邦的耳中,刘邦马上便下令要煮了蒯通。蒯通是韩信在起军的时候的第一谋士。早年的时候,他是说服了自己家乡的县令,让他投

奔陈胜。后来,在几番周转之下,他到了韩信的阵营当中。在灭齐之战的时候,便是他给韩信出了计谋,立下了大功。

除了战略能力出色之外,他看人也特别的准。他看到韩信之后,他就知道刘邦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所以,在当时项羽节节败退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如果这时候不寻求出路,后面结局可能会很惨。所以,在那个时候他就和韩信说,要自立一方,而不能依附在刘邦之下。而且,要他帮助项羽抗衡刘邦,就像三国的局面一样。

可是韩信却并没有自立一方的想法。他出身和刘邦差不多,也并不好。虽然带兵打仗十分的强,但是他却不懂得分析当时的局势,脑袋简单。在刘邦的手下,他也算得到重用,这也才让他能够打下一场场胜利,他心中还是感激刘邦的。因此,他没有听取蒯通给他的建议,他和蒯通说,刘邦对他不错,他不能够背叛刘邦。

但就是因为这样,他的忠诚没有打动刘邦,也没有让他看见。刘邦自己心中对他的疑虑反而一天天的加重,最后可以说他是死在了自己的忠诚之下。因为刘邦根本就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而是把他当成夺取天下的一个垫脚石。当他在宴席当中被抓,临死之前回忆起蒯通给他的建议,悔不当初。

也是因为这样,刘邦听到了这个,狠毒的想要对蒯通施行烹型。但他的口才好,他说天下大乱时,人人自危,所有人都做这一样的事。你杀我,也没有办法杀掉所有人。这也才让刘邦放了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