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郑州外国语学校2010

郑州外国语学校2010

来源:宝玛科技网
郑州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 )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3.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大致反映该同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

1

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

A.400m B.425m C.450m D.525m

7.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3=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4=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无法比较

8.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9.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关于该物体在这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 m/s2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 m/s2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 m/s2

10.物体沿直线作匀变速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 24t -6t, (x的单位是

2

m, t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s

61 B.4s C.2s D.24s

11.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12.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2

v O t

2t 3t

t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共3小题,13.(8分);14.(4分);15.(10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40s~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60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___,在40s~6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14.图2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的照片,由图

看出,小车正在向 运动 (填 “左”或“右”);小车开始运动时,所在位置是 (填 “左”或“右”)侧。

15.(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的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长木板、)复写纸片、导线、低压交流电源, , 。 (2)某同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电源的频率是50Hz,处理时每隔1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标上字母A、B、C、D、E、F,A点与0刻度对齐。

图2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mm刻度尺进行测量,请帮忙读出B、C在刻度尺上的位置,

3

填到下表中: 计数点 位置(cm)

由读出数据可计算出打下AF段纸带时小车的平均速度为VAF = m/s。 (3)若认为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VC = m/s。

三、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B C D 4.44 E 6.22 F 8.12 16、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

求:(1)第4 s末的速度;(2)前7 s内的位移;(3)第3 s内的位移。

17.图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简单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乙运动情况,并得出甲、乙两物体在5s内的位移各是多少?

18.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秒,后匀速行驶2分钟,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4

高一物理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48分) 题号 答案 1 AD 2 D 3 C 4 C 5 D 6 B 7 C 8 CD 9 AD 10 C 11 B 12 BC 二、填空及实验题:(本题共22分)

13. 1.5m/s2 向西 1350m 15 m/s(8分) 14.右, 左。(4分)

15.(10分)(1)(2分)纸带、刻度尺。(2)(每空2分、共6分)

计数点 位置(cm) B 1.32~1.35 C 2.75~2.80 D 4.44 E 6.22 F 8.12 由读出数据可计算出打下AF段纸带时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0.406 m/s。 (3)(2分)VC = 0.384~0.388 m/s。

三、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6. (1)4.8 m/s ---4分 (2)29.4 m-----3分 (3)3 m-----------3分 17. 甲:匀速运动——停止——反向匀速运动 ---2分 乙: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2分

X甲=-2 m --- 3分 X乙=16 m---3分

18.解:起动阶段行驶位移为:S1=

12at1 ……(1)(2分)

2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V= at1 ……(2)(2分) 匀速行驶的位移为: S2 =Vt2 ……(3)(2分) 刹车段的时间为: S3 =

V2t3 ……(4)(2分)

匀加速 匀速 匀减速

S1 S2 S3 甲 t1 t2 t3 乙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 V=

5

S1S2S3t1t2t325120050512010m/s1275135m/s9.44m/s(2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