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熟练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一、闭合电路
1.闭合电路的组成及电流流向
1个规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个关系——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个图象——电源的U-I图象 核心提炼
2.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为I,在时间t内,非静电力做功等于内外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总和,即EIt=I2Rt+I2rt。
图1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I=
E① R+r
或E=IR+Ir② 或E=U外+U内。③
3.适用条件:①②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③适用于一切电路。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E-Ir。 2.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
E
可知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E-Ir 增大。 R+rE
(2)当外电阻R减小时,由I=可知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E-Ir 减小。
R+r(1)当外电阻R增大时,由I=
(3)两种特殊情况: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流I变为0,U=E。即断路时的路端电压E
等于电源电动势。当电源短路时,外电阻R=0,此时I=。
r3.外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
由U=E-Ir可知,U-I图象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如图2所示。
图2
(1)图象中U轴截距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 (2)I轴截距I0等于短路电流。
ΔU(3)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即 r=ΔI。
注意 若纵坐标上的取值不是从零开始,则横坐标截距不表示短路电流,但斜率的绝对值仍然等于内阻。 思考判断
1.如图3甲所示,电压表测量的是外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电动势。(√)
图3
2.如图3乙所示,电压表测量的是内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电动势。(×) 3.外电阻变化可以引起内电压的变化,从而引起内电阻的变化。(×) 4.外电路的电阻越小,路端电压就越大。(×) 5.电源断路时,电流为零,所以路端电压也为零。(×)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要点归纳]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
表达式 EI= R+r E=I(R+r)① E=U外+Ir② E=U外+U内③ EIt=IRt+Irt④ W=W外+W内⑤ [精典示例]
[例1] 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R1=20.0 Ω,R2=10.0 Ω,当开关S扳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0.20 A;当开关S扳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0.30 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2物理意义 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总电阻成反比 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①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路中内、外电压之和 电源提供的总能量等于内、外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总和 ②③式普遍适用 ④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⑤式普遍适用
图4
解析 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分别置于1、2两个位置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方程: E=I1R1+I1r① E=I2R2+I2r②
代入数据解之得E=6 V,r=10 Ω。 答案 6 V 10 Ω
闭合电路问题的求解方法
(1)分析电路特点:认清各元件之间的串、并联关系,特别要注意电压表测量哪一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
(2)求干路中的电流:若各电阻阻值和电动势都已知,可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直接求出,也可以利用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来求。
(3)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电路的串、并联特点求出部分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针对训练1]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R1=9 Ω,R2=5 Ω,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流表时,其读数为0.5 A;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压表时,其读数为1.8 V。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图5
解析 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流表时,R1被短路,回路中的电流I1=0.5 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2+r) 代入数据得:E=0.5(5+r)①
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压表时,回路中的电流 U1.8
I2=R=9 A=0.2 A
1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I2(R2+R1+r) E=0.2(14+r)②
联立①②得:E=3 V,r=1 Ω 答案 3 V 1 Ω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要点归纳]
1.外电阻的两类变化引起的相应变化 (1)
说明: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的路端电压。 (2)
说明:由于电源内阻很小,所以短路时会形成很大的电流,为保护电源,绝对不能把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接。 2.电源的U-I图象
(1)图象的函数表达式:U=E-Ir。
(2)图象表示:电源的外电路的特性曲线(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图象),如图6所示。
图6
(3)当外电路断路时(即R→∞,I=0):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E=U
端
);
E
当外电路短路时(R=0,U=0):横坐标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I短=r。(条件:坐标原点均从0开始)
(4)图线的斜率:其绝对值为电源的内电阻, EΔU即r=I=ΔI。
0
(5)某点纵坐标和横坐标值的乘积:为电源的输出功率,在图中的那块矩形的“面
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精典示例]
[例2] (多选)在如图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均为定值,当外电路电阻R发生变化时,回路电流I、路端电压U、内电压U′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规律的是( )
图7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E
,可知I随R的增大单调递减,但不是线R+r
ErR+r
=RER+r
,变形可得U=
r,利用数学1+RE
性变化,A正确;由U=E-Ir=E-
知识可知B正确,D错误;由U′=Ir=答案 AB
rE
,可知C错误。 R+r
[例3] 电路图如图8甲所示,若电阻R阻值未知,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也未知,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及外电阻的U-I图线如图乙所示。求:
图8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源的路端电压; (3)电源的输出功率。
解析 (1)由图线的意义可知,不过原点的斜线是电源的U-I图线,当电流为0时,由U=E-Ir可知E=U=4 V;同样由U=E-Ir可知它的斜率的绝对值表ΔU4
示电源的内电阻,所以r=|ΔI|=4 Ω=1 Ω。 (2)由图可知路端电压是3 V。
(3)电源的输出功率P=UI=3×1 W=3 W。 答案 (1)4 V 1 Ω (2)3 V (3)3 W
电阻的U-I图象与电源的U-I图象的区别
电阻 电源 U-I图象 研究对象 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关系 U表示导体的性质R=I,R不随U与I的变化而变化 对某一固定电阻而言,两端电对电源进行研究,路端电压随干路电流的变化关系 表示电源的性质,图线与纵轴图象的物 理意义 的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联系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不变的,正是由于外电阻R的变化才会引起外电压U外和总电流I的变化 [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9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9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内阻为12 Ω 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 D.电流为0.3 A时的外电阻是18 Ω
解析 U-I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E=6.0 V,因为该电源的U-I图象的纵轴坐标不是从零开始的,所以横轴上的截距0.5 A并不是电源ΔU6.0-5.0
的短路电流,电源的内阻应按斜率的绝对值计算,即r=|ΔI|= Ω=2 Ω。
0.5-0E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I=0.3 A 时,外电阻R=I-r=18 Ω。故选项A、D正确。 答案 AD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
图10
把R由2 Ω改变为6 Ω时,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电源的内电阻应为( ) A.4 Ω C.6 Ω
B.8 Ω D.2 Ω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当R=2 Ω时,E=I(2 Ω+r);当R=I
6 Ω时,E=2(6 Ω+r),解得r=2 Ω,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2.(电源的U-I图象) (多选)如图11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图象,由图可知( )
图11
A.电源电动势为2 V 1
B.电源内阻为3 Ω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
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
ΔU1.2E
解析 由U-I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E=2 V,r=|ΔI|=6 Ω=0.2 Ω,I短=rE-U2-12
=0.2 A=10 A,当U=1 V时,I=r=0.2 A=5 A。选项A、D正确,B、C错误。 。 答案 AD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使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飞行器在太空飞行,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有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0.1 V
B.0.2 V C.0.3 V D.0.4 V
解析 电池没有接入外电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池电动势,所以电动势E=800
-3
EE800×10
m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短路电流I短=r,所以电池内阻r== 3-I短40×10
Ω=20 Ω,该电池与20 Ω的电阻连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I=mA=20 mA,所以路端电压U=IR=400 mV=0.4 V,D正确。 答案 D
E800
= R+r20+20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闭合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源短路时,电源的内电压等于电动势 B.电源短路时,路端电压为零 C.电源断路时,路端电压最大
D.电源的负载增加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解析 电源短路时,外电阻为零,路端电压为零,由E=U内+U外可知U内=E,故A、B说法正确;电源断路时,R外→∞,I=0,由U外=E-Ir,可知U外最大,等于E,C说法正确;电源的负载增加,若负载并联在电源上,并联的用电路器个数增加,外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故D说法错误。 答案 D
2.一个闭合电路,是由电池供电的,外电路是纯电阻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B.当外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增大 C.当外电阻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D.电池的内阻越小,外电阻变化时,路端电压的变化越大
解析 根据U=E-Ir,当外电阻增大时,I减小,U增大,A正确,B错误;根据I=
E
,C错误;再根据U=E-Ir,ΔU=ΔIr,故D错误。 R+r
答案 A
3.(多选)若E表示电动势,U表示外电压,U′表示内电压,R表示外电路的总电阻,r表示内电阻,I表示电流,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U′=IR C.U=E+Ir
B.U′=E-U D.U=
RE R+r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U+Ir,知选项A、C错误,B正确;对整个电路I=
EU
,对外电阻I=R,故D正确。 R+r
答案 BD
4. (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考)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1所示,图线a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象(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图线b是某电阻R的U-I图象,在该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硅光电池的内阻为( )
图1
A.8.0 Ω C.12 Ω
B.10 Ω D.12.5 Ω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当I=0时,E=U,由a与纵轴的交点读出电动势E=3.6 V。根据两图线交点处的状态可知,电阻的电压U1=2 V,电E-U13.6-2
流I1=0.2 A,则内阻r=I=0.2 Ω=8.0 Ω,A正确。
1答案 A
5. (多选)如图2所示,甲、乙为两个电源(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解析 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坐标为(I0,U0),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说明两电源的
外电阻相等,故A正确;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电源内电阻的大小(电动势与短路电流的比值),图线甲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图线乙的斜率的绝对值,表明电源甲的内阻大于电源乙的内阻,故D错误;图线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动势的大小,由图线可知,甲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比乙的大,表明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故C正确;电源的内电压等于通过电源的电流与电源内阻的乘积,即U内=Ir,因为电源甲的内阻较电源乙的内阻大,所以当电流都为I0时,电源甲的内电压较大,故B错误。 答案 AC
6.如图3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 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8 V,则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比为( )
图3
A.5∶3 C.2∶3
B.3∶5 D.3∶2
解析 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E=3 V。S闭合时,U外=1.8 V,所以U内=E-U外=1.2 V。因U外=IR,U内=Ir,所以R∶r=U外∶U
内=1.8∶1.2=3∶2。
答案 D
7.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接a点时,标有“5 V,2.5 W”的小灯泡L正常发光,当开关S接b点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1 A,这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4 V。求:
图4
(1)电阻R的值;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U24
解析 (1)电阻R的值为R=I=1 Ω=4 Ω。
2
(2)当开关接a时,有E=U1+I1r,又U1=5 V, P12.5
I1=U=5 A=0.5 A。
1
当开关接b时,有E=U2+I2r,又U2=4 V,I2=1 A, 联立解得E=6 V,r=2 Ω。 答案 (1)4 Ω (2)6 V 2 Ω
能力提升
8.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若调整可变电阻R的阻值,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ΔU(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这个过程中( )
图5
A.电源路端电压减小,减小量一定等于ΔU B.R2两端的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 ΔU
C.通过R1的电流减小,减小量一定等于R 1
ΔU
D.通过R2的电流增加,但增加量一定大于R 2
解析 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可变电阻的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
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减小;R2两端电压增大,则R2两端电压增加量一定小于ΔU,路端电压的减小量一定小于ΔU, 故A、B错误;R1为定值ΔU
电阻,两端电压减小ΔU,则电流的减小量一定等于R, 故C正确;R2两端的
1
ΔU
电压增加量小于ΔU,则通过R2的电流的增加量一定小于R,故D错误。
2答案 C
9.(多选)如图6所示为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U+Ir。当I=0时U=E,即U-I图线和U轴E
的交点就是电源电动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当U=0时I=r,由题图知,UΔU-I图线和I轴的交点就是短路电流,则I1>I2,A正确;而r=ΔI,即图线的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由题图知r1<r2,B、C错误;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因为r1<r2,则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D正确。 答案 AD
10.在如图7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9.0 V,内阻可忽略不计;AB为滑动变阻器,其电阻R=30 Ω;L为一小灯泡,其额定电压U=6.0 V,额定功率P=1.8 W;S为开关,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B端,现在接通开关S,然后将触头缓慢地向A端滑动,当到达某一位置C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C、B之间的电阻应为( )
图7
A.10 Ω C.15 Ω
B.20 Ω D.5 Ω
解析 本题中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说明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达到额定电流I
额=
1.8
=6.0 A=0.3 A,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U额=6.0 V,而小灯泡和电源、U额
P额
滑动变阻器的AC部分串联,则通过电阻AC的电流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相等,E-U额9.0-6.0
故RAC==0.3 Ω=10 Ω,所以RCB=R-RAC=20 Ω。
I额答案 B
11.如图8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
图8
A.B.C.D.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大 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大
解析 将S断开,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由U=E-Ir知,路端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R1两端的电压IR1变小,则R3两端的电压变大,流过R3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选项B正确。 答案 B
12.如图9所示,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R1=5 Ω,R2=10 Ω,滑动变阻器R3阻值变化范围为0~10 Ω,求电路中的总电流的变化范围。
图9
解析 当R3阻值为零时,R2被短路,外电阻最小,电流最大。R外=R1=5 Ω,IE6== A=1 A。当R3阻值为10 Ω时,外电阻最大,电流最小。R并=R外+r5+1R3R2
=5 Ω,R外′=R1+R并=10 Ω,I′=
ER外′+r
=
610+1
A≈0.55 A。
R3+R2
答案 0.55~1 A
13.一个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 A的电源和一个滑动变阻器,接成如图10甲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22 Ω。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U=12 V的直线为图线的渐近线。试求:
图10
(1)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2)A、B两端空载时输出电压的范围;
(3)若要保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任意滑动时,干路电流不超过2 A,A、B两端所接负载电阻至少多大?
解析 (1)由图乙可知,当R→∞时,U=E=12 V;而当U=6 V时,R=2 Ω,由EEU=R=2,可得r=R=2 Ω。
R+r
R0
(2)当滑片滑至上端时,UAB最大,UABmax=E=11 V;当滑片滑至下端时,
R0+r
UAB为零。因此,A、B两端空载时输出电压范围为0~11 V。
(3)A、B两端接某一负载电阻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上端时,干路电流最大。E44
此时I=RR,为了使电源不过载,应保证I≤2 A,代入数据得Rx≥9 Ω,
0x
+rR0+Rx44
即所接负载电阻最小值为9 Ω。
答案 (1)12 V 2 Ω (2)0~11 V
(3)44
9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