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2011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15期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云坡张琼芝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CSR)备受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主要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容、现状以及 不同视角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和评述,以期把握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脉络。从中 探寻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动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O11)15—0055-02 企业社会责任(CSR)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社会各界普遍 珠仙等(2011)则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要转变传统的 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由于制度环境和 发展观,战略性地选择责任活动并完善法律和公众监 道德引导机制的不完善,一些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过程中 督等。徐二明、奚艳燕(2011)则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只顾自身利益而漠视长远发展,各种无视社会责任的败德 的国内重要核心期刊进行分析,揭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 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有关企业的公众形象与长远发展,而且 究的现状。研究发现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研究一般依 还给企业员工、消费者甚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 赖于产业竞争和资源基础观视角,很少关注能够揭示转型 威胁。因此,科学、全面地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 经济环境中企业略特征的制度理论。 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成果,客观地把握企业社会绩效与市场 3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绩效之间的关系不仅能使企业决策层清醒地认识承担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指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包括哪些 责任的必要性,自觉树立健全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还有助 主体以及这些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在遵循 于强化公众的监督与参与意识,进而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可 社会责任界定原则的基础上,吴猛(2007)提出公司制企业 持续发展后劲。 的社会责任内容包括对雇员、客户、债权人与社区。这种界 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定标准肯定了雇员与客户的重要地位,突出了二者公司剩 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取得到了丰硕的成 余价值索取权的优先地位,但总的来说,其内容范围还是存 果,文献资料、出版刊物层出不穷。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崔秀梅(2009)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企 的讨论,李立清、李燕凌(2OO5)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 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原因,全面地指出了转型经济下企业社 除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外的第三种责任,是企业在社会 会责任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领域内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回应义务”。张宏波(2007)则认 、消费者、客户以及供应商、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并认 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经济责任、 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是渐进性的、有界的。王敏、李伟 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文化责任。李双龙(2007)指出不同 阳(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需要区别企业作为整 的利益相关者拥有不同的利益要求以及不同类型和不同程 体、特定个体以及企业管理层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此基 度的权利,正是各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期望构成 础上通过剖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系统地概 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需求。这种观点实际上支持了社会 括了企业作为整体、个体以及管理层所要承担社会责 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视角。其它视角领域,李淑 任的具体内容等。英(2007)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契约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内 4基于不同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概述 涵的内容框架,该研究认为企业有义务遵守与社会达成的 4.1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契约,为社会和经济的改善尽自己的义务等。大多数国内 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否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企业的 学者赞同卡罗尔(Carro1)的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 员工与消费者。员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直接为 括四个方面内容,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 企业创造了价值;而消费者则是企业产品使用价值的最终 责任。其中,慈善责任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责任,是指在企 承担者,是产品才能转化为价值的关键。从利益相关者角 业自愿的基础上从事公众与预期的行为。 度,刘兵(2011)以2010年著名的“富士事件”为出发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研究 点,分析了员工的利益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发 王晓红(2011)指出我国有关社会责任的立法中,普遍 现: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对员工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 存在法律条款原则性过强、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制度保障 益及参与、监督和分享权的切实维护上。建议必须在立法、 不足、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的规定过于笼统以及债权人 执法以及分配制度改革上重视员工权益保障,加强对企业 利益保障不足的问题,为建立完善的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 社会责任的刚性制约,正确引导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标 建议必须要正确定位公司盈利与社会责任承担的关系、明 准等。卢东等人(2009)则以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晰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公司管理者的责任等。而林小芳、郑 和期望一致性模型(Disconfirmation of expectations mode1) 作者简介:云坡(1989一),男,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投 资;张琼芝(1987一),女,湖南郴州人,安徽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2OlO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 新评价。 ~55— No.15,2O11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l5期 综合解析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反应,并据此构建 5 总结 出反应模型。分析指出: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受利 以上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研究并阐述了 己归因的负向影响以及利他归因的正向影响;通过期望一 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这对于我们深 致性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期望负相影响而感知企业社会 刻地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 责任正向影响消费者的企业评价与产品评价。向阳等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内涵看法不尽相同,但对于社会责 (2010)从消费者的认知度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因子分 任的基础和核心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即企业在为其股东创 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食品饮料行业和 造利润、财富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 日化行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行业差异性。常亚平等人(2008) 区、和环境等的责任,以获得企业、经济、社会、环境等 采用情境模拟法测度了消费者在不同类型企业社会责任行 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为刺激下的购买意愿。结果发现消费者的态度受到价格的 显著影响,但不同的消费者群对履行了基本层或高级层社 参考文献 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有不同的可接受溢价范围。其他研究 领域,朱翊敏、颜宏忠(2010)基于顾客对企业捐赠行为及企 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探索了消费者对三种不同声誉类型的 企业和两种不同捐赠方式的认知和评价。 4.2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角度 张建同、朱立龙(2007)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人手, 着重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认为企业绩效分为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企业承担社会责 任在短期内有可能会降低企业当前的经济绩效,但从长期 来看,却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长期经济绩效。基于对企 业社会绩效的界定与测量,贺远琼、陈昀(2009)认为企业成 功与否不仅依赖于财务绩效,还包括社会绩效。在回顾西 方学者对企业社会绩效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企业 社会绩效的概念发展及其测度,并通过对企业财务绩效和 社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现存研究的不足与缺点。 李红玉、陆智强等(2009)则通过对Wood模型的扩展,从契 约关系、利益一致性两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指出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搭建社会关系网 络、产生社会信任、生成社会资本,而获得社会资本有助于 企业提高财务绩效。杨自业、尹开国(2009)以我国上市公 司的经验数据为基础,对企业社会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社会绩 效水平不高,公司社会绩效与公司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公 司社会绩效各个子维度的绩效水平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 性存在差异。 4.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研究 辛晴、綦建红(2008)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内部 经济动力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共同作用。研究发现缺 乏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的条件是造成我国企业社会 责任缺失的首要因素。辛杰(2008)通过对山东省2200家企 业的调查实证研究,得到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6个驱 动因子,基于此将企业分成七个驱动群体,发现不同类型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企业主动承担 社会责任就是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据 此,王建琼、侯婷婷(2009)通过构造可持续发展的CSD指 标,回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结论 表明企业履行职工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正相关关 系。基于相同的研究视角,王文、张文隆(2009)提出履行好 社会责任不但使企业、和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而且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减少国外贸 易壁垒和市场壁垒等。因此,从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看,企 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内容。 一56— [13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 例口].南方经济,2006,(1):105—118. [z]张宏波,李健.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整合视角的 研究[1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146—150. [3]李双龙.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位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 口].生产力研究,2007,(19):12—14. [4]李淑英.社会契约论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EJ].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2007,(2):23-30. [5]王晓红.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现状及完善结构[J].徐州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l12一ll7. [63林小芳,郑珠仙,游晓东,白建林.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 问题探讨E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l1,(4):lO2一 lO4. ET]徐二明,奚艳燕.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J]. 管理学家,2011,(1):48—68. [8]吴猛.公司社会责任内容辨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7,(12):71—72. [93崔秀梅.转型经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框架[J].科技管理研 究,2009,(4):221—223. El0]王敏,李伟阳.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三层次研究[J].财政监 督,2008,(3):14—15. [11]刘兵.由富士康连环跳事件看公司社会责任[J].长春大学学报, 2O11,(1):67-70. -[12]卢东,寇燕.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解析[J].软科 学,2009,(3):99-103. [13]向阳,曹勇,汪风桂.基于消费者认知度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业差 异性研究EJ].管理学报,2OlO,(2):311—315. [143常亚平,阎俊,方琪.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品价格对消费者购买 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8,(1):l1o—l17. [15]朱翊敏,颜宏忠.消费者对企业捐赠行为的评价:企业声誉及捐 赠类型的影响EJ].华东经济管理,2010,(6):n6一l21. [16]张建同,朱立龙.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7,(7):94—97. [17]贺远琼,陈昀.企业社会绩效的界定与测量研究综述EJ].科技进 步与对策,2009,(9):146—149. E18]李红玉,陆智强.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一一基于社会 资本的一个理论解释[J].软科学,2009,(10):133—137. E19]杨自业,尹开国.公司社会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来 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9,(11):lO9一 lO8. [2o3辛睛,綦建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及实现条件[J].华东经 济管理,2008,(11):16-19. [21]辛杰.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研究——以山东省2200家企业调 查为例[J].预测,2008,(6):6-l1. [223王建琼,侯婷婷.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口].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95—97. [23]王文,张文隆.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