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暂行规定
一、毕业论文工作的意义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本科专业的基本教学和初步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是本科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我院学士学位的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务必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出人才,出成果,争取优良成绩。
二、毕业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应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开发学生创造能力为主,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充。工作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三、选题
1、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课堂教学、艺术实践、毕业演出进行,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创作精神。
2、课题应力求与教师的教学任务密切结合,以利于教学相长并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入。
— 1 —
3、课题的选择应以中型为主的原则,即论文的份量要适当(5000字左右),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既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又不因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以致达不到教学上基本训练的要求。
4、毕业论文课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扬长补短的原则,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决定自己毕业论文的课题。
四、时间
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4月底完成,5月上、中旬答辩)。
五、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指导教师一般应选派讲师以上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一经确定就不要随意更换,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中、青年教师,院里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具体帮助指导,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指导工作。
由于学生人数、课题数目较多而指导力量不足,可聘请外单位副教授以上人员担任指导工作,同时由院里指派专人联系,经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并协助解决课题进行过程中的教学问题。
毕业论文阶段正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夕,他们关心自己的分配去向和发展前途,这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的极
— 2 —
好时机,教师作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每个指导教师在进行论文指导的同时,务必关心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书育人”是每个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
六、答辩
毕业论文完成后,要组织答辩。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由教研室主任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任组长。答辩前,答辩小组要专门开会研究,统一答辩的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时,除了向学生就课题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还应考核学生掌握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程度,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要给每个学生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毕业论文的评分按百分制记载,优等成绩要从严掌握(最高分90分),并防止出现评分过宽或者看指导教师职称声望评分的现象。
七、毕业论文资料的保存、成果处理
毕业论文在当年交学院档案室保存,优秀毕业论文由院里统一印刷成《优秀毕业论文集》。
八、经费
1、毕业论文工作中需要的资料费,从教学经费中支出。 2、应聘担任毕业论文指导、评阅、答辩工作的有关教师,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
3、为节省费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一律不聘请外地专家为成员。本市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来校参加答辩一般不派车接送,市内交通费可以报销。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