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中华少年2016年 12月上 第34期概念课的有效教学几点思考
陈露燕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浙江 乐清 325600
摘 要:概念是人们对物质特性、自然现象、科学研究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科学课程中概念课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那么,
如何上好概念课,对于教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本文就从概念课的上法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法与策略进行多种尝试,总
。结出概念课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概论课;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641 【B 【1004-2377201634-0276-01背景】 【
概念课是在学习新知识点时经常碰到的,它是展开一个知识块学习的开始,决定着对即将开展的学习是好是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越是透彻,对于他学习的开展就越有利。概念是基础,也是一切科
它具有抽象性,是事实本质特征的体现。正确地学思想的发展源泉,
掌握科学概念是学好科学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概念占理解、
有及其重要的的地位。初中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才能解释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问题,单纯的机械记忆是不行的,要注意阐述它们的科
,地基”学习就是学生借助于其上的“脚学意义。学生原有的概念是“
不断攀升,进而达成较高教学目标的过程。“脚手架”意味着将手架”
令人望而生畏的项目计划打碎成若干个片段,把活动划分为容易处理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继续钻研相对单一的任务,即一步一步来,而不是一步登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效的“脚手架”能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心智,发展能力。
上概念课,很多的老师还停留在思想改变了,然而上法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有的老师也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教法,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除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还要注意上课的策略。时,
有效引入概念1 实验教学,
抽象的科学概念形成一定要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就能易学、易懂、易记。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对概念的形成积累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形成概
表象丰富,概念形象、鲜明。念。这样形成概念,
】【情境1八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水中的浮力》
教师在“浮力”概念引入之前,先做一个演示实验:
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混淆的快速掌握新的科学概念,
知识点也能得到澄清。如在教学“酶”的概念时,可以和“催化剂”进行类比,从而使学生理解它们有改变反应速率的共同点,又有区别,酶是蛋白质,催化剂是化学物质,这样以旧带新,能引
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科学知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提高到抽象,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原子的结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识、
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的构成进行类比,就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兴趣。恰当地运用类比,科学课堂会更有气氛,学生
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的学习的兴趣会很浓,
而且能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忘,【】情境4八年级上第四章第八节《电路连接》
师生讨论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路径不同的概念
问:在空气中,重物的重多少?问:用手托一下重物,示数为什么减少了?减少了多少?问:我的托力多大?师:再把一杯水慢慢靠近重物,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化。
】【情境2体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建立阿基米德原理让学
:生再次感受以下四三个过程(漂浮、悬浮)
问:浮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学生作图,建立深度和浮力大小的关系图并根据关系图说出两者的关系。
(学生说出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水中的物体体积有关即可)通过对比发现两次弹簧秤的示数都变小,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经验表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抽象出其共同特点,即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托力,引入浮力概念,然后学生实验,让金属块分别浸入在水或别的液体中,观察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且浮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前后两次读数
,之差强化了浮力概念的建立,同时也解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有效探究为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建立打下伏笔。这样形成概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印象深刻。
有效深化概念2 巧用类比,
《科学》实现了四科的有机融合,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学习如果能够与旧知识形成类比,则能使学生
问:左图这两条桥可以模拟什么电路?
生:串联电路,一条桥坏了,就会影响下一条的交通。师:一损俱损因为仅有一条路径。问:右图两条桥可以模拟什么电路?生:两条桥互不影响。问:那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的关系?生:互不相干(多条路径)巧用类比,突破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路径上的不同。类比方法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应用类比方法,可以把抽象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系统中来,变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同时又可激发学生联想,具有启
,发思路、触类旁通的作用,所以是一种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提
对学生学习科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思考】在上概念课的时候,教师容易依赖一定的上课模型,而这些模型都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像开门见山式,直接给出概念,结合一定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概念,这种教法使得本来抽象的知识更具机械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困难,使得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科学的思维本来就是很活泼的,经过教师这么一上法,马上变得死板起来。像创设好问题情境的教法,本来这是很好的教学策略,可教师在运用这一方法时,由于本身对概念的来龙去脉,精华还未掌握透彻,在设置问题时容易脱离所要学习的概念,而把学生引导了另一个思考方向上,没有达到课
;程设计所要达到的效果还有的因为在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
接时,没有认识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未知领域之间的联,,系导致了本末倒置使得学生在学习概念容易出现思维混淆。总之,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最恰当的引入方法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科学概念的引入过
,,程一方面能引起听课学生的注意明确概念学习的目的;另一
,;方面能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再一方面还能起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浙江科学技术出版1 王耀存《
,社2009年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 王耀村《
2005年[]学科创新教育新视点》民族大学出版社,3 刘宏武《
2004年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