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1(全册共90课时)
数学二年级第2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教材简析本单元在学生初步学习乘法口诀与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教学要求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内容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授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课时安排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一)教科书第1-2页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教学目标2、使学生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小棒、圆片、三角形。思考与调整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出示10÷2请学生口算,师板书。问: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分组操作,进行记录。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二、探究新知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出示表格,
并填完整。每人分几根23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
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三、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四、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11)出示题(1),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指名口述分的过程。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2)出示题(2),学生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问:为什么有余数?2.完成21)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1)(2)题。2)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3)比一比:14÷4=3(瓶)2(朵)与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师小结。
第课时(月日)№:
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算:6÷3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2.分一分,说一说揭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
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巩固练习有余数的除法(三)教科书第5页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棒思考与调整1、第3题:是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专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2、第4题:让学生应用有余数除法,尝试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3、第5题:25个气球,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完成,用竖式计算。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怎样又快又准确的找到商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练习一(1)教科书第6页1-6题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教学目标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思考与调整一、知识再现:1、口算7某79某621÷33某424÷812÷235÷74某76某948÷818÷256÷7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的?(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0÷5=2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提问: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3)比一比,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
么?2、完成第1题。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叙述,然后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2题(1)学生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2)提醒学生利用填空时的思考过程计算右边4题。2、练习一第3题(1)学生完成,指名板演。(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的。3、练习一第4题(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2)反馈。(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4、练习一第5题读题后请学生解题,说说算式的意义,余数是几,表示什么?5、练习一第6题(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2)解题。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练习一(2)教科书第7页7-12题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目标2、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思考与调整一、知识再现:1、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口算:4某39某845÷96某932÷824÷456÷75某68某536÷635÷74某92、口答:25里面最多有()个6。48里面最多有()个7。36里面最多有()个8。28里面最多有()个6。3、用竖式计算:43÷632÷720÷436÷7(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的商是否正确。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2、练习一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提问:如果除数是
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3、练习一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后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4、练习一第10题学生自己读题后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5、练习一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后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6、练习一第12题(1)学生填表。(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学生完成,然后交流、反馈。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四、反思总结: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有余数的除法复习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思考与调整一、梳理归网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提问:同学们,好好回顾一下,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16个平均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指名让学生说,反复说。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全班交流。16÷5=3(个)1(个)3.随即练习。(1)你会算吗?23÷4=32÷5=学生完成。交流算法。(2)列竖式计算。33÷4=23÷9=学生进行评价。4.谈话:看同学们做的这么起劲,小动物们也凑热闹做了几道题,请你看看,它们算的对吗?指名回答,说说原因。教师引导小结: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5.练习。()÷6=()()余数可以是(),最大是()。6.口算比赛。二、综合应用,整体提高。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好吗?1.35个2.有26条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每人分6条,可以分给多少
人?学生列式解决。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的地方。3.商店里的钢笔每枝4元,小白兔带了30元钱,能买到几支钢笔呢?4.一本书有62页,小明每天看8页,需要几天才能看完呢?学生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答案去尾和加1的情况。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补充练习1.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教学目标2.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中,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难点: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全班交流1.填空(小黑板出示)(1)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思考。指名口答。质疑:余数可能是这些数,你是怎么思考的?说说你的方法。(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算式:你可以写出怎样的算式?思考后指名口答。说说是怎么想的。2.下面□里最大能填几?□某5<428某□<29□某6<38□某9<59()÷4=()□()÷7=()□思考后小组交流。集体订正,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3.填一填□÷3=5□39÷□=□7思考与修订小组讨论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为什么?集体订正,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4.用竖式计算43÷726÷352÷870÷928÷434÷6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重点讲评典型错题。5.解决问题(1)48颗巧克力,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几颗,还剩几颗?(2)38个桃,每个猴子分6个,能分给几个猴子?还剩几个?(3)50个人要过河,小船每次能坐9人,要分几次才能全部过河?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课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补充练习48÷9=5(颗)3(颗)38÷6=6(个)2(个)50÷9=5(次)5(人)口答:要分6次才能全部过河。第2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内容认识时、分(1)教科书第8-9页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目标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钟面教学具思考与调整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二、思索探究1、初步认识钟面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2、初步认识整时(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3)教学试一试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3.认识大格。(挂图出示:钟面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引导学生从1开始依次数出12个大格。学生数好后板书:12个)4.认识小格。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板书:小格)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板书:5个)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5.认识时。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作。(要求: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小结:要知道钟面走了几小时,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三、综合应用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
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四、全课总结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课时(月日)№:
6.认识计量“秒”的工具师生共同介绍生活中测量秒的工具。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子表的跳动规律。电子表显示8:15:59。猜猜看,接下来电子表上会显示什么?为什么?电子表再显示8:59:59,接下来电子表会显示什么呢?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三、反馈检测1.“想想做做”第1、2、3题(1)请同学们跟着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2)从1数到60,看谁用的时间最接近60秒。(3)用30秒背乘法口诀,看能背多少句。(教师计时,学生背。)2.“想想做做”第4题同桌合作,完成填空。3.“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表格,50米赛跑成绩。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小结:跑步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跑得快,用的时间就是最少的。4.在()里添上时、分或秒(1)夏天午睡大约1()(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3)脉搏跳10次用了8()(4)一节课的时间是40()5.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练习二1、进一步理解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事情,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也能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谈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时=()分,1分=()秒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时间,同学们已经能看钟面认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板书:练习二)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1题学生读懂题意,根据生活经验,你能正确填上时、分、秒吗?教师适当引导。2.完成
“练习二”第2题你知道它们的大小吗?3.完成“练习二”第3题谈话:大家拿出学具钟面,一起和老师把分针从12拨到4,注意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想一想走了多长时间?如果分针从12走到7呢?自己操作试试。如果是时针从12走到5,走了几大格?要走多长时间?走到8呢?4.完成“练习二”第4题学生根据钟面,以及时针、分针的位置写出时间。交流讨论。小结:先看时针指的是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从12数是几小格,就是几分。5.完成“练习二”第5题根据时间画上分针,先让学生在模型钟面拨出对应的时间,再画分针。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6题说一说每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并填在表格上。2.完成“练习二”第7题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本班上午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某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3.完成“练习二”第8题从教材所示三幅图,你们可以看出这一家人准备去干什么吗?你能根据每幅图对应的时间,找到电子钟,并把它连起来吗?4.完成“练习二”思考题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间,能看到什么规律吗?学生讨论交流。你知道第四幅钟面应该表示什么时刻吗?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时、分、秒,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时、分、秒补充练习1、进一步理解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事情,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也能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小红早上8时开始上课,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过()分钟,正好过了1小时,这时是()时。2、老师也出几道考考大家。填空:(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时。(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5)1时=()分(6)1时=()分,60分=()时。(7)时针从12起走到2,要走()小时;从12起走到9,要走()小时;从12起走到5,要走()小时。(8)分针从12起走到3,要走()分;从12起走到7,要走()分;从12起走到11,要走()分。3、老师这里还有两道思考题,你会做吗?(1)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①3时②6时③9时④12时(2)几时
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①3时②6时③9时④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