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T”技术在岩溶地区桩基中的应用

“CT”技术在岩溶地区桩基中的应用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 第5期 2 0 0 2年l 0月 中 外 公路 107 文章编号:1671—2579(2002)05—0107 03 “CT"技术在岩溶地区桩基中的应用 左新军。刘勇 (湖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介绍了电磁波层析CT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地处溶岩地区的韶 关百旺大桥钻孔桩基持力层勘探过程中的运用。由于“CT”技术对桩位下溶洞和溶槽的大 小、走向和分布情况了解比较准确,从而为钻孔施工和桩基持力层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溶岩地区;电磁波层析CT 钻孔灌注桩作为桥梁的基础,已被广泛地采用,但 在溶岩地区钻孔桩施工仍是目前桥梁施工中的一大技 1 电磁波层析CT探测原理 术难题。众所周知溶洞是这个难题的主要因素,如果 我们能查清溶洞和溶槽的分布、走向、大小、发育情况、 由于不同的岩石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有明显的差 以及是否有填充物等,这样才能对症下物,才可能形成 异,这种差异与岩石的裂隙、含水量、压力、孔隙度及岩 准确的处理方案和措施。+10 cnl的地质孔与桩断面 石的矿物成分等因素有关。 相比,相差甚远。按照常规的钻探方法,一桩一孔还不 电磁波层析CT探测就是利用不同介质之间吸收 能完全探明溶洞的真实情况,因此还应辅之以先进的 系数的差异,通过钻孔之间扫描性的观测,以及微机的 “电磁波层析CT”物探技术。本文介绍韶关百旺大桥 数学处理来重建两孔之间介质吸收系数的二维图像, 在桩基持力层勘探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CT”技术,为 继而推导出地下介质的结构分布:其探测系统的示意 桩基的质量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见.图1。 太硬、太脆,造成压浆管破裂。又不能太软,造成混凝 可以压浆,不影响施工进度。这样可保证管道内密封. 土浇注时压浆管压扁不通。压浆塑料管应有一定长度 并能持压,压浆完成以后,即使沉淀,管道内也能保证 要求。 密实。 水泥浆的拌制应控制水灰比在0.4以内,并加入 外掺剂,使水泥浆增塑,微膨胀,一般应采用高速拌浆 5 结束语 机,来提高水泥浆的质量。压浆设备应采用排量小的, 压力均匀持速的压浆机。在压浆过程,强调先试水,并 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施工质量不单是一个技术问 用空压机吹干再压浆,压浆争取压两次,即在第一次压 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要求,认真 浆完成10 rain左右,再压一次。 做好每一道工序,施工质量是能够得到保证的,箱梁腹 4.3一次压浆两根管的工艺 板的裂缝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将两根相邻的预应力筋,在底部锚固端锚垫板的 压浆孔用塑料管连通成一组:在桥面上安装好进浆管 参考文献: 与排浆管,在预应力筋张拉完成以后,立即用混凝土封 [1]杨晓玲,陈湘林箱梁腹板开裂与竖向预应力质量的探 锚,封闭钢筋与螺母上空隙,封锚混凝土只需终凝后就 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1(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8 中 外 公路 22卷 钻探结果使人十分不放心,持力层是否全断面只 有0.33 n17 .35 m高溶洞是否贯穿整条桩?除三根 桩外,其他桩有无溶洞?…显然这些问题仅仅靠钻孔 探测是不能得到完美结果的。经过反复研讨,我们选 择了电磁波层析CT技术对7#、8#墩有疑问的桩底持 力层进行了进一步勘探。 3 电磁波层析CT探测的实施 3.1“CT”探测方案 , 首先在桥墩墩帽上架设CT探测用工作平台:以 8 墩为例(见图3)。 下游 上游 2 O A D O 图l 电磁波层析CT观测系统示意图 l 图3 8 墩电磁波层析cT布孔平面图 2 问题的提出 平面上共布置5个CT检测孔,孔深超过桩长8 n ,每两个孔间进行电磁波扫描观测。观测的剖面共8 该桥位于岩洞特别发育的石灰岩地区。其中7 、 个,CT孔深以能观测桩底持力层8 m设置:观测过 8 两个墩的基础设计为每墩12 ̄200 cnl钻孔桩,其中 程中采用12 MHz频率作为主工作频率,并用32M Hz 8根桩做了地质钻探 1994年完成了所有基础的施工 对个别剖面进行观测以作参考。在观测过程中,采用 后因资金问题而停工。2000年4月大桥正式复工,为 的仪器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生产的EW一1 了确保岩溶地区桩工程质量,广东省交通工程质量监 型钻孔电磁波层析系统,实行数据全面采集。发射点 督站指示:“要对7#、8 墩8根没有地质资料的桩进 和接收点的移动间隔都是0.5 m,通过电磁波层析扫 行抽芯补充钻探。”2001年8月组织地质勘察队伍对8 描,查明墩位下方岩溶分布情况。剖面的设置是尽可 根没有地质资料的桩进行了补充钻探,发现其中有3 能通过各桩位下方,保证每根桩下方至少有一个探测 根桩的持力层存在问题。以8#~9 桩为例,桩底只 剖面,对于有疑问的或钻探资料显示较复杂的桩尽量 有0.33 m微风化石灰岩,接着往下便是一个高为2.35 布2~3条交错的剖面,以从不同的方向探测桩位下方 131内充填粘士的溶洞 钻孔柱状图如图2。 的溶洞分布情况。如图3中6 桩,9 桩和12 桩均有 三条剖面。 3.2“CT”探测结果 层 分 以8#~9 桩为例,根据电磁波层析CT三个剖面 底 层 标 厚 (AD、EC、EB)的探测结果,结合钻孔柱状图分析桩位 高 度 岩芯描述 下方溶洞的走向、大小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30.23 徽风化石灰岩:灰黑色, 29.90 O.33 ,岩芯呈块状,裂隙发育 所发现的溶洞在9 桩底,其高程在29.7~27.0 27.55 2.35 溶洞;内为粘性土混砂 n1之间。最大洞高为2.7 m,平面最大宽度1.0 nl: 黑微局色风部化,块坚石状硬灰,厚,岩层芯:灰状完灰色整岩,呈局 { 溶洞沿A—D剖面贯穿9 桩中偏西部,并向C孔和 D孔延伸约4 m。由此证明如图2钻孔柱状图所示的 23.55 4.00 羹 标高在29.9~27.55 m的溶洞穿透8#~9#整条桩的 图2 8 ~9 桩钻孔柱状图(单位:n1) 推断是错误的。虽然布置于桩中心的 l0 cm钻探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期 “CT”技术在岩溶地区桩基中的应用 109 成孔,避免卡钻和斜孔事故的发生。 褊 三∞∞∞∞∞∞∞∞∞ m\獗獗  4.3指导混凝土灌注,避免超方、塌孔和断桩事故发 生 若无填充物的溶洞平面尺寸较大,混凝土浇注至 溶洞位置时,混凝土将大量扩散,使导管脱空,造成断 桩;若有填充物,但填充物的塑性却较大,孔壁受到混 凝土的侧压后容易坍塌引起混凝土浇注失败,这些问 O(藿 )OO(=u v 题。如果施工前通过CT探测,清楚桩周围溶洞的分 布、大小及走向等,就可以在浇注混凝土前采取预防措 施,例如:在钢筋笼与溶洞相对应的位置上下各富余 1.5 m左右,用薄钢板将钢筋笼包裹起来,其上下两端 图4 8#~9 桩持力层水平截面溶洞分布图 采取密封措施后浇注混凝土,这样就可以避免超方、塌 处的溶洞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经设计单位分析计 算认为:“8#~9 桩的桩端持力层灰岩呈两小半边岩 孔和断桩事故的发生。 状,按面积计算,最少有一半嵌在完整岩石上,一小半 嵌在溶洞上,桩端持力层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将溶洞进 行水泥浆回灌即可。”具体做法是在桩位钻孔内放置一 条串73 him通长地质钻杆,先用高压水清洗全孔,待水 清不见沉渣返出,再进行孔底压浆,直到水泥浆从孔口 5 结束语 电磁波层析CT是一种探测地下构造的先进技 术,结合地质钻探资料,对探井之间的桩基情况能有一 个全面的了解。百旺大桥的电磁波层析CT技术的运 用是比较成功的,继7#、8 墩之后,在25#、26 墩也 溢出为止。8 桥墩,其他桩位都在CT探测下,作出了 准确可靠的处理,确保了桩的安全。 进行了扫描观测,提供了墩位下方溶洞发育情况如图 5,在25 桥墩两个沉井之间发现了一条高而窄的溶 隙,证明了施工中修改采用分离式沉井的合理性。 4 电磁波层析CT探测体会 鉴于岩溶地区成桩的复杂性,成孔过程中塌孔、埋 钻、卡钻、掉钻、斜孔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超方或塌孔 等事故较为普遍。要减少或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关 键在于要搞清楚详细的地质情况,我们通过电磁波层 析CT探测弄清溶洞和溶槽的工程实践,体会到《电磁 波层析CT探测》技术优点如下。 4.1 指导破除溶洞顶板,避免掉钻事故发生 对于大的溶洞,在破除顶板时,如未控制好冲击钻 头的冲程,可能会在顶板穿透时因失重而主绳断裂,造 图5 25 墩“CT”探测结果图 目前很多大桥都是出了问题以后再采用“CT”探 测技术。在广东肇庆大桥(5×136 n1)和韶关五里亭 成掉钻事故。如果施工前通过电磁波CT探测,清楚 什么标高即将进入大溶洞,这时可用地质钻机钻穿溶 洞顶板,向洞内灌水,在接近溶洞顶板时,改用小锤低 大桥(35+120+35 n1)率先在施工图设计中使用了 “CT”探测技术,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桩基溶洞问题。这 个经验值得推广和学习。 冲程冲击,将顶板击穿。若溶洞较小,则用块石、粘土 将其充填后反复冲击。 4.2 指导穿越溶洞,避免卡钻、斜孔等事故发生 若溶洞底板发育极不规则,如有石笋、石柱、斜面 溶洞或半边溶洞的现象,这往往易导致卡钻和斜孔事 故的发生。施工前通过CT探测,清楚溶洞的情况,就 参考文献: [1]凌治平.基础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2]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可以及时大量抛填粘土、片石等物用冲击钻冲击挤压 (JTJ 071—9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