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蝗虫 C.山羊吃树叶
B.兔子啃吃松蘑 D.人类吃黑木耳
2、“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3、“飞禽走兽”中“禽”和“兽”分别属于哪一类生物( ) A.都是哺乳动物 B.哺乳类和鸟类 C.鸟类和哺乳类 D.都是鸟类 4、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是否恒温动物
B.体表有无被覆羽毛 D.动物的运动方式
5、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
6、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7、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8、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1 / 9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
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0、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B.身体辐射对称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11、下列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
A.通过复制方式繁殖后代 B.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C.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12、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鱼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13、和静脉血相比,动脉血的特点
A.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B.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C.颜色鲜红,含氧较多 D.颜色暗红,含氧较、静脉、动脉多 14、下列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B.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C.“龙生龙,凤生凤”是对遗传现象的生动描述 D.长期进行户外劳动的人,其子女的皮肤一定黑 15、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营养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 C.健康状况不同引起的变异
B.地理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 D.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B.池塘中的水 D.一个池塘
16、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2 / 9
B.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C.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患有某种遗传病,那么他们的子女—定患有该遗传病 17、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18、蟋蟀、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这种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A.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19、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鯽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鯽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20、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C.糖类、脂肪、蛋白质
B.脂肪、无机盐、糖类 D.脂肪、维生索、水
2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22、下面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3 / 9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2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 A.口腔、口腔、胃
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 D.口腔、胃、胃 2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时期
B.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5、钩虫、鼠妇、水蛭分别属于( ) A.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C.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D.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型叫__________,控制其的基因一般_________存在,这些基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__________,成员之间有__________,有的群体还形成__________。
3、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鳃呈现红色是因为鳃丝中布满丰富的__________。
4、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每块骨骼肌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骨骼肌收缩或舒张时,牵引________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躯体运动。 5、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__________,使面粉发酵产生的_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4 / 9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 2、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主要是由②_____________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一般情况下,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对染色体,其中一对能决定人的性别的是_________。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说明生男生女机会_________。
(2)图中②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__传递给子代,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
3、观察人体呼吸系统及肺泡内气体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 / 9
(1)图(一)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含量增加。
(3)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利用氧气将______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叶绿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例如,无光环境下长出来的豆芽呈黄白色,有光环境下长出来的豆芽呈绿色。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假设是否成立,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在A、B两个培养皿内垫上湿纸巾,然后分别在纸巾上均匀放置15粒大豆种子。
②将A培养皿用不透光纸盒罩起来(遮光),B培养皿___________,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豆芽的颜色并做好统计。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皿 A B 黄白豆芽〔株) 统计项目 绿色豆芽(株) 黄白豆芽(株) 绿色豆芽(株) 6 / 9
结果 (2)分析及讨论: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A、B两个培养皿都要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培养,目的是_______。
③上表实验结果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假设____(填“成立”或“不0 13 14 0 成立”),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7 / 9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C 4、A 5、C 6、B 7、B 8、A 9、C 10、C 11、D 12、D 13、C 14、C 15、D 16、B 17、D 18、C 19、A 20、C 21、C 22、D 23、C 24、C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8 / 9
1、 相对性状 成对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2、一定的组织 分工 等级 3、毛细血管
4、肌腹 肌腱 骨 5、酵母菌 二氧化碳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 丙或己 自动调节能力 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DNA 23 性染色体 均等 遗传物质 生殖细胞 3、①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不用纸盒罩起来/照光/不遮光 有无光照 保证单一变量、确保豆芽正常生长 成立 A培养皿遮光培养的豆芽呈黄白色,B培养皿照光培养的豆芽呈绿色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