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茄子属于茄科目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现在全世界都有分布,茄子己成为我国南方各地广泛栽培的蔬菜之一。茄子适应性强,栽培较容易,产量高,供应期长,露地栽培,从初夏上市直至秋末,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在华南地区,茄子己成为“秋淡”的主要蔬菜。
一、土壤选择:茄子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土壤深厚,保肥保水力强,排水良好,微酸至微碱性的土壤为宜,冷浸田不宜种植。茄子忌连作,不宜与其他茄果类作物(如:西红柿、或辣椒、马铃薯及花生)连作,需间隔3年以上,最好与水稻或其他水生作物轮作,以减少青枯病及其他土传病菌传染危害。
二、整厢定槽:犁田前每亩施石灰25—50公斤,整厢前每亩再施25一50公斤后。先每隔1.7—1.8米开一条肥料沟,肥料沟一般30公分宽,20公分深,然后把淤施入肥料沟,再每亩施50公斤低效有机肥和30公斤高效复合肥到淤的上面,最后把两条肥料沟中间的泥土盖到肥料沟上,形成宽50公分,深30—40公分的工作行和宽1.2一1.3米的厢面。定植时,行距为60公分,株距为30公分,每厢栽双行、打梅花凼.每亩栽1000-1300株,栽时每个凼再放点有机复合肥,盖点泥土后再在上面栽茄苗,每亩用有机复合肥约100斤。栽下当天每株要淋1斤定根水,并施药防地老虎和立枯病发生,被地老虎危害后要及时补苗。
三、整枝与疏花疏果:当植株出现花蕾时开始培土,培土后
1
适当插竹绑蔓、整技。主茎上的第一朵花应摘除,除保留门茄以下第一侧枝外,下部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大果型的品种,上部各分枝除在每一花序下留一侧枝外,其余的侧枝也要及时摘除。生长过于茂盛或栽培过密的植株,应摘除部分叶片以保证果实生长正常,色泽鲜嫩。茄子有主花和次花之分,次花一定要摘除,保证主花结果,以便养分集中利用,增加单果重,来不及摘除次花的,结果后一定要及时摘除次花所结的次果。
四、肥水管理:秧苗定植5一7天后,开始产生新根,恢复生长,即可施提苗肥,每亩用高效复合肥15公斤,溶水后施肥。施肥时不能把肥料水直接淋到茄苗上,要隔20-30公分,为减少病害发生,提苗时尽量少用或不用人、畜粪水。开花后至坐果前应适应控制肥水供应,防止徒长,以利于开花坐果。门茄“瞪眼”期后,植株养分吸收以氮、钾为主,对茄至四门斗相继坐果膨大期是茄子需肥水的高峰,一般亩施复合肥20公斤,以后每次追肥15公斤,约7—10天一次。除了适当的土壤追肥外,还应结合叶面施肥,以弥补根部吸肥能力的不足。
五、病害防治
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暴雨后温度突然升高易引起病害流行。病株发病初期,顶叶或一侧叶片暂时萎焉下垂,晚上复原;维管束变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严重的病株经7—8天即死亡,也有的突然死亡,不再恢复。预防青枯病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及干净田块培育壮苗,发现病株要及时割除,病穴进石灰灭菌;在发病及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或氧氯化铜800倍灌根,另外还可用特效杀菌王2000倍,敌克松400倍或青萎散喷
2
洒灌根。
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受害果初为水浸状小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斑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扩展迅速。病果落地后很快腐烂。茎部受害初呈水浸状溢缩,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其上部萎焉,潮湿时上生稀疏白雾。防治上要注意实行轮作,高垄种植,适当摘除下部叶片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植株间的湿度,发病初期可用雷多米尔600倍,杀毒矾500倍喷洒。
黄萎病:也称半边疯,属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近叶柄的叶缘部叶脉间褪绿,晴天高温时萎焉,夜间或阴天时恢复,数日后萎焉状态不再复原。叶缘稍向上卷曲,且多由半边叶开始,然后整片叶干枯、脱落。有时病斑只限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病情急剧发展时,往往整个叶片发黄萎焉,变褐枯死。症状一般由下往上发展,植株半边叶片萎焉,严重时全株叶片脱光。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及轮作,发病初期用多菌灵500倍和70%甲基托布津700倍进行土壤施药或灌根。
褐纹病:主要危害叶、茎及果实,成株下部叶片染病,初生白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0-30毫米,中部浅黄色,边缘暗褐色,有不规则轮纹,上生黑色小点.病斑多时连接成十几厘米的坏死区,使病部以上逐渐枯死,后期病斑破裂或穿孔。果实上病斑圆至椭圆形,直径5—50毫米,褐色,上生大量小粒点。防治措施:种子和苗床消毒:选用长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在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500倍,代森钙锌300倍等进行喷洒。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稍
3
凹陷,有轮纹或微具轮纹,病部生许多黑色小点(病菌)。发病严重时茄果腐烂。防治措施:种子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0.1%拌种,喷施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1000倍,多菌灵500倍,灭病威400倍,叶斑浮1000~1500倍。(甲基托布津1两十百菌清2两)配150斤水,世高800~1000倍。
枯萎病:症状类似茄子黄萎病。防治药剂有:多菌灵500倍;甲基托布津800倍;土菌消(绿亨一号);世高1000倍喷施。
菌核病:防治方法:氧氯化铜600倍预防。50%扑海因1500倍:600倍扑霉特喷洒。
早疫病:危害叶片,防治方法:用安克、世高1200倍,氧氯化铜600倍,多菌灵500倍。
用氧氯化铜预防病害:
茄子是一种喜铜作物,氧氯化铜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预防茄科病害的好药。
氢氧化铜预防青枯病:青枯病是上传病害,主要在前期从根的伤口侵入,到生长盛期或盛果期才迅猛发病,因此,在苗期和生长前期注意预防。方法是①淋起身药,在定植前1~2天,用600倍的氧氯化铜淋一次。②定植时,用800倍的氧氯化铜作定根水淋。③定植后3~7天,再用600倍的对氯化铜淋一次。经过三次药剂使用,为预防青枯病今后大量发生,效果显著。
用氧氯化铜预防真菌病害:在下雨前,用600倍的氧氯化铜喷施植株,起到预防雨后病害流行的作用。
六、虫害防治
红蜘蛛:一般在干旱条件下易发生。被害叶片是黄白色点,严重时变黄枯焦。防治措施:清除杂草以减少虫源,旱天及时灌
4
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发病初期用73%克螨特2000倍以及三碌杀螨醇和菊杀乳油等喷洒。
茶黄螨: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色,具油质光泽或油浸状,叶缘下卷。嫩茎黄褐色、粗糙。果、果柄、萼片受害表面失去光泽而木栓化。这些特征有时被认为是生理病害或病毒病,一般多湿的环境有利于它的发生。发现后可用克螨特、三碌杀螨醇、抗螨23、绝螨王等喷杀,为防治果实被害,必须在开花期间就开始喷药。
茄黄斑螟:幼虫危害茄子的花、果、嫩茎、嫩梢,引起枝梢枯萎、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在幼虫发生期,可用25%澳氰菊酯3000倍、40%乐果1500倍等药剂防治。
红蜘蛛和螨类虫害防治方法:克螨灵 1000~1500倍;抗螨 23,50—60O倍;害极灭 3000~5000倍;克螨特2000~3000倍;爱卡士800~1000倍,螨代治1200~15OO倍。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其它虫害:危害幼苗的主要有地老虎、蝼蛄、蛴螬等,除了用辛硫磷1000倍、乐果1000倍、敌白虫800倍喷杀外,还可在清晨捕捉。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吃食叶片和钻入果实内危害,发现后要及时用功夫2.5%乳油4000倍,天王星2.5%乳油3000倍,20%甲流菊酯3000倍,25%增效喹硫磷1000倍喷杀。
注意:对病虫害要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治病不但成本高,而且效果差。雨前要防病,雨后要杀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