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12月 第6卷 第12期 ・107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汤瑜姚平(江阴市中医院 江苏 江阴 214400) 观察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以直乙结 治疗组痊 【摘要】 目的肠为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治疗组20例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SASP治疗 3个月,并与单纯用西药SASP治疗的对照组20例患者比较,观察症状改善时间、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亦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结论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SASP治疗非特异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 有效率70%,痊愈率25%。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变部位限于结肠黏膜或黏膜下层以溃疡为主的结肠炎症,可累及 见表1。 直肠和远端结肠,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2003年对来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我院就诊的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 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 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4-s)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 2.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改善时间 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66,平均年龄(47.67±4.4) 岁;病程1.1~22.0年,平均(10.8±2.1)年。对照组20例,男性 17例,女性13例;年龄23~68,平均年龄(46.13±4.5)岁;病程 1.2~21.8,平均(11.7±2.3)年。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参照中华医学会2000年成都会议《对 对治疗组痊愈的9例患者和对照组痊愈的5例 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 2.3 随访情况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胀,排便不尽感,黏液脓血 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1例出现腹痛、腹泻,结 便。结肠镜显示:肠黏膜呈颗粒状、弥漫性糜烂、溃疡(部位以直 肠镜检查显示溃疡性炎症复发。 乙结肠为主)。中医辨证属湿热壅盛型,表现腹部胀痛,腹泻,脓 3讨论 血便,里急后重明显,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尚未完全 1.3方法治疗组予中药灌肠+西药治疗。①中药治疗:方选 明了。可能与免疫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感染、精神因素、遗 白头翁加减,组成:以白头翁汤为主方白头翁15 g,黄柏10 g,黄 传因素有关 。在治疗上西药激素和SASP可明显缓解症状,但 连8 g,秦皮15 g,气滞腹胀加厚朴、木香、乌药;大便出血明显加 停药后症状又起,迁延难愈,表现为急性期与缓解期的交替,反复 地榆、三七粉;胃脘痞闷,大便黏液多,舌苔腻者,加茯苓、苏梗;脘 发作。该病属中医“肠风”、“痢疾”、“便血”、“脏毒”等范畴,其 腹冷痛,畏寒肢冷,加淡附片、干姜、肉豆蔻;面黄疲倦乏力明显, 病机主要是湿热浊邪蕴结肠腑,气血壅滞,肠络脂膜受损,化为脓 加党参、白术;大便滑脱不禁,加乌梅、罂粟壳。夜间睡前灌肠,1 血。湿热是病之根源,久则累及脾肾,伤气、伤阴、伤阳,加之饮食 个月为1个疗程,据临床表现辨证调整用药,2~3个疗程,可逐 不慎,复感外邪等,则出瑚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治疗颇为棘手, 渐减少灌肠次数。②西药治疗: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2~ 或愈而复发,病程缠绵 ..治病必求于本,在白头翁汤中,白头 4 g/d,分4次服用2~3月。对照组予西药治疗,SASP 2~4 g/d, 翁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痴,黄连清热解毒,燥湿厚肠;黄柏泻下 分4次服用2—3月。 焦湿热,燥湿止痢;秦皮归大肠经,苦寒性涩,主热痢下重。四味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学》制定的慢性非特异 配合,相须为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利之功。以此为基础方, 性结肠炎疗效标准制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肠镜复 根据寒热虚实的偏盛,灵活加减,标本兼顾,执简驭繁。通过多年 检肠黏膜病变消失,便常规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的临床观察,应用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 肠镜复检肠黏膜轻度炎症,但黏膜病变明显改善,便常规高倍镜 发挥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标本兼治,可 下红、白细胞数量1~3个。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肠镜复检 显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肠黏膜病变改善,便常规高倍镜下红、白细胞数量4~6个。无 明显提高疗效,安全可靠,是当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较好方法。效:临床症状和镜检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 参考文献 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2结果 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90%,痊愈率45%;对照组总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2):138—141. [2] 江学良,崔慧斐.溃疡性结肠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495,502. ‘ 2.1疗效结果(收稿日期:2007—1O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