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宝宝腹泻类型
秋季腹泻
每年约在秋未冬初(9月下旬至12月),1岁以内的小儿常发生一种流行性的急性肠炎,所以羊羊100又称为“秋季腹泻”。
主要病原有轮状病毒和呼吸道肠道病毒等。这些病毒引起的腹泻病情,一般都比细菌性腹泻轻,虽然个别体温也很高,但大都为中等热,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大便次数虽然也有多到一日10余次的,但很少引起脱水、酸中毒等严重现象,而且病程较短,大都1周左右痊愈。
表现,这种病与一般拉肚子不同,病儿常常先有发烧、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接着就开始腹泻。腹泻次数很多,有时一天竟达二十多次,而且大便呈蛋花汤样,水分多,稍带酸味。由于体内水分和盐分消耗较大,孩子的眼窝和囟门都凹下去,虽然哭闹,却很少有眼泪或者没有眼泪,腹部皮肤还会象青年人一样出现皱纹,这就叫脱水。严重脱水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便可能导致循环衰竭,引起死亡。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正常的肠道大肠杆菌消失或明显减少,同时耐药的细菌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更易发病。病程和症状常与耐药菌株的不同及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婴幼儿病情多较重。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伪膜性小肠结肠炎和真菌性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粘液,少数为血便。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G+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主要症状为腹泻,轻症大便每日数次,停用抗生素后很快痊愈;重症频泻,黄绿色水样便,可有毒素致肠粘膜坏死所形成的伪膜排出,大便厌氧菌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可协助确诊;
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常并发于其他感染。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和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