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近代史部分二
一、复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和标志
2、理解美国内战和、日本改革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 3、了解帝国主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 4、了解第二次科技的成果及近代文化
动力,本茨在1885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辆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903年12月,美国 终于制成飞机,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在第二次工业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 阶段。
二、梳理知识
(一)无产阶级斗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 发展不平衡,他们之间的矛
盾日益加剧,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侵略集团—— 和 ,
事件 时间 影响 英国的 运动 1836—1848年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 》 1848年 标志着 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巴黎公社 1871年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 与狄盖特创作《国际歌》 1871年 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战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 (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861年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1861年 年 年 原因 严重阻碍了北南方在 问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题的矛盾不可调和。 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 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 明治天皇 内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南方挑起战争。1862年林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容 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强集权;经济方面,允许或 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经活;农奴获得自由可以要文件,调动了黑人奴隶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过 购买一块份地。 的热情,从而扭转了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战局。最终北方胜利。 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 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到“ 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 和 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
2、“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电器发明领域,爱迪生最为著名。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 ,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正式注册的发明有1300种之多,被誉为“ ”。 3、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
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事件成了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3、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国望风驶舵,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1916年德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 ”,1917年, 国和 国也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1918年11月, 战败投降,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三)近代文化 领域 代表 国籍 主要成就 历史地位 思法 自由、平等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想 伏尔泰 和其它国家的思想。 定律、牛顿 英 微积分、力学三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中的力学三定律律 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科学 达尔文 英 《物种起源》 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爱因斯坦 美 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文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社学 托尔斯泰 俄 《战争与和平》 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他为“的镜子”。 绘画 梵高 荷 《向日葵》 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音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资产阶级运乐 贝多芬 德 《英雄交响曲》 动的热情歌颂者。 三、巩固练习 1.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大 C.巴黎公社 D.十月 2.下列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历史功绩的一项是( )
A.起草了英国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 B.创作了全世界广泛传唱的《国际歌》 C.共同起草了《党宣言》 D.领导建立了巴黎公社
1
3.有位领导这样评述《国际歌》的影响:在欧洲,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里的“同志和朋友”指的是( )
A.无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教会势力 4.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
A.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B.是否允许英国在美国倾销工业品 C.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问题 D.林肯作为黑人能否参选美国总统
5.马克思在评价一位美国著名的总统时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位英雄的主要功绩是( )
A. 帮助南部黑人奴隶逃亡北方 B. 领导美国实现了民族 C.维护国家统一,黑人奴隶 D.制定了《1787年美国》 6.下列有关美国战争和南北战争共同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消除了种族歧视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7.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A.促进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 B.实行了“废藩置县”,加强了集权 C.引进了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D.引进了西方技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8.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项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加强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9.美国内战、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0.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11.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林肯等资料。由此我们可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 )
A.英国资产阶级 C.美国战争B.法国资产阶级 D.美国南北战争 12.《国际歌》的创作背景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党宣言》的发表 B.法国大 C.英国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13.明治维新为加强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14.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
A.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D.石油工业的发展 15.“一战”爆发的根源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16.第二次工业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新能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
17.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这与哪个人的发明有关( ) A.爱迪生 B.本茨 C.福特 D.莱特兄弟
7.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十月爆发 D.印度民族大 18. 与原子弹的发明关系密切的科学理论是( ) A.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论 D.分子运动论 19. 将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20.“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是谁说的?(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21.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
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 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 )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德国和英国 D.意大利和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
A.美国 B.意大利 C.英国 D.
24.一战前,英国与法国、矛盾重重,但英法俄三国仍建立协约关系;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协约国势力十分强大 B.同盟国内部存在矛盾
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D.列强之间时而斗争,时而结盟 D.他为拿破仑作了第三交响曲,后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25.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引发这场战争的事件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突袭波兰
四、拓展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1861年,他就任美国总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