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隱公即位 宋執鄭祭仲而立突
只記國君之立
傳記
備註
周本紀、齊太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蔡、曹722B.C.世家)、陳杞世家、晉世家 晉世家
1
700B.C.
為鄭君(厲公) 晉平公初 宋景公立 中山武公初立 秦王政初即位 趙悼襄王
(三)
犬戎殺幽王,周東徙雒
傳記
秦本紀、吳太伯世家、魯周公世家 管蔡世家(曹世家) 趙世家
備註 557B.C.516B.C.414B.C.
燕召公世家、楚世家(「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246B.C.趙世家(「秦王政初立」)、魏世家(「秦王政初立」1) 燕召公世家
244B.C.
傳記
備註
只記國君之卒
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諸侯叛周,犬戎殺幽王」)、771B.C.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蔡、曹世家)、陳杞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家(「周幽王無道,犬戎殺幽王,周東徙」)、楚世家(「周幽王為犬戎所弒,周東徙」) 秦本紀 晉世家 齊太公世家 孔子世家
魯周公世家、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周本紀 趙世家、韓世家 趙世家、田敬仲完世家 魏世家
魯周公世家、楚世家、趙世家、田敬仲完世家
621B.C.621B.C.637B.C.493B.C.490B.C.4B.C.402B.C.386B.C.370B.C.361B.C.349B.C.311B.C.306B.C.299B.C.251B.C.244B.C.
傳記
備註
晉襄公卒 鄭伯(文公)卒 宋襄公卒 衛靈公卒 齊景公卒 楚昭王卒于城父 盜殺楚聲王 魏文侯卒 魏惠王死 趙成侯卒 秦惠(文)王卒
秦獻公卒,秦益強 燕召公世家、魏世家(「秦獻公卒,子孝公立」)
秦武王與孟說舉龍趙世家、韓世家(「秦武王卒」) 紋赤鼎,絕殯而死 楚懷王死於秦 秦昭(襄)王卒 趙孝成王卒
齊人管至父殺其君
魯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楚世家、魏世家、韓世家 燕召公世家
(四)弒君(按世家順序)
秦本紀、晉世家(「齊人管至父弒其君襄公」)、鄭世家齊
孫德謙:「記秦始皇即位,趙、魏世家並云『秦王政初立』;韓世家則闕如;楚世家乃言『秦王趙政立』,書法獨異。若出史公之筆,概從一例可也,何以於韓遺之,楚則別為趙政?吾謂此必六國史文如是,遷特悉存其舊耳。」見《太史公書義法‧存舊》
2
1
襄公而立公孫無知 (「齊人管至父等人作亂,弒其君襄公」)、十二諸侯年
表(「毋知殺君自立」) 齊邴歜(邴戎)弒其君懿公
衛康叔世家、晉世家(「齊人弒其君懿公」)、十二諸侯 年表(「公刖邴歜父而奪閻職妻,二人共殺公」)
齊崔杼弒其君莊公 周本紀、魯周公世家(「齊崔杼弒其君莊公,立其弟景
公」)、燕召公世家、晉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崔杼以莊公通其妻,殺之,立其弟,為景公」) 齊人田乞弒其君孺秦本紀、魯周公世家(「齊景公卒。齊田乞弒其君孺子,立其兄陽生,是子」)、衛康叔世家(「齊田乞弒其君孺子」)、十二諸為悼公 侯年表(「田乞詐立陽生,殺孺子」) 齊人弒悼公,立其子秦本紀、吳太伯世家(「齊鮑氏弒齊悼公」)、衛康叔世簡公 家(「齊鮑子弒其君悼公」) 、十二諸侯年表(「鮑子殺
悼公,齊人立其子壬為簡公」) 齊田常殺其君簡公。 周本紀、秦本紀(「齊田常弒簡公,立其弟平公」)、吳
太伯世家、魯周公世家(「齊田常弒其君簡公於舒州。孔子請伐之,哀公不聽」)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蔡世家)、陳杞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家(「齊田常弒齊君簡公,而立簡公弟驁為平公」)、鄭世家(「齊田常弒其君簡公,而常相於齊」) 、十二諸侯年表(「田常殺簡公,立其弟驁,為平公,」)
〈齊太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均有
魯殺隱公,立桓公 周本紀、秦本紀(「魯公子翬弒其君隱公」)、齊太公世魯
家(「魯桓公弒其兄自立為君」)、管蔡世家(蔡、曹世家)( 「魯弒其君隱公」)、陳杞世家(「魯弒其君隱公」)、衛康叔世家(「魯弒其君隱公」)、宋微子世家(「魯弒其君隱公」)、晉世家(「魯弒其君隱公」)、楚世家(「魯弒其君隱公」)、十二諸侯年表(「大夫翬請殺桓公,求為相,公不聽,即殺公」) 燕將成安君公孫操
2
弒其王
趙世家
燕 蔡
前(蔡)昭公欺其臣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大夫共誅昭侯」) 遷州來,大夫懼復遷,公孫翩射殺昭公3
陳司徒招弒其君哀
管蔡世家(蔡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弟招作亂,哀公
陳
《集解》徐廣曰:「年表云是燕武成王元年」;《索隱》:「按:樂資云其王即惠王」,見《史記會注考證》,頁688 3
據〈管蔡世家〉,應作「昭侯」。《史記會注考證》,頁575
3
2
公
衛弒其君桓公 衛殺其君州吁 宋華父督弒其君殤公及孔父
自殺」)
楚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州吁弒公自立」) 陳杞世家、十二諸侯年表(「討州吁」)
管蔡世家(曹世家)、衛康叔世家(「宋督弒其君殤公、孔父」)、楚世家(「宋太宰華督弒其君殤公」)、鄭世家(「宋殺孔父」)、十二諸侯年表(「華督見孔父妻好,悅之。華督殺孔父,及殺殤公」)
衛4 宋
宋人長萬弒其君湣公
晉弒其君昭侯
鄭世家、十二諸侯年表(「萬殺君,仇牧有義」) 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潘父殺昭侯」)
晉
晉人又弒其君孝侯 魯周公世家、楚世家(「晉之曲沃莊伯弒主國晉孝侯」)、
十二諸侯年表(「曲沃莊伯殺孝侯」) 晉曲沃莊伯(武公)弒其君哀侯5
衛康叔世家
晉趙穿弒其君靈公。 秦本紀、齊太公世家、十二諸侯年表(「趙穿殺靈公,
趙盾使穿迎公子黑臋于周,立之」)
晉殺其君厲公、立悼周本紀、秦本紀(「晉欒書弒其君厲公」,以下同)、齊 公 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管蔡世家(曹世家)、趙世家(「欒
書弒其君厲公,更立襄公曾孫周,是為悼公。晉由此大夫稍彊」)、十二諸侯年表(「欒書中行偃殺厲公,立襄公曾孫,為悼公」) 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
秦本紀、魯周公世家、管蔡世家(蔡世家) 、陳杞世楚 家(「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為穆王」)、宋微子世家、鄭世家、十二諸侯年表(「王欲殺太子(商臣)立職,太子恐,與傅潘崇殺王。王欲食熊蹯死,不聽。自立為王」)
秦本紀、吳太伯世家(「楚公子圍弒其王夾敖而代立, 是為靈王」)、管蔡世家(蔡世家) (「楚公子圍弒齊王郟敖以自立,為靈王」)、陳杞世家(「楚公子圍弒其君郟敖自立,為靈王」)、宋微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令尹圍殺郟敖,自立為靈王」)
秦本紀、吳太伯世家、魯周公世家、管蔡世家(蔡、曹
楚公子圍弒其君而自立,為靈王
楚公子棄疾弒靈王
〈衛康叔世家〉:「州吁收聚衛亡人以襲殺桓公,州吁自立為衛君。……州吁新立,好兵,弒桓公,衛人皆不愛。」 5
《史記會注考證》:「張照曰:『案莊伯卒於哀侯之二年,是莊伯二字,明是武公之誤,觀年表及晉世家自見』」,頁587。然〈十二諸侯年表〉僅記曲沃武公殺小子侯,未記曲沃武公殺哀侯。
4
4
而自立,是為平王 世家)、陳杞世家、衛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鄭世家(「楚
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自立,為平王」)、十二諸侯年表(「棄疾作亂自立,靈王自殺」) 陳大夫夏徵舒弒其君靈公
鄭高渠眯殺其君昭公。
晉世家(「陳大夫夏徵舒弒其君靈公。楚莊王伐陳,誅陳 徵舒」)、十二諸侯年表(「夏徵舒以其母辱,殺靈公」) 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渠彌殺昭公」)
鄭
二、 侯國之興滅、大事
(一) 侯國之興(按時間先後排列)
傳記
備註 806 B.C. 679 B.C.
鄭桓公初封於鄭 燕召公世家、楚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始封」) 晉曲沃始為晉侯 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曲沃武公滅晉侯湣,以寶獻
周,周命武公為晉君,并其地」) 秦始列為諸侯
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蔡、771 B.C. 曹世家) 、陳杞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家(「秦襄公始列為諸侯」)、楚世家(「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十二諸侯年表
221 B.C.
秦併天下,立為衛康叔世家、六國年表(「初并天下,立為皇帝」) 始皇帝
(二)侯國之滅
晉獻公滅虞、虢 秦本紀、 秦滅梁 楚滅陳
晉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滅梁」)
楚靈王七年(534 B.C.):管蔡世家(蔡世家)(「楚使公
子棄疾滅陳而有之」)、十二諸侯年表(「滅陳」) 楚靈王十二年(529 B.C.):管蔡世家(蔡世家)(「復陳、蔡」)
楚惠王十年(479B.C.):周本紀、秦本紀、吳太伯世家、管蔡世家(蔡世家)、陳杞世家(「楚惠王滅陳」)、宋微子世家(「楚惠王滅陳」)、鄭世家(「楚惠王滅陳」)、十二諸侯年表(「楚滅陳,殺湣公」)
宋滅曹 越滅吳
管蔡世家(蔡世家)、陳杞世家、鄭世家(「宋景公滅曹」) 、十二諸侯年表(「宋滅曹,虜伯陽」)
傳記
備註 673 B.C. 655 B.C. 1 B.C. 楚兩度滅陳。
晉滅霍、魏、耿 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滅虞、虢」)
487 B.C.
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越王句踐滅吳王夫差」)、477B.C. 楚世家、趙世家(「越王句踐滅吳」)
453 B.C.
三三晉滅智伯 周本紀、秦本紀(「晉亂,殺智伯,分其國與趙、韓、
5
傳記
魏」)、魯周公世家(「三晉滅智伯,分其地有之」)、燕召公世家(「韓、趙、魏滅智伯,分其地,三晉強」)、鄭世家、田敬仲完世家(「三晉殺知伯,分其地」)、六國年表(「(趙)襄子敗智伯晉陽,與魏、韓三分其地」) 備註
家
分齊、魏為晉 王。魏君為
王,韓亦為王。
秦本紀、齊太公世家(「韓、趙、魏始列為諸侯」)、燕403 B.C. 召公世家(「三晉列為諸侯」)、楚世家(「魏文侯、韓武子、趙桓子始列為諸侯」)、楚世家(「燕、韓君初稱王」)、鄭世家(「韓趙魏列為諸侯」)、六國年表(「魏、韓、趙始列為諸侯」)
三晉滅晉後而分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魏、韓、趙滅晉,絕無後」、376 B.C. 其地 「三晉滅其君」) 秦滅東(西)周,燕召公世家、趙世家(「秦攻西周,拔之」)、田敬仲完249 B.C. 置三川郡 世家(「秦滅周」) 、六國年表(「初置三川郡。取東周」) 秦滅韓
燕召公世家、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秦
虜王安,秦滅韓」)
230 B.C.
秦滅趙6,趙公子燕召公世家(「秦虜趙王遷,滅趙。趙公子嘉自立為代228 B.C. 嘉自立為代王 王」)、楚世家(「秦虜趙王遷」)、田敬仲完世家(「秦
滅趙」)、六國年表(「秦王翦虜王遷邯鄲,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燕召公世家(「秦將王賁亦虜代王嘉」)、田敬仲完世家222 B.C. (「虜代王嘉」)、六國年表(「秦將王賁虜王嘉,秦滅趙」)
秦滅魏
燕召公世家、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秦滅魏,秦兵次於歷下」) 、六國年表(「王賁擊魏,得其王假,盡取其地」)
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秦虜王負芻。秦滅楚」) 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秦虜王喜,拔遼東,秦滅燕」)
傳記
225 B.C.
秦滅楚 (秦)滅燕王喜
223 B.C. 222 B.C.
(三)侯國重要大事
備註
晉始亂,以曲沃楚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封季父成師于曲沃,曲沃大745 B.C. 之故 於國,君子譏曰:晉人亂自曲沃始矣」) 鄭伯(莊公)弟段楚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段作亂,奔」) 作亂
6
722 B.C.
據〈六國年表〉,秦虜趙王遷在秦始皇帝十八年(228 B.C.);秦滅趙在秦始皇帝二十五年(222 B.C.)。此處依秦虜趙王遷之時間排列。
6
鄭侵天子之田
傳記
楚世家、十二諸侯年表(「侵周,取禾」)
備註 720 B.C.
晉驪姬作亂,重秦本紀、齊太公世家(「晉殺太子申生」) 、陳杞世家、656B.C. 耳、夷吾出奔。 十二諸侯年表(「申生以驪姬讒自殺。重耳奔蒲,夷吾
奔屈」) 周襄王弟帶以翟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戎伐我,太叔帶召之。欲誅9 B.C. 伐王,王出居叔帶,叔帶奔齊」) 鄭。
齊管仲、隰朋死 秦本紀 晉初置六卿 晉滅三郤大夫
齊太公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始置六卿」) 燕召公世家、趙世家(「晉厲公殺其大夫三郤」)
8B.C. 588 B.C. 573 B.C.
晉公室卑而六卿秦本紀、燕召公世家、鄭世家(「晉昭公卒,其六卿強,526 B.C. 強 公室卑」)、十二諸侯年表(「六卿彊,公室卑矣」) 伍子胥奔吳
秦本紀
525B.C. 524B.C.
宋、衛、陳、鄭管蔡世家(曹世家)、十二諸侯年表 皆火
晉頃公十二年,趙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六卿誅公族,分其邑。各使514 B.C. 六卿以法誅公族其子為大夫」) 祁氏、羊舌氏,分其邑。晉公室由此益弱
晉卿中行、范氏秦本紀、趙世家(「范、中行作亂」) 反
498 B.C.
晉趙鞅圍范、中燕召公世家、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趙鞅圍范、494 B.C. 行於朝歌 中行朝歌」) 趙鞅內太子蒯聵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晉納太子蒯聵于戚」) 于戚 蔡遷于州來
493 B.C.
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畏楚,私召吳人,乞遷于493 B.C. 州來,州來近吳」)
楚之白公勝殺令陳杞世家、十二諸侯年表(「白公勝殺令尹子西,攻惠479 B.C. 尹子西、子綦,王。葉公攻白公,白公自殺」) 襲惠王。葉公攻敗白公,白公自殺 鄭殺子陽 秦獻公縣櫟陽 公孫鞅入秦
楚世家、六國年表(「鄭殺其相駟子陽」) 魏世家、六國年表(「縣櫟陽」) 衛康叔世家
398 B.C. 374 B.C. 361B.C.
秦用商君,東地魏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秦用商鞅」) 、六國年表(「秦340 B.C.
7
至河 商君死
傳記
商君伐我(晉),虜我公子卬」)
趙世家、六國年表(「商君反,死彤地」)
備註 338 B.C. 328B.C. 295 B.C. 245B.C.
張儀始相秦惠王 楚世家、趙世家(「張儀相秦」)、韓世家(「張儀相
秦」) 、六國年表(「張儀相」) 趙殺其主父
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圍殺主父」)
廉頗奔(魏)大梁 燕召公世家
秦王政置酒咸陽 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齊、趙來,置酒。太后入237 B.C.
咸陽」) 秦相呂不韋卒
楚世家、六國年表
235B.C.
燕太子丹使荊軻楚世家、魏世家(「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227 B.C. 刺秦王 之」)、田敬仲完世家(「燕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
殺軻」) 、六國年表(「燕太子使荊軻刺王,覺之」) 三、 諸侯稱霸的事件
(一) 諸侯稱霸、會諸侯
齊桓公始霸
傳記
備註
周本紀、秦本紀(「齊桓公伯於甄」)、魯周公世家、679
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曹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B.C. 家、楚世家、鄭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始霸,會諸侯于鄄」)
秦本紀、宋微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會諸侯于葵丘」) 651B.C.
632B.C.
城濮之戰見下表 601B.C.
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
晉文公敗楚於城秦本紀、齊太公世家、燕召公世家(「晉文公會諸侯踐濮,會諸侯踐土,朝土」)、管蔡世家(蔡世家)(「晉文公敗楚於城濮」)、周,天子使晉稱伯 陳杞世家(「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十二諸侯年表
(「公如踐土會朝」) 楚(莊王)霸,為會盟秦本紀 合諸侯
晉悼公為盟主,數合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公曰:吾用魏絳九合諸侯」) 562B.C.諸侯
楚靈王彊,會諸侯於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合諸侯宋地,盟。伐吳朱方,538B.C.申,為盟主,殺齊慶誅慶封」) 封
晉定公、吳王夫差爭秦本紀、吳太伯世家、晉世家、趙世家、十二諸侯年長 表(「與吳會黃池,爭長」) 賀秦獻公,獻公稱伯 周本紀、楚世家(「周天子賀秦獻公,秦始復強」)、
六國年表(「斬首六萬,天子賀」)
8
482B.C.3 B.C.
秦(惠文王)使張儀與諸侯執政會于齧桑
(二)
賜齊桓公為伯 周致伯於秦孝公 (周顯王)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三)
衛、燕伐周,出惠王,立王子穨。鄭伯(厲公)、虢叔殺子穨而入惠王7
傳記 備註
田敬仲完世家、 六國年表(「相張儀與齊、楚會齧桑」) 323B.C.
天子致霸
傳記
周本紀、十二諸侯年表(「賜齊侯命」) 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天子致伯」) 周本紀、楚世家、六國年表(「天子致文武胙」)
備註 667
B.C. 343B.C.334B.C.
入周天子
傳記
鄭之櫟邑」)、鄭世家(「燕、衛與周惠王弟頹伐王,王出奔溫,立其弟為王」)、十二諸侯年表(「燕、衛伐王,王奔溫,立子穨」、「誅穨,入惠王」)
635B.C.備註 備註
秦本紀、晉世家(「周惠王弟頹攻惠王,惠王出奔,居673B.C.
晉文公入襄王成周 鄭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晉納王」)
(四)諸侯稱王、稱帝
秦惠王稱王
傳記
周本紀、楚世家(「秦惠王初稱王」)、田敬仲完世家(「秦325B.C.惠王稱王」)、六國年表(「(秦)君為王」)
秦(昭襄王)、齊(湣楚世家、趙世家(「秦自置為西帝」)、魏世家(「秦昭288B.C.王)各自稱為帝,月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月餘,皆復稱王歸帝」)、 餘,復歸帝為王 六國年表(「(秦)十月為帝,十二月復為王」、「(齊)
為東帝二月,復為王」) 四、
對當時重大戰役的敘述(按時間先後排列) 事件
傳記
備註 663B.C.
齊桓公伐山戎,次于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齊)伐山戎,為燕也」) 孤竹
齊桓公(伐蔡、)伐楚,至邵陵
秦本紀、管蔡世家(曹世家) (「齊桓公以兵破蔡」) 、656B.C.鄭世家(「齊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 、十二諸侯年表(「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責包茅貢」) 秦穆公擄晉惠公,復齊太公世家、十二諸侯年表(「秦虜惠公,復立之」) 5B.C. 《史記志疑》:「《左傳》莊十九年,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不克,出奔溫。燕、衛復伐周,
遂立子頹。明年,王處於鄭之櫟,則燕、衛其再伐也,非首伐也。奔溫乃子頹也,非王也。」
9
7
事件
歸之
晉文公敗楚師於城濮
秦兵敗於殽(晉襄公、秦穆公)
傳記 備註
秦本紀、齊太公世家、管蔡世家(蔡世家)(「晉文公敗632B.C.楚於城濮」)、陳杞世家(「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十二諸侯年表(「晉敗子玉于城濮」)
齊太公世家、燕召公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晉)破秦627B.C.于殽」)
楚莊王服鄭,北敗晉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楚伐我(鄭),晉來救,敗楚600B.C.兵於河上 師」) 楚莊王強,伐陳
齊太公世家、管蔡世家(蔡世家)(「楚莊王伐陳,殺夏598B.C.
徵舒」)、衛康叔世家、晉世家(「陳大夫夏徵舒弒其君靈公。楚莊王伐陳,誅徵舒」) 、十二諸侯年表(「率諸侯誅陳夏徵舒,立陳靈公子午」)
周本紀、秦本紀(「楚莊王服鄭」)、齊太公世家、魯597B.C.周公世家(「楚莊王強,圍鄭,鄭伯(襄公)降,復國之」)、管蔡世家(蔡世家) (「楚圍鄭,鄭降楚」)、衛康叔世家(「楚莊王圍鄭,鄭降,復釋之」)、宋微子世家(「楚莊王圍鄭,鄭伯(襄公)降楚,楚復釋之」) 、十二諸侯年表(「圍鄭,鄭伯(襄公)肉袒謝,釋之」)
秦本紀、齊太公世家(「吳王闔廬伐楚,入郢」)、燕506B.C.召公世家、陳杞世家(「吳王闔閭與子胥敗楚入郢」) 、十二諸侯年表(「與蔡伐楚,入郢」)
494B.C.494B.C.492B.C.491B.C.490B.C.4B.C.485B.C.475B.C.408B.C.
楚莊王圍鄭
吳王闔閭與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
楚圍蔡,蔡遷于吳 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楚)率諸侯圍蔡」) 吳敗越王句踐會稽 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吳)伐越」) 齊助衛圍戚,以衛太孔子世家 子蒯聵在故也
吳伐陳。楚救陳,軍孔子世家 于城父。 楚侵蔡
孔子世家
吳王夫差伐陳,取三孔子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吳)伐陳」) 邑而去 吳(夫差)敗齊師 越圍吳8
秦本紀、十二諸侯年表(「吳、魯伐我(齊)」) 趙世家、六國年表(「越圍吳」)
魏文侯伐中山,使太趙世家、六國年表(「魏使太子伐中山」) 子擊守之
8
案:據〈趙世家〉,事在趙襄子元年,但〈六國年表〉事在趙簡子四十三年。
10
事件 傳記 備註 391B.C.391B.C.380B.C.
秦攻(韓)宜陽,楚救周本紀、六國年表(「伐韓宜陽,取六邑」) 之
楚圍(韓)庸氏 鄭反晉
周本紀
韓世家、六國年表(「鄭敗晉」)
秦獻公使庶長國伐趙世家、六國年表(「(秦)與魏戰少梁,虜其太子」) 362B.C.魏少梁,擄其太子、公叔痤
秦孝公使商君伐趙世家、六國年表(「秦商君伐我,虜我公子卬」) 魏,擄其將公子卬
韓擊秦,不勝而去 趙世家、六國年表(「(韓)擊秦不勝」) 齊湣王伐敗趙、魏軍 楚世家、六國年表(「敗魏、趙觀澤」)
齊破燕。燕相子之為趙世家、六國年表(「君讓其臣子之國,顧為臣」) 君,君反為臣 趙破中山 秦使白起伐韓於伊闕,大勝 齊破宋
秦本紀、田敬仲完世家(「齊佐趙滅中山」)
340B.C.318B.C.317B.C.316B.C.299B.C.
秦伐敗韓,與齊爭長 楚世家、六國年表(「秦敗我(韓)脩魚,得將軍申差」) 317B.C.
楚世家、六國年表(「白起擊伊闕,斬首二十四萬」) 293B.C.秦本紀
288B.C.
秦拔楚之郢,楚頃王魯周公世家、魏世家(「秦拔郢,楚王徙陳」) 、六國278B.C.東徙於陳 年表(「秦拔我(楚)郢,燒夷陵,王亡走陳」) 秦敗趙於長平
燕召公世家、韓世家(「秦拔趙上黨,殺馬服子卒四十260B.C.
餘萬於長平」) 、六國年表(「白起破趙長平,殺卒四十五萬」)
燕召公世家、六國年表(「公子無忌救邯鄲,秦兵解去」) 257B.C.
257B.C.
秦圍邯鄲者解去
三晉距秦,秦發兵攻周本紀
三晉
秦拔魏二十城,置東燕召公世家、衛康叔世家(「秦拔魏東地,秦初置東242B.C.郡 郡」)、田敬仲完世家(「秦置東郡」)、六國年表(「蒙
驁取魏酸棗二十城。初置東郡」) 趙使廉頗將攻(魏)燕召公世家 繁陽,拔之 秦拔趙之鄴九城 秦拔趙,置郡
245B.C.
燕召公世家、六國年表(「秦拔我(趙)閼與、鄴,取九236B.C.城」)
燕召公世家、楚世家(「秦擄趙王遷」)、六國年表(「王228B.C.翦拔趙,虜王遷邯鄲」)
秦破燕,燕王亡走遼田敬仲完世家、六國年表(「秦拔我(燕)薊,得太子丹。226B.C.東 王徙遼東」)
11
事件
秦虜(趙)代王嘉 五、
傳記 備註
燕召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秦)虜代王嘉」) 、六222B.C.國年表(「秦將王賁虜王嘉,秦滅趙」)
傳記
秦本紀、吳太伯世家(「孔子相魯」)、魯周公世家、晉世家(「孔子相魯」)、楚世家(「孔子相魯」)、魏世家(「孔子相魯」)、伍子胥列傳(「孔子相魯」)、十二諸侯年表(「孔子相」)
周本紀、秦本紀、魯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陳杞世家、衛康叔世家(「魯孔丘卒」)、晉世家、鄭世家、十二諸侯年表
備註 500 B.C.
孔子生平之事 事件
孔子行魯相事
孔子卒
479 B.C.
六、
周厲王出奔、共和行政 事件
傳記
備註
周厲王出奔。大臣〈周本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行政,號「共和」。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 周宣王立 〈齊太公世家〉:武公九年,周厲王出奔,居彘。十年,
王室亂,大臣行政,號曰「共和」。
〈魯周公世家〉: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
〈燕召公世家〉: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當周厲王奔彘,共和之時。
〈管蔡世家〉(蔡世家):(蔡)武侯之時,周厲王失國,
841 奔彘,共和行政,諸侯多叛周
〈管蔡世家〉(曹世家):(曹)夷伯二十三年,周厲王B.C.
奔于彘。
〈陳杞世家〉: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於彘,周宣王即
位。
〈衛康叔世家〉:釐侯十三年,周厲王奔于彘。 〈宋微子世家〉:釐公十七年,周厲王出奔彘。 〈晉世家〉:靖侯十七年,周厲王迷惑暴虐,國人作亂,厲王出奔於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周宣王初立。 〈楚世家〉: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亂,攻厲王,厲王出奔彘。周宣王初立。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