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艺术特征(导学案)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中国画、西方油画的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从而提高欣赏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中国画、西方油画的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中西方绘画的区别,有切实的感受、体验。理解两者的不同审美追求, 【课前导学资料】:
1、《永乐宫壁画》:图为永乐宫壁画的玉女形象。永乐宫为元代道教建筑,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因处于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地区内,1959年将全部建筑迁移到县北龙泉村复原保存。现存四大殿,主殿三清殿,保存元代壁画绘道教帝君、天神、地袛“三清”图像;纯阳殿绘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画传,重阳殿绘道士王重阳画传,壁画总面积960平方米。主殿三清殿,的《朝元图》以三面墙壁画了以八位主神为中心的280多为天神,场面浩荡,神像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变化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犹如交响乐一般。描绘了多种多样的形象,有些超过真人身高,其造型中线条勾勒准确而流畅,在穿插组合中产生满壁飞动的表现效果。色彩的组合以青、绿色为主调,间以朱、紫、黄、白等色块,沥粉贴金,瑰丽和谐,具有概括性与装饰效果。
2、《李白行吟图》梁楷以寥寥数笔就把号称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那种傲岸不驯、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十分传神。《李白行吟图》除了面部用细笔描绘以外,其余从头至脚都是大笔涂扫的线条有张有弛,有急有徐,有轻有重,随意涂点漫不经意一般,从笔墨来看,笔迹酣畅淋漓,行走如飞。这幅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减笔画”之一。 3、《泼墨荷花图》:朱耷,清代画家,号山人。他经历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胄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的文人画笔墨运用上精粹、清脱,返璞归真。一笔一划,出其心意。《泼》中有虚有实,笔酣墨畅,洒脱豪爽;用浓淡焦润等多种墨色,体现出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特点。 4、《龙宿郊民图》:董源五代南唐画家。画题的含意有多种解释,普遍被人接受的看法是,居住在帝后附近的居民。若以当今的观念来理解,就是定居于首都的民众,当我们透过画家的眼睛,欣赏这美好风光时,可以发现一条垂直线隐然显现于图面中轴,形成了构图上的趣味。右边的画面尽是山峦相叠,当视线往左移动时,空间顿时豁然开朗,沿着河水低平的流域,将视野带往既广且深的境界。细看画面的左下方,可远眺村民的活动,河岸左边有二艘小船,船上的人以手相连,旁边则有人击鼓导引。据说在古时候,有一种风俗性的歌舞,参与者在唱歌时以臂相连,并以脚踏地做为节奏,人称「踏歌」。此作技法以披麻皴和水墨渲染为主,画山形时先勾出轮廓,再用长披麻皴手法,以中锋笔自上而下左右披拂,线条大致平列,但也时时交叠会合。山上的矾头则作空心点皴,呈现草木葳蕤情状。在皴染基础上画家又给山石敷以重绛色,同时将山头染为青绿。 5、《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油画,扬·凡·艾克。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以至于有人称他为油画的发明者。这是一幅极富创新精神的作品,描绘了及其真实的生活场景。画面不仅写实,而且充满象征意味。画面描绘了意大利商人结婚的场面,新娘的白头巾表示纯洁,小狗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红色的帐幔代表婚后的和谐,室内的吊灯和烛光代表上帝之光,墙壁上的镜子代表教宣扬的天堂等。 6、《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
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 7、《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8、《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画家美术三杰之一。画面背景为一宏伟壮丽的古典式大厅,厅堂墙上画有壁龛浮雕,右为智慧女神雅典娜,左为文艺之神阿波罗。古典哲学的两个伟大代表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位于中间。这样在构图上他们两人起着统御全局的作用。两位大哲人的左手以不同方式都拿着大厚本书,边走边争论,柏拉图用右手柔和地指天,似乎说上天启示乃生命之源;亚里士多德把右手用力地一挥,指着大地,坚决反对自己老师的观点,好象说研究现实世界才是根本之根本。这是古代希腊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画家以他们两人针锋相对的争论为中心,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学者,热烈的讨论和辩论向画面的两翼和前景展开。整个画面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构成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热烈场面。《雅典学院》整个背景和构图,如同舞台空间一样,观众面对这幅画就如同亲临剧场一般,采用焦点透视法以二度空间呈现三度空间的纵深。 9、《踏歌行》(南宋)马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马远对后世画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画,形式多样,既有全景也有一角的特写,由于他和南宋另一位画家——夏圭,画有许多边角景观的山水小品,被后世的画史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马远的画风呈现出一种秀美、清雅、幽远的基调,是当时绘画的一个主要流派,与李唐、刘松年、夏圭的山水画共同构成了南宋宫廷绘画的主流,表现出了南宋绘画的时代特征。画面上方题有宋宁宗赵括的一首诗:“宿雨清畿时,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11、《草垛》莫奈的一生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上。、《草垛》、《鲁昂教堂》、《泰晤士河景色》、《白杨树》等系列连作中,他对外光和空气的氛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这些风景忽视物象轮廓的写真,侧重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光和色的的美。他对光色的追求在《睡莲》中达到高峰。莫奈在创造新风格的绘画作品时,借鉴了东方绘画的技巧。他是一位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热心收集者。他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对东方绘画单纯精练的语言、平面处理法和以少胜多的技巧赞叹不已。 12、《亚威农少女》创作于1907年,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立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 13、《造化为师》吴山明,纯粹用墨用水分用线用墨韵、墨趣来表现人物画,这一采摘了西画强光之下才使用的虚眇手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贯通和为我所用。吴山明对这一平常人几乎不敢采用西式的虚实对比方法的使用,不仅表露出他具有博采众长的涵养,而且有一种与别人拉开画风的力量在支配其生命。吴山明认为:对传统的继承,前人给了我们许多经验和启示。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传统的认识应是动态的,应以
当代的审美观念去进一步研究与拓展,对传统进行再认识。带有时代特征的再认识,将会对现时的中国画发展带来不同于以往的思维空间,使中国画的演进产生亮色。 14、《网之外》(美国)波洛克。是美国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波洛克的滴溅色彩是在总体构思的选择机能中的无意识行为,大面积的滴溅,构成了一种总体均衡的美,展示出不同质的流动与趋势,富有由个性所支配的合奏性,体现出流动的和谐和自然激情的魅力。 15、《母与子》丁绍光杰出的现代艺术家。\"20世纪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东方和西方的结合,首先是西方人向东方人学习。世界上一些现代很重要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受东方艺术的影响,比西方古典主义时代多得多。丁绍光绘画的\"三种结合\"方法:其一、是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但是根在东方;其二、是古典和现代的结合;其三、是抽象和具象的结合。
16、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线是中国画笔墨的元素。也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中国画中的线不仅可以达到状物的目的,而且是以艺术再造的手段揭示各种物象的性状情态。笔线体现了中国画家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能力与驾驭物象的主观创造力。笔线墨韵所具有的这种抒情写意性,可以焕发审美者对现实形态的丰富联想,使近似抽象的线条成为现实知觉婉转诗意的反映,进而介入画家的审美理想、情操境界的自我觉想。 【课程导学】
1、绘画与美术的其他门类(如:雕塑、建筑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绘画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______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
.绘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作品的______。
2、绘画的种类:根据使用的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绘画的社会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年画、宣传画、广告画、插图、装饰画等。
3、中西绘画艺术特征对比:从造型、空间处理、审美追求、近代绘画的发展四个发面进行对比。
4、P6中四幅图片为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结合导学资料1--4请分析中国画在表现形象方面其造型有何特点?? 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5、P8中三幅油画作品,结合导学资料5-6请分析西方油画造型的特点??如何表现形象? 油画的造型特点:
6、P5中西两幅作品,结合导学资料7-8比较两幅作品的透视方法? 中国画: 西方绘画:
7、中国画若不用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如何获得“三远”的空间效果呢?中国画家的方法是用前后几层景致的________变化,以“虚”托“实”以“画处引“无画处”而形成空间感。 三远法:自山下仰山巅谓之_______,自山前窥山后谓之______,自近山望远山谓之______. 8、中西绘画的艺术特证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画追求主观的表现内心心境,其特征是______,西方油画追求“镜像”的再现,其特征是_________. 中西绘画的艺术特征: 绘画形式 审美追求 造型手段 空间处理 共同点 中国画 油画 【知识巩固】: 1、中国画的分类: 按题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技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宋画家_______的《李白行吟图》,此作品寥寥几笔,简练粗放,纵笔挥洒 ,形神兼备。
这幅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减笔画”之一。
3、墨分五色:欣赏中国画的关键是体会画家用笔用墨的力度与虚实变化。画家通过运笔技巧和墨色在笔下的浓淡干湿变化就是墨分五色,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五色。
4、中国山水画在表现空间上运用________手法来描绘自然山川,即多个视点多个角度的静止地观看和描绘景物。这是中国画独有的透视法。西方油画独有的透视方法是___________. 5、意大利美术三杰之一达芬奇的著名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莫奈的作品___________,代表了印象派的开始。印象派也由此作品而得名。 7、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北宋郭熙在所著的《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表现的三远的手
法。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采用的是_______手法;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采用的________是手法;宋代郭熙的《早春图》采用的_______手法。 1、.累累的丰收景象是许多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常将瓜果、蔬菜、昆虫等作为其作品的素材。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画属于年画 B.此画属于花鸟画
C.蝈蝈采用写意画法 D.画面没画背景,构图不完整
2、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中国画卷神奇的出现在现场场地中间,从落墨着色到装裱成轴。贯穿于开幕式的是中,这就是山水画名作《千里江山图》。关于此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这是一幅山水长卷B.青绿山水 C.作者是北宋青年画家王希孟 D.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
3、印象派对于绘画艺术由突出的贡献,
有关印象主义画家的追求,正确的表达是( )
A.在画面上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揭示大自然的美。B.作品内容理想化 C.表现手法程式化 D.风格趣味统一化
4、凝视着满脸皱纹的老农,粗糙的双手捧着这碗汤水,父亲 的殷殷之情,眷眷之心,跃然于画面,不能不让观者砰然心动。 有关这幅画的陈述,不恰当的是( )
A.这幅画以当时领袖画的尺寸规格,描绘了一个纯朴憨厚的老农民, 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B.此画的名字由最初的《粒粒皆辛苦》改成后来的《父亲》,体现了形象
大于思维的艺术创作规律
C.这幅画的动人之处在于作者完全客观、全面地描绘了人物原型的体貌特征
D.这幅画可以说明艺术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反映时代的精神,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5、.上图所示名画原作属于( )
A.国画 B.素描 C.油画 D.版画 6、发明真正意义上的油画是哪位画家:( )
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扬·凡·埃克 D.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