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 机考- 继电保护原理
一、单选题(1/40)
1、对动作于跳闸继电保护应满足(A)和可靠性四项基本要求。(1.5分)
A: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B:选择性、灵活性、灵敏性
C:选择性、经济性、灵敏性
D:灵活性、经济性、灵敏性
2、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是(C)。(1.5分)
A:后备保护
B:过流保护
C:辅助保护
D:主保护
3、一般来说,变压器(A)时,励磁涌流最大。(1.5分)
A:u=0时空载合闸
B:u=um时空载合闸
C:变压器并网时
D:变压器负荷变化时
4、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B)。(1.5分)
A: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B: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接方式
C: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D:直接接地方式、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5、所谓工作电压是指整定点的电压,其值为(C)。(1.5分)
A: Uop=Um-3lmZset1
B: Uop=Um+lmZset1
C: Uop=Um-lmZset1
D:Uop=Um+3lmZset1
6、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系统与设备的工作状况,包括正常工作状态(B)。(1.5分)
A:短路状态、断路状态
B:不正常工作状态、故障状态
C:负载状态、空载状态
D:稳定状态、不稳定状态
7、变压器差动保护差动继电器内的平衡线圈消除哪一种不平衡电流(C)。(1.5分)
A:励磁涌流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两侧相位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C:TA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D: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8、下列不属于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的是(D)。(1.5分)
A:采样时刻调整法
B:采样数据修正法
C:时钟校正法
D:基于全球定位系统同步时钟
9、下列不属于三相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的特点的是(B)。(1.5分)
A:任何情况下空载投入变压器,至少在两相中要出现不同程度的励磁涌流
B:三相均为偏离时间轴一侧的非对称性涌流
C:三相励磁涌流中有一相或两相二次谐波含量比较小,但至少有一相比较大
D:励磁涌流的正向最大值与反向最大值之间的相位相差120°
10、母线保护动作、失灵保护动作后,对闭锁式保护作用于纵联保护();对允许式保护作用于纵联保护()。母线保护动作后,线路重合闸应()。(C)(1.5分)
A:发信、停信、闭锁
B:停信、发信、开放
C:停信、发信、闭锁
D:发信、停信、开放
11、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B)的现象。(1.5分)
A: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作
B: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C: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压反相时,继电器动作
D:与电流、电压无关
12、继电保护中,(A)元件是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电气量,并与已给定的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起动。(1.5分)
A:测量比较
B:逻辑判断
C:执行输出
D:启动
13、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装置中的故障判断元件不包括(D)。(1.5分)
A:对称故障开放元件
B:不对称故障开放元件
C:非全相故障开放元件
D:过流元件
14、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装置中的故障判断元件不包括(D)。(1.5分)
A:对称故障开放元件
B:不对称故障开放元件
C:非全相故障开放元件
D:过流元件
15、对于两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而言,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分)
A:两非故障相电流差的变化量总是为零
B:三个两相电流差的变化量的幅值都很大
C:非故障相电流的变化量不为零,但较小
D:三个两相电流差的变化量都很大,其值相等
16、下列不属于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中常采用的抗TA饱和措施是(D)。(1.5分)
A:TA线性区母线差动保护识别
B:TA饱和的同步识别法
C波形对称原理
D:TA饱和的电压识别
17、功率方向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一般采用(A)。(1.5分)
A:90度接线方式
B:60度接线方式
C:30度接线方式
D:20度接线方式
18、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距离保护的(C)。(1.5分)
A:阻抗特性
B:动作特性
C:时限特性
D:继电特性
19、距离保护第Ⅱ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A)来整定。(1.5分)
A: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
B: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阻抗
C:三相短路时的最小负荷阻抗
D:三相短路时的最大负荷阻抗
20、比较零序电流与A相负序电流的相位结合阻抗元件动作行为的选相元件是以A相负序电流为基准分为了(B)区。(1.5分)
A:四个
B:三个
C:两个
D:一个。
21、继电器按其结构形式分类,目前主要有(C)。(1.5分)
A: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
B:电流型和电压型继电器
C: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和静态型
D:启动继电器和出口继电器。
22、双侧电源线路受过渡电阻影响,对于送电端,附加阻抗lk2Rg/k1表现为(C),可能使测量阻抗减小。(1.5分)
A:纯电阻性阻抗
B:感性阻抗
C:容性阻抗
D:不确定
23、方向性电流保护实质是利用(A)将双侧电源系统保护系统变成针对两个单侧电源的子系统。(1.5分)
A:方向元件
B:阻抗元件
C:启动元件
D:电压元件
24、最小短路电流是指(C)。(1.5分)
A: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
B: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
C: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
D: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
25、高频阻波器所起的作用是(A)。(1.5分)
A: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
B:补偿接地电流
C:短路电流
D:增加通道衰耗
26、下列不属于三相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的特点的是(B)。(1.5分)
A:任何情况下空载投入变压器,至少在两相中要出现不同程度的励磁涌流
B:三相均为偏离时间轴一侧的非对称性涌流
C:三相励磁涌流中有一相或两相二次谐波含量比较小,但至少有一相比较大
D:励磁涌流的正向最大值与反向最大值之间的相位相差120°
27、下列不属于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的是(D)。(1.5分)
A:采样时刻调整法
B:采样数据修正法
C:时钟校正法
D:基于全球定位系统同步时钟
28、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受过渡电阻影响大和受系统振荡影响大的分别是(C)。(1.5分)
A:方向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
B: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
C.方向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
D:全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
29、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B)。(1.5分)
A:使保护范围伸长
B:使保护范围缩短
C:保护范围不变
D:保护范围不定
30、在装置后端子上或屏上端子由于接触不良造成的断线会使得(A)。(1.5分)
A:加在保护装置上的断线相上的电压为零
B:断线相电压与断线前的电压相位相反,数值上为断线前电压的一半
C:断线相电压与断线前的电压相位一致,数值上为断线前电压的一半
D:断线相电压与断线前的电压相位一致,数值上与断线前电压的一样
31、发电机横差保护(或纵向零序电压保护)是反映发电机定子绕组(B)故障的保护。(1.5分)
A:断路
B:
C.相间短路
D:三相短路
32、对于两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而言,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分)
A:两非故障相电流差的变化量总是为零
B:三个两相电流差的变化量的幅值都很大
C:非故障相电流的变化量不为零,但较小
D:三个两相电流差的变化量都很大,其值相等
33、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按躲开(B)来整定。(1.5分)
A: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
B: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
C: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大负荷电流
D: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小负荷电流
34、一般来说,变压器(A)时,励磁涌流最大。(1.5分)
A:u=0时空载合闸
B:u=um时空载合闸
C:变压器并网时
D:变压器负荷变化时
35、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B)的现象。(1.5分)
A: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作
B: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C: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压反相时,继电器动作
D:与电流、电压无关
3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B)。(1.5分)
A:使保护范围伸长
B:使保护范围缩短
C:保护范围不变
D:保护范围不定
37、变压器差动保护差动继电器内的平衡线圈消除哪一种不平衡电流(C)。(1.5分)
A:励磁涌流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两侧相位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C:TA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D: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38、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B)。(1.5分)
A: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B: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接方式
C: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D:直接接地方式、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39、功率方向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一般采用(A)。(1.5分)
A:90度接线方式
B:60度接线方式
C:30度接线方式
D:20度接线方式
40、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判别(B)的相角,当测量相角反相时动作。(1.5分)
A:电压变化量、电流变化量
B:电压工频变化量、电流工频变化量
C:电压幅值变化量、电流幅值变化量
D:电压相角变化量、电流相角变化量
二、多选题(1/10)
1、变压器油箱内故障包括(BCD)等(2分)
A:引出线上的相间故障
B:一相绕组距间短路
C:绕组与铁芯之间的单相接地短路
D:绕组间的相间短路
2、断路器辅助触点接于保护跳闸回路中,可以用于(AB)(2分)
A:在保护动作后,断开跳闸回路,避免跳闸线圈长时间通电而烧坏
B:避免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断开跳闸回路,保护触点
C:主要用于增加触点数量
D:可代替熔断器
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特点是(ACDE)。(2分)
A:可保护本线路全长
B:可保护本线路及下级线路全长C:简单可靠
D:一般只有0.5s延时(有时为1s)
E: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
4、以下哪些维电器是欠量动作的(BC)。(2分)
A.电流继电器
B.电压继电器
C.阻抗继电器
D.时间继电器
5、影响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主要因素有(ABCD)。(2分)
A: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不平衡电流
B:输电线路的分布电容电流
口C:通道传输电流数据的误差
D:通道的工作方式和可靠性
6、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由(ACD)及TA断线检测等部分构成。(2分)
A:二次谐波制动
B:电压制动元件
C:差动元件
D:差动速断元件。
7、微机保护硬件结构由(ACD)组成。(2分)
A:数据采集系统
B:软件算法
C:微机主系统
D: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E:人机对话插件
8、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由(ABC)组成(2分)
A:无时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B: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C:零序过电流保护
D:绝缘监视装置
E:接地选线装置
9、继电保护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分为(AD)。(2分)
A:主保护
B:微机保护
C:集成保护
D:后备保护
10、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通常用(CD)实现单相接地保护。(2分)
A:无时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C:绝缘监视装置
D:接地选线装置
E:零序过电流保护
一、判断题
1、由于TV二次回路的快速小开关跳开或熔断器熔断,造成的交流失压,断线相电压与断线前的电压相位相反,数值上为断线前电压的一半,非断线相电压不变。(正确
)(1分)
正确
错误
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零序网络由同级电压网络中元件对地的等值电容构成通路,网络的零序阻抗很大。(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4、汲出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5、当在Y/变压器的侧发生两相短路时,Y侧滞后相电流是其它两相电流的两倍并与它们反相位。(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6、母线保护应接在专用TA二次回路中,且要求在该回路中不接入其他设备的保护装置或测量表计。(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7、过电流保护按照保护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限的关系可分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两种。(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8、在装置后端子上或屏上端子由于接触不良造成的断线加在保护装置上的断线相上的电压为零。(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9、气体保护能反映变压器油箱内的各种短路和油面降低、运行比较稳定、可靠性比较高,因此能完全取代差动保护的作用。(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0、受线路串联电容的影响,短路阻抗与短路距离线性关系的被破坏,将使距离保护无法正确测量故障距离。(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11、断路器失灵保护,是近后备保护中防止断路器拒动的一项有效措施,只有当远后备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时,才考虑装设断路器失灵保护。(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2、不论是单侧电源电路,还是双侧电源的网络上,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点的过渡电阻总是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3、水轮发电机装设励磁回路两点接地保护,一般不装设一点接地保护。(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4、振荡过程中振荡周期最短为0.1~0.15s,系统最长振荡周期可按1.5s考虑。(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15、断路器失灵保护,是近后备保护中防止断路器拒动的一项有效措施,只有当远后备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时,才考虑装设断路器失灵保护。(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6、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在外部故障时,被保护线路两侧均判定为正方向故障。(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7、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之间出现功率角大范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振荡。(正确)
(1分)
正确
错误
18、气体保护能反映变压器油箱内的各种短路和油面降低、运行比较稳定、可靠性比较高,因此能完全取代差动保护的作用。(错误)(1分)
正确
错误
19、Y,d11接线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模拟式保护中为了进行相位补偿将变压器Y形侧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绕组接成三角形接线。(正确)(1分)
正确
错误
20、系统故障时零序电流的数值和分布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和位置有关,而与电源的数目和位置无关。(正确)(1分)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