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上册美术《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美术《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来源:宝玛科技网


四年级上册美术《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四班级上册美术《颜色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题:颜色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颜色冷暖学问,给同学一把打开颜色学问大门的钥匙,使同学进一步感受到颜色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育颜色美感意识,提高学画颜色画的兴趣。

2、引导同学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颜色冷暖配置的学问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颜色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熟悉色性,并会运用颜色冷暖对比的学问。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缘由,熟悉冷暖颜色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同学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老师提问:(1)你喜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1 / 5

老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共性,都有自己比较喜爱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爱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依据同学回答状况赐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看,你体会并感觉到颜色有什么属性? ---颜色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颜色的冷与暖是颜色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颜色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叙述颜色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颜色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颜色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讨论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的感觉,颜色的冷暖是人们长期阅历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四班级上册美术《颜色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给人以暖和的感觉。 (3)同时观赏这两幅画面

2 / 5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依据回答状况小结:那是由于它们有不同的色调(颜色总倾向)。通过观看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缘由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颜色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觉,在我们的四周生活里,什么事物时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赐予鼓舞:看来大家平常是很留意观看事物的。只有常常去留意观看事物,可以关心我们体会颜色中的冷与暖。毕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看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分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颜色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认真观看,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

3 / 5

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同学自己探寻颜色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老师依据同学回答状况赐予小结:偏红偏黄的颜色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颜色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颜色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肯定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颜色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颜色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颜色的补色对比。

在颜色中最富有明快剧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颜色,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颜色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许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4 / 5

(一)内容:用不同的颜色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颜色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颜色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留意颜色的搭配。 五、同学作画,老师指导:

六、讲评同学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