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2期 2010年4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1.24 No.2 Apr.2010 基于CFD的某V型船用柴油机活塞环 断裂故障研究 苏石川1,王 慧,陈永杰,郑洪俊,王 乐,顾 祥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针对某船用12缸V型柴油机第2缸活塞环经常断裂的现象,应用CFD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由于缸 体水套中存在大范围的高温区和低流速区,活塞环处的热负荷及由温差产生的内部热应力增大,使活塞环发生断裂故障. 通过对缸体水套进行结构改进,减小其最高温度及高温区域面积,可降低活塞环热负荷及应力,进而降低了活塞环断裂 频率. 关键词:活塞环;断裂;CFD分析;温差;热应力 中图分类号:U464。133;TK2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807(2010)02—0156—04 Study on piston ring in a marine V—shaped diesel engine based on CFD Su Shichuan,Wang Hui,Chen Yongjie,Zheng Hongjun,Wang Le,Gu Xiang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 ̄iang Jiangsu 212003,China) Abstract:Piston ring breaking often occurs in diesel engin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piston ring S fracture of a marine 12V—shaped diesel engine by CFD,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low speed and high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cooling iacket.This resulted in oversiz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heat conduction.Also,this made the heat load and heat stress increased and the ring was fractured.An improved design about the cooling jacket was intro— duced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field were reduced.This could decrease the heat load and stress.Also,the ̄equency of the piston ring S fracture was decreased. Key words:piston ring;breaking;CFD analysis;temperature difference;heat stress 活塞环具有保持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有效密 作条件极其恶劣. 活塞环的主要故障有折断、粘着、拉缸和异常磨 封,将活塞热量传递给气缸壁,以及调节气缸润滑 油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所有发动机零件中唯一作3 个方向运动的零件(即轴向运动、径向运动和圆周 损等.本文针对某l2缸V型船用柴油机在使用过程 中第2缸活塞环经常出现的断裂现象进行具体分 析,利用CFD方法对缸体水套流场进行分析,找出 方向的旋转运动),使用条件最为苛刻.发动机在 燃烧期间,燃气温度可达到2 000~2 500℃,其爆 发压力平均达到50 MPa,活塞头部的温度一般不 活塞环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低于200 oC.活塞是作往复运动的,其速度和负荷 都很大 j.活塞、活塞环和缸套形成的运动副工作 条件非常恶劣,它们之间的磨擦损失占到整个柴 油机磨擦损失功率的55%~65%.同时,活塞环 1 活塞环断裂判断的基本方法 分析活塞环断裂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对实际断裂 环进行检测判断.如用无损检测法对活塞环进行役 前检测,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断裂活塞环的成分,用能 谱仪检测失效活塞环表面的腐蚀产物的成分,用扫 描电镜观察活塞环的显微组织和裂纹形态 j.但这 的润滑条件较差,其燃烧产物对活塞、活塞环都会 产生一定的磨损和腐蚀作用 J.因此,活塞环的工 收稿日期:2009—03一】8 作者简介:苏石川(1963一),男,江苏淮阴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内燃机排放预测与控制.E・mail:justusscl@163.corn 第2期 苏石川,等:基于CFD的某V型船用柴油机活塞环断裂故障研究 157 些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由人员及环境等因素造成 的误差也较大,相对比较繁琐. 近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模拟计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设计与优 化领域.CFD数值模拟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并 行技术的模拟工具,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各种复 杂的流动和传质现象,并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处 理,提供可视化的结果 J,是作为结构设计、改进 和故障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流 动与传热现象的数值计算是发动机设计的一个重 要方向,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令人满意的. 同时,与试验相比,运用CF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不仅能够提供试验研究不可能提供的信息,而且花 费少、周期短、运用性强、效果明显 . 2 由温差引起的活塞环断裂分析与 解决方案 2.1 热负荷。热应力及仿真结果分析 本文所选机型为12PA6型柴油机,其主要特 性参数如表1. 表1柴油机主要特性参数 Table 1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diesel 主要特性项目 参数 型式 V型、四冲程、直接喷射 气缸数 12 V型夹角 60。 气缸直径 280 mill 活塞行程 290 mill 活塞平均速度 10.15 m/s 单缸工作容积 17.86 L 几何压缩比 11.7 缸心矩 460 mrfl 起动方式 压缩空气单排起动 起动空气压力 1.2~3.0 MPa 柴油机的部件常由于其温度过高而失去工作 能力.例如:由于滑油品质的不同,当第l根活塞环 槽的温度超过对应的180~230℃时,会引起滑油 在环槽里逐步结焦,致使环失去活动能力,以致破 坏气密与散热作用;缸套或环的温度过高时,将破 坏润滑油膜,使缸套和环的磨损加剧 ;缸套周向 温度的不均匀会使缸套变形,以致破坏活塞与缸套 间的正常间隙,从而导致活塞环的断裂.另一方面, 活塞不正常的热变形也会产生同样后果. 由于缸盖底部,活塞顶部,缸套等处温度分布 不合理,而造成过大的温差应力一热应力.热应力 在柴油机负荷变化或柴油机起动、运转和停车的过 程中都会产生脉动,此外柴油机在稳定运转状态 下,也因不断地循环工作而使包括热应力在内的总 应力水平发生脉动.这些脉动应力在严重时将会造 成机件的疲劳破坏,如导致活塞环的断裂. 图1为原缸体水套的结构方案.图2为利用 CFD分析方法对水套进行仿真模拟得出的缸体水 套的温度场分布. 对称面 入 口 图1 缸体水套的原结构方案 Fig.1 Pristine structure scheme of cylinder block water jacket 高温区 图2水套的温度场分布 Fig.2 Temperature fields of the cylinder block water jacket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缸上半部分温度略高于 下半部分,水套的高温区都集中在2缸的上部,如 图2所示的高温区位置.通过分析得出:首先,这主 胃口—[】 譬 要是因为缸套内表面温度大大高于下半部分,上部 冷却水所含热量要比下部冷却水的热量大;其次, 因为冷却水是从缸套下半部分流经上半部分,经过 连接水孔,然后流人缸头,缸套上半部分的冷却水 流动速度低于下半部分,对流换热强度低于下半部 分.其水套的最高温度为355.8 K. 獬 图3高温区局部放大图 Fig.3 Partial zoom of high-temperature region 冷却水温度过高使得缸套温度进一步提高,这 样会增加缸套的变形,使其强度下降 ,从而导致 2缸发生拉缸现象以及活塞环断裂事故的概率大 大增加.从图3中可以看出,原结构方案不但温度 高,而且高温区域范围也比较大.由活塞环的导热 158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4卷 作用可知:如果将活塞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温度与 该温度相对应的气缸壁位置作为传热的不变条件, 则从活塞往活塞环向缸壁的传热过程就属于稳定 的传热过程.设活塞环处于稳定态的传热过程,传 到的热量为Q,即热量自活塞环传导至气缸壁,传 热公式 如下: 活塞传人活塞环的热量 An Q。= F ( 一 ,)= (1) P 通过活塞环传导的热量 Q:: ( rr2): (2) 活塞环传给气缸套的热量 Q。=OZlFl( ,一 )= /3L1 (3) 式中,下标P,r,1分别代表活塞、活塞环及气缸壁; 下标r ,r:分别代表与活塞接触的环侧和与气缸壁 接触的环侧;Q为传导的热量,单位为kcal/h;F为 传导面积,单位为m ;R为热阻,单位为h%/kcal; 为温度,单位为℃;O/为传热系数,单位为kcal/ (m h℃);A为导热系数,单位为kcal/(m h℃);S 为当量导热长度,单位为m. 从上式可知,环的导热系数根据材料可以知 道,当量传热面积与当量导热长度也已知,当上述 麓 … 缸套的温度 升高时,将导致式(3)中的传热量 Q 减小.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活塞环的温度使得热 负荷增加,破坏润滑油膜,使活塞环与缸套的磨损 加剧;另一方面还使与气缸壁接触的环侧温度 , 升高,两环侧r 和r2处的温度差将进一步增大,从 而使导热量Q 变大,而由热流密度 g: (4) 可得温差愈大,热流密度值就愈大,导致热应力也 愈大.从而导致活塞环的疲劳断裂. 图4为冷却水套下部位置的速度场分布.从2 缸周围的流场来看,上部流动速度最小,中部次之, 下部最大.而4号连接水孔左右冷却水的流动速度 略低于其他位置的流动速度,如图4圆圈内所示位 置为“低流速区”.这主要是因为,从中间水腔流入 缸套周围水腔的冷却水是顺时针方向流动,而从入 口处下部水管流入缸套水腔的冷却水按逆时针方 向流动,这就使得两处的冷却水在2缸相遇,速度 降低,形成“低流速区”.这也是在2缸4号连接水 孔处形成高温区的主要原因. 图4缸体水套内冷却水的速度场分布 Fig.4 Velocity fields of the cylinder blcok water jacket 2.2基于CFD的结构改进方案 为解决2缸水套高温带来的热应力问题,本文 对缸体水套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CFD数值模 拟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具体结构改进方案如 图5. 图5改进后的缸体水套结构 Fig.5 The improved cylinder block water jacket model 此缸体水套是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在各缸套 之间钻了一个直径为50 mrn的圆孔,圆孔中心离 缸套上平面的距离为30 mm.其他结构未作任何改 动.通过论证,此缸体水套结构上的调整对整体机 架的机械性能影响甚微,而且加工操作方便,便于 厂家组织生产.利用CFD技术对改进的方案进行 计算仿真,结果对比如图6~7. —嘲目 高温区 图6原结构温度场分布 Fig.6 Temperature fields with original structure 图7改进结构的温度场分布 Fig.7 Temperature fields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通过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水套最高温度为 354.2 K,虽与原结构相比下降了1.6℃.但其高温 区域面积相对改进前减少许多,尤其在新增水孔处 第2期 苏石川,等:基于CFD的某V型船用柴油机活塞环断裂故障研究 159 效果显著.因最高温度及高温区域的减少使缸套壁 温度 有所下降,活塞环与缸套间的传热量Q,加 大,改善了缸套、活塞环等处的温度分布,从而使热 负荷与热应力随之下降.图8为结构改进前后的温 度场分布局部放大情况。 l目 a)原结构 b)改进结构 图8温度场分布局部放大图 Fig.8 Partial zoom of temperature fields 改进后的结构相对原结构来说,由于改进方案 增加了新水孔结构,在原方案高温区处的冷却水的 流速加强了,由图中可以看出,新开水孔处的温度 梯度变化激烈,这样使得原方案高温区的面积大大 减小. 3 结论 本文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V型 柴油机活塞环经常出现断裂的问题,得出结论如 下: 1)气缸水套的局部高温导致缸套温度的进一 步升高,从而增加了活塞,环侧及缸套间的传热温 差,使得热应力增大,导致活塞环断裂; 2)对缸体水套的结构进行改进,降低缸套的 最高温度及高温区域,从而通过增加活塞环与缸套 的传热量来减少热负荷以及由于温差产生的热应 力,降低活塞环断裂的频率; 3)采用CFD方法可有效模拟发动机稳态工 况下缸套冷却水的耦合流动与传热问题,使其更符 合实际工作状态,能在其分析基础上提出缸套结构 的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邬伯翔.活塞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 [2]王锦辉.船舶主机活塞环异常折断分析及处理[J].中 国修船,2004(5):14—16. Wang Jinhui.Analysis and treatment to abnormal broken piston ring in the mairne main en ̄ne[J].China Shipr— epair,2004(5):14—16.(in Chinese) [3]王艳琼,杨世柏.船舶柴油机活塞环断裂原因分析 [J].船海工程,2006,35(6):47—50. Wang Yanqiong,Yang Shibo.Failure analysis on crack in the piston ring of marine diesel engine[J].ship&Ocean Engineering,2006,35(6):47—50.(in Chinese) [4]周龙保.内燃机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oo5. [5]孙平,谢雪峰,顾勤,等.YZ4t08ZLQ柴油机两种方案 冷却水套的CFD分析[J].汽车技术,2005(10):27— 31. Sun Ping,Xie Xuefeng,Gu Qin,et 1a.CFD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cooling water jackets of YZ4108ZLQ diesel en— gine[J].Automobile Technology,2005(10):27—31.(in Chinese) [6]朱丽丹,聂宇宏.G4135柴油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研 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 (1):70—74. Zhu Lidan,Nie Yuhong.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bus— tion process in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type G41 35 [J].Journal ofJiangsu Unweni ̄ofScience and Technol— 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21(1):70—74.(in Chinese) [7]陆瑞松.内燃机的传热与热负荷[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1985. [8]Lu Jizu,Bai Minli,Ding Tiexin,et a1.3-D numeirc ̄ simulation research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diesel en— gine cooling system[C]//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 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hanghm:[S.n.],2004. (责任编辑:童天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