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继续教育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1
1. ( )是指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单选 )
A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
2. ( )是指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物体放到一起(或者合并);聚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部分去实现相似的操作。
A组合原理 B多用性原理 C嵌套原理 D重量补偿原理
3. ( )是指将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里面;轮流将每一个物体放到另一个里面。 (单选 )
A组合原理 B多用性原理 C嵌套原理 D重量补偿原理
4. ( )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单选 )
A预先作用原理 B预先反作用原理
(单选 ) 3
C事先防范原理 D等势原理
5. TRIZ的自由化发展虽然说明它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其不成熟的一面。其具体表现为( )。 (多选 )
A很多TRIZ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
B如何选择TRIZ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TRIZ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 CTRIZ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阶段 D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
6. 据有关学者统计,可用于非技术领域的TRIZ工具集有( )。 (多选 )
A创新原理 B矛盾分析 C物质场模型 D理想度
7. 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的阶段有( )。 (多选 )
A婴儿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8. 技术发明的准备阶段是针对发明目标,构想解决方案的阶段。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判断 )
4
正确
错误
10. 从TRIZ理论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物质—场分析与标准解,作为一类TRIZ解题方法,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更具有广泛性。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 机制体系 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 建设。 (填空 )
13.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 和 。 (填空 )
14. 经过 2500000 份全世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填空 )
15. 抛弃或再生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被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秤中直接变化。 2.立即修复一个物体中损耗的部分。
5
继续教育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2
1. 焦点对象法起源于( )的思考艺术,由哲学家康采(F.Kunze)完成了格式化。 (单选 )
A古希腊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2. ( )是指改变一个物体或者系统的外形从对称到不对称。 (单选 )
A分割原理 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C局部质量原理 D抽取原理
3. ( )是指用一组廉价物品去代替一个昂贵物品,放弃某些品质,比如说使用期限。 (单选 )
A自服务原理 B廉价替代品原理 C复制原理
D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4. 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 )的具体措施。 (单选 )
A动态特性原理
B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 C机械振动原理
6
D空间维数变化原理
5. 广义的矛盾可分为( )。 (多选 )
A自然矛盾 B社会矛盾 C工程矛盾 D人类矛盾
6. 使用等势原理的案例包括( )。 (多选 )
A在一个平坦的工厂里,没有任何斜坡 B用慢餐去代替快餐
C使用接地肩带使得工人和物体平衡电势以避免来自静电的伤害 D在大衰退时期实行扩张而不是压缩
7. 描述技术矛盾的一般步骤是( )。 (多选 )
A找出问题
B在因果分析链中找到问题切入点 C分析现在的解决办法改进了什么参数 D用图示法加以描述
8.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还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中。
正确
错误
9. 在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等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和灵感状态不能起特殊重要的作用。
正确
错误
(判断 ) (判断 ) 7
10. 对39个参数进行配对组合,大约有1300对典型的技术矛盾。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完成某种功能所需的方法或手段就是场。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收敛式发明方法包括 检验表法 和 形态学 分析法。 (填空 )
13. 搜寻最佳解决方案的三条基本判别原则是解决矛盾原则、 理想化 原则和 资源利用 原则。 (填空 ) 14. 标准解具有的特点是 特定性 、 通用性 和 普遍性 。 (填空 )
15.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是什么? (简答 )
1.定义物理矛盾时,首先确定矛盾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参数相反的要求进行描述。 2.对在什么空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
3.对以上两个空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如果两个空间段不交叉,可以应用空间分离,否则不可以应用空间分离。
8
1. 635法是( )人荷力针对本国人惯于沉思的性格特点,对奥斯本的BS法进行改良而引入的一种方法。 (单选 )
A前苏联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 (78页 )是通过把发明对象分解为几个部分进行剖析,以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功。 (单选 )
A缺点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特性列举法 D优点列举法
3. 对大量专利的统计分析表明,(96页 )以上的创新问题存在已知解决方案。 (单选 )
A60% B80% C90% D95%
4. (130页 )是指技术系统趋向于首先向集成度增加的方向,紧接着再进行简化。 (单选 )
A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
5. 使用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的具体案例包括(169页 )。 (多选 )
9
A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 B机动车上用的液压减振器
C高档球鞋鞋底的气垫,给脚部提供很好的缓冲 D消防救生用的充气气垫
7. 物—场模型分析一般解法应用步骤包括(226页 )。 (多选 )
A确定相关的元素
B联系问题情形,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 C选择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 D开发设计概念
8. 由于不能表现出问题的解的可能方向,因此TRIZ一般不研究管理矛盾。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从TRIZ理论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所谓基于条件的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初次应用ARIZ,只需一次就产生满足问题解决者所期望的结果。 (242页 )
正确
错误
理想化资源利用 12. 搜寻最佳解决方案的三条基本判别原则是解决矛盾原则、原则和原则。 (填空 )
13. TRIZ理论从性能参数、
专利级别、专利数量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来描述技术系统在各个阶段所表现10
出来的特点。 (填空 )
14.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冲击和脉冲。 (填空 )
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的步骤 是什么
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并确定此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 根据功能从《功能代码表》,确定此功能相对应的代码,此代码是F1~F30中的其中一个。
从《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查找此功能代码下TRIZ所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获得TRIZ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名称。 筛选所推荐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科学效应和现象。
查找优选出来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形成解决方案。
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172页
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改变物体的透明度或改变某一过程的可视性;采用有颜色的添加物;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物体的加热辐射性。
1. (C )是试错法的第三步。 (单选 ) A猜测或尝试 B反驳或排除 C在错误中学习
D直接得到正确结论
2. (C )是把扩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综合起来,交替使用的一种发明方法。 (单选 ) A扩散式发明方法 B收敛式发明方法 C综合式发明方法 D演绎式发明方法
3. 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比较,发现仅有(A )的解决方案具有原创性。 (单选 ) A1﹪ B5﹪
11
C10﹪ D20﹪
4. 根据表8.2显示,简化与改善策略有(D )种标准解。 (单选 ) A13 B23 C6 D17
5. 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不同,具体表现在(ABCD )。 (多选 ) A目的不同 B方法不同 C社会效果不同 D结果不同
6. 智力激励法的基本的原则是(ABCD )。 (多选 ) A延迟评判原则 B自由畅想原则 C综合改善原则 D限时限人原则
7. 提高理想度的方向有(ABCD )。 (多选 ) A增加系统的功能
B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
C将一些系统功能移转到超系统或外部环境中 D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8.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是指利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例如,体积的变化来损失和吸收热量等。 (判断 ) 错误
9. TRIZ理论认为,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矛盾或冲突,而不是寻求折衷方案,不克服矛盾的设计不是创新设计。 (判断 ) 正确
10. 物理矛盾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 (判断 ) 错误
11. 物—场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技术系统的目的是执行功能,它的基本组成包括两个物质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或相互作用—称为场。 (判断 ) 正确
12. 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 。 (填空 )
13. TRIZ主要研究工程矛盾,并把其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填空 )
14. 在通用技术参数中经常用到移动对象与静止对象两个术语。 (填空 )
12
15. 利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简答 ) 答:(1)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最应该改善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2)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在这一情况下变坏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3)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改善的标准特征的标号。(4)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变坏的标准特征的标号。(5)行与列相交处的单元格内的数字是被推荐发明原理的标号。(6)在40个发明原理中查找这些原则并且利用它们去创造那些解决问题的创意。
1. ( D)是指在技术系统的进化中,子系统的匹配和不匹配交替出现,以改善性能或补偿不理想的作用。A提高理想度法则 B完备性法则 C能量传递法则 D协调性进化法则
2. (D )是指从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中将必要的部分或者性质抽取出来。 (单选 ) A分割原理
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C局部质量原理 D抽取原理
3. 为了更详细准确地描述物理矛盾,Savransky于( C)年对物理矛盾进行了描述。 (单选 ) A1958 B1979 C1982 D19
(单选 ) 13
4.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B )的目的是将简单问题通过物理矛盾事实上的克服得到解决。 (单选 ) A步骤5 B步骤6 C步骤7 D步骤8
5. 智力激励法要求与会者应严格遵守的规则包括(ABCD )。 (多选 ) A思路越广越新越奇越好 B设想和方案数量越多越好 C不论各种情况与会者一律平等
D提出的各种设想不分好坏,一律记录下来
6. 六顶思考帽团队在实际中的应用步骤有(ABCD )。 (多选 ) A陈述问题事实
B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 C评估建议的优缺点
D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
7. TRIZ的问题模型的形式有( ABCD)。 (多选 ) A技术矛盾 B物理矛盾 C物质—场问题 D知识使能问题
8. 发明的先进性不是反映发明技术价值和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 (判断 ) 错误
9. 试错法的基本思想是,人们所追求目标可以通过不断试验消除误差。 (判断 ) 正确 10. 检验表法是一种能够大量开发创造性设想的发明方法。 (判断 )正确
11. 物质—场分析与标准解,作为一类TRIZ解题方法,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更具有广泛性。 (判断 )正确 12. 扩散式发明方法包括智力激励法、 联想发明法和设问列举法。 (填空 )
13. 阿利赫舒列尔将矛盾分为三类,即管理矛盾、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填空 )
14. 按照空间、时间、条件、系统级别,TRIZ理论将分离原理概括为四大类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和系统级别的分离。 (填空 )
15. 智慧小人法的应用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1、找出矛盾。2、建立小人问题模型。3、寻找解决方案。4、从解决方案模型过渡到实际方案。
1. (D )是利用对称关系进行类比而产生创新成果。 (单选 ) A直接类比 B仿生类比 C因果类比 D对称类比
2. ( D)是一种能够大量开发创造性设想的发明方法。 (单选 ) A形态分析法 B德尔菲法 C试错法 D检验表法
3. (A )是指技术系统的发展常常用来实现那些枯燥的功能,以人们去完成更具有智力性的工作。 (单选 ) A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
14
4.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害的操作是(C )的具体措施。 (单选 ) A周期性作用原理
B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C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 D变害为利原理
5. 智力激励法的基本的原则是(ABCD )。 (多选 ) A延迟评判原则 B自由畅想原则 C综合改善原则 D限时限人原则
6. 分割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ABC )。 (多选 ) A将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的部分 B使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C增加物体被分割的程度 D增加物体的整体程度
7. 实现降低和提高温度的功能,其功能代码分别是(BC )。 (多选 ) AF1 BF2 CF3 DF4
8. 技术发明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判断 ) 正确
9. 六顶思考帽方法中,蓝色思考帽在开始和结束时都必须使用。 (判断 ) 正确
10. 反馈原理是指运用一个中介载体物或者中介过程。为了更容易移动,临时将一个物体跟另一个物体连接。 () 错误 11. 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不能用一个完整的物—场三角形来表示。 (判断 ) 错误 12. 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 (填空 )
13. 我国的技术追赶经常遭遇的陷阱有两类能力型追赶陷阱和投资型追赶陷阱。 (填空 )
14. 传统的观点认为,世界产业—技术变化的过程由创新和创新的应用两个步骤组成。 (填空 ) 15. 阿利赫舒列尔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哪3条定律? (简答 ) 答:(1)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S1、S2和F);(2)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3个基本元素组成;(3)将相互作用的3个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将形成一个功能。
继续教育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3
1. ( )是将某种材料移植新的应用领域之中。 (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2. 对大量专利的统计分析表明,( )以上的创新问题存在已知解决方案。 (单选 )
A60% B80%
15
C90% D95%
3. ( )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 (单选 )
A管理矛盾 B社会矛盾 C技术矛盾 D物理矛盾
4. 实现分解混合物的功能,其功能代码是( )。 (单选 )
AF5 BF6 CF7 DF10
5. TRIZ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 (多选 )
A矛盾 B演化 C资源 D理想度
6. 与基于条件的分离相关的发明原理包括( )。 (多选 )
A分割 B合并 C普遍性 D嵌套
7. 物—场模型分析一般解法应用步骤包括( )。 (多选 )
A确定相关的元素
B联系问题情形,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 C选择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 D开发设计概念
8. 每一个发现都是由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一情况引起的,问题是发现的第一要素。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技术学习的过程是技术采用者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不断累积的过程。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等势原理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判断 )
16
正确
错误
11. TRIZ中,利用连接线可以表达复杂的意义,双虚线表示最大或过度的作用或效应。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技术发明的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是整个发明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填空 )
13.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包括提高理想度法则、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和 协调性进化法则等。 (填空 )
14. 在通用技术参数中经常用到 移动对象 与 静止对象 两个术语。 (填空 )
15. 头脑风暴法定实施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1、准备阶段。2、热身活动3、正式开会。4、自由畅谈。5、会后收集。6、未达目的,返回重复上述过程。7、最后评价。 继续教育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2
1. 焦点对象法起源于( )的思考艺术,由哲学家康采(F.Kunze)完成了格式化。 (单选 )
A古希腊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2. ( )是指改变一个物体或者系统的外形从对称到不对称。 (单选 )
A分割原理
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C局部质量原理 D抽取原理
3. ( )是指用一组廉价物品去代替一个昂贵物品,放弃某些品质,比如说使用期限。 (单选 )
A自服务原理 B廉价替代品原理
17
C复制原理
D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4. 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 )的具体措施。 (单选 )
A动态特性原理
B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 C机械振动原理 D空间维数变化原理
5. 广义的矛盾可分为( )。 (多选 )
A自然矛盾 B社会矛盾 C工程矛盾 D人类矛盾
6. 使用等势原理的案例包括( )。 (多选 )
A在一个平坦的工厂里,没有任何斜坡 B用慢餐去代替快餐
C使用接地肩带使得工人和物体平衡电势以避免来自静电的伤害 D在大衰退时期实行扩张而不是压缩
7. 描述技术矛盾的一般步骤是( )。 (多选 )
A找出问题
B在因果分析链中找到问题切入点 C分析现在的解决办法改进了什么参数
18
D用图示法加以描述
8.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还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中。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在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等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和灵感状态不能起特殊重要的作用。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对39个参数进行配对组合,大约有1300对典型的技术矛盾。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完成某种功能所需的方法或手段就是场。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收敛式发明方法包括 检验表法 和 形态学 分析法。 (填空 )
13. 搜寻最佳解决方案的三条基本判别原则是解决矛盾原则、 理想化 原则和 资源利用 原则。 (填空 )
14. 标准解具有的特点是 特定性 、 通用性 和 普遍性 。 (填空 )
15.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是什么? (简答 )
1.定义物理矛盾时,首先确定矛盾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参数相反的要求进行描述。 2.对在什么空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
3.对以上两个空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如果两个空间段不交叉,可以应用空间分离,否则不可以应用空间分离。
19
1. ( )是将某种科学技术原理转用到新的研究领域。 (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2. ( )是试错法的第三步。 (单选 )
A猜测或尝试
B反驳或排除
C在错误中学习
D直接得到正确结论
3. 一个完整系统中,( )协调系统内部、技术系统与外部的相互作用。 (单选 )
A执行装置
B动力装置
C传输装置
D控制装置
4. 根据表8.2显示,不改变或仅少量改变已有系统有( )种标准解。 (单选 )
A13
B23
20
C6
D17
5. 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 (多选 )
A目的不同
B方法不同
C社会效果不同
D结果不同
6. 使用增加不对称性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 (多选 )
A使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B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C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D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
7. 与空间分离原理相关的发明原理包括( )。 (多选 )
A嵌套
B非对称
C柔性外壳或薄膜
D预先作用
8. 投资型追赶陷阱源于错误的技术选择所导致的错误投资行为。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是指利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例如,体积的变化来损失和吸收热量等。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物质—场分析与标准解,作为一类TRIZ解题方法,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更具有广泛性。 (判断 )
正确
错误
21
11. ARIZ的设计只允许应用一次,并不支持多轮次的反复应用。 (判断 )
正确
错误
简化路径子系统分离12. 增加集成度在简化的路径包括增加集成度、、双系统与多系统和。 (填空 )
13. 按照空间、时间、条件、系统级别,TRIZ理论将分离原理概括为四大类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和系统级别的分离。 (填空 )
14.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冲击和脉冲。 (填空 )
15. 特性列举法的一般过程可以分成哪两步? (简答 )
第一步是选择一个明确的发明课题, 1. ( )创新模式是交互作用式模式。 (单选 )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
2. ( )是将某种科学技术原理转用到新的研究领域。 (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3. ( 175页)是指让一个物体上已经履行完任务的部分离开或者直接在工作流程中去修改它。 (单选 )
A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
B相变原理
22
C抛弃或再生原理
D同质性原理
4. (212页 )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系统级别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单选 )
A空间分离
B时间分离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别的分离
5. 对于物理矛盾,TRIZ采用分离原理来解决,主要有( )。 (多选 )
A从时间上分离
B从空间上分离
C部分与整体分离
D按条件分离
6. TRIZ的自由化发展虽然说明它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其不成熟的一面。其具体表现为( )。A很多TRIZ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
B如何选择TRIZ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TRIZ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
CTRIZ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阶段
D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
7. 使用曲面化原理的案例包括(150页 )。 (多选 )
A增加信息的流动速率可以使组织获益
B将笨重的屋梁和圆顶完全结合起来
C使用球形轮子去代替圆形的轮子运送家具
D轮流担任团队的领导
多选 )
23
(
8. 技术发明的构思阶段是技术发明的目标提出阶段。 (58页 )
正确 错误
9. 分割原理是指从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中将必要的部分或者性质抽取出来。 (136页 )
正确
错误
10. 抛弃或再生原理是指让一个物体上已经履行完任务的部分离开或者直接在工作流程中去修改它。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所谓空间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时间段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正确
错误
页 ) 24
(209
1. ( )是通过把发明对象分解为几个部分进行剖析,以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功。 (单选 )
A缺点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特性列举法
D优点列举法
2. 和田十二法是( )创造学研究者进行创造力开发工作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创造技法。 (单选 )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3. (128页 )是指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减小其元件尺寸的方向发展的。 (单选 )
A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
4. ( )是指使用有害的因素(尤其是环境或者外部条件的有害影响)去得到有益的影响。 (单选 )
A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
B变害为利原理
C借助中介物原理
D反馈原理
5. 使用曲面化原理的案例包括( )。 (多选 )
A增加信息的流动速率可以使组织获益
25
B将笨重的屋梁和圆顶完全结合起来
C使用球形轮子去代替圆形的轮子运送家具
D轮流担任团队的领导
6. 使用重量补偿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 (多选 )
A在空间上将相似的物体连接在一起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C用另一个能产生提升力的物体补偿第一个物体的质量
D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空气动力或液动力的方法补偿第一个物体的质量
7. 与基于条件的分离相关的发明原理包括( )。 (多选 )
A逆向思维
B曲面化
C变害为利
D反馈
8. 分割原理是指从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中将必要的部分或者性质抽取出来。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机械振动原理是指将一个物体或者系统移动到二维或者三维的空间里。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将物体或环境(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成不均匀结构是抽取原理的具体措施。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是增加不对称性原理的具体措施。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扩散式发明方法包括智力激励法法、联想发明法法和设问列举法法。 (填空 )
26
13. 知识基础的基本构成是物理、化学和几何等学科的效应和现象等。242页
14. 经过2500000份全世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填空 )
15. 头脑风暴法定实施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准备阶段:提出问题;组建小组、通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