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的思路探索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的思路探索

来源:宝玛科技网
丝路视野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的思路探索唐周燕 杨 朔(广西大学,广西 来宾 546100)【摘要】现代公共理论与流程再造研究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合理应用现代公共理论对再造流程

进行分析能够对流程再造做出一定的理论指引。在探究流程再造路径时可以尝试引入现代公共理论思想,借助现代公共理论对再造路径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再造思路,为流程再造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公共理论;流程再造;路径选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社会大众的公共空间不断拓展延伸,有效改善了我国社会大众公共生活现状,促使社会大众在活跃于公共空间的同时增加了社会活跃度,人们发展自身的动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这一社会背景的存在为公共流程再造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促使部门能够结合当前社会变化重新构建一个能够迎合社会发展态势的流程体系,进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公信力,保证的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流程再造坚持的基本原则

从现代公共管理角度入手对流程再造进行分析。在探索流程再造措施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一是公众服务导向战略原则,即始终坚持将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作为的最主要工作任务,各项服务工作的制定都将公众作为核心,将公共服务作为流程再造的起始点和终结点,保证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需求,实现公共服务价值的最大化。二是渐进性和整体性原则。由于流程再造是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流程再造也必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试点到推广、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改善流程状况,对流程再造形成整体性的把握,增强流程再造的系统性。三是简化便捷和效能提升的原则。部门在实施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应该步对服务机构进行适当的精简,进一步减少服务的层级,实现办事流程的简化,对各项工作业务进行重塑,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保证效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四是资源整合和集成服务原则。流程的再造也可以看作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权利等的重新分配,在实现合理配置后对公众需求实施集成化管理,为公众提供集成化服务,促使公众服务能够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

二、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思路选择

结合上述原则进行分析,能够对流程再造的思路框架进行合理的确定。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应该注意坚持将社会的发展情况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合理把握思想、环境、组织、制度、资源和社会大众满意度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借助互联息技术的支撑对流程再造涉及到的各项业务进行合理梳理,进而提出流程再造的思路框架,为流程再造工作提供相对全面的支持。在部门具体开展流程再造工作时应该重视资源的重新配置、组织的建构、制度的完善创新,以及技术的安全保障、环境情况的改善等,保证流程再造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为大众服务功能的强化及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支持。下面对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的具体思路进行分析。

(一)意识再造

意识方面的流程再造主要是处理流程再造涉及的思想问题,即借助公众意识形态方面的理念更新,在思想层面上增强对各项技术的接纳度,并促使部门的服务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保证所开展的各项公众服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一般来说,在意识层面,公众服务的再造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服务意识、目标意识、重点意识、主动意识、整体意识和前瞻意识。从总体上对这几项意识再造进行分析,就是促使公众

唐周燕(1986—),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管理学学士学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作者简介: 

和社会管理。

· 90 ·

社科研究

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将人民作为开展各项服务的核心,放置到公众服务的首要位置上。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改善服务流程无序状态,实现流程的内部改革,促使真正发展成为各项工作任务衔接有力的重点服务机构,进一步增强部门的公信力。

(二)环境诊断

主要借助流程再造逐步解决环境问题,具体来说即明确公众服务体系中的各项关系,在外部关系的处理中明确中国党的指导理论及当前我国国际环境现状,进而在充分明确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内外部环境开展各项公众服务工作,促使服务自主性得到显著提升,在坚持事实基础的前提下,将促进公众服务全面发展作为核心工作,在积极世界观的指引下实现服务型的构建,为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资源重新配置

在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部门应该注意对所享有的权力、信息、人力、材料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分析结果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实现对组织机构的重新塑造,在明确各项具体任务的基础上将职能和结构的重新建塑作为重点内容,促使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有效改善组织结构中命令和执行、监督与责任关系的基础上,促使资源配置的进一步的优化,保证对资源的再造效果,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为社会大众营造更为和谐的公共空间。

(四)制度和流程优化、技术安全保障及绩效驱动在流程再造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的再造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部门在对其进行再造时,应该坚持以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为核心,坚持以市场为开展各项工作的

导向,进而借助集成、整合等手段不断对职能、公众关系等问题进行适当的改善,最终通过对流程的逐步细化,从接触、受理、分析、处理、改进等方面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再造,保证流程再造的全面性和有序性,为公众职能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唯有如此,流程再造才能够顺利推进,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流程再造对我国社会公众服务环境的改善及公信力的进一步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公众空间活跃度及社会活跃度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流程再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时期应该加强对流程再造工作的重视程度,借助现代公共理论的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流程再造建议,为流程再造的实施及我国公众环境的改善提供支持,为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相应保障,促使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在新时期获得更为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崧,刘星,张玲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

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2011(09):4~12.[2] 罗欣.电子政务环境下流程再造研究[D].湘潭:湘

潭大学,2012.[3] 王鸿海.现公共管理理论下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0):194~195.[4] 赵远龙.有效的治理:基于流程再造视角的分

析[D].湘潭:湘潭大学,2015.经进入了中后期阶段,预计将会在2020年完成城镇化比例百分之六十的目标。合理引导西部人群向中部流动至关重要,既要防止劳动力流失导致东西部间的差距增大,又要引导劳动力朝产业发展的有利方向充分就业。

(四)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促进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一般来说,消费需求越多,越能促进供给层面相关产业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公共,但是总的来讲,保障依旧不够完善。加快完善养老保险体系,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是诱发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维度既包括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变动,也包括产业结构内部构成的变化。除此之外,在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时仅仅考虑了需求和供给层面的影响,不够严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上接第页)

分析显示,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弱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可能的原因是东部地区吸纳了大量从中部和西部地区迁移来的青壮年劳动力;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非常明显。

三、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人口老龄化可以诱发产业结构向高级转变,其关键在于找到协调统一的路径。

(一)加大对老龄化相关产业的扶持与推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老龄化相关产业包括老年家居服务、老年教育、老年娱乐、老年金融等,这些产业基本上属于第三产业,并且多为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可以减轻社会及家庭的养老压力,吸纳大量人口,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引导产业结构正向转变就我国的中西部而言,其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教育是对西部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加强对未来潜在劳动力的综合培养,注重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劳动率生产水平,将人口数量的优势转化成人口质量的优势。开办老年大学,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给老年人充分发挥社会经验、社会阅历的平台,使其进一步为社会服务。

(三)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

合理引导劳动力的有效流动,充分发挥集聚经济的外溢效应,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基本上已

参考文献

[1] 易昕.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研究——基

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118~120.[2] 蔡昉,王美艳.中国人力资本现状管窥——人口红

利消失后如何开发增长新源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06):56~65.

· 9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