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乡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新乡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来源:宝玛科技网
新乡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一定温度下,a的容积保持不变,b的上盖可随容器内气体压强的改变而上下移动,以保持容器内外压强相等。在a、b中分别加入2 mol A和2 molB,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反应2A+B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两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6。

x C,并达到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

B.B物质可为固体或液体

C.a、b容器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 D.平衡时,b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人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查化 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向2mL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 FeCl3溶液.再加入3滴1mol·LMgCl2溶液 -1证明 Ksp[Mg(OH)2]>Ksp[Fe(OH)3] 探究Cu2+、Fe3+对H2O2 分解速率C 相同温度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 的影响 D 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含NaClO的“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快慢 证明随溶液ph减小,“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3. 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1 页,共 9 页

A.若Q为N2,则X可能为氢气 B.若Q为A1(OH)3,则Y可能为稀硫酸 C.若Q为Fe,则Y可能为稀 D.若Q为NaHCO3,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4. 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 H2↑+2OH—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的氢气时,正极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 5.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58.5g NaCl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2L 5mol/L的浓盐酸与8L水混合 D.特l0g NaOH溶解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 6. 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的是( ) ①

②CH3CH2CH2Br ③CH3F ④CH3CH2Br

⑤(CH3)3CCH2Br ⑥(CH3)2CH(CH3)2CBr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⑥ 7.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比较Mg、Al的金属性 鉴别MgCl2和 AlCl3溶液 证明苯环对羟基活性的影响 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 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沸水中 将过量稀氨水分别滴入MgCl2和 AlCl3溶液中 分别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将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稀H2SO4与同浓度的H2C2O4溶液混合 8. 【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乙烯和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第 2 页,共 9 页

C.苯在空气中燃烧时冒浓烟,说明苯组成中含碳量较高

D.间二甲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9. 亚钠(NaNO3)是工业盐的主要成分,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己知: 室温下,2NO+Na2O2= =2NaNO2,以木炭、浓、Na2O2为主要原料制备亚钠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先向装置中通入N2,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N2再熄灭酒精灯 B.可以将B中药品换成NaOH 溶液

C.应在B、C之间加一个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

D.D装置用于尾气处理,标况下,每吸收11.2L的尾气消耗0.2mol 的高锰酸钾 10.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C.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 D.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

11.25℃时,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5mLpH=1的盐酸和硫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c(OH-)甲=c(OH-)乙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将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1 12.某温度下,在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加入

2Z(g)+W(s)

和达平衡

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2 B. 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 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 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13.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再次达到平衡后,X、Y、

第 3 页,共 9 页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等 D.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

C.遇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14.工业废气H2S经资源化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原理为:2H2S(g)+O2(g)=S2(s)+2H2O(l) ΔH=-632 kJ·mol-1。H2S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B.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若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则电池内部释放632 kJ热能 D.若有17 g H2S参与反应,则会有1 mol 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1mol/L的盐酸中含HCl分子的数目为NA 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3 NA

C.常温常压下,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键数目为3.5NA D.标准状况下,4.48 L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16.Fe2O3+3COA.化合反应

2Fe+3CO2的反应类型是 B.置换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C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7.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 +CO2(g)A.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2 mol CO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18.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9 页

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 D.线段Ⅳ表示浓度的是

A.AgNO3[AgNO3] B.NaOH[NaOH] C.KCl[H2O] D.CuSO4[CuO]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B.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等石油加工方法,其目的均为得到更多的汽油 D.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的变化情况

19.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括号内的纯净物,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

二、填空题

21.工业上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500℃下发生发应,CO2(g)+3H2(g)CH3OH(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CH3OH(g)+H2O(g)实验测得CO2和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 。图2是改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_____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v正(CO2)=3v逆(H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若提高温度到 800℃进行,达平衡时,K值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下列措施中不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 ______ 。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

C.缩小容器的容积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5)500℃,测得某时刻,CO2(g)、H2(g)、CH3OH(g)和H2O(g)的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

第 5 页,共 9 页

______ v(逆)(填“>”“<”或“=”)。

(6)下列措施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______ 。 A.升高温度 B.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He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D.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

22.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得到的废液中含有Fe2+、Cu2+、Fe3+和Cl

.为回收铜并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下面是综合利用的主要流程:

(1)FeCl3溶液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上述方框内物质A和X的化学式:A__,X__. 上述流程中有关Fe2+和Fe3+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3.工业上用软锰矿(只含MnO2和MnO)、H2SO4(过量)和FeS2制备MnSO4·H2O的流程如下(已知流程中的FeS2、FeSO4、MnO2、MnO均完全反应):

(1)已知①中只有三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是

MnO+H2SO4FeS2+H2SO4

MnSO4+H2O FeSO4+H2S↑+S↓

完成第三个反应:

MnO2+

FeSO4+

_________

MnSO4+

_________+

_________

(2)沉淀A、B的化学式分别是 、 。

(3)滤液X中的溶质有 ;实验室中浓缩滤液Y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H2O的质量分别为96.0 g、321.1 g,②中加入的MnO为0.1 mol,(4)若得到的沉淀A的质量和MnSO4·

则理论上软锰矿中MnO2和M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4.

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反

第 6 页,共 9 页

应。

实验中所用的草酸为稀溶液,可视为强酸。

(1)将高锰酸钾氧化草酸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2 MnO4- + C2O42- + = 2 Mn2+ + CO2↑ + H2O (2)该小组进行了实验I,数据如下。 H2SO4溶液 1mL 2mol/L 1mL 2mol/L KMnO4溶液 2mL 0.01mol/L 2mL 0.01mol/L H2C2O4溶液 1mL 0.1mol/L 1mL 0.2mol/L 褪色时间(分:秒) 2:03 2:16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 但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3)该小组欲探究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实验I的基础上,只改变草酸溶液浓度进行了实验II,获得实验数据并绘制曲线图如下。

反应用时(分:秒)O

M

N

① 用文字描述曲线图表达的信息 。

② 该小组查阅资料获取如下信息,其中能够解释MO变化趋势的是 。 a KMnO与HCO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生成Mn(VI)、4224Mn(III)、Mn(IV),最终变为无色的Mn(II)。(括号中罗马数字表示锰的化合价) b c 草酸根易与不同价态锰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草酸稳定性较差,加热至185℃可分解。 H2SO4溶液 1mL 0.1mol/L 1mL 0.5mol/L 1mL 1.0mol/L 1mL 2.0mol/L Na2SO4固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1mL 0.2mol/L 1mL 0.2mol/L 1mL 0.2mol/L 1mL 褪色时间(分:秒) 16:20 8:25 6:15 2:16 (4)该小组为探究ON段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又进行了实验III,所得数据如下。

体 1.9×10-3mol 2mL 0.01mol/L 1.5×10-3mol 2mL 0.01mol/L 1.0×10-3mol 2mL 0.01mol/L 0 2mL 0.01mol/L

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第 7 页,共 9 页

0.2mol/L 该小组进行实验III的目的是 。 (5)综合实验I、II、III,推测造成曲线MN变化趋势的原因 。 为验证该推测还需要补充实验,请对实验方案进行理论设计 。

第 8 页,共 9 页

新乡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D 2 D 12 D 3 C 13 C 4 D 14 C 5 D 15 C 6 A 16 C 7 A 17 A 8 AC 18 D 9 C 19 D 10 D 20 B 二、填空题 21.

22.2Fe3++Cu=2Fe2++Cu2+ Fe Cl2 2Fe3++Fe=3Fe2+ Cl2+2Fe2+=2 Cl﹣+2Fe3+ 23.(1)1 2 2 H2SO4 1 1 Fe2(SO4)3 2 H2O (2)S Fe(OH)3

(3)MnSO4、Fe2(SO4)3、H2SO4 玻璃棒、酒精灯 (4)5∶1 24.

(1) 5 16 H+ 10 8 (2)增大

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增大草酸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3)① 当草酸浓度小于0.4mol/L时,反应速率随着草酸浓度增加而减小,当草酸浓度大于0.4mol/L时,反应速率随着草酸浓度增加而增加。 ② ab

(4)探究其他离子浓度不变,溶液中H+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当草酸浓度较小时,C2O42- 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当草酸浓度较大时,H+起主要作用,使得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为验证C2O4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保持高锰酸钾与硫酸溶液浓度不变,增加草酸钠的浓度,记录反应速率;若随着草酸钠浓度增加,反应速率降低;证明C2O4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实验方案包括:目的,操作,现象,结论)

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