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及启示

来源:宝玛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及启示

作者:王春芬

来源:《地理教育》2010年第12期

地理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以培养学生“学会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为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本文侧重分析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公司2006年出版的地理教材《Earth Science:Geology,th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verse》(以下称《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探索实验”栏目的设计,以期对我国地理教材中实验栏目的编写有所启示。

一、“探索实验”栏目的设计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是一部依据“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编写的优秀教科书,是美国的主流理科教材。该教材不只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简单介绍,而是把科学家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引入教材,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由8个单元共31章组成,每单元都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实验,每一章正文之前都设有的“探索实验”是其一大特色。“探索实验”与“迷你实验”、“地学实验”和“技能实验”共同构成教材的实验系统,从多个侧面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根据其内容和操作方式,可以把“探索实验”分为交流谈论类、测量估算类、观察实验类和模拟实验类,共四类,31项内容(如表1所示)。

在每一个“探索实验”中,都有实验指导、实验步骤、观察思考和安全警示等内容,并配有相关图表,如第九章“模拟水的运动”这一实验设计(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美国地理教材中的探索实验,体现了美国“国家地理标准”中生活化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学内容,然后回归生活,用于指导生活中的实践。

二、“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实验内容生活化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探索实验”栏目的设计非常生活化,表现在实验的题目、材料等各方面。实验的题目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如露的形成、水的运动等。实验中所需的材料一般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用具,如泥土、粉笔、水盆、雨伞、直尺、量筒等。 2.实验设计操作性强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探索实验”在实验进行之前有指导语,简单介绍实验内容,明确学生任务,实验的指向性强;随后详细列出了实验的每个步骤,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在实验步骤之后还设有观察与推断、分析与结论等内容,为学生的分析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文字内容旁边一般还附有某一学生做实验的图片,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图片内容进行实验。 3.实验安排具有先行组织者作用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探索实验”安排在每章内容之前,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分析,对难以看到的重力、水的下渗、沉积岩的分层等知识进行了同化,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第9章“地表水”中,通过前文所述“模拟水的运动”探索实验,学生对水在不同物质中的下渗和流速有基本的认识,学习地表水的运动和下渗时难度就会降低。 4.实验体现学生主体性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探索实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实验基本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由于难度适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或者合作完成;实验中的具体内容全部以第二人称“你”描述,在实验中学生是主体,是实施者;“探索实验”栏目的语言比较生活化,与正文中讲述知识的严肃语言形成鲜明对比;需用到实验器材的内容都单独列出“安全警示”,提醒学生要佩戴护目镜、系好围裙,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探索实验”栏目设计的几点启示

1.宜在每章前设置“探索”栏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每章新内容前设置“探索”栏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化新知识,是进行教学的先行组织者。设置实验为主的探索栏目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可以促进我国以“授—受”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中,每章之前设置了“探索”栏目,这是良好的开端,但是“探索”栏目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2.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人的认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探索实验”栏目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在设计“探索”栏目时,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同化新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侧重突出实验可操作性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探索实验”栏目基本是需要学生动手的实验,实验目标清晰、步骤明确,呈现了引导性问题,可操作性强。而我国中图版地理教材中的“探索”栏目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如《地理1》有13个探索活动,其中8个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个为操作类实验,实验的比例仅为38%;实验由实验步骤和思考构成,实验前没有引导和目标说明。所以在改进我国地理教材时,要注意突出实验的可操作性,避免罗列脱离学生生活的材料和图表让其分析。

4.重视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探索实验”栏目对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尤为明显,而中图版《地理1》中的5个操作类实验的步骤没有以学生为第一人称设计,只有“模拟水循环”和“盒子里面是什么”中的思考问题以学生为第一人称提出;实验中没有对学生进行任何安全提示。因此,我国地理教材还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地理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探索实验”栏目有许多值得我国地理教材借鉴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肯定它的一切,否定我国地理教材,研究国外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取其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融合我国地理教材的优势,改进和完善我国地理教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