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梁艳云 中考复习课是一首“老歌”,如何带领学生“老歌新 水,无端制造以题论题的低效课堂.复习课的学情信 唱”,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唱”出“新发现、新创造”, 这是我们变式教学团队每一个成员毕生的追求.经过 多年研究、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我们9j-纳出以下几个 关键点:选准问题,敞好铺垫.形成方法,提升能力.选 息,可以从学生之前的作业、测验等方面去收集. 针对“数与式”这一章单元复习课,从教材和学情 考虑,我们认为,有4个知识点需要重点突破(一是乘 法公式的应用,二是数轴的有关问题,三是含有字母的 分式方程,四是二次根式的化简),至少需萼q{4 l,‘\课 时完成. 准问题,视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要求所选择的问题霄 一定的难度和思维量,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 给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因为问题有一定难度,为了大 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铺设台阶成为接下来必需的功课; 因为问题解决是为了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规律,形 成解题技能直至上升到通解通法,所以,在问题解决岳 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归纳,实现知识正迁侈,提高 (一)设计思路和原则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采用变式教学复习课的五度 教学模式,即问题呈现有效度(激活知识),问题变式言 梯度(递进知识),问题拓展有深度(深化知识).问题开 放有广度(活用知识).问题归纳有高度(升华知识). 设计原则体现在四 方面:一是知识呈现问题化, 二是问题呈现系列化,三是问题变式层次『匕,四是问题 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以单元复习课“数与式”的教学 设计为俐,谈谈我们团队在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如何运 用五度教学模式进行单元复习课教学. 因为是中考第一轮单元复习课,我们希望学生能 够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和定理, 解决方法化.知识呈现问题化,就是将要复习的知识内 容通过问题的引导来表达和体现,把问题看怍是学习 的起点、动力和主线,而不是简单地逐条罗列公式、定 理、定义等知识点;问题呈现系列化,就是将几 背景 相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但又在解题方法、解题思路 重视公式的正向直用、逆向应用、构造应用和变形连 用,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 规范化.复习课不能简单地重复讲授知识.必须引导学 和解题技巧等方面相似或有内在联糸的问题组合在一 起,使之成为一组系列化的问题,以系列问题的解决带 动复习课教学活动的展开;问题变式层次化,是对问题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并 生自主提炼和总结方法,培养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升华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复习课的 例题设计非常重要:问题角度的选择应准、少、精,有很 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 点、考试时的失分点;问题解决要注重“思”“悟”“透”. 一在问题的条件、结论或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确保本质 属性不变;问题解题方法化.是指在问题孵决舌,要善 个题一旦决定要讲,就务必做到“一要讲透(分析、铺 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规律,形成学生可以接受、自 主运用的通解通法. 垫).二要展开(变式、开放)”,切忌题题讲、题题蜻蜓点 (二)教学过程 1.问题 ;.现有效度 在① !+ !,②ah,③“+ ,①cf—h这四个式子中,任取2个 式子赋值,即可求剩余的男2个式子的伉,解决问题的 规律可归纳为“知二求二”. 3.问题拓展有深度 为了保证问题呈现的效度,我选择了学生作业中 有代表性的一个乘法 式问题(见“问题1”)作为第一 课时导入环节的导入问题. 拓展l:设c >h>0,“ + !一6“h=0,叭J_【 :L ff—b J一。 . . 问题1:设rz>6>0,r上 +b 一6ab=0,贝0壁 =U一【J 拓展2:设“>h>0,“ +h'--6ah=O,则 “一,)J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 法 式综合运用题,为什 选择这道作业翘求导入本课教学呢?这是因为,在 拓展3:设“>h>0,c, +,J 一6“h:0.911兰 f,十f) : . 上述问题的条件c1 2+ —6ab=0与式子 仃一fJ 中含有① [设计说明]问题拓展是在“问题 式”的基础上对 问题进行延『申.如阿才能沿着厚有的问题进行拓展形 成主线清晰、梯度分明的问越呢?代 先米辰开上述 变式3的解题思路.由“ + 2 6ah=O得:(“+厶) =8ab, n+b=2√ :,c + ,③“ ,③“+『J.①r 一/】四个式子,它们能够激活 学生的已有知识,引起学生在完全平方 式方面的积 极联想:(“+/J) =( +2ah+b .(“一『J) =( 一2ah+h!.以这 样的问题呈现,可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敏度.因为本问虽 ;(“一b) =4“b,“一 =2√ ..・. a一 = 然引发了学生住完全平方 式方面的积极联想,但 学生『乃然不能直接运 这个 式米解决问题, 须对 条件进行变形才能找到思路,因此,教师呈现这个问题 /2.由以上解题思路可发现,在解题过程中, 2√Ⅱ,j 经过配方,“+/j和“一b的指数发生了改变,由1次方 变成了平方,由此我们可以产生如下疋感:让上述变式 的目的,并不是急于爱学生求解,只是为了唤起学生的 积极注意,激起学生迫切求解的渴望,让学生全身心地 投入到接下束的课堂学习中. 2.问题变式有梯度 从整节垛的数学构想考虑,为了照顺全班大多数 3的条件 >h>0'(I!+ 1—6ah=0保持不变,把求解的结 论指数升高或变为含有 的式子都能求解,设计的 方法是采用条件不变、结论改变的结论变式.事实上, 由条件“ +h 一6ah=0可得4个式子:①“!+h"=6ah,( (“+b) =8ab。③(n一/j) =4 ̄11,,( “『j.4个式子两两组 学生,’上他ff]郝能顺利解决这/-问题,老师还需要为问 题解决进行适当铺垫.在这个环节,代给学生呈现了一 组由浅入深的变式题组. 问题2:若r上 +b。=4。ab=1,贝0 n+b= n—b=合都能求解.此外,式子①√ 而,②“+ =2√ Ⅱ一b=2 ,③ 两两组 也能求解.所以, 要条件『罘持不 , 变,结论可以变换成多种形式,这样设计的问题既丰富 . 多变,叉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灵活运垌 式解决问题的 能力. 4.问题开放有广度 变式1:苦( + =4,(P :√6,则ah= ,(卜一6= . 变式2:苦(P ,J:,/6,“一,J:√ ,则(1 e+b : ,( 6: . 变式3:设“>h>0,U2+ 2 6ah=O,则塑 n—D = . 问题3:在8>b>0的前提下,请从下列各式① [设计说明](1)问题设计思路:从完全平方公式 (n+b)!=“ +2ah+h .(“一b)!:(12-2ah+h 中可以提炼出 Ⅱ +b ,②(n+b) ,③(fI+b) ,④ab中任选两个组合 成一个等式作条件,编制一道求值题,形式类似于“问 题1:设0>b>0。r上!+b 一6 ab=0,贝0 =”. 下面四个式子:①( +/J ,②ah,⑧( + ,④“一6.若将其中 两个式子的赋值怍为条件, 『寻剩下阿 式子求值作为 问题求解的结论,就可以编制出问题2及变式1和变式 2,如此设计问题思路清晰、过渡自然.(2)问题设计层 例如:已知①一①=0,则 D一= “rj . [设计说明]经过前三个教学环 的学习,学生对 乘法公式的综台运用已有一定基础,接下柬的问题开 次:问题2及变式l、变式2,只需利垌公式变形即可求 解,而变式3则萼}艮据完全平方 式对已知条件进行 配-2,用(f’h的代数式表示a+tJ和c 一h并代入 “一D 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在知识的宽度而 不是深度.问题3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下仅条件可以 才 自由组合,结论也不唯一,为学生的问题设计提供了很 能求解,问题由浅入深,梯度平缇.(3)问题解决规律: 大的思维空间,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和提 问题4:(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乘法公式的 应用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还存在哪些疑惑?(2)请通 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和创 新意识. 5.问题归纳有高度 表格梳理 过思考和小组讨论,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 你们的感想. 流程导图 \题 \ ①“ + ②ab③“+6④d一6 \ 式子 思想方法 基本题型l 基本题型2 基本题型3 基本题型4 基本题型5 ①②j③④ ①③ ②① ①① ②③ ②③j①④ ②④ ①③ 完全平方 公式;整体 代值思想; 基本题型6 ③④j①② 转化思想 深化直 嘉墓喜三舅二}j求比值 (责编 白聪敏) 式 无意义一分式 的值为 分式 而当 =一1时,分式兰 的值无法求出.学生由此产生 十I 认知冲突,引发思考,很容易得出分式值存在与否的条 件. jt、0 ■ 、 。 寡 } 的值为零”,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 【课堂小结】 问题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相扣,犹如自然天成. 授课、听课之后我们发现,在“变式应用”环节,变 式题组的起点过高,梯度不够充分;而“课堂小结”环节 也不尽如人意,教师没有对该课进行归纳,教学效果打 还存在哪些疑惑? 了折扣.于是,我们进行了如下修改. 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可以为学生呈 现下面的“课时思维导图”. 【变式应用】 问题4:当 变式1:当 ——时,分式 时,分式 十j 有意义. 无意义. -t判断分 求分 ℃的 -十j I 的系f I- 的聚fJIf l探 寸分 ℃ 仃 皴2: 时觥 的值艨 -_Jl K分代『『 J_ I探究舒 一_l, 变式3:当 时,分式 的值为零. I子分叫.的欠系 “课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 将原来的问题4中的t・分式 十j 有意义一分式 化,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归纳 总结分式概念所涉及的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会慢慢掌 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参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并 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尝试透过生活现象去发 无 一分式 的值为零一分式 雌 ’,修 鬟有意义一分 现数学本质,通过问题解决提高数学素养.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