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6年安徽高考数学理科

2006年安徽高考数学理科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13i等于

3iA.i B.i C.3i D.3i (2)、设集合Axx22,xR,Byx2,1x2,则CRAB等于

A.R B.xxR,x0 C.0 D.

x2(3)、若抛物线y2px的焦点与椭圆

26y221的右焦点重合,则p的值为

A.2 B.2 C.4 D.4

abab(4)、设a,bR,已知命题p:ab;命题q:,则p是q成立的 22222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x, x0

(5)、函数y 的反函数是 x, x0

x22, x0 2x, x0

A.y B.y x, x0 x, x0 x2, x0 2x, x0

C.y D.y x, x0 x, x0 (6)、将函数ysinx(0)的图象按向量

a,0平移,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

6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ysin(xB.ysin(x6) )

6C.ysin(2xD.ysin(2x3) )

3 (7)、若曲线yx4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x4y80垂直,则l的方程为 A.4xy30 B.x4y50 C.4xy30 D.x4y30

(8)、设a0,对于函数fx A.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 B.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 D.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9)、表面积为23 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231sinxasinx(0x),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323 D.

223

xy10,

(10)、如果实数x、y满足条件 y10, 那么2xy的最大值为 xy10,

A.2 B.1 C.2 D.3

(11)、如果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2B2C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A.A1B1C1和A2B2C2都是锐角三角形 B.A1B1C1和A2B2C2都是钝角三角形

C.A1B1C1是钝角三角形,A2B2C2是锐角三角形

D.A1B1C1是锐角三角形,A2B2C2是钝角三角形

(12)、在正方体上任选3个顶点连成三角形,则所得的三角形是直角非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 A.

17 B.

27 C.

37 D.

4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2 (13)、设常数a0,axx4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

32,则

lima(an2n。 a__________) (14)、在ABCD中,M为BC的中点,则MN_______。ABa,ADb,AN3NC,

(用a、b表示)

(15)、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条件fx21fx,

C1 A1

B1

若f15,则ff5_______________。

D1 (16)、多面体上,位于同一条棱两端的顶点称为相邻的,如图,

C 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在平面内,其余顶点在的同侧,正方体上D

与顶点A相邻的三个顶点到的距离分别为1,2和4,P是正方体

的其余四个顶点中的一个,则P到平面的距离可能是: A ①3; ②4; ③5; ④6; ⑤7 第16题图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大题满分12分)

310已知 ,tancot43B

(Ⅰ)求tan的值;

5sin228sin2cos211cos228(Ⅱ)求

2sin2的值。

(18)、(本大题满分12分)

在添加剂的搭配使用中,为了找到最佳的搭配方案,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作比较。在试制某种牙膏新品种时,需要选用两种不同的添加剂。现有芳香度分别为0,1,2,3,4,5的六种添加剂可供选用。根据试验设计原理,通常首先要随机选取两种不同的添加剂进行搭配试验。用表示所选用的两种不同的添加剂的芳香度之和。

(Ⅰ)写出的分布列;(以列表的形式给出结论,不必写计算过程)

(Ⅱ)求的数学期望E。(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或说明道理)

(19)、(本大题满分12分) 如图,P是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ABCDEF所在平面外一点,PA1,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BF的中点O。

(Ⅰ)证明PA⊥BF;

(Ⅱ)求面APB与面D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0)、(本大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在R上有定义,对任何实数a0和任何实数x,都有faxafx

(Ⅰ)证明f00;

kx, x0, (Ⅱ)证明fP

F

H A

O B 第19题图

E

D C x 其中k和h均为常数;

hx, x0,

1f(Ⅲ)当(Ⅱ)中的k0时,设gxxfx(x0),讨论gx在0,内

的单调性并求极值。

(21)、(本大题满分12分)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12,Snnannn1,n1,2,

2(Ⅰ)写出Sn与Sn1的递推关系式n2,并求Sn关于n的表达式; (Ⅱ)设fnxSnnxn1,bnfn/ppR,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y H (22)、(本大题满分14分) 如图,F为双曲线C:

xa22yb221a0,b0的

M O P x F 右焦点。P为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且位于x轴上方,M为左准线上一点,已知四边形OFPM为O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PFOF。

第22题图 (Ⅰ)写出双曲线C的离心率e与的关系式;

(Ⅱ)当1时,经过焦点F且品行于OP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点,若AB12,求此时的双曲线方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