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阅读’促进师生同读行动研究”课题论文

“‘大阅读’促进师生同读行动研究”课题论文

来源:宝玛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阅读’促进师生同读行动研究”课题论文

作者:王颖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要: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63-01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我慎重考虑到小学生的识字程度、朗读水平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品赏能力差的弱点,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读。则教师的有感情范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我教《第一场雪》一课时,通过有感情范读描写下雪后的句子,作者写雪景时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写法,即静态描写:\"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动态描写:\"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整个过程使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悟性,这是语文教学给我们提供的最宝贵的经验。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的文章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他们阅读和理解,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师的\"教\"时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阅读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可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将相和》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自习题,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学习课文,先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三个小故事,了解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廉颇的知错就改。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叙述具体的事情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的写作方法。因此,我常对学生讲培养自学能力的好处,让他们明确怎样提高自学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增强。 3.课内与课外联动,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

3.1要让学生会选择。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教师,教会学生选择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2给学生以适当的“强制”。通过来自教师或家长的适度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这样,就会使习惯成自然。 3.3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留心发现学生因课外阅读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其树立榜样,影响其他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