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八年级 下学期 质检历史试卷
C.完成民主改革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6. 诗词或歌词可以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 A.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B.列强,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 近几年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遗物多次由中国空军专机运送回祖国,英烈们终于得以
列诗句或歌词中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是( )
荣归
2 分,共 30 分)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1. 1949 年 8 月 28 日下午,、朱德、周恩来等五十余位和各民主党派的最 高领导人来到北平 前门火车站迎接北
上的宋庆龄。 说: “我们恭候你来,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向你请 教。 ”宋庆龄即将参加的会议是( ) A.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下列属于上题会议通过的决定的有( )
① 当选为 ②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
④ 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
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由撰文、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 “三年以来,在人 民战争和人民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战争
朽! ”其中 “三和人民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十年以来 ”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 旧民主主义时期 B. 新民主主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战争时期
4.
与如图呈现的盛大庆祝活动以及 件30万 军民”“ 5门4礼 炮齐鸣 28 响”“盛大阅兵式 ”等场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
是( )
A.南昌
B.中华成立 C. 开国大典 D.土地改革
5. 如图知识卡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获得和平
B.自治区建立
第 1页 共 14页
故里 ”。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
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是( )
A.最可爱的人 B.最亲爱的人 C.钢铁卫士
D.和平卫士
8. 历“时两年基本完,农民笑颜开。 历
废除地主剥削制,土地所有属农民。 ”根据此歌谣内容判断其反映
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9. 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有关土地所有权的深刻变革,这场大变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占全国人口少数的地主、富农占地多
B.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需要巩固 C.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0. 小伟同学在学习历史时看到这样一组关于各部门投资比例的数字: “工业 58.2%、交通运输 19.2%、
水利 7.6%、文化教育卫生 7.2%、其它 7.8% ”。 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以下哪
A.农业
B.文化教育 C.交通运输业
D.工业
11. 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听到 “国民经济五年计(规)划 ”这个短语。 下列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 误的是A.国产牌汽车生产成功 B.美国帮助我国兴建项目 C.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D.鹰厦铁路建成
12. 如图是李超同学利用寒假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的学习卡片。 请你判断卡片中信息属于的时期及领域
第2页 共14页
◎
(2)【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使命,是军人的神圣职责。 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事例。
请根据图二、图三分别说明体现爱国主义
A. 土地改革;农业
B. 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交通运输业 D. 三大改造;工业
13. 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法中之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颁布于( ) A. 1949 年 B.1954 年 C.1978 年 D.1982 年
14. 有一场变革,它被称为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转变,标志
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此重大历史事件是 ()
▲新中▲处”的正确内容。3)【农民】是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 国成立初▲ _______ 一_ 份,让他们自己期,右图历史事件主要发生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
▲这场社会变革中,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 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2 年底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 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5. 下列对如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4 分) 政权的巩固是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首要任务。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 1)【自主】是中国对外的根本原则。 请在下面方框 “▲处”填写正确内容,并简述图一历史事件的
意义。
1949 年 10 月 1 日, ▲ __________ 向 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今天成立了! ”并宣布本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国家 项目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中国( 1952 年产量) 印度( 1950 年产量) 美国( 1950 年产2.37 千克 2.76 千瓦时 4 千克 10.9 千瓦时 538.3 千克 2949 千瓦时 材料二:
材料三:
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
第 3页 共 14页 ◎ 第4页 共14页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任务二【时空观念﹣巩固知识】
2)请你根据年代尺信息,结合史实分别说出
“当家做主 “保”家卫国 “农”民翻身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并在
保家卫国 ”或 “农民翻身 ”中任选一例说出其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感慨的原因。 并 写出针对
此背景我
国编制的计划开始执行时间及完成时间。
( 2)根据材料二,分别列举 与“四工厂 ”“三公路 ”和“一大桥 ”相关的成就各一项。
任务三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及该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度)。
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 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 集中制。 ” ②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 ▲ ( 制度)。 任务四【历史启示﹣思想升华】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 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 生产,为新(4)通过以上学习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3)小华同学在探究过程中整理出以下学习笔记,请你帮他完善笔记
“▲处”信息。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 年)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文献?此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文献?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事件的意义。
3)材料三中文献的性质及此文献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分别是什么?简述颁布
此文献的大会的意
义。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20 分)
某学校历史课堂策划了以 “成立初期的新中国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制度建立﹣深刻变革】 ( 1)请你把下列相关图片序号准确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 5页 共 14页 ◎ 第6页 共14页
_ 制
(
参与试题解析
2018-2019 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八年级(下)质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答案】
【解析】
本题以 “与如图呈现的盛大庆祝活动以及 “30万 军民 ”“5门4 礼炮齐鸣 28 响”盛“大阅兵式 ”等场景相关的重大历 史事件是 ”为切入点,考查了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知识。 【解答】
与如图呈现的盛大庆祝活动以及 “30万 军民 ”“5门4 礼炮齐鸣 28 响”盛“大阅兵式 ”等场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诞生。 “礼炮齐鸣 28 响”象征着中国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 28 年。
C
【考点】 新中国成立 【解析】
本题以 “1949年 8 月 28 日下午,、朱德、周恩来等五十余位和各民主党派的最 来到
北平前门火车站迎接北上的宋庆龄。 说: “我们恭候你来,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向 你请教。 ”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庆龄即将参加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 年 9 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 定了《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选举毛泽 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 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 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
高领导人
1921 年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党的诞生,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 产党,中国革
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一直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宣告了 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5.
【答案】
A
【考点】 和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相关知识的掌握, 1951 年 10 月,人民胜利进抵拉萨,和平解 放。 【解答】
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 1951 年 10 月,人民胜利进抵拉萨,和平。和平, 标志着祖国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
【答案】
2.
【答案】
D
【考点】 抗美援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
抗击美国侵略者。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故 D 正确。
C
【考点】 新中国成立 【解析】
本题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内容 ”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掌握 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解答】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 一起
A 描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B 描写的是北伐战争; C 描写的是渡江战役。 故选 D。 7.
【答案】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 问题。大会制
定了《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 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 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 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 C 符合题意。
③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A
【考点】 抗美援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3.
【答案】
B
【考点】
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知道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于 1949 年, “三十年以来 ”指的是 1919﹣1949 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故 “三十 年以来 ”所指
的历史阶段是新民主主义时期。
4.
【答案】
C
【考点】 新中国成立
第 7页 共 14页
◎
第 8页 共 14页
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解答】
行。 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鹰厦铁路建成。 故选 B。
1956 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
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 援朝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8.
【答案】
12.
【答案】
B
【考点】 土地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知识。 【解答】
C
【考点】 “一五 ”计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 1950~1952 年
据题干 “李超同学利用寒假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的学习卡片 ”可知,卡片中信息属于的时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领域是交通运输业。 1953 年~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故选 C。
1950 年,根据全国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新
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其实质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 “历时两 年基本完,农民笑颜开。 废除地主剥削制,土地所有属农民 ”与土地改革有关。 故选 B。
13.
【答案】
B
【考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解答】
在 1954 年 9 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 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故选 B。
9.
【答案】
C
【考点】 土地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这场大变革是指土地,进行土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 国社会的发展。 1950 年 6 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在全国农村展开。到
1952 年底,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 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
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 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4.
【答案】
D
【考点】
三大改造的历史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据题干 “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可知, 1953 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 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 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答案】
D
【考点】 “一五”计划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参考苏联的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从 1953~1957 年开始实行第 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故选 D。
11.
【答案】
B
【考点】 “一五 ”计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1953 年 ~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由苏联 帮助我国执
第9页共 14页
◎
第 10 页 共 14 页
故选 D。 【解答】
由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 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于 1953 年年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 划。即 “一五计划 ”,到 1957 年底完成。 一五计划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中国 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 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
15.
【答案】
D
【考点】 三大改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据题干图片内容,可知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 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 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1956 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 生产资料,实行赎买。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创举,取得较好的效果。 故选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4 分) 【答案】
图二为黄继光,图三为邱少云。 1952 年 10 月 12 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 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 新区 ,地主 【考点】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 【解答】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 “世界屋脊 ”。
1953﹣ 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
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 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进。 【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 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 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主法治建设要不断完善和健全;依法治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进步强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不 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 (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新中国成立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民主法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党要致力于民主法治建设,力求依法治国,不断健全 民主法治。
【解答】 根据材料一所述内容可知它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此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的作用。 材料二所述内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950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材料三中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规定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主法治建设要不断完善和健全;依法治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国家进步强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20 分) 【答案】
26 岁。 1952 年 10 月 14 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在这关键时刻,黄继
光参加了攻坚小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眼当场阵亡,年仅 21 岁。
1949 年 10 月 1 日,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 共和国人
民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 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 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的斗争。
图二为黄继光,图三为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赞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爱国主义 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1952 年 10 月 12 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 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
26 岁。 1952 年 10 月 14 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
21 岁。
加了攻坚小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眼当场阵亡,年仅
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区还没 有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主要在新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 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答案】
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1953 年; 1957 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川藏、青藏、新藏公 路;武汉长江大桥。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考点】 “一五 ”计划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发展为切入点,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
③, ①, ②④ 当家做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农民翻身:土地改革。影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伟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只有党救中国。
【考点】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 三大改造的历史评价
大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土地改革大 大了农村生产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相关史实。掌握成立初期的新中国的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1953﹣ 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 产合作社的
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 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取得较好的效果。到 1956 年 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第 11 页 共 14 页 ◎ 第 12 页 共 14 页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对应 ③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应 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应 ②④ 。 据所学知识可知, “当家做主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保家卫国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抗 美援朝; “农民翻身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 1949年 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 辱历史,真正成为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 年 10 月,以彭德 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 国侵略军赶回到 “三八线 ”附近。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 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0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开始在区进行土地改革, 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 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 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 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土地改革大大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题干空格所填的内容是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 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
600 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 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 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 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职能, 《共同纲领》起临时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围绕只有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只有党救中国作答即可。
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 14 页 共 14 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