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3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O建筑与工程0 科技信息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研究 高洁 刘晶晶2 (1.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天津300450;2.天津理工大学【摘中国天津300384)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空前的基本建设期,然而安全生产事故屡屡发生,不但给人民生命造成威胁,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本文通 过研究大量资料,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从根本上挖掘出导致危险发生的原因.本文基于人一机一环一管系统提出了一套 危险源识别方法,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具体危险源进行评价,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危险源;安全评价 0引言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 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这些事故不但造成国家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鉴于目前建筑行 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水平不高.而且在总体建设投资量 大的基础上,建设规模又逐年递增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建设工 程安全事故仍可能处于高发态势。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保障生产、生活 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的必备条件。].因此对 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状态;施工材料和构件的单体不安全状态。 表1 施工项目整体环境危险源归类标准 危险源类型 危险源辨识的归类标准 气象灾害 雷电火灾 地质灾害 自然环境危险源 地震灾害 水文灾害 地下毒气危险源 架空型危险源 1危险源的识别 1.1施工项目危险源的系统辨识 施工现场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其内部的各类危险源在时空中耦 合,相互作用,并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因此,需要我们运用系统方法.对 施工项目中的危险源加以考察分析[415] 1.1.1施工项目工作系统的分解结构 . (1)根据项目管理模式.对施工项目进行工作系统分解,如图1所 示 重大危险设施 周边环境危险源 毗邻结构危险源 地下管线型危险源 安全机构设置和安全人员配备缺陷 安全规划、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安全技术方案制定缺陷 安全设施、防护用品配备缺陷 管理环境危险源 施工设备的安全验收许可证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持证上岗缺陷 施工作业任务的安全交底缺陷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缺陷 图1施工项目工作系统分解方式一 危险源类型 表2危险源初始辨识清单 具体危险源 危险源x(1,1) 危险源x(1,2) 自然环境危险源 危险源x(1,i) (2)根据危险源常见事故对工作系统进行分解,如图2所示。 危险源x(1,n) 图2施工项目工作系统分解方式二 危险源x(2.1) 1.1.2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初始辨识 施工现场危险源初始辨识的范围主要包括:施工项目所处的自然 环境条件中的危险源、项目周边环境中的危险源和施工企业自身管理 缺陷。在施工项目中,全局性危险源通常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 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危险源、工作单元中采用的施工技术或施工工 l艺危险源和工作单元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危险源[6171。通过分析归类.本 文总结出施工项目整体环境危险源归类标准及辨识清单表,如表1、 表2。 周边环境危险源 危险源x(2,i) 危险源X(2./11) 危险源X(3,1) 管理环境危险源 危险源x(3,i) 危险源X(3.k) 1.1.3工作单元危险源的初始辨识 在现场危险源初始辨识过程中.本文主要对全局性的施工项目危 险源进行初始辨识.而局部性的施工项目危险源则主要作用到个体因 素。对工作单元中的局部危险源,可以通过安全网络计划模型得到.其 危险性评价数据则由施工企业按照一定系统方法进行.在某项目中进 行具体应用时.只需要从企业危险源数据库中调用即可 局部性危险 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作业人员个体不安全行为:施工机具单体不安 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初始辨识.我们可以总结出危险源辨识的归类 标准如表3所示.以及施工项目工作单元全局性危险源初始辨识清单 如表4所示。 1.2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动态辨识 1.2.1施工项目危险源自辨识 通过上述的危险源初始辨识.得到了施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源。但是.具体到某个危险源.它会随着施工过程的开展消亡或者产 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跟踪辨识。施工项目危险源自辨识就是根 据工程实际需要.由工地日常检查人员根据己有的初始辨识结果,对 科技信息 。建筑与工程0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年第13期 照初始辨识清单.根据经验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工作单元的危 作.实现对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动态评审和管理的目的㈣。其工作框架 险源作进一步细致全面的辨识,将改变了的和增加的危险源充实到危 如图4所示。 险源清单中[91 其具体实施过程为: (1)危险源自辨识的初始条件设置。 (2)罗列危险源。 (3)形成所有可能的界面。 (4)检查界面 表3危险源辨识的归类标准 危险源类型 危险源辨识的归类标准 从业人员资质 工作班组危 班组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 险源 各班组的平均专业培训时间 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与工龄 陈旧或带病机械和设备使用危害 人机混合作业时的安全防护不足的危害 设施搭设和设备操作性缺陷 机械、设施超负荷运行危害 图4安全网络计划危险源管理流程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 表4工作单元全局性危险源初始辨识清单 危险源类型 具体危险源 危险源Y(I,1) 工作班组危险源 危险源Y(I,i) 危险源Y(1,m) 危险源Y(2,1) 特殊环境中施工(如缺氧、有毒气体、烟尘、噪声、振动)危害 现场(夜间)照明不足或有影响视线的障碍物的危害 作业面狭窄、无工作平台或施工作业现场安排不合理。无防护 设施危害 作业环境危 险源 属于高空作业或者深基坑内作业危害 恶劣自然环境下作业(如飓风、大雪、地下作业等)危害 施工现场的不文明和混乱(现场不及时清理)危害 危险环境中的特殊作业危害(高温、低温、易燃易爆危险品围绕) 机构、机具和设施危险源 危险源Y(2.i) 危险源Y(2.P 特殊或危险作业、设备安全技术控制缺陷 电力危害技术控制缺陷 技术危险源 明火动力点技术控制缺陷 作业施工工艺不当危害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危害和防护工艺缺陷 危险作业策划、指挥、监控缺陷 现场围护和监控、警示缺陷 管理危险源 现场消防管理缺陷 超负荷施工和加班控制缺陷 标识、联络警示信号和沟通缺陷 管理危险源 技术危险源 危险源Y(3.1) 作业环境危险源 危险源Y(3.i) 危险源Y(3.q) 危险源V(4.1 危险源Y(4.i) 危险源Y(4.r) 危险源v(5,1) 危险源Y(5.i) 危险源v(5.s) 图3是界面清单的形成过程。 清 单 界 面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1 设备2 设备3 设备l 设备l 设备2 设备2 设备3 设备3 清 单 设备 人员 设鲁 人员 设备1 设备2 人员l 人员2 设备1 设备1 设备2 设备2 人员l 人员2 人员1 人员2 图3清单界面的形成过程 1.2.2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动态辨识 通过运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对上述分析得到的危险源系统进行 描述,构建出施工项目全过程的安全网络计划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安 全网络计划模型,对施工项目以工作单元为系统展开危险源辨识、评 价、控制和优化活动,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可以重复开展这个工 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施工现场安全因素分析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为避免重复计 算,本文去除重复因素,最后提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指标体系,如 图5所示。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为了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需要对本文构建的建 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根据其自身 特点合理运用已选定的评价方法.从而建立具有良好适用性和可操作 性的评价模型 本文创建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以 下特点:首先。由于建筑工程现场受诸多方面的影响.现场情况复杂多 变,因此各级指标间的关系不能十分确定,比较模糊;其次,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定量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的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ll】。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上述特点.为使得评 价体系更加有效,必须对重点指标进行强化.尽量避免重复算量。综合 评判的标准和指标在确定上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同时.人的经验、知 识、以及观点等因素往往也对评判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 安全评价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性综合评价问题.需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才 能合理解决。因此,本文以层析分析法为方依据.利用模糊数学理 论,对模糊的不确定的指标进行评价。使那些边界不清.难以定量化的 指标定量化.有针对性地构建适用的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 价模型【1 339 2012年第13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O建筑与工程0 科技信息 由各权数组成因素权重集:A={a。,a2,…,ai}。 各权数a。满足 陨性条件:∑aF1,ai≥0 (1.1) 2.3-3单因素模糊评判 首先对u集中的单因素U。(i=1,2,…,m)作单因素评判,从因素 ui着眼确定该事物对抉择等级vj(j=1,2,…,in)的隶属度 ,则得出 第i个因素U。的单因素评判集ri=(n , ,…, ) 它是评判集v上的模糊子集.则各单因素的隶属度行组成评判矩 阵R rll r21 r12 r22 (1.2) ●●● ●●● rml rm2 2.3.4模糊综合评判 在确定了模糊矩阵R和模糊向量A时.则可作模糊变换来进行 综合评判 B=A。R=(b ,bz,…,b ) (1.3) 将各单元集合起来进行二级评价 B=(A1,A2-一,A )×(B1,B2…,B ) (1.4) 最后由∑b c i=1 (1.5) 求的最后得分。 图5建筑施工现场人一机一环境和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实用模型如 图6所示。 3 结论 建筑行业是一个事故高发性行业.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建设项目施 工现场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主流的事故致因理论,用系统分析的方 法,找出了在施工实施过程中的危险源和主要控制对象,构建了施工 现场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建筑施工现场安 全评价的实用模型 并对模型的基本算法与 骤进行了阐述。e 【参考文献】 f1]张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fJ】.建筑机械,2006,7. 『2]岳峰.试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Ⅲ.管理观察,2009,10. 『3]闵小莹.建立安全施工理论体系『J1.中外建筑,2006,6. [4]宋文杰,韩红,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研究Ⅱ].科技资讯,2009,12. [5 3t振,苑静,宋文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J】.安全,2010,2. [6侗先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fJ].建设科技,2010,6. 『7]邹志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探讨fJ1.山西建筑,2009,10. 『8]喻忠东.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J1.管理观察。2009,10. 图6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实用模型 f9]于月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fJ1.建筑安全,2009,10. 『101张贤如构建以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施工安全管理『J1l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2.3基本算法与步骤 技.2009。9. 2.3.1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f11]罗勇波,花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1.化工设计,2010,3. 将评价的项目划分为Q个评价单元(q=1,2,…,t)。可将评价结果 『12 3苏义坤,宋立强,马晓东.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叨.森林工程, 划分成若干个等级.如“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等。 设因素集合为u={u。,U2,…,um】,评判集为V={V ,V。,…,v )。 2-3-2建立权重集 2010,2. [13]刘林鹏.基于风险控制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性研究叨.中国新技术 新产品.20o9.5. 权重的确定有3种常用的方法:德尔裴法(专家评议法)、专家调 查法和判断矩阵分析法。为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各个因素赋予 个相应的权数 。 一[责任编辑:周娜] (上接第379页)直至注满管口,然后立即封口。 5注浆效果评价 研究。从而得出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据此能对注浆效果作出比 较确切的评价。 5.3采用挖探或其他方法检验加固效果。 注浆施工结束后.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检测注浆效果。对于注 6结语 浆质量较差的地段要重新补注。直到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1通过注浆体内钻孔。用压水、注水或抽水等办法测定地基的流量 经过实践表明.采用长管棚支护可以有效的加固洞口不良地质, 能在较薄覆土的情况下安全进洞。能减少洞顶植被破坏,对隧道施工 及渗透系数,不合格者需进行补充注浆。检查孔的数目约为总注浆孔 数的5-10%.布孔的重点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浆质量较差或 有疑问的部位 和运营有利。Q 5.2通过钻孔.从注浆体内取出原状样品.送试验室进行必要的试验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