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咏鹅》教案
【篇一: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学科教学计划
阮诗兰
一、班况分析:
我班有四十个幼儿,男生二十五人,女生十五人,其个别是第一次跨进幼儿园的门槛儿,年龄差异较大,最小的那个与最大的那个有一岁多之差,五岁出头的幼儿居多。总之,他们在语言各方面上有一定的基础,如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在与交谈中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还有着爱看图书的好习惯。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现状,依据新《纲要》的指导精神,既要符合幼儿的基本现况,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我制定以下计划:
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说普通话,且能用适当的语言与他人交谈。
2、 能集中精力注意地、耐心地听他人讲话。
3、 能在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且语句要连贯。
4、 会正确地书写自己的名字和认识同伴的名字。
5、 会阅读图书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建立良好语言常规,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的多样性。
2、幼儿能大胆地运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且语句通顺、流畅。
3、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前书写技能。
难点:
1、使本班幼儿在语言各方面的距离拉近。
2、让每一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都能运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
3、克服心理的障碍,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现自我。
四、措施:
1、 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吸引幼儿与幼儿之间自由轻松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2、 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幼儿有兴趣的参与活动。
3、 根据每个幼儿的需要,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且在一日生活中多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
4、 利用电访、来访等形式告知家长幼儿在园一天的表现,做好家园共育。
五、时间安排:
第二周:上幼儿园(儿歌) 语言《捞宝贝》
第三周:故事《让座》看图识字学组词(二)
第四周:看图识字学儿歌《小青蛙》(一)
第五周:找相反 看图学儿歌 《大和小》
第六周:看谁说得对(学说量词) 看图讲述
第七周:《咏鹅》(儿歌) 拾果果(儿歌)
第八周:学用“你、我、他(她)” 谜语
第九周:小妞妞(绕口令) 学用“也”
第十周:买口罩(观察训练)锄禾(古诗)
第十一周:动物过河(看图说话) 见面歌(儿歌)
第十二周:玩球(看图排序)小猫钓鱼(故事) 第十三周:比本领(故事) 看图说话
第十四周:拔萝卜(绕口令)学好样(儿歌)
第十五周:小懒熊买西瓜(故事)
第十六周:生字表
第十七周:机动时间
第一课《捞宝贝》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协调、灵活地跳圈。
2、乐于与同伴共同探讨可回收物品与不可回收物品的种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能识辨可回收物品与不可回收物品
2、小呼啦圈若干个、篓子若干个
3、废旧物品(易拉罐、废纸盒、塑料瓶等)
(三)活动过程: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站在各自的起跑线。2组的第一名幼儿跳圈到终点(遇单圈时单脚跳,遇双圈时双脚分开同时跳)。
3、到终点后,在终点的“寻宝区”里将可回收物品选出,并放入空篮中,再延原路返回,拍第二名幼儿的手,依次进行。
4、师及时鼓励表扬。
5、比一比,看哪一对跑得快、选得对。
(四)规则:
1、要跳到圈中心,不能踩线。
2、跳双圈时一定要双脚同时落地。
3、从终点“寻宝区”里选出可回收物品必须放入空篮中。
拔萝卜(绕口令)教案
拔萝卜
出八十八二十八, 八个小孩儿把萝卜拔, 你也拔,我也拔, 看谁拔得多, 看谁拔得大。 你拔得不多个儿不小, 我拔得不少个儿不大。 一个萝卜一个坑儿, 算算多少用车拉, 一个加
俩,俩加仨, 七十二个加十八, 拿个算盘打一打, 一百差俩九十八。
【篇二:《咏鹅》教案01】
《咏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感受乐曲中描绘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准备: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谜底——鹅)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主题音乐做背景音乐)
2、学生模仿白鹅游泳、走路、叫声。
喜欢白鹅,在他7岁时就为它写了一首诗呢,谁知道这首诗? 对,就是骆宾王写的咏鹅。
板书课题:咏鹅
二、诗歌朗诵
1、学生朗诵《咏鹅》古诗。
2、师范读 (拿扇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为古诗选择适合的音乐。
4、学生跟着音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学唱歌曲《咏鹅》
同学们,这首诗不但读起来非常美,唱起来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咏鹅》。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范唱。
2、跟老师学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3、学生随琴声轻声哼唱。
4、认识音符的唱名do,mi,sol
5、跟着伴奏用“啦”哼唱。
6、跟琴试唱。
7、跟伴奏试唱。
8、变换形式巩固演唱。(师生开火车演唱、男女生开火车演唱、请小老师教唱、模仿白鹅的样子演唱??)
四、创编学习
1、请一位学生到上面演唱,几位学生伴舞。
2、学生齐唱歌曲并表演。
五、欣赏其它古诗的歌曲
古诗是古代诗人写的诗,在中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现在老师还要给小朋友们听另外一首古诗的歌曲。
听完之后再告诉老师这是那一首古诗?
1、播放歌曲《春晓》。
除了老师给你们听的这两首古诗外,作曲家叔叔阿姨为好多好多的古诗啊都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你们听这是哪一首古诗?
2、播放音乐《静夜思》。
五、小结
跟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出教室。
【篇三: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咏鹅》教案一】
《咏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古诗大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步体会古诗的节奏之美。
2、学习看拼音识字。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白、水”的笔顺。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1、复习六个单韵母
2、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3、读题,释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ppt出示要求 )
2、读准词语
3、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诗句,指导朗读,会写4个生字
1、指导朗读第一行“鹅鹅鹅”
(1)当小诗人看见这只美丽的白鹅,赶紧告诉他的小伙伴鹅、鹅、鹅,他为什么要连说三次呢?说明他看这样可爱的白鹅,心里怎么样?(高兴、激动、惊喜)
(2)那么谁能把这种高兴、惊喜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
(3)我们一起来试一次。(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行,学会写“向”字
那么这只鹅在干什么呢?出示:“曲项向天歌”一起读第二行。
(1)项指鹅的哪儿?脖子怎么样?那么曲项什么意思?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呢?
(3)师指导朗读:把白鹅昂首高唱、得意洋洋的样子读出来?全班读。再把前两行连起来读。
(4)学习写“向”字
ppt出示,先观察,师板书,生描红并在拼音本上写,展示书写好的,再写一个。
3、指导朗读第三、四句,学会写“白、毛、水”,并掌握“白、水”的笔顺。
(1)请女同学读第三行,男同学读第四行。 (2)浮绿水是说鹅在干什么? (3)谁能连起来说白毛浮绿水什么意思?(雪白的鹅在绿色的水面游动) 学习写“白、毛、水“三个
字
(4)那么鹅怎样游水呢,读第四行。 (红色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5)师指导读
四、指导朗诵,感受节奏美
1、小结古诗大意,形态美、声音美、动作美。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老师范读。 (2)学生读。( 3)指名读。
(4)背诵。 (5)全体起立,现在,你就是小诗人骆宾王,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五、拓展
板书设计:
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