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说课稿 苏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说课稿 苏教版

来源:宝玛科技网


6.2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的中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助人。本框题围绕“爱心”这个主题,我们在前面已学过“爱人”就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但 “爱人”不能停留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为上,必须伸出自己的友谊之手,帮助他人。而第七课主要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他人,因此,本框题对学生德育的培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乐于表现,因此我采用情境表演、自主探究等方法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但他们思想尚未真正成熟,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奉献和爱心,凡事强调索取,或者关爱他人仅仅停留表面,不能付诸于行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爱,从而实践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并结合初一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付出。教育学生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培育良好的公德意识。

2.知识目标

了解爱心的含义、爱心的表现形式、爱心的原则和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3.能力目标

懂得友善不仅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框题的教学目标和对学情的分析,以及根据知情意行的教育原则,其重点在于培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的实践能力。我将本框题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心动不如行动” 五、说教学手段

根据教材特点、时事热点,以及新课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这一要求,我主要采用了视频教学法、情境表演法、探究讨论法、举例法等方法。我并且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易理解。

六、说教学过程

(一)哲理故事导入 《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来,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哲理故事,并且设置一个问题: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并通过恰当的引导,从而导入新课《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二)讲授新课 1.感受爱心

这一环节我主要设置两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很好的感悟爱心。

活动一:多媒体播放视频《平凡司机吴斌的伟大瞬间》的感人画面,创设情境。 教师设疑:视频中,吴斌叔叔在危难时刻做出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惊险的画面、鲜活的事例,通过视觉刺激,很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不仅营造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对下一步的学习充满渴望。

活动二:同学们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曾经受过哪些人的爱心帮助,并且举例说明。

同样,我们也曾帮助许多人,请个别同学列举,并说明帮助人后的心情如何?借此活动得出,帮助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精神上得到满足,道德上得到升华,从而正确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考点。

通过设置这几个活动,可以让同学们真正感悟到爱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因为有爱,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2.理解爱心

过渡语:通过活动,我们真正感悟到了爱心的存在,可我们到底如何理解爱心呢?通过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三部分。

(1)爱心的表现形式

活动一:辨析观点:有人说爱应该是惊天动地的,只有为了帮助他人,牺牲了自己生命的爱,才是伟大的,值得肯定的。这样的说法,你赞同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师生总结:爱,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但更多时候则在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中。例如,一次善意的批评,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跌倒后的搀扶……

(2)爱心的含义

活动二:爱的定义接龙游戏

师过渡:通过以上对爱心的分析,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种句式来概括爱的含义,如,爱是一种感激,爱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请学生们依据这种句式来个“爱的定义接龙游戏”。活动方式是各自拿纸把它写出来,并说出来。通过这个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感官并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及抽象思维能力。

(3)爱心的原则

师过渡:通过学习感悟,我们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可是,好朋友要抄我作业或借钱进网吧打游戏,我们该答应他吗?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的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有效的讨论。

教师释疑解惑,引导总结:爱是有原则的,即不能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 3.表达爱心

本目是本框的重难点,我将采用情境表演形式来突破重难点。

过渡语: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今年是我们雷锋叔叔逝世50周年,社会一直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浪潮,学习他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让我们一起来关爱、帮助他人。

活动一:情境表演“爱心的表达”

1.看到同学学习上存在困难 2.骑车与别人发生碰撞,致人摔倒 3 ……. 4……

学生活动:分组模拟并发挥想象力大胆设计几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情节,并选小组上讲台表演PK,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奖,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另注:如果时间还剩的话,在结束之前我将设计这样活动:通过本课对爱心的学习感悟,假如吴斌叔叔被选为2012的感动人物,请你试着为他写颁奖词。这个题目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我采用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自己归纳的方法,巩固知识点,并辅之相应试题,从而加深印象,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践行爱心。

师爱心寄语:心动不如行动,人与人之间需要奉献爱心,同样国与国之间也需要互相帮助,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愿我们都成为爱的使者,让爱心汇聚,让温暖传递,用真情和奉献,演绎人间博大的爱。同时在《爱的奉献》这一歌曲声中,结束本课。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成熟和不合理的地方,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