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3卷第3期 2002年6月 岩 土 力 学 Vol 23 No 3 P ock and Soil Mechanics Tun 2002 文章鳊号:1000-7598一(2002)03-037243 圆弧条分法边坡稳定计算参数的重要性分析 张旭辉,徐日庆,龚晓南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关要:采用圆弧条分法计算得到对边坡率、抗剪强度指标、重度、地震力、地下水位、墟顶荷载等7种因素变异下的边墟稳定安全 键词:圆弧条分法;边坡稳定性;重要性分析;正交试验 文献标识码:A 系数。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边墟稳定计算参数的重要性规律。 中圈分类号:TU 457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slope stabiifty parameter in circular slice method ZHANG Xu—hui.XU Ri—qing.GONG Xiao—nap (Dept of Civil EngiI, “目z g University,8angzhou 310027。China) Abslt ̄t:The safety factors of slope stability with different slope n s,shear strength indices,unit weigI1ts,seismic forces。 groundwater levels and surcharges Wb ̄J3g calculated by the circular slice method.Madiemafical statistics used in that complex condition。sorlle conclusions of the parameter gniifcance of slpe stoability werc drawn by analysis of orOaotropic tesI. K words:c ̄ctdar slice method;slope stabifity;sensitiviy analysits;orthotropic Iest 1概述 2参数重要性分析方法 2.1显著性分析模型 对不同的计算参数进行边坡稳定计算,最终得到 随着边坡稳定计算方法的成熟完善…,计算参数 的选择与网J定变得更加重要。完备的计算理论可以考 虑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确定计算参数的困 难 l。对于众多计算参数.在勘察、设计中不可能同等 对待,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的参数应提高测定精确 度。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的参数则可放宽精确度要 求,从而实现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最优。因此,分析各参 数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的显著性(参数重要性)具有 现实意义。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参数的重要性分析可转化为以 为考察对象的单指标多因素的显著性分析。可采用 线性模型 Y= 0+芦l 1+…+ +e (1) 式中 为常数项;/3,为自变量 的回归系数;e为随 圆弧条分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 法。由于该方法计算参数较多且难以求出各参数显著 性的解析表达式,因此以解析法直接分析参数重要性 较为困难。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数理统计方法 机误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如果在模型中令某些因素的主效应或交互效应 为零,而其余效应的最4,--乘估计不受影响,即与在 不假定上述效应为零时所得的估计一致。这可保证对 每个效应的估计不受到其它效应的影响。设计矩阵 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分析参数重要性。本文所涉及的计算参数为:(1)土的 物理性质指标,重度 ;(2)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 ; (3)地下水位指标Y ;(4)抗震设计指标,烈度Q;(5) 边坡几何指标,坡高 、坡比l'm;(6)坡顶荷载指标, 均布荷载q。 收稿日期:20(11_07—09 S: X= 作者简介:张旭辉,男,1975年生,博士生,岩土工程专业,目前从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张旭辉等:圆弧条分法边坡稳定计算参数的重要性分析 式中应。 s s ,…,s 都是方阵,每一块相应于一组效 对于某个因素变量 .对指标Y的显著性次序分 18次,记为L (3。)。 2.3边坡稳定计算模型 对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的计算,可采用圆弧条 分法中较为完备的简化毕肖普模型 。其基本方程为 = 析,不要求做定量结论,只要求辨明自变量 .对因变 量Y的显著性影响次序。因此无须求解式(1)中的回 归系数,只需按式(2)设计试验。此时,正交试验可满 足模型要求。 设A,B,…表示不同的因素;r为各因素水平数; A.兰壶 : :垫 _善1_ I .( +} )。 s-n +。l ;1 。砉 』~ 。表示因素A的第 水平( 1,2,…,r)值; ..表示因 素j的第i水平值(i=1,2,….,;J=A.B,…)。 在 .,下进行试验得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y.,; 其中 mui=cos +。竺 (6) 在置 下做了n次试验得到n个试验结果Y ( =1, 2,…,n)。有计算参数如下: 式中 为土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为土条自重 (kN);6 为土条宽度(m);ai为土条底边倾角;c 为土 K =己Y ・L (3) 的有效粘聚力(kPa);‘P 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为滑 式中 为因素』在e水平下的统计参数;n为因素j 动圆弧半径(m);“.为作用于土条底边上的孔隙水压 在i水平下的试验次数;Y 为因素J在i水平下第k 个试验指标值。 力(kPa);‘为土条重心至滑动圆心的垂直距离(m); 为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c 为综合影响系数。 根据分析模型,可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滑 弧寻优计算可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危险滑弧及稳定 评价因素显著性的参数为极差 ,其计算公式如 下: Rj=MAX{K K2 ...卜MIN【K-j,K2 .--.】 (4) 安全系数。 极差越大说明该因素的水平改变对试验结果影 响也越大。极差最大的因素也就是最主要的因素,极 差较小的因素为较次要的因素,依此类推。 3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1正交试验计算结果 2.2正交试验设计 选用数理统计 , (3)正交表 】,按表1确定的试 由于坡高在边坡工程中往往是先决条件且易于 测定,本文将坡高取定值为10 m。考虑粘聚力、内摩擦 角、重度、地下水位、地震力、边坡比、坡顶均布荷载等 7种参数变化,对均质边坡进行试验设计。参数取值范 围按一般边坡工程确定,并将其概化为高、中、低3个 因素水平。为了减少由于水平次序引起的系统误差, 各因素水平的次序应随机排列。参数取值范围和按抽 签方式确定的因素水平次序如表1所示。 表1各园素取值范围及水平 Table 1 value nmge and l ̄v.1 ofthe 6 n , 验方案,采用公式(5)对10 m高均质土坡进行以稳定 安全系数为指标的多因素显著性计算分析。正交试验 因素水平概化值及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2计算结果分析 各因素极差分析如表3所示。可见影响边坡稳定 的7个计算参数中,参数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粘 聚力、内摩擦角、地震作用、坡比、重度、地下水位、坡 顶荷载。 按照稳定安全系数 取大值得到最优方案为 ,吼,c ,Q,,q ,Y 。参照表1可知,最优方案即 水 m ., 糟 10 0 0 S 0 抗剪强度指标c,‘P、水位距坡顶距离Y 、坡比m取最 大值,地震力Q、重度 、坡顶均布荷载q取最小值。 各因素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各因素分 类,其水平值由小到大排列,纵坐标为反映安全系数 大小的统计参数 ,。可见, 随c, ,r几的增大而明 20 0 2 3 3 2 10 0 15 10~20 参数范围1~3 墟顶一墟展 上述7因素间无明显交互作用,可选7因素正交 表安排试验。3水平7因素正交试验,最少试验次数为 显增大,随Q, 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对于10m高土 坡,地下水位和坡顶荷载的变化对f影响不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74 岩 土 力 学 2002正 赫热# TabIc 2 co pudng remit of o ̄aotrorac 表2正交试验计算结果墨里童 墼 垩堕 4 结 语 试验指 通过上述正交试验计算与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试驰 号m /kN・m ∥(。)c/kPa Q/烈度 /kpa y./m标 (1)在表3所示参数变化范围内,圆弧条分法边 坡稳定计算参数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为:粘聚力、内摩 擦角、抗震设计指标、坡比、重度、地下水位、坡顶荷 载。 (2)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影响土坡稳定的最重 要参数+其参数变化对稳定安全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影 响。 (3)抗震设计指标是仅次于抗剪强度指标的重 要参数,设计中应慎重对待。 (4)10 m高土坡地下水位和坡顶荷载重要性较 低,其取值的偏差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幅度不 大。 (5)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边坡稳定有显著影响, 采用有较高抗剪强度和较小重度的填料是优化边坡 设计的重要途径。 本文给出了圆弧条分法单指标多因素的重要性 因素墟比 / ・m 蚺/(。)c/kPa 0/烈度q/kPa y /m 分析,实际上本文参数重要性分析方法并不限于采用 圆弧条分法进行。本文分析方法可采用各种以安全系 数为指标的边坡稳定计算方法。另外,本文分析方法 也可适用于多指标多因素分析。 本文的分析是基于因素间无交互作用进行的。目 前尚无资料表明本文所涉及的7种因素对边坡稳定 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若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证明某些 因素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可将其交互作用视为一 种因素,仍可应用本文方法进行重要性判别。 参考文献 20 15 1O 5 0 【11l Yang H.Hung.土坡稳定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88 c,c c. 也虫 Q1 Q2 m. 晷因素水平 . . 『2l‘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岩土工程手册[M 1-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78—513. 『3 3]钱加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M]北京;中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308—312 图1备因素趋势分析图 rls.1 Trend a口j 出histogram 0fthe factors [4]庄楚强应用数理统计基础【M1-广卅f 华南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