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 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 到耻辱。 13 、三思而后行。 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 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 !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四书五经”名句100条
《大
学》
1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
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
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 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 不用其极。
释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
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
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
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 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 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论 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