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用现金流量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利用现金流量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来源:宝玛科技网


利用现金流量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摘要:现金流量表是我国财务制度和国际接轨改革过程中要求企业编制和提供的一X报表。本文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阐述,深入了解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以及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区别,结合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金流入流出、偿债能力及利润质量等方面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说明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表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要点,并提出具体指标,同时说明了怎样运用这些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企 业;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现金流量表是在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提供了客观现时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新的信息。

通过现金流量表,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 二、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区别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是为了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的信息,这种信息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极其附表所不能提供的。

虽然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但它所提供的是静态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多少现金,又用去多少现金。

利润表虽然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又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是利润表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也不能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了多少现金,又支付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全部事项。

现金流量表能提供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可获得多少现金,企业获得的这些现金是如何运用的;现金流量表也能够说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达到进一步说明的作用。 三、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如何来运用现金流量表,从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呢。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 方面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另一方面要提出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计算。最后得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结果。 (一)运用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状况分析的主要方面 1流入、流出原因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并按现金的流入、流出项目分别反映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其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例如某企业当期销售商品收回现金 1 0 0 0万元 ,从银行借款 2 0 0万元 ,当期支付原材料 50 0万元 ,支付购建的固定资产 3 0 0万元 ,支付股利 1 0 0万元 ,上述各项经济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分别反映为 :经营活动 ,销售商品 1 0 0 0万元 ,支付原材料 50 0万元 ;投资活动 ,购建固定资产 3 0 0万元 ;筹资活动 ,分配股利1 0 0万元。通过该表 ,报表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某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 ,即现金从哪里来 ,又流到哪里去。 2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 ,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 ,如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交纳税金等 ,然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所以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 ,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 ,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 ,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 : 短期偿债能力 =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长期偿债能力 =经营现金流量/总负债

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 ,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并非这两个比率值越大越好 ,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 ,若现金净增加额过大 ,即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 ,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 ,使资产过多的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得能力。这需要说明一点 ,就是在这里分析偿债能力时 ,没有考虑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为企业是以经营活动为主 ,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作为不经常发生的辅助理财活动 ,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例较低 ,而且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维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的支出后 ,其节余不能偿还债务 ,还必须向外筹措资金来偿债的话 ,这说明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 ,很难筹措到新的资金。即使企业向外筹措到新的资金 ,但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还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3利润质量的分析

由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指标,是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编制的 ,利润质量往往受到一定影响 ,它并不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现金 ,但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进行对比 ,就可以对利润质量进行评价。有些项目 ,如固定资产折旧、临时设施等资产摊销、大量应收账款及坏账估计等不影响现金流量但会影响损益 ,使当期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不一致 ,但是二者应大体相近。因此 ,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对比可以评价利润质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之比若大于 1或等 3 于 1 ,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 ,利润质量较好 ;若小于 1 ,则说明会计利润可能受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应收账款 ,利润质量较差。 4适应能力与变现能力分析

企业的财务适应性和变现能力可以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全部现金流量的比例进行分析。其比例越高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越大 ,流速越快 ,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 ,从而企业的适应能力与变现能力越好 ,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5企业未来状况分析

评价过去是为了预测未来 ,虽然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变化的动态信息 ,但它却为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提供了可靠的数

据。

①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的预测。

如根据本期销售商品产生的现金 ,参考下一期间的销售前景和收账等 ,就可以预测下一期间销售商品产生的现金 ;又如企业通过银行筹得大笔资金 ,在本期现金流量表中反映为现金流入,但却意味着将来偿还款时要流出大笔现金 ;再如应收未收的款项 ,在本期现金流量表中虽然反映为现金流入 ,但意味着将来会有现金流入。

②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一般情况下 ,一个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 ,长期资产必须增加 ,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 ,往往意味着该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投资机会 ;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 ,则说明该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来寻找新的获利机会和发展机遇。另外 ,在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状况时 ,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考察和分析。如果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数额都相当大 ,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 ,从外界筹集了大笔资金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反之 ,如果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较大 ,说明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 ,收回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 ,意味着企业没有扩X的动机。此外 ,还可以从支付股利能力、现金周转能力、投资活动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非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方面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 ,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过去和将来的财务状况。

(二)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几个具体指标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必须要有具体指标,这样才能具体明确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指标。 1分析企业投资回报率

①现金回收额(或剩余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该指标相当于净利润指标,可用绝对数考核。分析时,应注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是否有其他不正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果是企业集团或总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考核,可根据实际收到的现金进行考核。如:现金回收

额=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分得的利润+收到的管理费用+收到的折旧+收到的资产使用费和场地使用费。

②现金回收率。计算公式为:现金回收额/投入资金或全部资金。现金回收额除以投入资金,相当于投资报酬率,如除以全部资金,则相当于资金报酬率。 2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看企业的实际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流动负债。由于流动负债的还款到期日不一致,这一比率一般在0.5至1之间。

3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在的问题

①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②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购进了呆滞积压商品;经营业务萎缩。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③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100%。此项比率一般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 ④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用于职工的各项现金支出/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分配失控,职工收益分配的比例过大;如比率过小,反映职工的收益偏低。

4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固定付现费用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注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各项税金的现金)/各项固定付现费用。这一比率如小于1,说明经营资金日益减少,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萎缩,收入减少;资产负债率高,利息过大;投资失控,造成固定支出膨胀;企业富余人员过多,

有关支出过大。

5分析企业资金来源比例和再投资能力

①企业自有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投资收回的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付出的现金。 ②借入资金来源=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各种借款收到的现金。 ③借入资金来源比率=借入../2字体--去内容白字页眉页脚文件夹/51lunwen.

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来源+借入资金来源)*100%。

④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比率=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00%。自有资金来源比率,反映企业当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有多少是自有的资金来源。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当年自有投资资金来源在50%以上,投资者和债权人会认为比较安全。

虽然现金流量表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它不能反映企业的全部。所以应当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运用。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企业一定期间先进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但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营销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仅凭一X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就事论事,而应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起来,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比较全面、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X杰 《会计报表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2002年7月 2.杨荣本 耿喜华 《基础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 2009年2月 3.牛成吉 《财务会计学》 经济科学 2005年4月 4.[美] 埃里克A.海尔非特《财务分析技术》中国财政经济 2006年1月 5.王杰华 《新编企业财务会计》 中国物价 2002年2月 6.李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分析》 中国物价 2002年5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