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挖⼟及⽀撑施⼯⽅案

⼀、⼯程概况:

1.1、宁波港商务⼤厦⼯程位于北仑区长江路与明州路交叉⼝。本⼯程主楼26层,建筑物⾼99.8⽶;裙楼4层,⾼23m,总建筑⾯积58700平⽅⽶,其中地下室17800平⽅⽶,主楼和裙楼均设两层地下室。挖⼟期间每天⼯作时间从早上8.00—晚上22.00。本⼯程⼟⽅除部分留于地下室回填外,其余均外运,弃⼟地点另定。

1.2、宁波港商务⼤厦⼯程地下室基坑围护⼯程,由浙江⼤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围护系统由采⽤桩孔灌注排桩局部采⽤⽔泥搅拌桩⽌⽔的外围护和两道围檩结合两道⽔平⽀撑的内围护组成。其中围护排桩分成ABCD四个区,ABC区的围护桩为桩径750桩中⼼间距为900的钻孔灌注桩,桩顶标⾼为-3.050,桩底标⾼分别为-22.900,-23.900,-2

4.900;D区为桩径800间距为900的钻孔灌注桩,桩顶标⾼为-3.050,桩底标⾼为-27.700。其中在基坑的北⾯M--Q*1—22轴线范围内设计增加了⼆排⽔泥搅拌桩⽌⽔。第⼀道⽀撑梁顶标⾼为-2.300,梁⾼分别为600,700,800,第⼆道⽀撑的梁顶标⾼为-6.200,梁⾼分别为700,700,800两道⽀撑间最⼩间距为3.9⽶,坑底标⾼为-8.900,第⼆道⽀撑距坑底的最⼩净间距为1.9⽶,⽀撑梁下共设82个格构式钢柱,⽤于承重钢砼⽔平⽀撑。⼆、施⼯平⾯说明(详见附图)

三、施⼯进度计划(详见附图)四、施⼯⽅法:4.1、施⼯顺序:

⼤⾯积开挖⾄-3.100M 第⼀道⽀撑梁垫层第⼀道⽀撑梁施⼯养护开挖⾄-7.000M 第⼆道⽀撑梁垫层第⼆道⽀撑梁施⼯养护开挖⾄底板垫层底标⾼施⼯底板垫层底板施⼯第⼆道⽀撑梁拆除墙板施⼯第⼀道⽀撑的转换拆除第⼀道⽀撑4.2、⼟⽅开挖:

本基坑开挖坚持“⼤基坑、⼩开挖”和“先撑后挖、分区分步进⾏”的原则。4.2.1分区施⼯

为使施⼯流⽔作业,本基坑⼟⽅开挖以主对撑中⼼线为界分东、西两区进⾏(见附1)。东区的⾯积约5000平⽅⽶,西区约4000平⽅⽶。4.2.2 分步挖⼟

根据基坑⽀护的设计要求,确保⽀护体系安全,本基坑将分三步开挖,见附2。

4.2.2.1 第⼀步挖⼟。在围护桩和⽀撑桩结束后开始。有200型⽃容量为1⽅的挖机开挖第⼀道⽀撑和护坡范围的⼟⽅,留下部分中⼼岛的⼟⽅不挖。标⾼从室外地⾯到第⼀道⽀撑梁底,即-0.8—-3.100,挖深2.2⽶,⼟⽅量约16000⽴⽅⽶。挖⼟机⼀台阶可以开挖到位,台阶放坡1:2。预计每天出⼟量约800⽴⽅⽶。4.2.2.2 第⼆步挖⼟。在第⼀道⽀撑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

开始。在⽀撑处标⾼从第⼀道⽀撑梁底到第⼆道⽀撑梁底,即-3.10—-7.00⽶,挖深3.90⽶;在施⼯便道和中⼼岛处标⾼从室外地坪到第⼆道⽀撑梁底,即-0.80—-7.00⽶,挖深6.20⽶。⼟⽅量约35000⽴⽅⽶。挖⼟机分三、四个台阶挖,每个台阶约1.5⽶深,台阶宽10—12⽶。预计每天出⼟量约2200⽴⽅⽶。见附3。

4.2.2.3 第三步挖⼟。在第⼀道⽀撑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开始第⼆道⽀撑梁底以下到基底的⼟⽅,即从-7.00—-8.90⽶、-10.70⽶,挖深分别约为1.9⽶和3.7⽶;⼟⽅量约20000⽴⽅⽶。分⼆、三个台阶开挖,机械开挖每个台阶约1.1⽶深,台阶宽10—12⽶,基底0.3⽶⼈⼯修⼟。翻⼟⽤⽃容量为0.6—0.8⽅的中型挖机,在装⼟平台⽤两台200型挖机接⼒传递装⼟。开挖时及时凿除桩头和割除吊筋。开挖到标⾼后⽴即铺设垫层。预计每天出⼟量约1500⽴⽅⽶。见附4、5。4.2.3 挖⼟⽅向和出⼟

根据现场条件,挖⼟⽅向和出⼟做如下安排:第⼀步和第⼆步挖⼟,由东北开挖向西南推进,即从东区往西区挖,使⽤西⾯的出⼟⼝⼀和南⾯的出⼟⼝⼆同时进出车辆;第三步挖⼟,东西区同时进⾏,使⽤南⾯的出⼟⼝⼆和北⾯的出⼟⼝三同时进

出车辆。见附1。4.2.4 ⼟⽅坑内运输

4.2.4.1第⼀步坑内运输。利⽤打桩施⼯期间的临时道路,或⽤塘渣等铺出道路,运⼟⼤卡车直接进⼊挖⼟点装⼟运出。见附6。

4.2.4.2 第⼆步挖⼟坑内运输。从出⼟⼝⼀和出⼟⼝⼆往东区铺设施⼯便道,宽度8⽶左右,⽤⽡砾或塘渣。⼟⽅运输车直接进⼊基坑运

输(见附图7)。最后在两个出⼟⼝处剩余的⼟⽅⽤18⽶长臂挖机挖装。

4.2.4.3第三步挖⼟坑内运输。⽤挖机在台阶上传递装车。见附图8。最后在出⼟处剩余的⼟⽅⽤18⽶长臂挖机挖装,基坑内留下的挖机⽤40吨吊机吊出。4.2.4.4出⼟⼝平台详见附图。4.2.5 降⽔和排⽔

根据⼟质情况,结合基坑⽀护设计要求,本基坑不需采取降⽔措施。在杂填⼟层内,开挖上层⼟时,东⾓的河浜予以封闭,发现渗⽔现象采取注浆封堵。

基坑外排⽔。在⼀道⽀撑施⼯结束后,基坑四周⽴即施⼯⽔沟和护坡,不让基坑外的地表⽔流进坑内。排⽔沟的⽔集中到集⽔井排⼊市政⾬⽔管沟通。

基坑内排⽔。在每层开挖时,临时挖排⽔沟设集⽔井,⽤⽔泵排除基坑明⽔。开挖到基底后四周设排⽔沟和集⽔井,⽤⼤扬程⽔泵把⽔排出基坑。4.2.6 电梯井

电梯井⽐底板深,由于采取⾼压旋喷桩加固,在附近和上⾯⾛⾏挖机时铺设路基板要加以保护,防⽌破坏护坡桩。4.2.7 ⼈⼯修⼟

为便于机械⼤⾯积开挖,机械开挖到底板底,⼈⼯修承台和地梁。为防⽌挖⼟机碰坏围护⽀撑,⼈⼯修⽀撑梁下⾯挖机⽆法开挖的⼟。还有为了保护⼯程桩,挖机⽆法挖除的桩间⼟,也由⼈⼯修整。基底

30厘⽶⼈⼯修整。⼈⼯修⼟紧跟挖⼟机后⾯,⼈⼯修整的⼟⽅尽量随挖机带⾛,少量多余的⼟⽅可以⽤塔吊配合出⼟。修挖时边修边垫块⽯或碎⽯,特别是在围护桩前2⽶范围内要利⽤先前准备的垫层材料及时回填,以稳定围护桩前⼟。机械设备配备见附表。4.3.挖⼟技术措施

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成功,必须按照以下措施执⾏:4.3.1 台阶。

分台阶挖⼟时,上下两个台阶的间距不能⼩于10⽶,也不宜⼤于12⽶,因为⼩于10⽶就失去了台阶的作⽤,落差过⼤,⼟压⼒释放太快,造成围护挤压⼒过⼤。间距⼤于12⽶,则挖⼟机⽆法相互传递。台阶的边坡要在1:2以上,防⽌坑内⼟⽅滑移⽽影响⽀撑桩、⼯程桩和⽀撑梁。见附图3、4、5。4.3.2堆⼟。

坑内翻运的⼟⽅,尽量堆放在远离⽀撑梁(离开3⽶以上)的基坑中部,堆⼟⾼度不能超过1.5⽶,并按1:2放坡堆放。避免堆放在⽀撑梁边的⼟⽅挤压或滑移,造成⽀撑梁损坏。4.3.3 对称开挖。

为使本围护⽀撑体系均匀对称受⼒,开挖⼟⽅必须对称开挖,先外围后中⼼。第⼆、三次挖⼟时,先⽤⼩挖机在⽀撑梁上⾯把整个⽀撑梁内的⼟⽅掏挖出来,使⽀撑梁对称且缓慢受⼒。然后⼩挖机到下⾯挖出⽀撑梁下⾯的⼟⽅,逐步使整个⽀撑梁全部受⼒。防⽌改变⽀

撑体系的设计受⼒⼯况,造成⽀撑梁损坏。见附9。4.3.4 ⽉⽛形开挖。

挖⼟时先挖出基坑边⾓,由两边向中间形成⽉⽛形。按此形状挖⼟不但可增强⼟体本⾝及围护的⾃然⽀撑时间,⽽且使围护的

负荷有⼀个缓冲时间和应⼒释放时间。见附9。4.3.5⽀撑梁的防护。

在掏挖⽀撑梁下的⼟⽅时,挖机要在⽀撑梁上施⼯,所以必须进⾏防护。具体办法是,在⽀撑梁两侧和上⾯⽤较硬的渣⼟垫实后安放路基板,挖⼟机只能站在路基板上,路基板底⾯和⽀撑梁顶⾯⾄少有10厘⽶空隙,防⽌压坏⽀撑梁。4.3.6 ⽀撑桩的保护

在⽀撑桩附近3⽶范围内,⼟⽅开挖阶梯⾼度差应⼩于1⽶,对称开挖,坡度应⼤于1:2,以防⽌⽴柱受到较⼤的侧向⼟压发⽣倾斜可能导致⽀撑体系失稳。⽴柱附近3⽶范围内严禁临时堆⼟。4.3.7 ⼯程桩的保护

在开挖时注意⼯程桩的吊筋,要及时割除吊筋。在⼯程桩的桩头外露后,要同步对称开挖桩间⼟和⼯程桩外侧⼟⽅,防⽌⼟⽅⾼差受到横向挤压⼒,使⼯程桩损坏或变形。桩间⼟⽤⼩挖⼟机挖除或⼈⼯修整。4.4、⽀撑梁施⼯⽅案4.4.1⽀撑梁区域划分

根据挖⼟区域的划分,将⽀撑梁分成6个区域,分别是:Ⅰ区:15~22×J~QⅡ区:16~22×A~JⅢ区:11~16×A~QⅣ区:7~11×A~QⅤ区:1~7×A~HⅥ区:1~7×H~Q(详见⽀撑区域划分)

Ⅲ区和Ⅳ区之间的⽀撑梁S1不留施⼯缝,与Ⅲ区⼀起⼀次性浇捣完毕。

施⼯缝处应预留好下道⼯序的插筋,下道砼浇筑前应将施⼯缝处的砼凿洗⼲净。4.4.2钢筋砼结构⼯程4.4.2.1钢筋⼯程A、施⼯⼯艺流程

钢筋进场验收→钢筋物理试验→钢筋翻样校对→钢筋制作→钢筋运输→绑扎→验收B、钢筋的制作

钢筋制作严格按照围施8的节点图施⼯,凡施⼯图中未注明钢筋切断、搭接位置均按本说明要求进⾏。1)钢筋搭接位置要求:

a.梁正钢筋必须在板⽀座处,负钢筋必须在1/3跨度中间范围;

b.受⼒钢筋搭接位置必须错开,对于梁在同⼀截⾯内受⼒钢筋搭接⾯积应满⾜设计和施⼯规范要求;c.受⼒钢筋搭接错开位置必须⼤于35d,且不⼩于600mm。2)钢筋搭接接头构造要求:a.梁横向钢筋采⽤闪光对焊。3)钢筋锚固要求:

a.主钢筋锚固长度在施⼯图中未注明者均按说明要求施⼯;b.⽔平钢筋的锚固长度为35d;c.其余各构件的主筋锚固长度为35 d;

4.4.2.2模板⼯程A、操作⼯艺流程:

地梁部分:弹线→扎筋→⽴模→验收→砼浇捣→养护成型→折模B、模板施⼯

模⽀撑时,⽤短钢管作横档,下⼝@600mm-800mm加⼀道拉杆。并拉统长⿇线进⾏校正。上⼝⽤扣件与钢管固定,梁模的对拉螺栓⽤φ10@650,以保证混凝⼟构件截⾯的准确性。

C、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模强度必须满⾜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并视⽓候等实际情况从严掌握。

拆模时要⼩⼼拆除、⼩⼼搬运。注意不碰撞、猛敲、硬撬模板,以免损伤砼体,特别是边⾓。4.4.2.3混凝⼟⼯程

1)本⼯程砼强度为c30,采⽤商品砼,黄砂采⽤淡化海砂。

砼分六次浇捣(见⽀撑梁分区),⽀撑梁下设⼀道8CM厚砼垫层,上⽅⼲铺油毡⼀层做为隔离层。2)施⼯缝的留设及处理

本⽀撑⼯程按挖⼟区域留置施⼯缝,施⼯缝因严格按区段留置,尽量少留施⼯缝。在砼浇筑前在施⼯缝处⽤模板或钢丝⽹将砼隔断,待下次浇筑时将施⼯缝处的砼凿⽑并清洗⼲净,⽅可进⾏下⼀道砼的施⼯。4.5、应急措施:

4.5.1、配备⾜够的11CM钢管,作为临时⽀撑⽤。4.5.2、现场配备⾜够的16槽钢,作为⽀撑⽤。

4.5.3、配备编织袋500,当出现塌⽅时可做临时封堵⽤。4.5.4、配备注浆机2台,当出现管涌时⽤注浆机注浆将涌⽔处堵注。

4.5.5、当出现泥浆渗漏时,⼀般采⽤砌挡⼟墙的办法。本应急措施同样适⽤于⼟⽅开挖时出现的相应情况4.6、⽀撑转换:

4.6.1、拆第⼆道⽀撑梁前的⽀撑转换做法:当⼟⽅开挖⾄基坑底时,先将基础底板周围C20素砼⽀撑转换施⼯完毕(这样有利于节约⼯期),最薄处300厚,⽤1:2的放坡,再施⼯基础垫层。4.6.2、拆第⼆道⽀撑前的⽀撑转换做法:

a、上部临时⽀撑由截⾯尺⼨为500×650的围梁及截⾯尺⼨为400×450(650)的⽀撑梁组成。其中14~20×M~Q及A~E×14~17轴区域内的临时⽀撑梁下由400×400的柱⽀撑。柱下为1500×1500×400的独下基础,下⽅设100厚碎⽯垫层及100砼垫层。

b、为了节约⼯期及减少施⼯难度,上部临时⽀撑同地下⼀层楼板⼀起浇筑砼,砼强度同地下⼀层楼板砼强度为C35。c、地下⼀层⽆楼板处20~22×F2Q及地⾯坡道处由Φ600的钢⽀撑将上部临时⽀撑将楼板连接,将⼒砖⾄楼板,待墙外⼟回填后拆除。4.7、⽀撑拆除:

⽀撑拆除因未确定拆除的具体⽅案,待⽅案确定后,再聘请专业施⼯单位,落实施⼯,并编制⽀撑拆除专题⽅案。(另详)

五、质量管理⽬标及保证措施5.1、各分项⼯程质量保证措施5.1.1 混凝⼟⼯程质量保证措施

a、混凝⼟浇捣必须连续进⾏,就餐时,操作者、管理⼈员均轮流交替⽤餐。

b、为保证混凝⼟⼯程质量,必须严格执⾏操作要求,在混凝⼟浇捣过程中,由技术、技监⼈员全⾯负责监督振捣质量。c、混凝⼟振捣前对新⽼混凝⼟接缝处的垃圾、杂物应清除⼲净,浇⽔混润,但不得有积⽔。d、混凝⼟必须由专⼈负责按规定要求制作⾜够的试块,并标明标号、使⽤部位、⽇期及编号。5.1.2钢筋⼯程质量保证措施

a、钢筋由钢筋翻样按设计图提出配料清单,同时应满⾜设计对接头形式及错开要求。搭接长度、弯钩等符合设计及施⼯规范的规定,品种、规程若要代替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续。

b、所⽤钢筋应具有出⼚质量证明,对各钢⼚的材料均应进⾏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使⽤。

c、绑扎钢筋前应由钢筋翻样向班组进⾏交底,内容包括绑扎顺序、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搭接长度与接头错开的位置,以及弯钩形式等要求。

d、为了有效地控制钢筋的正确性,在钢筋绑扎前必须进⾏弹线。

e、注意满⾜混凝⼟浇捣时的保护层要求。按设计的保护层厚度事先做好带铁丝的预制混凝⼟垫块,混凝⼟垫块宜采⽤普525#⽔泥按1:1-1:2的⽐例砂浆制作,垫块设置的间距宜控制在每平⽅⽶1块。

f、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可使⽤,但不得采⽤预热法校直,沾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净⽅可使⽤。

g、加强施⼯⼯序质量管理,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除班组做好⾃检外,看⼯、技监、技术应随时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防⽌纠正,钢筋可采取按⼯序分阶段验收,未经隐蔽⼯程验收合格,不得进⾏下道⼯序施⼯。

h、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它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i、为了保证混凝⼟浇灌时顺利下料和振捣,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钢筋的排列布置,若不能按设计要求排列时,应会同技术部门协商统⼀并经设计认同。5.1.3 模板⼯程质量保证措施

a、模板在每⼀次使⽤前,均应全⾯检查模板表⾯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混凝⼟浆,否则必须进⾏认真清理,然后喷刷⼀度脱模剂或清机油。

b、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油腻⼦批嵌,拆除模板必须得到有关技术⼈员的认可后,⽅可进⾏拆模。c、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棒撬⽤⼤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上留下铲⽑或锤击痕迹。d、钢模板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模板⾃⾝刚度和板加⼯运输⽅⾯的变形须符合规范规定。

e、加⼯的钢模须事先在地⾯进⾏预拼装,校核平⾯尺⼨、⾓度、垂直度平整度,检查模板间连接节吊、吊环等如达不到质量标准,必须整修合格⽅能使⽤。六、安全⽣产管理⽬标及保证措施

6.1 安全⽣产管理⽬标:杜绝重伤及死亡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1‰以内,杜绝机械设备事故,杜绝⽕灾事故。6.2施⼯安全⽣产总体措施

6.2.1成⽴安全综合办公室,全⾯负责施⼯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安全布置、安全监督和安全奖惩。

6.2.2全体管理⼈员牢固树⽴起“安全第⼀”的观念,做到施⼯现场“发现隐患⽴即整改,发现违章⽴即制⽌”,确保项⽬安全⽬标的实现。

6.2.3⼯程项⽬经理部将所有分包项⽬纳⼊安全管理系统,并与之签订安全⽣产协议书。

6.2.4所有临边的安全设施有解除前,应征得安全部门的同意。6.2.5凡规定的持证上岗⼈员,必须持证上岗。

6.2.6配备⼯地保安⼈员,实⾏三班值班和夜间巡逻制度。6.2.7⼯地建⽴安全管理体系

6.3、保证安全的具体规定及技术措施

6.3.1严格执⾏公司及上级机关发的有关安全⽣产法规,特别是在⽣产区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产六⼤纪律,严格执⾏安全⽣产规则。

6.3.2认真做好安全⽣产教育,对所有参加施⼯⽣产的职⼯均应进⾏⼊场⽣产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同时应结合⼯程进度及不同施⼯⼯艺,进⾏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与遵守纪律教育。

6.3.3做到⽆施⼯⽅案不施⼯,有⽅案⽆安全交底不施⼯,班组上岗前没安全交底不施⼯。施⼯班组要认真做好,安全上岗交底活动纪录,每周⼀上午组织少于1⼩时的安全教育活动。6.3.4严格执⾏起重机械三限位、两保险、⼗不吊规定。

6.3.5严格执⾏现场“四⼝”、“五临边”的防护措施规定,当开挖⽀撑梁下⼟时应将⽀撑梁下的垫层清理⼲净。6.3.6 夜间施⼯必须配备⾜够的照明灯光。七、附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