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新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特征及对策

试析新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特征及对策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6卷第1期 新闻研究导刊 V01.6 No.1 2015年1月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Janurary 2015 试析新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特征及对策 吴育卿 (福建日报社,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在新的媒体技术支持下,体育新闻的报道工作受到新型新闻传播媒介和传统媒介融合工作的影响, 出现了新的特征和问题。在这种环境下,fi,0用合理的对策进行应对,完成新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体育新闻报道工作 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新闻研究和实践工作。 关键词:新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特征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01-0009—01 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随着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的媒 闻深度挖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体形式的出现,新型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媒介开始融合到传 (4)缺乏体育新闻报道的品牌性建设。在传统的体育 统的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中。在这种新型的媒体时代下,体 新闻报道媒介中,品牌化建设一直是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 育报道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和问题。在 的重要工作。例如,足球、篮球等球类专业报刊的创建、专 这种报道工作环境下,如何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做好体育 业体育电视频道的开办等都属于品牌的建设工作。但是新 报道工作就成为体育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做好 的新闻传播媒介中,因为受到网络媒体自由化的影响,其品 体育新闻报道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是新时代体育发展工作 牌化建设的工作一直难以开展和完成。这种缺乏品牌化的 的切实需求。 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会造成以下的几点影响:一是难以规模 一、新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 化形成体育新闻报道受众群体。二是难以形成体育新闻的 在新的媒体时代,体育新闻的报道工作随着对新型报 集中报道。三是容易造成体育新闻报道传播媒介的关注率 道媒介的融合,在实际的工作中与以往的新闻报道工作相 的流失。所以这种体育新闻报道品牌化的缺失对于新时代 比较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新特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的体育新闻传播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新的媒体形式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些新的体育报道的特征 (5)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的素质不平均。在体育新闻 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的报道工作中,新闻报道工作者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但是 (1)体育新闻报道受到了虚假新闻和不健康的内容的 在新的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中,部分新闻报道工作者在实际 影响。自由性和开放性是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的体育新 的报道工作中出现了素质难以达标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 闻报道传播媒介的重要特点。这既是这些新的传播媒介的 以下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因为部分报道工作者对于新的 优势,同时也会给体育新闻报道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其 新闻报道媒介工作方式不适应造成的。与讲究内容详细、 中对于虚假新闻和不健康内容的出现就是其中最明显的问 准备充分的传统体育新闻报道媒介不同,新的体育新闻报 题。在网络媒体中为了追求公众的关注率,经常出现利用 道媒介注重的是报道者对新闻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的使 虚假新闻或是利用不健康的内容吸引关注率的事件出现。 用,这种变化会造成部分新闻报道工作者的不适应。其次 但是在体育新闻的采集过程中,对于这些虚假内容和不健 是部分报道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素质的缺乏。新的体育 康内容的筛除工作有时会出现不彻底的情况出现。所以现 新闻报道媒介的使用,对于新闻报道工作者技术层面的要 阶段的体育新闻报道有时会受到虚假新闻和不健康内容的 求比较高。但是部分新闻报道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 影响,影响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新媒体技术的素质,难以完成必要的技术工作。最后是全 (2)体育新闻报道中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因为新 面能力素质的缺乏。除了新闻报道的体育专业素质、职业 型的体育新闻传播媒介技术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技术 能力素质和必要的技术素质外,新型新闻报道媒介对于新 支持,所以可以视频、图片、音乐配音等各种因素形式加入 闻报道中所蕴含的全面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很 体育新闻报道中。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在许多的体育新闻 高,所以现阶段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这种全面能力素质的 报道中因为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性,造成了报道中对于新 缺乏也会对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 闻核心内容关注的缺失。例如,在新闻报道中过多的体育 二、做好新时代体育新闻报道工作的对策 明星图片的展示,可以增加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但同时也 针对新体育新闻报道媒介融合过程中,新闻报道工作 会降低群众对于明星本身所代表的体育精神、运动员的职 中出现的特征和问题,体育新闻报道工作研究者结合实际 业道德等报道核心内容的关注程度,进而影响体育新闻报 的报道工作情况和新型传播媒介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利 道的宣传目标的完成。 用以下的对策进行应对。 (3)体育新闻报道内容流于表面。以网络媒体为代表 (1)加强对于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审核监管工作和责 的新型的体育新闻报道传播媒介以传播速度快、内容简练 任追查工作。针对现阶段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中可能出现的 为主要特点。但是这些特点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也会造成报 虚假新闻和不健康内容出现的情况,必须要求在实际的新 道的内容过于简单,流于表面的特点。例如,在进行球类体 闻报道工作中加强对新闻内容真实性和健康性的审核监管 育新闻报道时,只介绍比分和简要的比赛内容,队比赛的整 工作,利用严格的审核监管工作减少体育新闻报道工作出 体过程和出现的精彩瞬间不做出全面的展示。这种简单而 现的失误概率。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虚假新闻 流于表面的新闻报道,报道难以使新闻的受众群体产生对 和含有不健康内容新闻制造者的责任追查工作,加大对这 于新闻的认同感,进而使群众失去了对于所报道的新闻进 一类违规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做好对相关内容的 一步了解的欲望,这就会对新闻的宣传效果和后续报道的 宣传工作,引起网络中相关人员的重视,争取在源头上消灭 开展都会产生影响。但是我们的许多体育新闻工作者并没 虚假新闻和含有不健康内容的新闻。只要很好地完成了 有注意到这一点,在体育新闻的报道工作中依然缺乏对新 这两项工作,才可以很好地确立体育新闻报(下转第11页) 作者简介:昊育卿(1962一),女,江西丰城人,现为福建日报时事体育部主任记者。 9 第6卷第1期 2015年1月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01.6 N0.1 Janurary 201 5 闻信息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媒体在报道时应选择恰当的 感情基调,这样更能引起受众共鸣,以有效强化负面新闻报 道的正面传播效果。 第二,重点改进正面化处理负面新闻信息。一是负面 报道不能违背党性,任何新闻报道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注 意导向,促使负面新闻信息报道的出发点与正面传播 效果相符,强调从繁杂的事物中揭露本质,引导受众正确看 待问题、认识问题。二是负面报道应加强信息的公开,对那 些影响范围较大的突发事件不能缄口不语,严密封锁更是 不可取,也不可能。如果党报媒体反应迟钝,或对重大事件 隐瞒不报,也会将新闻报道陷人被动局面。事实上,当发生 重大事件时,如果主流党报能及时报道、适度公开信息,可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谣言的传播,有利于安定人心、维护社会 稳定。 (上接第2页)在1998年领先播出,第一次运用娱乐化的方 式将相亲节目推向电视媒体,并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关 注度,创下了湖南电视台的收视奇迹。这一时期的电视相 亲节目渐渐走向娱乐化。但是八年的高峰最终因节目缺乏 创新而停播,《玫瑰之约》的终结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延 续 ̄lJ21世纪初的“相亲节目”热潮彻底消退。 (5)《非诚勿扰》。2010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 走红带来了又一次的相亲节目热潮,湖南卫视《我们约会 吧》、安徽卫视《缘来是你》、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山 东卫视《爱情来敲门》、东方卫视《百里挑一》、贵州卫视 《相亲相爱》等等接踵而至。《非诚勿扰》整体上是模仿了 《Take me out》节目的形式,但是却比《Take me out》更加 成功,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英国泰斗级节目制作人保 罗・杰克逊这位曾经担任过英国BBC、ITV两大电视公司 的节目总监,英国皇家电视协会前任表示:“在我看过 的全球相亲节目中,《非诚勿扰》是全国顶级的,它超越了 英美版的《Take me out》。” 四、结语与建议 四、结语 每一个党报媒体都应扎实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坚 持团结稳定,强化正面宣传,让党报正面报道变得更加真 实、生动、接地气,重视强化党报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从而 使党报始终发挥引领社会主流和主流价值观的作用, 这是我们每一个党报媒体不可推卸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沈世纬.正面报道如何创新突破——关于提升正面报道 水平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4(31):42—44. [2]马楠.试论我国正面报道有效传播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 施[J].新闻传播,2013(07):164—165. [3]杨领波.浅谈如何避免正面报道中出现负面效应[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12):79—80. 供一个双方认识的平台,并不将促成男女嘉宾成功走人婚 姻殿堂作为节目第一要务,这就是一种全新的相亲模式,它 更多呈现的是当代人张扬的个性,犀利的语言,新一代的价 值观。电视相亲节目究竟能走多远,如何在未来激烈的媒 体竞争中经久不衰?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真实性。节目在筛选嘉宾的时候一定要核实嘉 宾的身份,反对“炒作,作秀”,这是对节目负责的表现。媒 介应该有公共媒体相应的社会责任理念。其次,要坚持正 确的价值观引导,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却不 应是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节目内 容的设计应该是积极向上,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因此, 在节目中应该对于低俗的语言进行截至和严格把关。坚决 反对媚俗、庸俗的内容。最后,创新。要防止节目内容同质 化现象的发生,无新意无创新只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而 造成节目整体收视率下跌,创新永远是节目的源泉,只有不 断地创新,挖掘新创意,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阎怀兰.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审丑意识分析[J].南 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12). [2]乐嘉.让我的爱非诚勿扰[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中国广播学院出 版社,2005. [4]王德侃.消费主义语境下电视相亲节目的走势[J].传 媒观察,2010(7). 据统计,现在在银幕上播出的相亲节目有十几档之多, 在淘汰率极高的电视节目市场,相亲节目势不可挡的屹立 在各大媒体中。从节目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早期的相亲节 目还是以社会服务性为主要目的,在环节设置上遵循的是 传统保守的相亲模式,嘉宾人数也是本着对等、均衡的六男 六女的模式进行交流,从而互相了解彼此。而新一代的电 视相亲节目则一改往常作风,以《非诚勿扰》为例,它只提 (上接第9页)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提升体育新闻报道工 作的社会价值,达到体育新闻报道工作的社会目标。 (2)真实展现体育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体育新闻报 道的核心内容在于体育精神、运动员职业素质、专业水平的 体现等因素的展示。在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中必须注意真实 展现这些核心的内容,其他一切的报道内容必须围绕着这 些核心内容而展开。正因如此,对于新型体育新闻报道媒 介而言,在报道内容中必须注意新技术的使用、新内容的增 加都必须是为核心内容的报道进行服务。缺乏核心内容的 体育新闻报道工作就如同没有根基的植物一样是失败的新 闻报道。例如,对体育赛事进行介绍时,对运动员永不放弃 的拼搏精神、互相尊重和帮助的体育道德等内容的报道必 须是报道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而重点的介绍。只有这样 的体育新闻报道才是真实体现体育工作特性的新闻工作。 这是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工作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体育新闻 报道工作的要求决定的。 (3)加强对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工作。除了做好 核心内容的报道工作外,针对新的体育新闻报道媒介中新 闻报道容易肤浅流于表面的问题,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利 用其专业知识及时地做好新闻深度的挖掘工作,积极地寻 找新闻表面中所隐藏蕴含的新闻内容进行挖掘,同时利用 专业而简单的语言将新闻报道给新闻受众群,提高受众群 体对新闻的情趣和探知的欲望。同时对于一次难以报道完 成的新闻和还可以继续进行挖掘的新闻话题,新闻工作者 应积极做好后续报道工作,充分地发挥新闻的潜在价值。 这种挖掘工作既可以通过新的新闻传播媒介单独完成,也 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联合完成。 (4)做好新媒介中体育新闻报道的品牌化建设。在新 的体育新闻报道媒介中,新闻工作者应积极地创立出体育 新闻报道品牌,做好专业的体育新闻品牌化建设工作。在 这项工作中,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创立专业化水平高的体育 专项新闻网站,或是利用微博的网络关注优势建立专业体 育新闻人物的微博,进行体育新闻的报道传播工作都是很好 的利用新的媒介形式,进行体育新闻报道品牌化建设的创新 工作方法。利用这些创新的工作方法,可以很快地在新的体 育新闻报道媒介中建立具有专业性和职业化特点的品牌化 新闻报道媒体,使体育新闻报道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 (5)提高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的培养工作。针对现阶 段部分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素质不平均的问题,就要求相 关的管理者加强对新闻报道工作者的培养工作,利用专业 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切实做好报道工作者在职业能力素质、 体育专业素质、相关技术素质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升工作, 完成新的媒介环境下优秀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的培养工作, 使其可以全面地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体育(下转第55页) 第6卷第1期 新闻研究导刊 Vo1.6 No.1 2015年1月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Janurary 20l5 弹幕视频与字幕组译制视频在视频资源的来源方面具 弹幕视频网站的出现是满足受众需求而产生的,弹幕 有相同之处:都是有由网友自行上传的免费分享资源。这 评论实现了在观看视频中及时发表评论的需求,受众可以 一免费文化迅速带动自传视频的热潮,自主上传视频风靡 通过弹幕评论改变是视频的本意,产生新的含义,从而获得 现象的本质是受众日益增强的参与感。 一种新型的心理体验。受众在对视频的再次编辑以及受众 四、弹幕网站发展的风险:受众主动参与的风险 参与到视频的创作与传播中,都是一定程度上受众主动性 弹幕视频网站作为一种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弹幕即 提高的表现。弹幕视频网站在发展中机会与危机并存,独 时评能,逐渐开拓出一部分市场,成为一种小众文化, 特的弹幕评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与此同时,无法 这种顺应受众需求而产生的。赋予受众极大自主权的视频 避免的就是视频的版权问题,目前网站仅仅通过发布免责 分享平台在一定时期内久盛不衰。然而,也由于其上传的 声明来说明网站的权利和责任,实际上无法找出所有已发 自主化极易涉及盗用版权的问题,这一问题可能会成为弹 布视频的原作者,这样就存在一定的隐患。目前,bilibili 幕视频网站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目前,AcFun在免 以涉嫌侵权被告,其在网站上发布的“免责声明”并没有 责说明中宣布:“AcFun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内 成为保证其运营的护身符。而其他的弹幕视频网站,今后 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所有视频 的发展道路依然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弹幕视频网站未来的 及图文版权均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bilibili在免责说明 命运究竟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 中强调:“所有资源来自网友分享,本站只提供用户交互平 台,且本站本地并无存储任何资源。”虽然A、B站都发布 参考文献: 了免责声明,并且称会随时删除那些对版权存在异议的资 [1]唐巧丽.受众的历史与研究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3: 源,但是还是有许多经过多次转载而无法查明原作者的资 216-217. 源被发布在站点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原作者造成一定 [2]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 程度的损失。 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6):9-24. 受众在主动参与信息的加工和分享的过程中,会无意 [3]陈松松,何天天.弹幕视频——小众网民互动新形式[J]. 识地忽视版权问题,网友上传的视频可能在不经意问侵犯 新闻世界,2014(6):168—169. 了原作者的权利,尤其是大量网民热衷于视频恶搞,它是一 [4]马丕莲.欣喜与反思:新媒体语境下的主动受众探析[J]. 种游走在侵权边缘的行为,它具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 新闻世界,2014(8):346—347. 和名誉权的潜在可能性,受众不断增强的主动性在一定程 [5]杨嫂.字幕组与H本动画传播:受众主动性的悖论 度上是一种“无视版权的无主义意识形态” [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5):50. 五、结语 指导教师:于迪 (上接第11页)新闻报道工作。 新闻报道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工作。 三、结束语 在这种大环境下,利用合理的对策进行应对工作,完成新的 在这个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介进行融合的时 融合改变工作,为新的体育新闻报道平台的建立做出自己 代,针对体育新闻报道工作中出现的新特征和问题,体育新 的贡献。 闻报道研究和工作者必须及时地调整工作方法,结合体育 (上接第15页)来的冲击,而且还应该看到新媒体发展对自 之间的心理距离,获得更高的电视收视率。 身发展带来的机遇。为此,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借助互 三、结语 联网络等新兴媒体,加速媒介融合,充分利用手机、电视、网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市 络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电视新闻媒体借助媒介 场遇到了更大的冲击,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在新的媒介环境 融合渠道,可以为电视新闻报道构建起更加顺畅、互动的传 下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方 播渠道。例如,就电视媒体传播及时性、互动性滞后于新媒 式,创新新闻传播理念,通过媒介融合等方式发挥自身在新 体信息传播这一劣势,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将手机、网络等不 闻传播中的优势。 同形态的媒介整合,充分发挥整合传播的优势。笔者所在 的广东省某地级市电视台,顺利全媒体大势,在原新闻中心 参考文献: 基础上设立了全新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建立了全媒体统一 [1]张梦云.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媒介与知识沟[J].今传 发布平台。所有当天新闻,都经由新设的大编辑部进行跟 媒,2014(07). 进,除了传统的电视时政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电台新闻之 [2].范建斌.开启全媒体传播时代[J].国际公关,2009(【)1). 外,增加了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重要新闻随时上传,体现 [3]杨善顺.微传播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媒体的利用[J].传 了新旧媒介的全情融合。而当天的突发新闻,更是第一时 媒,2009(08). 间由记者在QQ群上发布,随后马上经由网络编辑之手,发 [4]李燕华.新传播时代引导初探[J].新闻界,2011 布到微博和微信,新旧媒介的快速融合得以淋漓展示。此 (02). 外,媒介融合还可以帮助电视新闻媒体获得更多的新闻素 [5]马玲.微传播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媒体的利用探析[J]. 材。例如,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社会公众在新闻现场所拍摄 新闻传播,2011(07). 的画面和视频作为新闻素材补充,以弥补电视新闻记者没 [6]韦路,丁方舟.传统媒体在微传播时代的作为[J].杭州 有拍摄到新闻现场画面的不足,缩短电视新闻媒体与受众 (生活品质版),2012(10). (上接第47页)国的优势来提升节目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 版社,2010. 值。那么国内原创综艺节目超越他国,不再引进或购买版 [2]关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与发展方向[J].西安文 权的那天指日可待。 理学院学报(社会学科版),2009,12(4). [3]魏南江.优秀电视节目解析[M].中国传媒大学m版社, 参考文献: 2007. [1]王憬晶.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M].浙江大学出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