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4期 交通标准化 Vo1.42 No.4 2014年2月 Transportation Standardization Feb.2014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埘 世军 (张家口市公路工程管理处,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迅速发展对施工技术和理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新技术不断出现。对现阶段我 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促进我国道 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786(2014)04—0048—03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 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YA0 Shi-jun (Zhangjiakou Highway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Zhangjiakou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ories and it makes new technologies come out continually.This pa- per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a S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of road and bridge and prospects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Key words:road and bridge;construction technology;development direction;technique requirement 0引言 了传统技术的束缚,逐渐成熟起来,进而提高了 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 (1)防水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高分子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 新时期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取得了快速发 展,特别是在施工经验和理论知识方面都得到了 扩充,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桥 梁施工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不断地更新着 建设工程的面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需要 进一步研发和推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以应 究,发现了许多新型的防水材料,可用于道路桥 梁建设的防水工程。新时期的道路桥梁建设在防 水方面主要采用柔性防水。柔性防水材料目前主 对质量与技术方面的日益提升的要求,使我国道 路桥梁建设更上一层楼。 1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 要有四大类:胶结密封、高分子片材、防水涂料 和沥青防水卷材,这些材料目前在道路桥梁施工 中都得到了应用。 (2)地基加固 1.1在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在 道路桥梁建设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突破 道路桥梁建设中最为基础的是地基加固。地 基加固影响着后续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所以说 是道路桥梁建设中最为基础的施工。目前,我国 作者简介:姚世军(1976一)男,河北张家口人,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3—05—20 第42卷第4期 姚世军: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49 复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复合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基础 是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的实际土质,对工艺条件和 施工材料进行综合选择,选择出其中的优质工艺 条件和施工材料,然后再进一步将道路桥梁工程 的建设工作做好。复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可以 被细分为:水泥碎石桩和搅拌桩、渣土夯填桩、 碎石桩、石灰桩、粉煤灰桩等。目前,预应力管 桩已经替代了预应力混凝土材质的方桩。 (3)钢筋与混凝土 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是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 基础。目前,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有几个支撑的关 键:预应力技术和连接技术是钢筋工程中的关键 措施;混凝土技术是混凝土技术的关键措施。预 应力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应用给道路桥梁建设工作 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1.2技术缺陷 虽然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 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这其中受 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不能 满足质量要求以及管理要求。 1.2.1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满足不了质量需求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由于施工环境比较 复杂,材料往往无法满足需求,再加上施工技术 多种多样,而不同的施工工艺其效果也不一样, 这就容易导致道路桥梁的耐用度和结构强度达不 到使用的要求,严重影响到道路桥梁的建设工 作。例如,我国目前道路桥梁施工的混凝土制作 中,钢筋混凝土的完整性达不到要求,这主要由 于相关技术不足,因而导致出现一系列常见事 故,如道路桥梁塌陷等。采用我国传统钢筋制作 技术制造出来的钢筋存在许多缺陷,不仅质量较 差,而且抗拉强度和抗腐蚀性较低。传统钢筋在 长期使用中,由于比较容易被腐蚀,需要进行更 换,而钢筋更换非常繁琐,这就大大增加了道路 桥梁施工的难度,并且造成很大的损失。在制作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时候,需要将管道预先埋在 腹板内部,从而导致工作量增加,经济性较低, 抗震能力较差。与此同时,我国道路检测技术相 对落后,检测通常仅限于路面硬度,科学性不 足,不能准确反映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质量。 1.2.2道路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不足 只有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有效性,才能 在实际道路桥梁施工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 是,我国目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的 不足,这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施工工作。首先, 我国施工管理技术落后,只是对施工步骤进行简 单记录,并没有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记 录;其次,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人员没有统一的 素质,由一些普通工人代替管理员的职位,而这 些普通工人对施工管理技术的全面概念不够熟 悉,这样就导致所得施工技术资料不够真实和完 整。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道路桥梁工 程技术人员无法制订出合理有效的对道路施工的 技术方案。 2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得到了快速发 展,与此同时,道路桥梁建设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也随之提高了许多,传统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 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尽快研究出新的 技术,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运用新技术,以提高 道路桥梁施工的效率,并且保证施工的质量。因 此,下面简要分析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 方向。 2.1广泛运用道路桥梁设计新技术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正在发生翻天覆地 的变化,许多新技术运用到了道路桥梁设计施工 中,比如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技术。波形钢腹板因 可以减少横载内力和箱梁自重,具有良好的抗震 性能,因此势必取代传统的普通预应力混凝土腹 板而得以广泛应用。除此之外,波形钢腹板因采 用体外预应力索,简化了腹板内预埋管道工艺, 大大缩短了操作工期。另外,一种新兴的道路桥 梁检测技术——光纤传感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检 测技术。传统检测技术检测时通常只限于路面硬 度,在科学性方面存在着不足,不能准确反映出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而光纤传感技术既检测 道路桥梁结构又检测道路桥梁的工作状态,所得 到的参考信息比较科学,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质 量问题,进而保证道路桥梁技术较快、较好的 发展。 50 交通标准化 2014年2月 2.2更加节能化的施工技术 来监管道路桥梁的施工状态。这种智能化的道路 当前我国逐步的深入倡导工程建设的节能 化,日益增加在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 方面的节能型研发,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对 桥梁施工技术具有高精准度和较高的安全性,因 此,智能化的施工技术一定是未来道路桥梁施工 技术的发展方向。 3结语 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方面,我国主要在防水技 术、混凝土技术、预应力、钢筋连接等几个方面 进行了节能型研发,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在防 水卷材方面研究出了三元乙丙橡胶材质和改性沥 当前时期,我国已经实现了一些新型道路 桥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过依然存在一些 不容忽视的缺陷,这就要求施工队伍正确面对 现实技术状况,加强研究施工技术,使得道路 桥梁施工技术得以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相 关工程。 青油毡,其发展趋势是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在 混凝土技术方面,研究出了可以替代木质材料模 板的塑料板和竹胶板等,并且不断深入研究预应 力混凝土技术。在钢筋连接技术方面逐步发展了 对头焊接等技术。与此同时,在钢筋制作材料方 面研制出了低合金钢的材料,并有可能成为未来 钢筋的主要材质。 2.3智能化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何仕辉.关于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探讨【】】.科学之 友,2010,(2):67—68. 当今,道路桥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的 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在便 捷性、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保障,而只靠人工来达 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考虑到将一些高科 技运用到这一领域中来,比如在桥梁的内部设置 [2]胡娟.如何编好道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J].山西建筑, 2007,(3):308—309. [3】秦军.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科 技资讯,2006,(20):56—57. [4]侯立.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探讨【JJ.中小企业管 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0):118. 通信系统和安全防范预警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 I◆I 41.I●I◆II◆…◆…◆…◆…◆…◆I●1◆l◆l●l+I◆I}+Il◆I◆【I●Il◆Il◆¨I ̄t-III◆…◆II◆jI◆…◆…●…◆I◆l◆l◆l}◆lI+lI+…◆…◆¨I,t,IlI◆…●…●…●…◆…◆II1◆1I◆…◆{I◆…◆…◆I◆…◆…●1◆l●…●I●1l●I●l●l●lI●…◆|1I ̄1II,t,I¨◆¨ (上接第47页) (1)主洞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扩大洞采用上 下台阶双侧壁导坑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地层位移 及应力,施工中围岩稳定性较好; (2)初期支护受力最不利位置在隧道主洞与 扩大断面交界处,施工中需注意主洞临近扩大断 参考文献: [1]张波,盛和太.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原理与工程应 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春艳,郝哲.大跨度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三维模拟研究 【J].岩土工程技术,2009,23(5):258—262. 【3] 于学馥.岩石记忆与开挖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1993. [4】Hoek E,Brown E T.Underground Excavation in Rock[M】. London:The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1980. 面拱腰位置应力; (3)对大断面城市隧道,在地质条件较差的 情况下,主洞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扩大断面 【5]陈国庆,冯夏庭,周辉,等.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 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7,28(增刊): 41 7-422. 采用上下台阶双侧壁导坑开挖,受力、变形控制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