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金色的鱼钩教案与教学反思1精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金色的鱼钩教案与教学反思1精

来源:宝玛科技网
13*.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等词语。 2.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 受到忠于、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感情,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金色的鱼钩》。

(课件出示: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说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你们知道这句话描写的是谁吗?(生举手回答)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英雄,大家都叫他“老班长”,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

长。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鱼钩是金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只图快,还要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以及刚才提出的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简评阅读效果。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共议,明确: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为光荣牺牲的故事。

三、入情入境,重点品析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班长外貌和神态的语句。 2.这几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出示句子)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说明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体现了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东西的办

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因此眉头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才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成功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党员。

(二)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你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又要忙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没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一棵地摸”等重点语句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2)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这一部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升华

师: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

品质;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让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板书]

13*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钓鱼不吃 奄奄一息

壮烈牺牲 鱼钩闪烁着光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叙述了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在教学中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提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在课文导入时也别出心裁,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音乐和图片,让学生用多重感官参与课堂,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2.带着问题阅读文本。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篇幅较长,不过好在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快速阅读课文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所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有读有思,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好在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都能很好地把握。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语句深入体会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之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说深受感动的原因,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堂氛围良好。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