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卷.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卷.doc

来源:宝玛科技网
哈四十七中学2017届毕业学年11月份阶段测试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

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

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

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iĕ 住(zuàn 面面厮

B.gāo 臜(ā 诚聚(xuè

C. jiè 伤痕累累léi

D. 害(jiàn 红姹紫(yā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遍稽群籍 鳞次栉比 侍才放旷

B. 万恶不赦 有例可援   宠辱不惊

C. 鼎礼膜拜 通宵达旦 唯唯连声

D. 翘首远望 深居俭出 一泻千里

3.3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学

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之前)

B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把“品读汉字”“认读汉字”调换位置)

C.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李世石在第四局中盘战胜计算机,总算为人类挽回了唯一

的一点颜面。

(将“唯一的”删去)

D.“舞动松江”社区健身舞大赛落下帷幕,参与人数总计超过10万左右。

(把“总计”删掉)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截江夺阿斗《三国演义》 B.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红楼梦》

C. 鲁智深醉打蒋门神《水浒传》 D. 努力拉车反遭敲诈《骆驼祥子》

5.3分)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五一假期,正在紧张备战中考的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爷爷。一进门,爷爷就乐呵呵的说:“我的乖孙子,怎么这么久没来看爷爷,想不想爷爷啊?今天好好在爷爷家玩一天。”原本计划下午回家复习的小明,这时该说什么?

A.“爷爷,才几天没见啊,你说话也太夸张了吧!我下午还得回家复习呢!

B.“爷爷,我当然想你了!可为了考个好高中,我下午还得回去复习,中考后常来看

你啊!”

C.“爷爷,我最近复习很紧张,哪有时间去看你啊!你自己多出去走走吧!”

D.“爷爷,我可想你呢!就是我爸妈怕耽误学习不让我来看你,下午还让我回家学习

呢!”

6.3分)仔细阅读下面语句,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寤寐求之。(《关雎)

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陋室铭》中表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二、阅读(45)

(一)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回答8—10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2分)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鄙: ⑵加:

9.(4分)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2分)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概括,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阅读说明文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回答11-14(11)

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

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

②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③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前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未来,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吗?

⑤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木星的这种构成与太阳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木星不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

30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虽然时间还很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6年第5期,略有改动)

11.(4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星的主要特征。

12.(3分)为什么说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

13.(2分)指出画线句子所用说明方法。

(1)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

(2)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14.(2分)第⑥段画线句中“很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三)阅读记叙文《杏荫井台回答15-19(16)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展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那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⑪“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15.(3分)说说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16.(4分)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17.(4分)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

18.(2分)文章第(11)段文字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

19.(3分)“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议论文《阅读,丢失了什么》,回答20-23(10)

阅读,丢失了什么

①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②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③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羡慕和尊重的对象。人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以读的书多为荣。去年湖北高考文科状元就曾经把《红楼梦》读了不下十遍而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哪一个不喜爱读书?而且,那些学有所成者,往往都很注重阅读经典。可是现在,你手上有没有书、你读不读书,并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④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如果是自己的书,会在书上做许多记号,写下许多阅读笔记,那些发黄的纸张会记下你的思想和成长。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已然丢失了阅读的耐心。手机阅读的“刷屏”让阅读速度加快,不想读的可以“刷刷”地跳过去。人们可以天天做读者,还可以发帖做评论员,但长期下去,丧失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沉醉的阅读体验,丧失的是做一个有思想分量和生活质量的人。刷屏时代的阅读,在阅读之后的这些遗存全然不见,阅读没有了记忆。

⑤我们丢失了对内容的鉴赏能力。读书并不应该停留在读故事,读故事只是消遣,真正的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

⑥以文学作品为例。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是一部好作品。你可以把它当励志小说读,因为有大家都知道的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但往深处看,是一个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才是作家想表达的。再看下去,你可以发现小说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它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作家常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老人对海的恐惧吗?等等。在这些之外,你还可以读出一个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于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感到对命运的隐忍也许是最伟大的。所以,真正的阅读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⑦我们不应该放弃一种伟大而充满尊严的阅读的传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与其在网络的迷惘中精神缺氧,在寻找灵魂的荒原中徘徊,不如马上拿起那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作品来,开始安静的阅读。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20. 3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观点。

21. 3分)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22. 2分)写出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去年湖北高考文科状元就曾经把《红楼梦》读了不下十遍而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

2)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

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23. 2分)如何理解第三段加点字“虚荣心”?

三、作文(50)

24.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别样”是与众不同的意思。总有一些人,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总有一些景,带给我们别样的情思;总有一些事,带给我们别样的感触;总有一段生活,带给我们别样的体验……

请以“别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7中11月月考语文答案

一、

1.A 2.B 3.D 4.C 5.B 6.B

7.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二、

(一)8. 9. 10.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二)11.(4分)①体积和质量大;②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③由液态氢构成,无坚硬外壳;④主要通过对流形式释放能量。(每点1分)

12.(3分)①木星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②木星释放能量的方式与太阳一样; ③木星的能量越来越大,热度越来越高(每点1分)

13. (2分)打比方、列数字

14 (2分)“很可能”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但并不是

绝对的,如果删去,则变成了“必然代替”,与客观事实不符。

(三)(3分)15.这样写意在强调“我”没人关心的寂寞,引出下文写“我”在杏荫井台所获得的快乐,为下文汉子对“我”的关爱作铺垫。

16.(4分)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果实开裂和蚂蚁成群结队聚集在裂缝处品尝果肉的情景,突出了杏儿的味美,富有童趣。

17.(4分)答案示例:“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吆喝声)像唱歌一样好听;麻利脱下布褂去捡拾杏儿(换羊肉的迫切);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过去(怕赶不上汉子);羊肉红光闪闪(色泽诱人);并拢双手接受羊肉;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心猛儿一跳,担心汉子后悔,把肉要回去。

18.(2分)写“我”重回杏荫之下,似又听到汉子的叫卖声,说明“我”至今仍会想起汉子,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19.(3分)①杏荫给“我”带来的清凉;②杏荫给“我”带来的快乐;③汉子给“我”的关爱呵护。

(四)20.面对正在遭遇的阅读危机,我们仍要坚持传统的阅读。(3分)

21. (1)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

(2) 我们丢失了阅读的耐心。

(3) 我们丢失了对内容的鉴赏能力。(3分)

2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2

23.(作为读书人)得到他人羡慕和尊重所获得的满足感和自豪感(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